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不欠款、不裁员、保春茶”!竹叶青的三大承诺都兑现了吗?

中国消费行业在2020年是从“坏消息”开始的:

疫情期间,智能手机出货量、乘用车销量均同比大幅下滑40%;家电、家具、装修等行业的零售额同比下降超过30%。在整个二月,许多食品饮料行业的代表性公司,营业额甚至狂跌七成。

沧海横流,有人却偏偏不信邪:

2月10日,号称高端绿茶领导品牌的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先洪发表了公开信,口气很大地,做了三个承诺:

第一,对茶农不压价、不欠款;第二,对员工不裁员、不减薪;第三,对消费者保证春茶按时上市。

另外,还要向社会捐赠价值2000万元的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

此番宣言可谓“逆势而为”。

茶,依附于农业,又是高端消费品。隔离造成的劳动力紧张、运力受限;疫情期间,不景气的经济对大众消费带来的冲击……如果有一个环节的失算,都会扼住企业的现金流,杀死企业。

那么,竹叶青夸下的海口,真的能做到吗?而今,它又活得如何?

带着疑虑,我们做了一番调查,也回顾与记录了四川绿茶行业40天的“生死故事”。

01上下游只有一个滋味:焦虑

如同山间久盘不散的雾气,2020年的2月,苦涩的焦虑从峨眉山深处的茶海,蔓延到了四川巷陌的茶铺里。

新年一过,四川汉子何彦就满了40岁。他是峨眉山市双福镇安全村的村主任,在安全村,每个人都有另一个身份:茶农。

500

何彦所辖的安全村群山环抱,是四川最重要的绿茶的原料基地之一,村里200多户人家都倚仗着一口茶,过一辈子。

 “一年耕耘,只为这十几亩茶场。”按照何彦往年的经验,春节过后村里最忙碌。但在今年,那个问题,盘旋在何彦和安全村村民们心头,久久难以散去——茶,会不会烂在手上?茶,能不能走出山?

疫情带来的隔离,让不少同乡甚至都没法回家了;现在,还想着田间的绿茶走向更大的世界,谁能来打包票?对于大多数茶农而言,这个新年能做的,只有茫然等待——等待低价的收割。

身处成都,1987年出生的茶艺师邱世君心中宛如装着沸水。

500

她是加入竹叶青5年的员工。去年2月,竹叶青伊藤广场店开业,邱世君成为了店长。19年一年,依靠着产品口碑和精细运作,邱世君的销售额在几家新店里排名第一。谁知道,2020的开头,疫情来临——店虽没关,人流量大幅减少,一天的客人,有时甚至只有2、3位。

属于茶的日子,眼看就要倏忽而逝了。

一方面,疫情带来的隔离,导致了农时紧张和运输不畅;另一方面,“明前”市场难热,几成定局。这些细节,都让行业内的人滋长着负面情绪。上至和茶打交道了一辈子的老茶人,下到行业链条中的每一个从业者,对他们而言这个春茶季,堪称“春日苦短”。

所有人都在焦虑这样的问题:“2020年,我们能不能活下来?中国绿茶产业,能活得好吗?”

02三个承诺

是哗众取宠还是胸有成竹?

心急,喝不到好茶。

2月10日,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第一天复工,董事长唐先洪写了一封酝酿已久的公开信,公开信内容就是前文所述的“三大承诺”。

500

市场一片惊讶,即使是在正常的年份,很多企业也都不敢做这样的保证,更何况是在疫情发展还存在种种不确定性的2月初。

“唐先洪怕是在哗众取宠吧。”很多同行私下都议论纷纷,认为竹叶青是在炒作,有的还打电话给唐先洪,劝他不要高调。

“这三个承诺,我也听说了,心里肯定高兴,但说实话,其实也是半信半疑。”何彦回忆起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坦率地说。

不过,唐先洪和竹叶青对这些议论都不为所动。

改变先从竹叶青内部开始——“不降薪、不裁员”的承诺,尽管让企业压力不小,但是带来了竹叶青内部生产力和积极性的暴增。

“跟忠实顾客不断联系”“赠送新茶进行品尝”“直播玩法”……,在另一头,邱世君春节期间的每一天,目不转睛地盯着新买的营销课。她在摸索激活动销的新路。

500

竹叶青成都万象城店

进入3月,疫情渐渐平息,线下流量终于恢复了,销量也有所抬头。邱世君说,正是有“不裁员、不降薪”的后路,她们团队才能被激活。

“人情冷暖,就是一杯茶的事。”

陈建坤是来自江苏的老茶客。去年,他参加了竹叶青的春茶节,成为了会员。今年,他原本以为喝不到竹叶青春茶,不曾想,茶艺师专门打来电话,“今年情况特殊,但是来不了峨眉山也得喝茶。我给您寄一盒新茶,免费。”——“这是我们董事长的承诺。”

“惊喜。”何况,“这股栗香,是独一无二的。”

而更大的改变,在大山深处酝酿。

正月十五,竹叶青公司的人像往年一样按时来到安全村。除了唐先洪的一封信,“他们带来了口罩、消毒水。还有希望。”何彦说。

村民们当天就动了起来:交通阻隔,村里没有外部人手,就内部共享;收购的车进不来,就用小推车送到村外……麻烦是比往年麻烦些,但其他的一切,都没变:安全村的村民每家每天都能采摘10-20斤单芽,竹叶青的收购单价在100元左右,一个春茶季下来,每家都能挣7、8万元钱。

500

当然,除了挣到竹叶青这笔钱,对于茶农而言更重要的,是“规矩”保住了:竹叶青总是先收最好的茶叶。春茶季过后,此后,有竹叶青的保量在前,后续收茶的小厂今年就没了压价、欠款的理由。

3月明前,在邱世君等一线员工的自驱下,竹叶青的春茶节在线上如期举行。

那一晚,装完茶叶的何彦点了一根烟。

03关键时刻

唐先洪为什么要这么做?

“打脸”没有发生。

在整整两个月之后,竹叶青对1000多位员工,四万多个茶农,80万会员和更多消费者的承诺,已经兑现了。

竹叶青拉开了一场春茶保卫战。在这个特殊时刻,保卫战的阵地,已经从消费者,延续到了社会的深处。

据官媒报道,2020年以来,竹叶青向消费者、会员、医务人员免费提供价值2000万元的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

在这之外,竹叶青也获得了“奖励”:数据显示,今年竹叶青春茶预售人数同比增长154%,预售金额同比增长89%。这一个月下来,竹叶青明星产品论道逆势增长14%,电商逆势增长47%。

这甚至成了争抢农时的典型,在新华社和央视报道时,竹叶青被肯定为“不负农时不负春”。

500

与四川相邻的湖北,也是绿茶生产大省。竹叶青的做法,让疫情中的湖北,甚至全国的茶企有了参照。

湖北省的9家茶企就向茶农做了类似的“不拒收、不压价、不欠款”承诺,切实保障广大茶农利益。

在连续连线采访了多位茶农、竹叶青员工、茶艺师后,我们看到了类似的心路历程: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到最后点赞佩服。

虽然唐先洪也为当初的承诺付出了“代价”——

在竹叶青公司的原料采购期,集中采购量很大,一天就要支付几千万现金,整个采购期下来,竹叶青公司可能要付出2-3亿元的成本。

同时,实体店销售受阻,让竹叶青最主要的渠道——线下门店收入锐减。这意味着,唐先洪对员工每一个字的承诺,都是自己的真金白银。

行业内包括我们这样的观察者此时都有这么一个问题:竹叶青,为什么要做出三大承诺?

也许,答案是这样:

对外,承诺打开了市场。

疫情之前,竹叶青销量很好,已经是一张“四川名片”,但是,对于全国市场的覆盖,竹叶青依然有些分量不足。

今年,就是竹叶青最好的机会。唐先洪的承诺,不仅仅是承诺,更是占领用户心智、打破区域限制的钥匙。

对内,承诺颠覆了行业。

与茶农的紧密联系,不仅保证了原料的品质,更是将合作伙伴,真正变成利益共同体;完成对社会的公益承诺,是社会责任感和实力的彰显,更为整个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更重要的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唐先洪不想给自己停步的借口。

“品牌敢于对社会付出,承担责任,社会也一定会善待品牌;我们竹叶青做出了高端领导品牌该承担的责任,该做出的表率,社会也一定会认这个领导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唐先洪曾说。

500

一切的起点,是竹叶青对产品的信心。“高山云雾出好茶”。在疫情期间,哪怕加大投入,竹叶青也要保障流程,坚持节奏。

在长久的历史上,四川、川人、川商,都有着共同的形象:“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一诺千金”的诚信,“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块土地上曾开辟过千年不息的茶马古道,发明过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创建过古代中国最繁华的盐都。

如今,以疫情的阴霾为背景,又一品牌崛起于此。“壮士出川”日,香阵已透天,这杯茶,竟然如此振奋豪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