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锁”与“脱钩”,以及中国应对贸易争端的根本方法

【崔凡,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表面看,特朗普周围的官员存在交易派与结构派的分歧,但在深层,特朗普面临着到底是采用“规锁”还是“脱钩”的方法来应对中国的崛起。

中美之间的经贸竞争,今后将以何种方式进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关税对中美经贸关系固然是极大伤害,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面对美国的蛮横行为,反制完全必要,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对美国反制的必要性,放弃了既定的开放计划与改革进程。

有朋友问我,“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会不会落地?我认为不仅会按时生效,而且应该积极落实。把投资赶回美国可能正是一部分美国政客所希望的结果。扩大投资准入,积极吸引各国投资来华本身就是应对贸易争端的重要措施。在这个困难时刻,能够坚持和中国在一起的外资今后也必然会从中国市场的成长中获得重大利益。对于新开放的领域,谁能够先来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商机。

应对贸易战的另一个根本方式是改革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公平竞争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无论是国企做大做强,还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抑或是积极吸引外资,关键是政府如何保证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让企业在借贷融资、上市、监管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公平对待。面对贸易争端,许多民营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要关心这些在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企业。

500

一般来说,美国对华政策主张有遏制(containment)和接触(engagement)之分,而本世纪以来实际形成的政策路线是一种“规则锁定”的思路。中国社科院张宇燕教授将其简称为“规锁”(confinement),美国对中国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按照张宇燕的分析,“接触”的核心是接纳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并让中国逐步成为分担美国国际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而“规锁”的核心是要规范中国行为,锁定中国经济增长空间和水平,从而把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增长极限控制在无力威胁或挑战美国世界主导权的范围以内。美国对华的“规锁”主要有三项内容:

以贸易不平衡为由提出所谓“对等贸易”,威逼中国扩大进口、进一步开放市场;

在技术上压制和防范中国;

通过重新塑造国际制度以求规范和约束中国。

规锁是介乎于接触与遏制之间的一种战略。张宇燕老师所说的规锁更接近于遏制。如果规锁的内容主要是建立起更多的国际竞争纪律约束,那么这也许并非坏事。在我看来,“规则锁定”也未尝不是中国对美国的想法。正是因为中国加入WTO,才摆脱了美国每年一次的最惠国待遇审查,用规则锁定了美国所说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规锁不一定是坏事,规锁中国的同时也规锁了美国。不规锁了,脱钩了,才是坏事,尤其是制度性脱钩,必然伴随遏制与对抗。今天对中国的挑战正是如此,美国觉得以前的锁不好用了,想换一把锁。

为什么说WTO框架在规锁中国的同时也规锁了美国?从中国入世到2018年7月6日,中国在WTO被诉了41次,美国在中国入世后同期被诉90次。被诉的败诉率大家都是约90%。所以都被规锁。美国咬住说中国违规,其实在WTO框架下美国的这一次301措施违规之严重没有先例。

2008年以后,美国就开始偏离WTO,以大型区域谈判为抓手,重新设计规则。这套规则的初衷仍然是在设计好之后请中国进入并接受。然而,奥巴马八年的努力实际上以失败告终。特朗普则采用了“建设性对抗”的新方法。表面看,特朗普周围的官员存在交易派与结构派的分歧,但在深层,特朗普面临着到底是采用“规锁”还是“脱钩”的方法来应对中国的崛起。如果最终无法实现规则锁定,特朗普就采用“脱钩”的方式,这不仅仅是贸易上一定程度的脱轨,而且是规则的脱钩,互相不受国际规则的制约。脱钩必然伴随遏制。

500

一位美国专家曾经对我们说,华盛顿的智库在考虑中国经济体量是美国两倍的时候如何处理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美国做这种战略抉择的时间窗口期确实不多了。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政策具有高度的外溢性。中国不仅提出了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更提出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意味着需要建构共同的经济竞争规则。在此多边贸易体制生死存亡之际,中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中国与欧盟建立讨论改革WTO的联合工作小组的报道。这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中国推动WTO改革、愿意积极参加新规则的谈判。我认为无论是产业补贴规则还是国企竞争规则,中国都应该积极地与其他国家展开对话,推进讨论与谈判。即使是美国要与中国脱钩,中国也应该积极与其他国家讨论相关规则。只要规则是透明和明确的,要相信中国企业能够在明确规则基础上开展全球竞争。

一方面,我们要坚决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行径,另一方面,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开展双边区域和多边的经贸谈判、积极推动新规则的建设,是我们应对贸易战的根本方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