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去台湾读书

“去哪儿不好非去台湾读书?”

“你怎么会想去那儿啊?”

“台湾现在不如大陆发展好干嘛还去?”

“没学校要了成绩差才去的台湾吧?”

   ……

500

大学能培养一切能力

这是我在台湾读书一年以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作为一个还算用功读书做学问的传播学学生,鲜有人关心我的学习收获,我的课程内容,似乎只要我去了台湾,这件事本身才是最大的话题。

最近《焦点访谈》播出了关于台湾间谍策反大陆学生的节目,我的微信被亲朋好友轮番轰炸,每天十几条的“慰问关心”着实让人不愿意多看一眼手机。这些案例,在去台湾之前,相关部门早都对我们所有的学生进行了教育,我们每个人也是经过了认真的学习,知晓的其实远比这次爆出的手段来的多。

我为什么选择去台湾读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有资格客观地解释这个问题。

01

和导师的关系单纯,是老师,不是boss

因为大三曾经去交换学习半年的经历,我看到了更加纯粹的师生关系,至少是我理想中的模式,但当时处于本科阶段,我很有兴趣来体验这种模式下的研究生学习。必须承认的是,在大陆,目前的研究生阶段,师生关系有点倾向于boss和员工的上下级关系,更紧密的联系走向了两种极端,一种是“第二父母”,仿佛多了一个至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你的一切。但第二种“冷面老板”也不在少数,甚至曾经酿成惨剧。

中青在线一篇论后师生时代的文章中提到“每天都是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我们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要参加导师的课题项目,有时为了观察一个实验结果,我需要一直等到半夜。”徐英表示,因为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毕业时她放弃了自己学习多年的专业知识,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说起形同上下级的师生关系,徐英表示,“在理科类学校里,按职场作息‘打卡’帮导师干活儿是很常见的。我比较幸运,在为导师‘打工’3年后顺利毕业了,但是我周围还有同学因为没有帮导师完成项目,而影响毕业论文进度、被导师暂扣毕业证、延期毕业等情况发生,那样的师生关系可就是‘敌人’关系了。”

虽然笔者母亲是教师,从小和老师们相处得非常好,但亲眼目睹了身边学长姐的经历后,我想也许我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尝试,不进行一场对于导师关系的赌博。

事实证明,台湾的硕士学习虽然十分辛苦,但让我觉得很舒服,我所在的学院在硕一阶段为每两位研究生配备了一位教授作为一年的临时指导教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学院提供补贴资金让两位学生与导师聚餐聊天,具体可选择外出就餐也可以在研讨室聊天订餐。我的临时导师在第一学期并没有在我们研究所开课,仅限于生活学习上的闲聊,第二学期开课之后深深被他的学识和原则折服,但对于我的毕业论文一事,他并不是最佳人选。学识渊博,信息量大的特色对于我来说也许有点吃力,这样在最后的正式导师选择时我可能会另有他选。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学院硕一的分配基本按照学生资料大致分配,但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每个人都会对老师和自己有更多的了解,而不至于一开始就囿于一种研究风格。

另外教授的每一门课都有学校专门的流程聘用一位TA,也就是助教,帮助老师的教学工作,薪资标准是全校统一的,竞选也有自己的流程和规定。注意,这里是每一门课一位TA,也就是助教会负责这一节课的内容。在每位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完全不需要大量帮助自己的指导教授做项目、查资料、打杂,因为这些事有专门的有薪TA负责。师生关系大概就是美好的“你负责潜心研究,我负责知无不言”。

另外一点小细节很感动,每次去办公室找教过我的男教授,随手关门的时候都会被叫停,老师会很自然地说“门开着就好,因为你是女生,我是男生”。每每此时,一种被尊重的安全感会涌上全身。性侵在哪里都不会完全杜绝,但在这里,细节看得到。

02

学术要求严格,基础积累扎实

今年暑假新录取的学弟妹纷纷来问我假期要提前看些什么书准备一下基础知识,我给出的回答竟然是“尽可能玩儿吧”。一年前我也是这么被学长劝的。因为台湾的硕士有多辛苦,真的是读了才知道。

l  每门课期末交一篇论文

l  上课之前要读完两到三篇经典文献,A4英文原文30页左右/篇

l  每学期每门课两次Presentation,在最后还要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l  英文有雅思托福等成绩要求

l  开始写毕业论文之前要先在国内外研讨会发表一篇论文,很多是要求全英文

列在这里,可见课程强度,至少我一年没有出过台北新北地区,室友是心理系工商组的,更是凌晨才睡觉。

写论文的过程这样被重复很多遍之后,毕业论文只不过就成为了这些小项目的升级版——一个大的工程,具体的选题、文献综述等过程已经驾轻就熟。用我们一位教授的话来讲“写论文不是要你的成果,而是在持续地锻炼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必备的,你会比别人更敏锐。”

我是跨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的基础相对差一些,循序渐进从上个世纪起源时期文献开始学习,稳扎稳打的知识积累对于我个人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过程,也是没办法替代的。我无法想象,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水平如果同时兼顾帮导师做项目、打杂,现在是否能理清传播学是个什么。

500

03

业界交流

台湾的周末在职硕士班叫做“硕专班”,但不是完全把全日制课程压缩周末授课的模式。以我们的一门民意研究为例,在硕专班的类似课程叫做民意调查,明显会更偏向实务。电影学在我们普通生的课程里也是偏向理论和美学方向,在硕专班会更多的讲电影的商业逻辑。硕专班课程对全体学生开放,并且计算学分。这让我们有了和一线从业者同堂讨论的机会,并且不是旁听,我们是同学。对于媒体现状和从业困境,我们有了比别人更直观的感知,这和听一场讲座和实习都更加不同,实习时你是听不到你的boss的想法的,而在这里,你的boss是你的同学,坐在你身边向老师询问他的困境。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个人比较关注残障人士相关问题,上学期硕专班有位前辈是从事新闻手语播报的主播,自然相谈甚欢。

04

你的英文到底能不能驾驭学术,只有你自己知道

这是非常关键的原因之一,虽然家庭经济状况普通,但绝不至于负担不起欧美国家留学的费用。同样学术氛围浓厚,为什么我选择台湾?

因为,人要有自知之明呀。

我从初一开始担任英语课代表,高中参加全国的模拟联合国,英语水平应该算同学中的中上,想要获得顶级学校要求的托福雅思成绩并非难事,况且来了台湾想要毕业这些也躲不开,所以绝不是因为英语不好。

但重点是,你所谓的英语好,目前真的能驾驭学术研究这样的项目吗?我觉得我不能。用中文,我都未必清楚学术研究是什么,未必读的懂哈伯玛斯,闹清楚沉默的螺旋。我清楚自己跨学科的身份,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研——我要读书、要学到真东西。是的,听上去很幼稚,我拒绝虚假的镀金。

一年,我从英国回来了,我真的更优秀了吗?

别逗了!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

现在的我,每周读着大量的英文文献,上课用中文提问、讨论,进步速度飞快,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至少以后我知道自己的学位分量有多重。

05

保留的学生气质

在台湾,二十多岁的学生穿着运动鞋,背着十几块钱的帆布包,一件帽衫一条牛仔裤就去上课了。这已经是多年前我大一时见到的场景了。在北京,大学生(包括我自己),没钱攒钱买贵妇化妆品、买轻奢品牌的包包衣服,一家一家打卡貌美的餐厅……

在台湾的这一年,我找回了本真的我自己。衣柜里多了很多简单便宜手感不错的T恤,踩着帆布鞋随意出门。在周四的晚上去排球场打一场酣畅淋漓水平很臭的球,然后浩浩荡荡六七个人坐在街边豆花店吃几块钱的冷饮,那样子,真的无敌青春!

我差点忘记了自己已经24岁,但,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啊。

500

06

优秀的青年人应该成为台湾了解大陆的窗口

前些天和同去台湾读书的朋友吃饭,达成了一个共识:优秀的大陆青年应该多和台湾交流,成为一个窗口。偏见常有,误会也难避免,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讲,眼见为实。

相应的,在那里,我比平时更加善良有礼、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我清楚,没有到过大陆的台湾朋友们,看到了我,就是看到了大陆。走出这片土地,你就是大陆,这话一点没错。

07

温柔是一种习惯

​大三那年交换生半年回北京,我妈说我整个人都变温柔了,脾气变好了。这也是我再次去读书的原因之一。脾气温和,谦谦有礼,美好的状态谁会拒绝呢?温柔是一种习惯,台湾的确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习惯了早晨迈进7-11一声声“先生小姐早安”,也习惯了付款时收银员对我讲的“谢谢”。我也变成了一个更爱讲谢谢的人。

08

就不会遇到恶意吗

当然会。我曾经在学校的讲座上遇到一位制片人全程诋毁大陆,满口胡言。我和朋友从最后一排起身,穿过会场直接离开!

台湾有我爱的样子,也有诸多的不公、误解,但我从不后悔来这里读书,也从没忘记自己是谁,原则是什么。我想这二者,从不矛盾。

这世界每天都有太多的恶、太多的变。

谢谢理解,也谢谢信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