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Ⅱ

山雨欲来,新泽西州宵禁啦~

撰文 颜宁

500

3月14日

周六

Biogen的火终于烧到了我屯,学校有两位参加了2月29日聚会的人士,其中一位今天确诊了(3月9日开始不舒服,今天确诊),另外一位还在等结果。过去一周,学校已然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之前本来说的是3月23日开始,但现在已经要求本科生都回家、所有课程改为网课(学校比较人性化,有个别实在走不了的也允许留校);3月15日零点起各个楼全天候锁门,凭各自ID进入。

学校、系里每天都有相关E-mail不断讲疫情进展以及相应安排。从周一开始,楼门口放了酒精洗手剂,我注意到,每天至少两次有人来给办公室和实验室的门把手以及电梯摁钮消毒,这个还挺贴心的。

每个实验室制定continuity list & shutdown list(继续科研或者关停的注意事项清单),指定实验室的联系人。我们系的实验室主要在三栋楼里,建议不同楼里的实验室结盟,彼此进行交叉培训,以防万一一个楼出了阳性整栋楼所有人回家隔离的时候,buddy lab(伙伴实验室)的人可以过来帮忙做一些灌液氮之类的最基本保障。

虽然之前已经采购了200刀的食材,昨天很不理智地又冲去了中国超市。说到这,我可真是太难了。判断超市供应最充分、顾客最少、又不堵车的唯一时间是上午10点至11点。10点?这么早起床?怎么可能。于是......我干脆一夜没睡,直接购了物再回家补觉……这真的很颜宁。

超市所有东西都很齐全,我喜欢的那两个牌子的螺蛳粉也重新上架。

微信群里各种消息,反正大家都觉得各自大学封校、关实验室可能都不远了。我们教授群在担心一些博后和博士生的科研生涯会不会受影响,本来感觉受影响的是所有人,那么也就等于没有差别;但转念一想,不同学科的受损程度不一样,所以,很多人确实会成为间接受害者。

抖了个机灵逗学生:科研中断,长此以往,期刊们岂不是要收不到投稿了?来来来,把咱那些拒掉的拿来我瞧瞧,改改过俩月投回去。【马后炮】回头看,这个想法很不对,因为太多人没法做实验了,于是都开始写写写,而审稿人估计心情也不好或者看得太仔细,所以最近文章的拒稿率反而陡增500

3月15日

周日

过去六周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大概这样子:

1月底:【感性】我想回家,我想和家人在一起,呀,买不到机票了500【理性】幸亏我不在家啊,爸妈自己吃饭简单,囤一些可以吃好久;我要是在家,不管怎么说无所谓,爹妈还是得经常出去买菜张罗做饭,这样也好;2月:【每天看国内更新】湖北以外,中国严控之下疫情发展不是那么严重。大家坚持住啊,每天和爸妈视频,感觉还好,心理上适应居家就好,加油加油!期待春暖花开,病毒bye bye;2月底:【关注重点转移到美国】先是找各种借口推掉之前答应的各种三四月的会——结果两周之内,这些会都发通知取消了;把作息调成昼伏夜出模式;前后两次买的食材就算蹲家仨月都够了。3月:【认真计划实验室和个人的工作】,为万一封校、实验室强制关停做准备。过去一周虽然很多朋友半真半开玩笑地劝我回国,我都这么回复:且不说作为实验室PI,这种时候不能临阵脱逃;就从最自私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控制新冠最大的经验是啥?不就是“隔离”么?!每个人老实在家待着,病毒不会自动找上门的;这种时候最怕乱窜。要回国,这一路上坐车坐飞机要接触多少人?病毒有潜伏期,你怎么知道接触到的人有没有携带病毒?借防控之初在网上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在家躺着就是为防控做贡献了。这个现在也适用于国外了。当然,我和我的博后学生们都有家,不怕在家待着;很多学校封校之后,以前住宿舍的国际学生们怎么办,这是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希望各个学校的中国学生会、领馆可以考虑到这个问题,做妥善安排。

3月16日

周一

我不理解为啥会有人囤卫生纸,但我很理解为啥我现在用的最快的是护手霜,看看本强迫症是如何出门的:

门边准备着纸巾,车上放着酒精免洗凝胶。拿着纸巾抓我家以外的所有门把手,包括车把手;保证接触过的纸巾面绝不再碰手,折叠起来,然后垫着开实验楼的门;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保证没接触过的面冲外,团起来,丢到垃圾箱,冲到卫生间洗手,拿擦手纸巾一路内外有别地开各个门把手;工作中时不时手就会觉得不舒服了,再去洗个手。

我除了购物之外平时不戴口罩,因为基本见不到人,结果今天加油的时候,跟加油的小哥隔着副驾位开着车窗说了句话,突然就紧张上了,先是把他接触过的信用卡用酒精洗手液涂了两遍,然后愣是吹着风一路开着车窗5分钟。

虽然我说话总显得轻轻松松的,生活中那可真是行胜于言的谨慎啊,感觉把丢下多年的实验习惯都捡起来了。学校反复建议实验室的人间距不要小于2米,我们真的很严格地在执行。

3月17日

周二

【有生之年】昨晚开始,新泽西、纽约、康涅狄格三州联动,施行晚8点到早5点的宵禁 (curfew,本屯的xdjm可真了解我,立即发信来问我是不是要整夜在实验室),包括影院、赌场在内的娱乐场所关闭,饭店禁堂食,可送外卖,禁50人以上的聚集。昨天,隔壁化学系因为可能的新冠病例关实验室了,今天听说是虚惊一场。

我还是挺喜欢我们系,过去一周一边每天发警告,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做research continuity的准备,就算关停也不会措手不及。我感觉这是正确做法,比突然一刀切好得多。

感觉世界慢下来了。我正好接着琢磨转型方向。我都培养出那么多PI了,结构生物学交给ta们玩,我得在有生之年玩点别的了。

3月19日

周四

今天看新闻和朋友圈,比较暖心的是好几个主要的超市专门给60岁以上的老人辟出了早上1-2小时的专门购物时间,并且呼吁大家不要去拿那些低收入家庭可以用购物补贴换的食物,这还是挺有必要的。各种呼吁给医务和应急人员捐赠的信息也出来了,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都缺。唉,不到俩月,地球东西延迟镜像。

学校的政策也在变,没办法,都是在根据病毒发展情况随时考虑对策,但是翻来覆去基本点始终差不多:1.所有课变网课(之前是只要求本科生的课变为网课,因为研究生一般是小课堂,可以做到间距比较大。这次则是所有的课程都通过Zoom上课);2. 在州政府有强制关校政策之前,尽量保证research continuity;3. 加强social distancing(2米以上间距)。

清华老王(院长)说新冠是硅基生物挑战碳基生物的又一次进攻,看看,碳基生物被强制隔离,只能靠着网络链接,不知不觉,硅基生物慢慢要占上风。等疫情过去,网课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说到这,有点希望以后贫困地区也建设发达的网络系统,教育部补贴网费给孩子们上网课,这也许能成为一种解决教育资源失衡的方案?

好几个群在传新冠发烧千万不要吃Advil和Motrin(这两种药的主要成分都是布洛芬),据说是青壮年会因此病情恶化,唯一可用的就是Tylenol(泰诺,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这个在史隽的日记里有解释,但是似乎还没有确立因果关系。不过心理上觉得,既然有这种说法,就换成Tylenol也无妨。可是像我这种一年吃不过5粒退烧止痛药的家里只有一小瓶Motrin,赶紧在网上买,发现之前都是次日就可以送货的,现在Tylenol最早要3月31日到货,果然大家是什么都在囤啊。不过这种又不能天天吃,真需要的话,随便在哪个群里嚷嚷一句都能借到,所以其实没必要恐慌。

一位在投行工作的朋友,竟然不允许在家上班,还得每天去打卡,好惨,但不是最惨,因为好歹是从纽约的办公室换到了新泽西的。据说他们另外一个纽约办公室已经有5个同事中招了,但因为投行的业界规定,就是不允许在家工作。

最后,感觉我的呼吸道要被Clorox wipe(消毒湿巾)给熏坏了,以后还是尽量不用了。

3月20日

周五

实验室有娃的博后基本都在家一周以上了,因为孩子们是最难控制的,感谢我的博后们很机警,自觉跟我商量在家工作,我都乐颠颠地同意。话说,这也是PI的不同阶段吧,如果我是刚起步的年轻PI,有tenure压力,这一段估计要疯了。但是恰恰是我想转型,想慢下来,没有了那么多按部就班的事情掣肘,这反而是极好的一个时机。

我现在因为偶尔的咳嗽和嗓子疼都能疑神疑鬼好久,每天耳温枪测两次,所幸从来不发烧。其实这种时候吧,以前不会特别注意的症状都一下子变得特别突兀,所以真的要稳住。我的想法很简单:最差的情况,中招。但是轻症那是休想进医院的,所以呢,还是老习惯:多睡觉,多喝水,低烧就烧着呗,高烧吃Tylenol。

今天看到一篇谈论留学生到底该不该回国的文章。我觉得只要合法合规,这是每个人自己的权利,而且有些人是不得不回。比如之前说过有些同学在国外没了宿舍,真的无处可去,所以不该一刀切地评论。但是,如果本来不必回,但想着要回去,就要考虑好风险:路上这么久的封闭空间,被传染的风险应该大于在当地深居简出的风险;隔离14天的生活状态;回去以后再回来的签证和旅游限制等问题。这个时候最怕恐慌之下盲目做决定,还是分析好个人情况再做定夺吧。而且很多人其实担心的不是得病,而是可能的排华会影响人身安全,这要具体地区具体分析,自己在当地最明白,不明白就问问周围久居的,别被网上乱糟糟的各种消息搅得方寸大乱。

现在每天看意大利的数字触目惊心,到底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意大利我不明白,但是美国,想想过去一个半月倒是有迹可循。因为今年是选举年,其实直到意大利新闻爆出之前,各大媒体最关注的是候选人辩论(想想这得有多少场聚集吧),关于新冠的新闻并不多。CDC的警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流感是更严重的健康威胁”。加之美国早期很果断地对中国实施了旅行禁令,所以大家都以为万事大吉,结果还是低估了新冠病毒的狡猾。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为何意大利的暴发已经挺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对意大利专门颁布旅行禁令,等到对欧洲颁布禁令的时候委实已经太晚了。

本州新冠确诊数持之以恒地位居美国第四,医院防护装备匮乏,大家都在号召捐赠。其实我除了购物,是不戴口罩的,因为确实见不到什么人,应该把这些资源留给医务人员。能捐就尽量捐吧。

昨天听广播,节目讨论孩子在家会不会有家庭虐待孩子的问题,是有专人会处理这种情况的。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一个角度,对老人和孩子的保护意识很赞。

500

《返朴》新冠病毒专题

上下滑动可见全部报道  

500

经 验 与 反 思

王辰院士: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117疫情观察:新冠无症状感染的威胁 | 史隽·Ⅲ

117疫情观察 | 史隽·波士顿篇·Ⅱ

专访汤胜蓝教授:疫情直报和院内感染两大顽疾怎么破?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Ⅰ

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为何预想的全球合作没有出现?

新药研发专家的抗疫日记:愿临床数据不再引发悲剧 | 117三人行

问世快,上市慢,量产还难说:新冠疫苗何时拯救人类?

全球疫情高峰何时到来?多久能结束?硬核主任张文宏全面解读

各国实验室趋于寂静,科研人员做好准备应对疫情的长期干扰

中国第一波、欧美第二波,还会出现第三波大疫情吗?

新冠阴影下的德国抗疫百态:二战以来最大挑战

各国抗疫作业自己做,中国该如何应对输入压力?

专访公共卫生专家汤胜蓝:WHO正在失去主角光环

波士顿新冠暴发危机:Biogen年会病毒大传播始末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已成“大流行”,总干事怎么说?

曹彬:抗新冠病毒治疗有药可期

天花是怎么消灭的?一场众多孤儿活体接力的救世壮举

武汉疫情暴露政府治理能力短板,突破口何在?

中国延缓了病毒的全球传播,各国公卫比拼才刚刚开始

新冠病毒源于美国?“专家”到底错哪

武汉一线专家详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他们是窒息而死,过程很痛苦

悲剧换来制度的改革:记制药史上最悲催的一次临床实验

非典之后,为什么这些治愈的病人更绝望了?

彻底扑灭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1920年是如何做到的?| 展卷

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控制疫情,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 专访清华药学院院长丁胜教授

前夜:新冠病毒传播时间线详解 | 117三人行

应对疫情,春运人口回流情况如何?基于春节前人口流动模拟的预测

赵国屏院士:科研、疾控和临床缺乏协同,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教训”

这些野生动物的病毒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为何现在比过去多那么多传染病呢?

需要评估“封城”的影响;尚无经验证的疗法 | 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布会实录

专家呼吁:避免重复检测新冠病毒,不确诊不应影响治疗 | 117三人行

专家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 | 117三人行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能从抗击非典中汲取什么经验?

500

硬 核 科 普

哪种消毒液对冠状病毒有效?| 117三人行

体温变低了?看看你是不是涂了化妆品

“死神”蝙蝠是如何与病毒共舞的?

全球遭遇新冠检测难题,多国专家联合支招

警惕!不应过度解读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莫被误导!准确理解新冠病毒可能分为两种类型,且在暴发早期就已并存

除了紫外线,这些光也可以杀死病毒

全世界只有少数实验室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它们长这样

传播力胜过SARS,需要担心新冠病毒变异吗?

炎症风暴:人体免疫系统,是怎样反噬自身的?

给你的生物网课加点料:世界最大冷冻电镜基地给青少年的7个科普锦囊

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发力:揭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瞬间

西湖大学团队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受体的空间结构

以史为鉴:也说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

有抗体就能清除病毒吗?认识抗体的复杂性

宅在家里不动,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病毒,那条静止的河流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专家教你告别阴谋论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Remdesivir到底是不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神药”?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肯定会研制成功?

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何还没研发出来?

权威观点: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新药开发为啥那么难?

中间宿主亟待确定!武汉病毒所确证新冠病毒极大可能源自蝙蝠

比起流感,为什么全世界更害怕新型冠状病毒?

500

科 学 防 护

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6个心理防护方案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事实可能正相反

怎样应对新冠病毒空气传播?| 117三人行

冠状病毒在体外可以存活多久?| 117三人行

开工在即,面对新冠病毒,如何练成“百毒不侵体”?

怎样安全吃喝拉撒?旅途最全防护指南请收好

一次性医用口罩怎么做出来的?如何消毒?

世卫组织建议:如何在家护理疑似新冠感染者?附正确的打喷嚏、洗手方法 | 摸象记

病毒来袭,科学家告诉你这样选口罩 | 117三人行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