对标准草书“易识、准确”的理解

——刍议草书从“神仙认不得”到“神仙认得”、“大众认得”

一、标准草书要作为“大时代中生活进取的利器”并“转赠大众”的创制初衷,让人感佩

百年巨匠于右任,这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于右任》中的提法。据网查,此专辑片开机仪式,2016年3月27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翠湖畔于右任铜像前举行。如今,历时两年,此片虽然尚未播出,但对于右任标准草书的学习、研究和关注还是时有所见的。

于右任先生创制标准草书,据其在《标准草书与建国》中说,是因“吾国文字,书写困难,欲持此自立于竞争剧烈之世界,其结果则必遗不变,不变则全部落后”。他希望,能以标准草书作为“大时代中生活进取的利器”,“将此利器转赠大众”。并说,这是他“竭尽心力,提倡标准草书的唯一原因。”

读于老七十多年前此肺腑之言,体会其创制标草的初衷,感念其为国为民的情怀,不由钦佩之至!

二、对标准草书“易识、准确”的理解

于右任先生创制标准草书,还提出了制写标准草书的原则:“易识、易写、准确、美丽”。

这里以为,这四个原则,其中“易识、准确”至为肯綮,十分重要,值得深入阐发、理解。

首先,为了“易识”,标准草书筛选、归纳、标准化了历史上千年草书的各种写法精华,使得以往“草书出了格,神仙认不得”的状况,得到了“草书”历史上一次开创性的改进。

由于标准草书有一套规范了以往千年草书精华(并少量创制)的“标准”写法,对于专注标草书法艺术者书法创作的“标准化”和认读,发挥了重要作用。或可说,标准草书,使得草书从“神仙认不得”,变成“神仙能认得”了。

而要使大众都认得即大众“易识”,也还有一个不同层次的“准确”的问题。即:标准草书以什么为“标准”,才能成为“大时代中生活进取的利器”,并能“将此利器转赠大众”?

就现实而言,应该说回答此问的答案是清楚的。要使标草普及,为大众所用,标准草书之“准确”的“标准”,应该是“国标汉字”。因为,只有以国标汉字为“准”,大众才能“认得”。

当然,即便从艺术角度说,作为书法艺术的草书,也应以“国标”为准,因为如果“草的出格”到神仙也认不得,那也只能算是“笔划线条的集合”,而不像、不是文字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草书的准确、“标准”,应该有两个层次、内涵。

一个是:于老首创并由其弟子胡公石、再传弟子陈墨石三代传承至今的标准草书写法标准字形。这是从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的千字,到其大弟子胡公石的《标准草书字汇》的六千多字,再到胡公石唯一入室弟子陈墨石的《中国标准草书大典》的一万余汉字的标准字形。也就是说,汉字四大书体“真草篆隶”之中的“草书”,已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标准草书”写法字形,这其中有诸多历代书家使用、经筛选的偏旁、部首、汉字部件符号的成例,也有吸取历史草书精华的部分创制。这是书法艺术上的“标草”,是有一套可“按图索骥”查阅的典籍的,这就是书法艺术上的、专业意义上的、不会“神仙认不得”的标准草书。

而另一个,标草的“标准”字形,则应是国标汉字。这是因为,于老创制标草的初衷、他“竭尽心力,提倡标准草书的唯一原因”,是要使之成为大众利器,解“吾国文字,书写困难”。既然要普及、大众使用,要从“神仙认得”再到“大众认得”,那么普及型标草的“标准”,首先也只能以“国标汉字”为“标准”,且可以简体国标汉字为“标准”。应该说,从于老在《标准草书千字文》凡例中规定:“凡简字之草体亦可采用。凡过于简单之字,不必作草。凡过于冷僻之字,可不作草。”就可看出,于老从普及出发,是把标草做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他的“准确”,不是要求他孜孜以求的标草普及,只能用书法艺术的“专业标准”的。虽然,标准草书所创制的一整套书法艺术的“专业化的字形标准”,也极有艺术和历史价值,并且也应像篆书等字体一样持恒传承的。

以上小识,仅为刍议,并愿得到各方指正。

附注:本文摘录于右任《标准草书与建国》,选自“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于右任年谱附手书标准草书千字文》2004年版p106-107

陶文庆(文磬)

备案个人主页中文域名: http://www.陶文庆.cn

非中文“备案个人主页”域名:ttp://twq5105.isitestar.cn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