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皇冠坠地一百年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5046字 | 阅读需11分钟
为什么欧洲国王多、皇帝少?为何英国女王不在本国而在印度称帝呢?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全景) (法)雅克-路易·大卫 画
目前,全球共有大约有200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共和政体,只有不到30个国家采用君主政体,在这些君主制国家里,对君主的称呼不一,有称国(女)王的,如英国、荷兰、丹麦等;有称苏丹的,如阿曼、文莱;有称埃米尔的,如科威特;有称亲王的,如摩纳哥;有称大公的,如列支敦士登。君主制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亚洲有日本天皇,这也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以“皇”为名的国家元首(罗马教皇又称教宗,非汉语“皇帝”之义),欧洲现在已经没有“皇帝(emperor)”了。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以前有不少啊,像俄国沙皇、拿破仑、德皇威廉二世、奥匈帝国皇帝等。一战之后,随着战争与革命,欧洲皇冠纷纷落地,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君主制国家都变为共和政体,自然就没有皇帝了。
有人说,英国不存在这个问题啊,英国自从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之后,君主政体一直很稳定。19世纪,“大英帝国”如日中天,势力范围遍及五大洲,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势力这么强盛,君主还是称王,即使是在英国势力最强盛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仍然维持“王”的称号,没有称帝。有人可能据此反驳,“你说的不对,维多利亚女王也称帝了,时间在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称帝确有此事,不过此帝非彼帝。维多利亚女王称的帝是“印度女皇”,不是英国女皇。回归之前的香港,有称呼英国女王为女皇的习惯,这是因为粤语发音“皇”“王”不分,年长日久成了一种习惯,在正式场合和公文中,还是称“女王”,不称“女皇”。为什么欧洲国王多、皇帝少?为何英国女王不在本国而在印度称帝呢?今天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罗马帝国:欧洲帝制之始
说起欧洲的历史离不开古代罗马。从公元前753年至公元前509年,是古罗马的“王政”时期,最高统治者称“王”(拉丁语Rēx)。从公元前509年开始,罗马历经了将近500年的共和制时期,这一时期,既没有皇帝,也没有国王,权力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手里。共和制后期,出现了权力日益向个人集中的趋势。公元前48年,尤利乌斯·恺撒在击败对手庞培后,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执政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共和制已经名存实亡。恺撒被政敌刺杀后,屋大维逐渐崛起。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奥古斯都”在拉丁文中是“神圣的”“至尊的”意思,此后成为西方帝王的一种头衔。此外,屋大维还被授予“元老院首席公民”即“元首”的称号,独揽了罗马的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
罗马元老院
屋大维虽然没有称帝,但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屋大维之后的三百多年,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都没有使用“皇帝”名号,而是自称“恺撒·奥古斯都”,这一称谓被此后的历任罗马帝国皇帝一直沿用。到公元284年,戴克里先上台后,将罗马元老院残存的一点权力也剥夺殆尽,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名实相副的皇帝(拉丁语Imperator)。Imperator源于Impeto(指挥),原来是授予将军的军事头衔,后来词意发生演变,成为罗马帝国君主的专称,汉译为皇帝。
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临死前,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继承,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都城在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于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法统在其灭亡后还有传承,这里暂且不表,以后再说,先说西罗马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持续的时间不长,从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到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前后只有80余年。
“欧洲之父”查理曼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皇帝”这一称谓在西欧也随之消亡了。此后,昔日被罗马人视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些王国,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在国王查理曼统治时期大规模扩张,达到鼎盛。公元800年圣诞日,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查理曼加冕称帝,宣布他为“伟大的罗马人皇帝”。查理曼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第一个拥有“皇帝”头衔的君主,被誉为“欧洲之父”(现在扑克牌中红桃K的原型就是查理曼)。查理曼加冕,也开创了皇帝由罗马教皇加冕的先例和“合法性”,没有经过教皇加冕的皇帝,合法性和权威不足。
查理曼加冕
延续近千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即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分别是现代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的雏形。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孩童路易”死后无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与之前的法兰克王族没有血缘关系,康拉德的继位标志着东法兰克王国向德意志王国的转变。康拉德去世后,王位辗转落入萨克森公爵亨利身上。亨利死后,其子奥托一世继位,他在位期间东征西讨,积极对外扩张势力,成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君主。在奥托看来,德意志国王的称号已经无法与他开创的功业相匹配了,他需要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称号。962年,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相应改称“德意志民族罗马帝国”,这便是早期德意志帝国,又称德意志第一帝国。后来希特勒建立的纳粹政权自称“第三帝国”,就是从这里算起。
到公元12世纪,这个“罗马帝国”势力达到巅峰,疆域遍及现代的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国大部和意大利、法国等国一部分。1157年,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国号前加上“神圣”二字,成为“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下半叶之后,领土逐渐开始缩小,主要限于今天的德语地区。15世纪初起,帝国境内各地开始割据纷争,皇位长期把持在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手中。1618至1648年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帝国被分割成300多个小国,各自为政。此后这个“神圣罗马帝国”虽然疆域不断缩小,国势不断削弱,但毕竟是根正苗红的正牌子,在风雨飘摇中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806年才宣告灭亡。谁是它的掘墓人呢?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和军事争斗后,“科西嘉人”拿破仑·波拿巴崛起,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逐渐击败其他对手,走上权力巅峰。1799年,拿破仑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802年8月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这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仪式。教皇庇护七世为此专程从罗马跑来,准备为拿破仑加冕。但是在加冕典礼上,拿破仑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自己而不是由教皇将皇冠戴在头上,自己加冕完成后,拿破仑又为皇后约瑟芬加冕。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局部) (法)雅克-路易·大卫 画
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同盟击败后退位,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自然也就没有了。1852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退位。自拿破仑叔侄之后,法兰西再无称皇帝者。
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奥地利(奥匈)帝国
在拿破仑称帝之前,西欧基督教世界只有“神圣罗马帝国”一位皇帝。拿破仑称帝后,欧洲(不包括俄罗斯)同时有两位皇帝并立。法国人很早就对这个早已落魄的、以说德语为主的“神圣罗马帝国”看不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曾有如下评价:“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势头如日中天的拿破仑更瞧不上这个徒有虚名、以正统自居的“帝国”。面对拿破仑的巨大压力,1806年8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郎茨二世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合并,组成了一个二元邦联国家——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改称奥匈帝国皇帝。
德意志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解散后,原来帝国各邦国中,普鲁士日渐崛起,时任普鲁士首相的俾斯麦成为德意志统一的灵魂人物。在俾斯麦的强力推动下,经过普丹、普奥和普法战争三场战争的胜利,普鲁士将奥地利排除在外、击败法国,统一了德意志。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皇威廉一世加冕
传承自东罗马帝国的俄国沙皇
从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在拜占庭建都,到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东罗马帝国共历经14个王朝,延续一千多年。东罗马帝国君主除了继承罗马帝国传统的“恺撒·奥古斯都”称号外,由于国内普遍讲希腊语,也采用了希腊语中对君主的称呼“巴塞勒斯”(Basileus),与拉丁语的Imperator(皇帝)等义。一千年来,东罗马帝国先后与西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东西并立,分庭抗礼。
1469年,在东罗马帝国灭亡16年之后,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逃到罗马的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公主,远赴俄罗斯下嫁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三世迎娶索菲亚后,莫斯科公国便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将索菲亚带来的拜占庭帝国的象征——双头鹰奉为莫斯科公国国徽,声称要将莫斯科建成继罗马、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第三罗马”。
双头鹰
1547年,莫斯科大公国大公伊凡雷帝宣布将自己的头衔由大公升格为“沙皇”,沙皇一词来自于古拉丁语caesar,即“恺撒”之意,原先是斯拉夫人对东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呼。1721年,彼得一世废除“沙皇”名号,采用“全俄罗斯皇帝”这个头衔,但民间仍习惯称“沙皇”。除俄罗斯外,保加利亚的君主也自称沙皇。
一战之后,欧洲皇冠纷纷坠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争与革命,沙皇俄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或革命或解体,皇冠落地,欧洲共和勃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杀,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一世在退位后于1921年死于流放地马德拉群岛,德皇威廉二世在退位后流亡荷兰,于1941年去世。欧洲大陆上,“皇帝”头衔成为尘封的记忆,镶嵌着钻石和珠宝的皇冠都被送进了博物馆里。
英国女王与印度女皇
最后来说说英国的“印度女皇”是怎么回事。185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维多利亚长公主许配给当时的普鲁士腓特烈亲王弗里德里希(即后来的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1871年,这位腓特烈亲王被他的父亲、德皇威廉一世立为德国皇储。如果日后弗里德里希继任德皇,维多利亚长公主也将成为德国皇后。当时的英国首相迪斯雷利认为,英国只是王国,君主是女王,而德国自称帝国,君主是皇帝。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日后成为德国皇后,那身为母亲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地位还要在其女儿之下,这样太吃亏了,于是他建议维多利亚女王也要称女皇,这样既能与“大英帝国”的实力相称,也能与德意志帝国分庭抗礼。
英国女王要改称皇帝,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渊源。奥地利帝国(后来的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都源自神圣罗马帝国,法统没有问题。但英国不行,与神圣罗马帝国和更早的法兰克王国、罗马帝国都没有直接渊源。像拿破仑那样请罗马教皇来更不可能,早在300多年前的1570年,因为英国国教无意归顺罗马教廷,当时教皇庇护五世就将时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逐出教会。法统和宗教都不行,皇帝称号只能另辟蹊径,从欧洲之外去寻找了。正好,当时还真有“闲置”的皇帝桂冠,远在万里之遥“女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此时印度名义上的统治王朝莫卧尔帝国已经寿终正寝,留下来一顶皇帝的冠冕,正好献给远在伦敦的女王。1876年5月英国颁布了《女皇称号法案》,加冕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为避免国内外的争议,女皇头衔仅限于“印度女皇”,而并非“大不列颠、爱尔兰和印度女皇”。1877年元旦,在印度首都德里举行了隆重的加冕礼,正式宣告了这一新头衔。
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印度皇帝
后来历任英国国王均继承了印度皇帝的头衔。1948年,印度独立后,英王乔治六世(现在英国女王之父)正式放弃了“印度皇帝”的称号。此后,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再无称“皇帝”者,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