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让空姐回家?

机组人员执行完航班任务回不了家的问题,最近似乎愈演愈烈。

没有人想激化矛盾,我们也只是想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矛盾在于:

1.在一些城市,只要乘务员飞回来,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航班,都要在家门口贴上封条,告之隔离14天。

2.在这14天里,乘务员有可能再次排上新的航班。

3.小区物业不认同民航的规定。

4.航空公司让乘务员自己与物业协商解决。

记得今年年初,那时候疫情还在蔓延,人们已经开始感到紧张,每天的关注都是与疫情相关。看到电视上报道医疗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征调精兵强将,驰援武汉,民航系统克服困难,平平安安的将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送到武汉。窗外虽然寒风凛冽,但心里倍感温暖。

说心里话,对于航空业来说,虽然经营艰难,虽然日子困苦,但家国有难,我们每个人都不会置身事外,只会勇往无前。

中国民航人作为抗疫战线上的重要一员,同时在国内救援及国际防控“双线作战”,为全国抗疫形势回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以我的老东家为例,截止到3月12日,东航集团执行救援运输包机累计100班,运送医疗人员9610人,从海外接回湖北籍同胞503名,此外还利用2005班客运正班航班腹舱运输防疫物资,共运送防疫物资3222吨。

两个月过去了,眼下春已暖,花欲开。我们却悲伤的发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小区里,拖着箱子回家的“空姐”们被视为了移动的传染源。

“我很理解,也很配合。但我只是想回家啊,哪怕不让我进,让我带走几件衣服也行啊。”

这个月初,一朋友跟我讲起,那天她飞航班,在飞机上带着口罩一天没有吃饭,心里还想着下午落地回家再吃。飞机落地,通过海关检疫层层检查,好不容易走出机场,回到基地,便打车回家。到小区门口,保安很负责的问:是从哪里飞回来的?

姑娘如实回答了,然后被告知不能进。从下午5点一直到晚上10点,姑娘站在小区门口跟公司沟通,保安跟物业沟通,但沟通来沟通去,问题还是没能解决,期间饥寒交迫。

要知道,这姑娘手里拿着公司开具的证明,护照上有绿色的表示不需要隔离的标签,但她就是不被允许回家。

另一位朋友也觉得自己满是委屈。飞了一个当天的国内往返,回到小区被通知隔离14天。“物业甚至在我家门口专门装了监控,多次警告我不能外出。”

当她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公司,公司回复说:公司可以开具证明,但你要自己跟小区沟通。

“可是我怎么沟通呢?人家根本不认航空公司的文件啊。”

“飞航班都要像做贼一样,生怕突然有人出来就把我摁在地上。”

还有一位朋友,这个月总共也没飞几个航班,但每一班落地后心里就开始胆战心惊。

“把箱子和制服都放在朋友车里,如果要飞就让朋友来接。我穿便装出门,上车再换,这难道不是故意隐瞒吗?我也不想啊,可我能怎么办?”

她说小区门口要扫码才能进,为了能回家,走进公司大门之前就把手机关掉,怕扫码时被发现自己曾经离开过这个城市。“就像做贼一样,生怕突然有人把我摁在地上说我犯法。”

“我已经在公司统一隔离了14天了,但小区还是不让我进,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还是乘务员,就有接触旅客而被感染的风险。”

一朋友前段时间执行了一个海外航班,是去当地接回我们的同胞。结束那个航班,整套组按照规定被公司接走,统一隔离。隔离期结束后,公司也很贴心的开具了证明,可当她拿着这份证明回到小区时,物业依旧不让他回家。

据朋友讲起,她们小区要扫码领取电子通行卡,但是要填写个人的一些信息,“因为我填的是‘乘务员’,所以就直接退回,不能回家了。”

500

类似的故事,真的还有好多,且在多个城市上演。据一些空乘姑娘说,她们研究了所在地规定和政策,没有哪一条是说不允许她们回家的,但物业就是不让。

那么就如何我开头讲的那样,既然问题陷入瓶颈,那我们就要想个办法将其解决。

我们来理一理。

物业人员来说,做好小区“外防输入”的管控是必要的工作和法定责任,但他们除了当面问询及观察,基本没有其它资源、能力甚至权限去完全掌握本小区空勤人员的出行轨迹,而小区内的空勤人员如果采取穿便装出入小区或不如实回答以及其它方式刻意隐瞒其飞航班的情况,物业人员也基本无可奈何。

“一刀切”的方法简单粗暴,但对物业来说是规避责任的最简单途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给人的感受确实不太舒服。

机组人员来说,执行航班任务是必要的工作,飞完航班回家也是正常的生活需求。有的航司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后提供给空勤人员所谓的“授权书”、“通行证”,但个别社区或小区物业并不认可。

疫情期间,我们一方面既要服从国家防控大局,也要同时考虑到为普通民众特别是为抗疫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特殊行业人员争取最大化的生活便利。

我们认为,有关部门和民航系统可以在以下三点做进一步思考。

一、全国一盘棋:建立疫情期间针对民航从业人员的全国统一管理模式

由相关部委联合下发文件,由民航系统及各地街道社区统一执行。可结合空勤人员居住地风险等级、执行航班风险等级因地制宜建立差异化的管控模式,为符合条件的空勤人员顺利回家提供便利。

二、信息化管理:强化空地互相认可

在不侵犯机组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地方和民航能够互相认可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开发小程序等统一的管理平台,便于社区人员、物业人员、空勤人员扫码统一查询个人航班信息及出入许可,一方面作为空勤人员进入小区的官方统一许可证明,一方面也避免瞒报漏报或管理疏忽造成疫情输入。

三、无奈之举:统一安排居住

退一步讲,飞航班并非空勤人员主观故意,而是因职业和使命需要必须飞之。但如果经有关部门科学评估认为所有飞完航班的机组人员都存在较大感染风险,不具备居家条件,那希望高层有关部门统一明确全国标准,由航司或社区统一安排机场附近酒店进行妥善安置。

空勤人员可免费入住安置酒店,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连续执行航班任务,不影响航班生产。同时应为他们提供相对完善的生活保障,并按照航司驻外过夜费标准发放过夜补贴,费用由地方财政和航司共同承担。

3月18日最高领导人在主持常委会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时强调:

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要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全国驰援湖北,民航客机率先起飞;

助力复产复工,民航系统堪当主力;

防范境外输入,民航人顶在最前线…

这段时间,民航人做了很多很多,却从未求过回报。

外国疫情形势更严峻,她们也会害怕;

国际转国内旅客登机,她们也会焦虑;

入境等候七八个小时,她们也会疲惫;

穿防护服不吃喝飞一天,她们也会难受;

她们也有家人、也会为所爱的人担心;

但航班任务一来,她们会马上义无反顾登机执行。

哪怕,明知要接受一次又一次的隔离。

在飞机上,航班因疫情原因晚点,她们时常被刁难、甚至被辱骂…

回到小区,穿着制服拖着飞行箱,她们时常被嫌弃、甚至被歧视…

现在,她们只想能够正常上班、安心回家,却常常被挡在家门口,被各种托词踢来踢去,无能为力。

多寒

作为空勤人员,我们当然会支持整体防控大局,服从集体利益,努力克服困难压力,不会因个人原因给国家添乱。

但,也请不要让偏见、歧视和不作为,堵住了民航人们的回家路。

(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