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病”怎么治?——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市化进程之快,甚至超越了许多规划者先前的想象。例如,国务院2003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曾提出,将北京2020年的人口控制在1800万。可是实际人口数量增长竟然比规划提前了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在2009年末便达到了1755万人【1】,2015年末更达到了2170.5万人【2】。

随着人口规划目标“屡设屡破”,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的“大城市病”愈发明显——人口膨胀带来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这些都使得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幸福感打上折扣。现在北京市自己都认为“大城市病”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2016年6月,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主持召开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控制和稳定经济增长专题工作推进会,出台了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疏解和人口控制方案【3】。这其实值得其他超大城市借鉴。

治病得先了解病因, “大城市病”到底是怎么来的?把复杂的事情讲得简明易懂其实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经过适当简化的数学模型很快弄清楚这个事情。众所周知,中国多数古城的城区都是四四方方的,比较典型的有北魏平城(山西大同古城的前身)、唐长安城等等。东西和南北走向的街道将城区分割为许多面积相似的街区,在唐长安城的平面图中一目了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经典之作——唐长安城

我们假设城市是大致按照唐长安城这个格局来建设的,也就是说,城区是边长为x的正方形;城区内部所有道路都是东西或南北走向的,将城区分割为长和宽都为k的正方形街区。如下图所示:

 

500

城区边长为x,街区长宽为k。

黑色为城区边界,进出城区的交通都发生在城区边界。

红色为城内道路。可见随着城区边长增加,城内道路的总长度呈几何倍数增长。

接下来我们做些简单的推理,先说城外交通:

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呈正比。设单位面积城区能居住的人口为a,则城市人口 p=a.x^2

进出城区的交通流量与城市人口呈正比。试想一下,城市人口吃穿用的物资要从城外输入,城市人口制造的垃圾要向城外输出,城市人口本身还产生人员流动(出差、旅游、探亲等等)。设每个人产生的交通流量为b,那么进出城区的交通流量  t=b.p=ab.x^2

进出城区的交通都发生在城区边界,也就是城区周长 c=4x

城区边界的交通负荷,等于进出城区的交通流量与城区边界的比值。城区边界负荷  y=t/c=(ab/4).x

现在我们就看出问题来了:随着城区扩大、城区边长x增加,城区边界的负荷(体现为进出城区道路道路的交通流量)也会线性增加。这倒非常符合实际观感——且不说逢年过节,哪怕是遇上周末,进出北京的诸多高速公路和国道都很容易堵得一塌糊涂。

500

进出北京的高速公路堵成图中这个样子,实属家常便饭吧?

接下来我们再说城区内部交通:

道路将城区分割为长和宽都为k的街区,则城内道路数量  n=2(x/k-1)

因为城区呈正方形,所以每条城内道路长度都为x

城内道路总长度  z=2(x/k-1).x

从上述推导不难看出,城区扩大给城内交通带来的麻烦更大。当城区扩建时,为了保证各街区的连通必须不断修建城内道路。而城内道路总长度与城区边长是二次函数的关系。以上图为例,城区边长由4k增加为6k,城内道路总长度却从24k迅速增长到60k,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出现城内交通阻塞。这意味着城区扩建的边际成本会不断增加。

随着城内道路不断延长,各街区之间通勤消耗的时间必然随之增加,推高了城区内部交通的成本。搭乘交通工具的直接成本只是一个方面,通勤消耗的时间其实相当于更大的间接成本。如果一个上班族每天有3个小时花在上下班路上,这3个小时是没有任何实际产出的。而每天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已经接近一份兼职工作所消耗的时间了。由此可见,“大城市病”迫使城市居民支付的机会成本是多么高昂。

当道路延长使地面交通变得缓慢的时候,市政当局将不得不修建更多基础设施来保障快速交通。从实际观感来说,当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时候,如果没有高架桥就很难维持城区的交通通畅;而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时候,如果没有地铁,城区的交通就会显得极为不便。按照当下的行情粗略估计一下,高架桥每公里造价3亿元以上,地铁造价每公里7亿元以上——这些保障快速交通的基础设施可一点不便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城市的发展仍然无法突破前文中数学模型的限制,高架桥和地铁只能局部缓解而不能根治“大城市病”。如果城区扩建太快,修再多的高架桥和地铁也不见得管用:2006年底,北京地铁只有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2016年底,北京地铁的运营线路已增加到了19条;可是北京的交通状况比10年前好了很多吗?

500

在北京,许多人每天上下班单程一个多小时,算来每天要在通勤上花3个小时。一天的1/8就这么没了,时间成本是巨大的,也很容易消磨人的幸福感。

正因为城市发展无法突破数学模型的限制,“大城市病”最有效的疗法不在于城市内部,而在于城市外部——其实根本就不应该把单个城市建得过大,而应该将城市化转移到其他边际效率更高的地方去。

 

城市规模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1947年,华北野战军解放了石家庄,使石家庄成为国统区第一个被解放的“大城市”。可是据《石家庄市志》统计,石家庄1949年末的人口不过27.8万人【4】。可见在全国城市率很低的时代,“大城市”的标准也很低。同样的标准显然并不适用于今天,例如吉林省四平市的市区人口约62.5万【5】,但是公众并不认为四平市算一个“大城市”。国务院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提供了比较符合当下实际观感的划分标准【6】:

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特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在500万-1000万之间。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500万之间。中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

北上广深等现有的超大城市均已不堪重负,这些城市应该设定合理的城市开发边界,非常严格地控制常住人口。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北京,通过疏散部分城市功能,适当压缩中心城区人口。武汉、成都、南京等特大城市,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病”,不治将恐深。这些特大城市应该开始着手控制城市规模,把城市发展的思路转移到现有市区的产业升级上;对进一步扩建城区、吸纳人口则要采取慎重态度。

超大城市已不能再大,特大城市的规模也趋于饱和;而国内许多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却拥有比较充裕的发展空间,所以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化的主要方向,起到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

城市不宜过大,也不应太小。规模偏小的城市的问题是缺乏活力。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中小城市的机会都显得非常匮乏,可谓“环球同此凉热”:当地经济的支柱可能就是几个稍大一点的企业。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如果不能进入这几家企业、或者进体制内吃财政饭,在城里就很难找到其他像样的“好工作”了。而有限的“好工作”往往要通过关系才能取得,使得中小城市非常缺乏公平竞争的氛围——企业充斥七大姑八大姨的状况很常见,只不过这在中国属于“潜规则”,而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公开的规则,美其名曰“内部推荐”。

规模偏小的城市产业结构往往简单,但这等于将城市的荣辱安危系于几个企业,风险系数实在太大。例如,历史上负有盛名的胶卷和相机生产商柯达位于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罗切斯特市2004年人口为21.2万【7】,而柯达2004年在美国有2.4万全职雇员,绝大多数都在总部工作【8】。按照一家有4口人粗略推算,当年罗切斯特市差不多有一半人和柯达沾亲带故。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说:“柯达为其总部所在的纽约州罗切斯特市培育了至少两代富庶的中产阶级。【9】”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迅猛发展的数码相机在短短几年内彻底摧毁了胶卷的市场,将柯达推向破产的边缘。2015年柯达在美国的雇员只剩下区区2800人,仅相当于从前一个零头【10】。罗切斯特市也随之陷入了悲惨的境地,2004年后遭遇了严重经济衰退。直到2013年,当地GDP尚未超过2004年的水平【11】。

当我们将视角转移回中国,就会发现很多网红小主播来自东北的中小城市。这种现象绝非偶然:正是当地机会的匮乏,迫使这些年轻人不得不通过“喊麦”和讲段子来自谋生路。时下很多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非常辛苦地打拼,他们宁可忍受堵车、雾霾、高房价,也要为自己争取机遇和上升空间——这些恰恰是他们在熟悉的家乡无法找到的。

如前文所述,要想控制住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就应当引导城市化进程向仍有发展空间的城市转移,从外部减轻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压力。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设身处地为中青年劳动者着想,为他们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和上升空间。如果离家不远处就能找到好工作、同样拥有上升空间,人家犯得着背井离乡去求发展吗?能在自己熟悉的家乡生活、顺带着照顾父母岂不更好?要想不让中青年劳动者往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扎堆,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其他选择。

具体地说,我国当前应重点打造人口在100-500万范围内的大城市,致力于使这些大城市拥有比较健康的产业结构,使其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呢?城市规模如果达到特大城市以上的规模, “大城市病”将凸显出来;城市规模如果小于大城市100万人的门槛,就很难形成比较丰富的产业结构。规模适中的大城市既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又有合适的体量作为发展的基础。

光靠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支撑经济发展会带来一些问题。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会不可避免地吸引和耗费周边地区的大量资源,很容易造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例如,河北地区的“环首都贫困带”已经受到上层的高度重视,所以近年来才会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如,珠三角地区构成了广东省的经济支柱,而粤东、粤西却长期存在贫困地区,广东省自己都不认为这令人愉快。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理打造一批产业结构健康的大城市,意味着使许多省份在省会之外拥有多个经济发展支撑点,江苏的经济格局就很值得借鉴。

打造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健康而丰富的产业结构,这方面的思路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是要看清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产业变化的趋势,重点培养创新空间大、市场前景好的“朝阳产业”,而不要过度纠缠于市场饱和、同质化严重的“夕阳产业”。随着国内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东部和中部省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率都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是无法扭转的,所以才会有“腾笼换鸟”的说法。

“因地制宜”则是要考虑大城市的历史积累和自然禀赋。哪怕是朝阳产业,也不是想上什么就能上什么。例如,IT行业需要非常强大的研发力量驱动,如果一个大城市周边没有几个以理工科见长的211高校,软件产业园恐怕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再如,智能制造行业需要批量招募高学历、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如果一个大城市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工业类大型国有企业,那就很难为智能制造行业提供土壤。因此,大城市应当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打造有活力的产业结构。

贵阳市近年来的有益尝试就体现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思路。城区人口约324万的贵阳市,历史上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其承载能力客观上不允许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所以贵阳市在2013年以后重点培养大数据产业,因为它几乎不造成污染,也不需要巨大的土地供给,消耗的电力远低于重化工业。截至2015年12月31日,贵阳市高新区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496家,仅2014年以后新增的企业就将近700家,几乎是过去10年企业的总和【12】。扶持朝阳产业毕竟需要些时间,虽然贵阳市在短期内看不到GDP和税收的增加,但已经能够看到其他方面的成效:就业增加了,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在外地上学的贵州籍大学生也回来了,甚至还有人从硅谷回来了。各种要素的集聚将为贵阳市的长期发展构建良好的基础。

其他大城市也应采取“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思路,认真规划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比如,可以考虑与科研单位合作打造以超级计算机当家的计算中心,吸引影视公司和大批年轻人前来发展动漫产业。又比如,可以考虑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来支持生物企业落户,再配套外包研发组织(CRO)和能够承担大量临床实验的三甲医院,合力打造生物制药产业园区。客观地说,中国的经济形势比英国、法国、日本等“垂垂老矣”的西方国家好得太多。只要认真思考,踏实行动,各地真不愁没有办法。

不过,当下的城市化进程倒真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前些年,国内许多大城市都喊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这未免过于草率。哪怕是作为头号发达国家的美国,也没有多少可以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指的应该是深刻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型城市,例如纽约是世界级金融中心,旧金山湾区是世界级科技企业集中地。如此说来,美国的“国际化大都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包括东海岸的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西海岸的旧金山湾区、西雅图、洛杉矶和圣地亚哥;五大湖区的芝加哥还勉强够格,拉斯维加斯那个销金窟就算了;至于不断衰退的费城、底特律等老工业城市,连边都够不上。美国尚且如此,中国又怎么可能短时间内催生几十个“国际化大都市”?

客观地说,中国的超大城市倒是可以谈谈如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但是一般的大城市距离“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实在过于遥远。“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泛滥,一方面反映出某些城市的领导好大喜功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于城市发展缺乏科学而明确的规划,以为大兴土木扩建城区就能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而现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人口达885.1万,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人口更达1454万,它们算哪门子“国际化大都市”?要想打造一个有活力、有影响力的城市,不应片面追求建成区大、人口众多,培养健康而丰富的产业结构才是关键。认真思考,果断行动,比任何口号都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6/18/content_20286632.htm

【2】北京市统计局:http://www.bjstats.gov.cn/zt/rkjd/sdjd/201603/t20160322_340773.html

【3】房天下:http://news.fang.com/2016-06-17/21599908.htm 

【4】《燕赵晚报》2014年12月29日

【5】四平市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siping.gov.cn/2011/0405/873.html

【6】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1/20/c_1113330964.htm

【7】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BE%85%E5%BE%B9%E6%96%AF%E7%89%B9_(%E7%B4%90%E7%B4%84%E5%B7%9E) 

【8】柯达年报2004:http://investor.kodak.com/secfiling.cfm?filingID=1206774-05-535&CIK=31235 

【9】佛山知识产权网:http://www.fsipa.org/Home/Content/3042?main=%E8%B5%84%E8%AE%AF%E4%B8%AD%E5%BF%83

【10】柯达年报2015:http://investor.kodak.com/secfiling.cfm?filingID=1193125-16-505191&CIK=31235

【11】https://www.opendatanetwork.com/entity/310M200US40380-310M200US15380/Rochester_Metro_Area_NY-Buffalo_Metro_Area_NY/economy.gdp.per_capita_gdp_percent_change?year=2013

【12】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n/china/gncj/2016-03-10/detail-ifxqhmvc2265416.d.html?from=wap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