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華、趙成國 | 城市指南与近代青岛的空间变迁(1898—1949)

基本信息

摘要:城市指南是近代中國大量出現的一種新式城市資訊類書籍,或為外來者提供行旅指導,或為經營者提供投資資訊,或充當施政者的推介廣告以及本地市民的生活嚮導;與城市變遷結成了密切的互文關係。在二十世紀前半個世紀裡,青島出現了德文、英文、日文、中文的導覽、導遊、概觀、要覽、概要、案內等各類城市指南書籍達二十多種。由於出版者、編撰旨趣以及目標讀者不同,這些指南各具特色,包羅萬象,涉及中外關係、政治局勢、經濟狀況、城市功能與定位、景點名勝以及遊覽路線等各種內容,是瞭解青島空間發展脈絡與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歷史文本。早期的德文指南志在把青島作為德國在遠東的「模範殖民地」和避暑勝地進行宣傳、炫耀與推介,英文指南旨在向歐洲人提供瞭解青島與山東的便利工具,日文指南所強調的是日本人的經略野心、皇權思想與軍國主義,凸顯了日佔青島以後的社會經濟狀況、空間格局以及城市功能方面的變遷。中文指南所傳達的則是中國人強烈的城市自我意識、市政管理能力與民族文化認同。無論何種版本的青島指南其中所隱含的空間變遷及其理念表述都顯而易見,城市空間發展脈絡中的殖民化與去殖民化、建設傳統與城市特色、地景塑造與城市功能等問題均可從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馬樹華、趙成國,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文章原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95期。

前 言

城市指南既不同於傳統地方史志,也有別於掌故與遊記,它是近代出現的一種新式資訊類書籍,常以指南、導覽、大觀、一覽、要覽、便覽等形式出現,以普通大眾為讀者,在為外來者提供豐富的遊覽資訊與異地生存經驗的同時,也為本地市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指導。城市指南的出現不僅與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密切相關,也是中國城市資訊現代化的一個縮影。各個城市不同版本的指南,表達了編撰者的不同目的,條理地記載了市政革新與城市變遷的軌跡,是研究近代中國城市史、區域社會史和文化史的重要資料。大陸學界近幾年就注意到了城市指南的史料價值,但將其作為獨立文本載體進行研究的成果還比較少見。

青島雖建置短暫,但它的指南書種類頗多,出版時段也差異鮮明,是觀察城市指南與空間變遷的良好案例,這與此座新興城市的飛速發展和主權頻繁更迭密切相關。1898年3月,通過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劃定了膠澳租借區域。翌年10月,德國殖民當局將膠澳租界內的新建市區命名為「青島」。1914年11月,日本取德而代之。1922年12月,中國從日本手中收回青島主權。根據北京政府《膠澳商埠章程》,規定該地區為膠澳商埠行政區。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改膠澳商埠為青島特別市政府,直隸中央行政院管轄。1930年9月,在全國統一規範城市名稱的背景下,青島特別市政府改稱青島市政府,特別市性質不變。1938年1月,青島再次被日本佔領,1945年復得回歸。短短數十年間,青島便完成了從傳統濱海聚落到現代都市的蛻變,人們常用「荒島漁村」來形容開埠前的青島,而用「東方第一良港」、「東方第一避暑勝地」、「現代都市」等稱號來讚歎開埠後的青島,並賦予它「碧海青山,綠林紅瓦,不寒不暑,可舟可車」的美譽。

從無到有的城市建設,不斷變換的主權更迭,青島因跌宕起伏的際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迫切渴望瞭解這座嶄新的現代化都市。編撰城市指南遂成為快速推介青島的便捷有效手段。自1904年第一本德文指南出版,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青島出版了德文、英文、日文和中文的導覽、導遊、概觀、要覽、概要、案內等各類城市指南書籍達二十多種。由於出版者、出版目的以及目標讀者不同,這些城市指南各具特色,包羅萬象,描述繁複,涉及中外關係、政治局勢、經濟狀況、城市功能與定位、景點名勝以及遊覽路線等各種內容,既可為旅行者提供所需資訊,也可透過物價、市場等的描述窺得市民的生活境況,是瞭解青島城市發展脈絡與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歷史文本。本文選取不同時期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指南,要探討的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段,青島的城市指南類書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怎樣的空間變遷?德文、英文指南要展示炫耀什麼?日文指南要強調宣揚什麼?中文指南刻意要傳達什麼?其背後又凝結了怎樣的權力更迭與理念表述?對於青島這座屢被殖民的城市來說,空間變遷隱含著城市歷史脈絡中的殖民與去殖民、建設傳統與城市特色、地景塑造與城市功能等幾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早期指南與城市布局

貝麥(Friedrich
 Behme)和克裡格(Maximilian Krieger)合著的《青島及其近郊導遊》(Führer durch Tsingtau und

Umgebung)是迄今見到的最早的青島城市指南。貝麥,德國人,德租膠澳後來到青島,擔任帝國法院法官。其愛好旅遊和攝影,留下了大量關於青島早期的照片。卸任回國後,貝麥根據在青島期間的遊歷,和克裡格博士合著了《青島及其近郊導遊》一書,於1904年出版。這本指南出版後很受歡迎,在德國幾乎每年都要重印一次,並隨著青島的發展增添新的內容。1905年該指南被翻譯成英文,以服務英語世界的遊客。

《青島及其近郊導遊》內容豐富,涉及早期青島的方方面面,不僅交待了「青島」之名的由來、地理位置、天然優勢、氣候、植物、狩獵與捕魚、地質、歷史狀況、抵達路線、旅館、生活狀況等等,還詳細的介紹了市內的旅遊景點以及嶗山的重要景觀,對沙子口、女姑口、陰島、竹岔島、潮連島等周邊海口與海島也都有涉獵。此外,還描述了城陽、即墨、膠州、高密、坊子煤礦、濰縣、青州、博山等膠濟鐵路沿線市鎮到青島的路途及沿途風光。這本指南最突出的特徵,是它以丈量相對空間距離的形式立體地展現了青島的城市格局及其與腹地的關係,並自豪地介紹了德國殖民當局的建設成就與城市功能。

(一)指南中的空間呈現與城市格局

根據1898年3月、8月和10月中德簽訂的《膠澳租借條約》、《膠澳租界地合同》、《膠澳潮平合同》和《膠澳邊界合同》,德國將山東省即墨縣仁化鄉白沙河以南地區和裡仁鄉的陰島(即今紅島)及膠州的45個村莊劃為租借地。在這片新劃出的、散落著數十個傳統村莊的土地上,德國殖民當局對這座未來城市進行了周密的規劃與積極建設,並憑藉港口溝通海洋,藉由鐵路連接腹地。《青島及其近郊導遊》的內容安排正是這種建設布局的體現,對中心市區的介紹,以棧橋為中心再現了城市空間格局;對周邊的描述,以青島為中心,概述了周邊海域海島,並循膠濟鐵路逐次展列出沿線腹地的資源與風貌。

《青島及其近郊導遊》開篇簡要介紹完青島的大體狀況後,首先便是以棧橋為起點對市區各場所與景物的介紹,其目錄內容如下:

由青島棧橋經亨利希王子旅館到大衙門[距離1,000米];

由棧橋到火車站;

由棧橋至商場;

棧橋經總督府到天主教堂;

棧橋—總督府小學—總督官邸—野戰醫院—信號山[距離1,200米];

由棧橋至奧古斯特·維克托利亞海灣[克拉克海灣,海水浴場](距離2,700米);

由棧橋到海水浴場,途徑炮隊營盤[距離2,200米]……

《青島及其近郊導遊》從棧橋開始丈量城市的空間距離,是青島早期空間規劃的直觀反映。德國殖民當局在規劃青島之初,原計劃在膠州灣東岸緊挨新修的現代化碼頭一帶建設市區,但是,「這裡將只能興建必不可少的設施,因為這個地方冬季缺乏阻擋來自東北和西北寒風的屏障,夏季又缺少來自南方和東南方的清涼海風,所以對於歐洲人來說,這不是一個舒適的居住地方」。只有面對青島海灣的南山坡才適於建設城市的居住和貿易區,這裡南面對海敞開,可以迎接夏季涼爽的海風,減輕酷暑,北部有若干山丘保護,可以擋住冬季凜冽的北風,抵禦嚴寒,而且這裡擁有黃色的沙灘,可以眺望蔚藍的大海,對歐洲居民的衛生健康很有好處。據此,德國人決心在靠近前海外錨地的土地上興建未來城市,規劃「居民建築群座落於現在的青島村周圍,村西是商業和官員居住區,山坡高地以東,位於東部兵營和炮兵兵營附近的是別墅區和浴場區」。

按照這一整體布局,德國人區分了「各城區性質」,即各街道和城區的功能,「大體可將青島劃分為4個區,即青島區(歐洲人居住區)、大鮑島區(華人居住區)、碼頭區(實業區)和別墅區」。青島區是城市的主體核心,風景絕佳,空氣清新,沿著海岸大街,建設了「歐人商廈和賓館」、「歐人商店」和一些「別墅式住宅」,其街道網路順地勢展開,與前海岸平行的是一些橫向街道,貫穿這些橫街的是與鐵路平行的縱街,街道命名充分體現德國色彩。這裡是歐美人的雜居區和商業區,富商大賈的大廈店鋪鱗次櫛比,各種商品卻一應俱全。大鮑島區,即所謂「華人區」,位於城市的北部區域,在原有中國村莊大鮑島範圍內,面向小港即中國平底帆船港,和青島區的市街連接在一起,幾乎分不清界限。街名均用中國地名。大鮑島區再向北,便是碼頭區,該區與大港相接,作為發展城市實業之區,分布著一些洋行、公司和商店,連接大鮑島的部份取名吳淞街、上海街、寧波街、廣東街等中國海港的地名。碼頭區的東面是臺東鎮,工廠及其他工業企業便被安排在碼頭和臺東鎮之間。在大鮑島和大港之間的鐵路沿線,還分布著船廠和倉庫。整體來看,青島火車站以西及沿鐵路線的大面積區域均屬於工商業區域,這就為各種工商業的落戶預留了足夠的空間。青島後來的城市空間拓展便是以此為基礎的。

從上述空間格局可以看出,棧橋的位置格外突出,它猶如一扇通往駐防地的大門,成為早期城市建設規劃的中心部份。這正是《青島及其近郊導遊》選擇以棧橋為軸心介紹市區景物的原因。圍繞棧橋,青島的城市空間布局依次展開。棧橋西側是火車站,這個位置使鐵路和航運之間形成了很好的功能連接。鐵路線從火車站開始,充分利用地形的低處,穿過確定為工業區和倉庫區的市區,然後沿膠州灣東海岸北行,在那裡新興港口的鐵路支線可以很方便地與之銜接。從棧橋順著海岸向東,分布著歐洲人的住宅和一些賓館,而與棧橋連為一體成一直線的,則是青島的商業中心中山路。以棧橋為中心,《青島及其近郊導遊》給讀者帶來了鮮明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它塑造了棧橋成為遊覽勝地乃至青島地標的文本依據。圍繞棧橋描述完市區風貌後,此書同樣以相對空間位置漸次展開對青島周邊以及膠濟鐵路沿線風物的介紹,如由青島到李村(距離15公里)、由李村到嶗山麥克倫堡療養院(騎馬或乘車大約3-4小時)、到沙子口(距離22公里)、到女姑口(距離23.5公里)、竹岔島(距離1.5公里)、由青島到膠州(乘火車74公里,約需2小時)等等。

由此,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島的地域空間格局、周邊海域及其與腹地的關係。通過這種內容邏輯,《青島及其近郊導遊》強調了德國殖民當局的城市建設成就,凸顯出即墨與膠州這兩個傳統的區域中心正逐漸被拔地而起的青島所取代並依附於它,同時憑藉膠濟線,這座新興城市成為擁有更廣大腹地的區域中心。這本指南手冊既是青島城市規劃與區域空間格局的直觀反映,同時也強化了這種城市印象。此後,人們觀察青島,亦大抵遵此思路,市區強調有序的空間格局,周邊強調膠濟線串起的廣大腹地。

(二)遊憩避暑空間的推介與城市功能定位的初步形成

透過《青島及其近郊導遊》,不僅能夠瞭解早期青島的城市規劃與區域空間格局,還可以知曉德國殖民青島與經營山東的策略,而正是這樣的經營策略,為青島後來的城市定位與空間功能奠定了基礎——與作為華北重要貿易港口(工商業)並重的,是它作為中國濱海重要旅遊城市的地位。

青島作為避暑療養地的條件極佳,正如指南中所說:

青島所擁有的,首先是山崗、樹林和大海。在家鄉,如果想要療養的話,我們只能作出這樣的選擇:到山地去還是到海邊去?而青島則是二者兼備的。德國人種植的樹木已經成林,現在已有了美麗的林蔭道和綠草覆蓋的街角花園。由青島伸出的鐵路橫穿一個以往不被人們注意的省份(山東),這個省份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有著許多引人注目的古蹟和豐富的礦藏。青島又是中國最衛生最清潔的地方,這裡有優美的海水浴場,夏季裡也總是涼風習習,所以人們都喜歡來此游泳避暑,這裡已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令人喜愛的避暑勝地……古蹟

為突出青島的避暑優勢,這本指南對青島的氣候作了詳細的介紹,強調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兩季較長,大部份時間陽光明媚,最好的時節是4月初至11月末,對全年氣溫變化、降水量與海潮狀況也作了交待,以供人們做出行的參考。

《青島及其近郊導遊》除了介紹青島的天然優勢外,特別推重市政設施與遊憩景觀,並強調這是德國人努力經營的結果。在佔領青島伊始,德國殖民當局就努力使青島發展成為令人嚮往的海濱避暑勝地,認為這樣不僅能夠帶來商業的繁榮,而且可以向其他外國人展示德國人的市政成績:「如果青島能夠作為中國沿海最衛生的地方而美名遠播,則這不僅對於殖民地的衛生聲譽來說是一件值得歡迎的好事,而且外來商人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認識和評價這塊殖民地及其各項設施」。為給青島的遊覽事業贏得口碑,殖民當局採取了很多吸引遊客的措施,如改善衛生條件、開闢海水浴場、舉行海灘音樂會、建造海濱賓館等等,力圖把青島建成東亞最好的避暑療養地。這些成就反映在此書中,便是對燈塔、鐵路、商場、醫院、碼頭等優良設施的介紹,對棧橋、老衙門、天主教堂、總督府、海濱旅館、海水浴場等景觀的描寫,以及對嶗山的太清宮、北九水、大嶗觀、華嚴寺、明霞洞、嶗頂、麥克倫堡療養院等的推介。

舒適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市政設施,為造訪青島的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指南所提到的,「這裡已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令人喜愛的避暑勝地」。到1906年時,來青島避暑更趨活躍。這年夏天,特別是英國人從遠東各地紛紛前來青島避暑。一大批德國、奧地利、美國、英國和日本的醫生對青島的衛生條件和游泳條件進行了考察。美國教會還在匯泉海灣為他們的教士設立了一所療養院。到1907年,東亞的許多外國家庭已把青島列為自己定期的休養地。不僅從附近的上海、芝罘(煙臺)、天津,而且從很遠的地方,如北京、漢口、香港、神戶、寧波、馬尼拉,來了許多觀光休養的遊客,由於旅館和客棧爆滿,許多客人甚至住進了私人寓所。在這些避暑遊客中,德國人最多,其次是英國人、美國人、俄國人、法國人。來自附近口岸的外國人最多,特別是上海、芝罘和天津,也有些遊客來自東亞遙遠的口岸,如東京、海參崴等。

紛至遝來的旅客提升了青島的知名度,僅一本《青島及其近郊導遊》已不能滿足旅客所需,為妥善招徠旅客,1912年春,德國人成立了吸引遊客會,出版了用德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編纂的青島導遊手冊,向人們廣泛地介紹青島。1913年又出版了英文的青島指南,還舉辦了夏季音樂會、舞會、游泳會、騎馬會、射擊會等等,為前來避暑遊覽的外地遊客提供了種種方便。

早期青島指南的編纂目的是把青島作為德國在遠東的「模範殖民地」和避暑勝地來進行宣傳推介,它的讀者主要是對這座新興殖民城市抱有好奇心的歐洲人,是歐洲人瞭解青島與山東的便利工具。從內容安排來看,早期指南所提供的景觀雖不夠豐富,但卻為歐洲人提供了關於青島的豐富想像,在介紹景物的過程中,青島的資源、形勢、空間布局、市政設施、生活條件以及膠濟鐵路沿線的風土人情等等,不僅得到了翔實的記載,還被刻意地進行了美化與渲染,為青島發展成遊覽勝地以及編撰其他版本的青島指南提供了藍本。

二、日文指南的變化與新增街區及景點

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強佔青島,青島和山東省成了日本人優先移居之地。據《(民國)膠澳志》載,日本人最早來青島從事經營活動,大概在1901年前後,人數約有五、六十人,到1907年,增至196名,1911年增至312名。1914年後,隨著一系列殖民政策的推行,「日本各色之人民,率皆絡繹而至」,人數迅速增長。1917年末,居住在青島市區的日本人已經達到4,862戶,18,576人,同期市區中國人77,076人,其他外國人496人。1920年,青島市區日本人有5,133戶,人數18,317人,同期市區中國人35,750人,其他外國人371人。據1922年末調查,在青日本人已增至6,491戶,23,566人。即使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以後,每年旅居青島和來青島作短暫旅遊的日本人仍達一萬多人。

最初,日本人在青島大多以娼妓、照相、理髮、旅館、酒樓、洗浴以及與此類行業相關的雜貨鋪等行業為生,從事實業者甚少。1907年以後,從事貿易、手工業、漁業等經營者日漸增多,在青島的經營地位以及影響力也逐漸增強。1914年至1922年間,「在青日人所經營之工場、商店、學校、教堂、航運、漁撈、園圃、職工苦力,以及供人娛樂之妓館、遺毒社會之私販,無一事一業不為長足之進步」。1922年以後日本人在工商業經濟活動中仍然具有很大勢力。以1935年為例,當年住留青島的日本僑民共11,014人,從事工商業者的人數計有7,175人,占當年住青日本人總數的65%。正如當時一本遊記所載:「途經中山路,商肆櫛比,為全市最繁盛之所在。但商肆中,十分之八九,系日商,雖皆規模不大,要亦應有盡有」。由市區向鄉村進發,「所經皆寬闊之馬路,清潔整齊,到處一律。所見店鋪,幾盡屬日商;而以遼寧路一帶,為尤甚」。

為滿足日本人經營各項工商業以及旅行的需求,出版城市指南提供青島與山東的各種資訊變得非常必要。從1914年至1933年間,日本人在青島及其本土出版了各種版本的日文指南,目前筆者所見較為系統的計有9種,即《山東半島:附.青島案內記》(1914)、《山東㮣觀》(1915)、《新刊青島要覽》(1918)、《青島寫真案內.附官民便覽》(1918)、《山東鉄道旅行案內》(1921)、《青島指南》(1921)、《青島及山東見物》(1922)、《青島指南》(1932)、《青島案內》(1933)。這些指南與德佔時期所撰指南相比,在以下幾個方面出現了顯著變化。

(一)編撰目的與內容的變化

日佔青島後的第一本日文指南是1914年富山房編輯局在東京出版的《山東半島:附.青島案內記》。此書編撰目的非常明確,表達了日佔青島後想要瞭解當地社會經濟與資源狀況的迫切用心:「皇軍經過兩個月的努力,青島及山東半島終於落入我等之手,其風物與人情究竟如何呢?時至今日,恐怕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些了」。不過,因為剛剛侵佔青島,來不及收集調查資料、編撰內容翔實的新指南,這本指南其實是在德國人所撰指南的基礎上改編的:

一位德國遊客——其人之名字不必提及,但其一如德國人極端精緻的觀察,以及準確探究周邊事物的研究,在當今是無人能超越的。儘管是一本小冊子,但據此所見山東之天地,猶如啟明星一樣展現在我們面前。對此,我們必須要心存感謝。讓我等與讀者一起去仔細賞讀這本小冊子裡有趣的章節吧。

「小冊子裡有趣的章節」,包括膠濟鐵路沿線的詳細狀況,關於「青島及膠州灣」的部份,主要涉及青島的歷史、地理、風土、植物和礦產、市街與要塞、青島附近6部份。兩相對照,不難發現,這本「猶如啟明星一樣」的青島指南,參考的其實就是貝麥的那本《青島及其近郊導遊》,不過在內容安排上根據日本人的需要進行了調整。

待局勢穩定,日本青島守備軍司令部的通信局長田中次郎根據當時日軍野戰郵政局的職員在日德青島之戰期間所記資料,於1915年在東京出版了一本《山東㮣観》,同樣附有「青島指南」。此書記載了日軍攻陷青島後的山東狀況,包括風土、物價工資及生活狀態、物產及商路、交通與貿易、金融狀態及機關、對日情感、教育、衛生、山東與其他地方的通訊關係等。該書雖名為「山東概觀」,但關於青島的篇幅卻占了一半,內容主要有:名稱的由來、佔領的由來、租借地的面積、德國經營的概況及資本、戰爭前各國人口數量、青島的平均氣候、青島的近況、青島出口貨物表、日本人經營業種及人員一覽表、膠州灣租借地年收支一覽表、膠州灣租借地官制及薪酬等。同上一本指南相比,此書內容有了明顯變化,突出了青島的經濟狀態、制度情形以及住青島日本人的生活等。

更大的變化體現在1918年青島守備軍司令部民政署在東京出版的《新刊青島要覽》(附圖1)中。此書認為:

佔領青島實施民政以來,已過四載。其間國運昌隆,國勢進步。為配合這一大勢,諸般公私事業便要面貌一新,未來經營更是責任重大。本書顧念帝國之使命,謀求帝國之興盛,意與同胞一起構想前途之對策,遂先旨在通曉青島的實情,以期利於今後事業計畫之準備。

可見,《新刊青島要覽》是為方便通曉實際情形,鞏固殖民統治而編撰的。緒言強調此書「雖不過一本薄冊,然對有志於經略中國者來說,為實現其抱負多少會有佐益」。這樣的「經略抱負」,在書冊扉頁上的「青島之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青島之歌」是由日本軍司令官作詞的青島第一高等學校的宿舍浪漫曲,歌詞如下:

為重於泰山之大義,∕大正三年仲夏,∕皇軍威武之師,∕

掃除了東洋之禍;∕在深秋的膠州灣,∕天空飄起日之旗。

萬國之中,∕仰望皇威彌高;霞光照耀下的日本,∕綻放著大和心之色彩;∕風兒吹過櫻大路,∕早晨的花園散發著春天的爛漫。

啊悠久的建國基業,∕光照青史的神州,∕充滿忠孝仁義之道;∕維護東洋之和平,∕我們共同奮起,攜手中華之人民。

因此,為服務於「經略」需求,此書除簡要介紹沿革、地志、土地及住宅外,多偏重於工商業、財政經濟、教育、神社及碑、宗教、員警、衛生、司法、交通運輸、農林及水產等內容的詳細推介。

與其他城市同期的指南書相比,日文指南的內容安排體現了此時編撰城市指南的基本體例與格式,但對於青島而言,不同於德佔時期的指南書,內容上的變化恰是日本人在青從事經營活動與工商擴張的結果。此情形在指南對日本人街區的描述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二)指南中的日本人街區

日軍佔領青島後,隨著移民增加,市區內住房迅速緊張起來。起初,新移民大部份暫住於原二千多德國人和一萬多因戰爭逃離青島的中國人之住房,後來隨著戰事平息,中國人陸續返回原住所,住房不足的狀況變得愈加突出,相當一部份新來移民租住中國人的房屋,每月交付的房租總額在4萬元以上。為維護日僑利益,青島守備軍司令部軍政署曾制定限制房租價格的規定,但是這一規定並未能緩解城市住房緊缺的狀況。到1917年底,驟增的移民人口竟導致市區出現「無宅可住」的局面。同時,不斷增加的日本工商企業也急需拓展城市空間。

為謀求解決移民安置、工商資本擴張帶來的空間問題,日本當局一方面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土地資源,一方面制定城市擴展計畫,開拓新市區。德佔時期,青島市街總面積約為60萬坪,日本在1918年完成第一期擴張工程後,市街面積擴大到86萬坪,完成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後,預計青島市街總面積將擴大至230萬坪,中國政府接收青島時,第二期已經完成,第三期計畫已部份開工,面積已相當於德佔時期的3倍多。同時,日本當局廢止了德佔時期的市街名稱,仿照日本國內市町村制,將市內區劃各街、新建道路及重要地點均用日本地名命名,並將原德國命名的街名改為町,海灣、山、街道等的德國名稱也都改為日本名稱。日軍共將91條新建街和舊街更改為日本名稱,給人強烈的日本都會感覺。

經過幾年擴張,青島市街迅速日本化。1918年在青島出版的《青島寫真案內.附官民便覽》(附圖2)便是日本對青島實施城市擴建的直觀反映,體現了日本侵佔青島數年後的城市空間風貌。這本指南書是關於青島的圖片集,其中有很多日本人街道與商鋪的照片。最典型的日本人街區是「新町」,即青島人俗稱的「日本街」,位於大鮑島和港口區之間。該地原有的磚瓦廠被關閉,在一些不規則的小型地塊上密集地建起二層和三層的住房和商店。「新町」的大致範圍,以聊城路(中野町)為中心,包括遼寧路(若鶴町)、館陶路(葉櫻町)、冠縣路(早霧町)、市場三路(市場町三丁目)等周邊街道。沿著這個新區的主要街道,山東路北邊的延長部份(館陶路),出現了指南中所涉及到的比較新的店鋪、銀行、貿易公司、商業交易所、電話公司和郵局。從1914年到1945年,聊城路及其周邊街道都屬於「日本街」,這裡的建築是日式的,居民、遊客、行人也多是日本人,商店廣告也是日文的,店鋪林立,霓虹閃爍,是當時青島市區僅次於中山路的繁華街道,是日本工商勢力集聚之地。

「新町」改變了青島的商業和居住空間布局,而大批日資工廠的興建則影響了青島的工業布局。據華納(Torsten Warner)研究,日本人把大港和勞工居住區臺東鎮之間的地區建成工業區,並向西、北延長了臺東鎮的街道網。

隨著日資企業的發展與工業區的形成,1920年代以後出版的日文指南對青島的經濟布局均非常重視,對各種經濟機構以及若干火柴廠、制鹽廠、大型棉紡廠、制冰廠、花生油油坊等都做了詳細介紹。1921年高橋源太郎在東京出版的《青島案內:附·山東沿線小記》(附圖5),即以空間為載體,通過具體事項和相關場所,詳細記載了青島的鐵路、航海線路、市政、貿易、工業、商店、碼頭事務、土產物、山東勞工等社會經濟各方面情形。

1928年由前田七郎、小島平八在青島出版的《青島案內》,對青島的人口結構、日僑社會、產業狀況、市政設施、各類組織、醫療、教育、宗教、景觀、日常生活等均作了介紹,對工商業的描述尤耗費筆墨,詳細羅列了青島歷年貿易狀況、山東主要物產、青島紡織業情狀、青島交易所、主要工廠、金融機關、工商業輔助機關以及交通條件等等。此書因在青島刊行,很受旅居日僑的歡迎,又分別於1929年、1932年和1933年重刊了3次。同期,1932年有另一版本的《青島指南》面世,出版資訊不詳,內容與前田七郎的書略有出入,但相差不大,亦偏重於工商業導覽。

這些指南對日本人街區及其所附載的工農商業、財政金融、交通運輸、市政管理等狀況的呈現與重視,正呼應了日本人對青島的「經略抱負」。

(三)新景觀與殖民文化空間的呈現

塑造殖民文化空間是日本佔領當局擴建新街區的一部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增加凸顯日本軍功的景觀塑造與新景點;二是建造彰顯祭祀力量的神社與忠魂碑;其目的,一方面是向青島當地民眾宣揚殖民文化,一方面是為了統一日本僑民思想,宣揚皇權意識與軍國主義,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僑民的文化需求與思鄉之情。這一時期出版的日文指南都強調了這種殖民文化空間的塑造。

1921年日本青島守備軍民政部鐵道部在東京出版的《山東鉄道旅行案內》是一本按照旅行路線設計的指南手冊,從「旅客須知」可以看出,這本指南是為從海上乘坐輪船到達青島再往內地旅行的旅客準備的。書中提到從日本九州到青島需兩晝夜,從大連到青島需一晝夜。「須知」的第一項是告知大家如何「登陸」,然後詳細的排列了登陸後的諸多事項。全書包括「山東鐵路概要」和「沿線各車站指南」兩部份,重點是幹線各車站的指南,第一站便是青島,這也是整本指南重點介紹的部份,且偏重於景觀推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植被、市街、港口、貿易、航線、青島守備軍司令部、青島醫院、屠宰場、發電站、工業、人口、官衙、學校、銀行、公司商店、劇場活動、寫真、旅館、餐館、車馬租賃、八幡山[今觀海山]、神尾山[今信號山]、司令官官邸[原德國總督官邸∕今迎賓館]、萬年山[今青島山]、旭山[今太平山]、旭公園[今中山公園]、忠魂碑、跑馬場、海水浴場、會姓岬炮臺[今匯泉角炮臺]、舊支那衙門[今人民會堂∕原清軍總兵衙門舊址]、天後宮、青島棧橋、加藤島[今小青島]、若鶴山[今貯水山]、青島神社、臺東鎮、臺東鎮工廠區、臺西鎮、團島燈塔、海泊河、浮山、沙子口、李村、李村大集、梨林、九水、柳樹臺、北九水、河東村、嶗山等等。

上述這些景觀中既有傳統名勝,如天后宮和嶗山諸景點,也有德佔青島時期形成的,如清軍總兵衙門、觀海山、信號山、跑馬場、海水浴場等,還有一些是日本侵佔青島以後新開闢的,如忠魂碑、會姓岬炮臺、青島神社等,同為街區更名一樣,日本人把很多景觀也命名為日本名字。

1922年岸元吉編著的《青島及山東見物》,也是一種旅行指南,以在大阪朝日新聞連載過的內容為基礎改訂而成,「加上了九篇較長的青島攬勝」。這9篇「攬勝」不像其他指南那樣細列各種資料,而是以見聞和遊記的方式描繪了青島的整體概貌,對青島神社、忠魂碑、櫻花會、公園、海水浴場、跑馬場、影戲院、嶗山勝跡等均作了介紹。

青島建市短暫,景觀並不豐富,向讀者呈現什麼景觀、怎樣呈現,如何在既有基礎上塑造日本文化景觀,這些都是旅行指南編撰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那些能夠彰顯日本符號的景觀,如炮臺戰跡、青島神社、忠魂碑、櫻花會等,便成為推介重點。

炮臺戰跡是日軍為了宣揚軍威,而將日德戰爭之後的軍事要塞開闢而成的遊覽景觀。為讓民眾觀瞻軍功,日本青島特產館發行了《青島戰跡遊覽圖》(附圖6-7)。這些戰跡曾是德國為保護其遠東艦隊和青島港口的安全而修築的系統軍事防衛工程,包括眾多炮臺、堡壘、軍營及附屬設施,是遠東著名的海防要塞。日軍為炫耀戰績,將34處要塞作為景點向民眾開放,著名的如臺西鎮炮臺、團島炮臺、會姓岬炮臺(匯泉角炮臺,德佔時期又稱會前岬炮臺)、萬年山南、北炮臺(德佔時期的俾斯麥山南、北炮臺)、旭山東、西、北炮臺(德佔時期的伊爾梯斯山東、西、北炮臺)等等。這些炮臺直到今天仍是青島的重要名勝,昭示著青島屢被殖民的歷史,成為青島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當然,最能凸顯日軍皇權思想與軍國主義的則是位於遼寧路(若鶴町)的青島神社(附圖8)與中山公園(旭公園)內的忠魂碑和櫻花會(附圖9-10)。青島神社建於貯水山公園內,祭奉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和國魂大神,其布局、功能同日本國內的神社一樣。《新刊青島要覽》記載了青島神社的選址、建設與基本功能:

神社是國家的宗祀,是國民精神的源泉中心。大正四年一月,當時青島守備軍及軍政當局決議創立之。在清靜的若鶴山的西側山腰確定了社址。大正五年末,平整土地6,900餘坪,次年五月二十九日,得到守備軍司令官創立認可,大正七年五月五日舉行地鎮祭祀,隨即開始了神社大殿及其他房屋的建設,並著手神山的景觀打造。整一年間,肅穆莊重的設施完成了,在住邦人得以遙拜、祭奠,奉上誠敬,安定滿足。

可見,關於建造青島神社的準備工作在日軍佔領青島伊始便開始實施了。1919年11月,青島神社竣工。作為日本人街區重要的公共設施和「國家中心的象徵」,這裡舉行過春秋例行祭祀、歲旦祭、元始祭、成婚奉告祭、紀元節祭、明治天皇祭等活動,是日本僑民結婚、生子、病癒祈福之地。

    忠魂碑和櫻花會位於青島最大的公園中山公園內,日本人通過櫻花的象徵意義和「忠魂碑」的設置,對中山公園進行殖民主義空間塑造。櫻花是青島中山公園的主要植物,為了培育賞櫻文化,日本人在德國人櫻花栽植的基礎上,經營出一條櫻花路。在櫻花路的盡頭,位於太平山的山腰處,日本人為紀念1914年日德青島爭奪戰的戰亡者,建了一座「忠魂碑」。該紀念碑通體用花崗岩築成,巍然高聳,遠處即能望見,它和櫻花路連為一體,從空間上構成醒目的日本符號。櫻花路和「忠魂碑」的設置對於中山公園乃至整個青島,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櫻花路是中山公園的園內主幹道,承載著每年春季的「櫻花會」及其相關的諸多活動。「櫻花會」不僅可以緩解日本僑民的思鄉情結,還被日本軍方用作「東亞新秩序」的象徵而大肆渲染,後來演變為青島普通市民的春季遊園會,影響至今。而炫耀日本人戰功的「忠魂碑」,引起中國人的國族情感,並刺激了中山公園內建造「中山紀念塔碑」的設計。

青島神社、櫻花路和「忠魂碑」均體現了空間政治化所產生的後果,是各種版本的日文指南大力推薦的必遊景觀。就空間本身而言,其所傳輸的象徵意義與文化、政治內涵對於人們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涵化作用,而紀念性空間更具教育功能。因此,殖民勢力進入中國後,以空間作為權力意志表徵,完全按照他們的審美情趣、欣賞習慣對各地進行市政規劃,不僅將一整套殖民主義空間複製移入中國,滲透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在精神上奴化、戕害中國人。對於日本人來說,青島神社、櫻花路和忠魂碑「這樣的空間布局與植物種植顯然是要將其母國的公園移植過來,並複製其母國文化以達到空間的殖民主義化」。

上述各種版本的日文指南,與早期德國人的青島指南相比,編撰目的和內容均有不同,凸顯了日佔青島以後的社會經濟狀況、空間格局以及城市功能方面的變遷。日本人街區的出現,不僅改變了青島的工商業布局,而且進一步強化了青島的城市功能分區,而具有鮮明日本象徵符號的諸多景觀,則使這座因德國殖民而起的新興城市,更增添了日本殖民文化色彩。

三、中文指南中的空間變化與民族文化認同

青島的中文版城市指南出現得較晚,目前筆者所見最早的是1922年葉春墀所撰的《青島概要》,從內容和形式上看,此書與同期出版的日文指南區別不大,記載的是德佔日據時代青島的整體狀況。此後數年都沒有新的中文指南出版,直到1929年青島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直轄市,尤其是1931年沈鴻烈被任命為青島市長後,才出現各種類型的城市指南,如《青島畫報》、《青島指南》、《青島名勝遊覽指南》、《青島風光》、《青島導遊》、《青島》、《青島要覽》等等。這些指南的出版,既是城市迅速成長、大眾旅遊逐步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市政當局向外界推介自己、吸引旅客、提升城市聲望、重塑國族文化認同的施政手段,同時也是日資工商勢力影響下城市空間變化與功能定位重新調整的反映,並鞏固了德國人營造的青島避暑度假聲譽,進一步塑造了青島作為海濱療養勝地的城市意象。

(一)遊覽指南的出版與海濱度假勝地的定位

如前所述,緣於優越的山海形勝、適宜的氣候條件、良好的市政設施以及吸引遊客的種種政策,青島開埠不久便享有了「東方第一避暑勝地」的美稱。伴隨著城市的成長,1920年代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膠澳商埠局對於通過遊覽業發展市政的益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意識到公共娛樂與遊覽業實為市政措施之一端,不僅能夠「使人知工作之可樂,則不強而自勸,使人知娛樂之有方,則去私而就公」,而且可以「於休憩游戲之中而寓之以涵養性靈、鍛煉身體、合同工作、整齊步伐之教」,並對經濟發展有推助作用。當時青島的娛樂休閒場所已有公園、海水浴場、競馬場,還有市內市外諸名勝、嶗山諸峰可供遊覽。市政當局承接了德佔日據時代的城市傳統,繼續關注海濱遊覽業的發展。

到1930年代,青島已成為大眾旅遊的熱點城市,贏得了「東亞第一公園」、「東方瑞士」、「世外桃源」等種種讚譽;每年夏天,來自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發展旅遊業逐漸成為這座年輕城市的明確目標,並通過青島繁榮促進會開展了一系列遊覽推介工作。1933年,青島市長沈鴻烈召集聯合青島各界名流25人成立了青島繁榮促進會,該會的工作目標在於「對內喚起本市各界,改進內部一切事業,與建設,對外極力宣傳,俾國內外人士明瞭青市一切優點,以吸引外部遊客」。促進會工作計畫的第一項便是發展旅遊業,認為吸引遊客、發展遊覽業看似捨本逐末,實為發展青島的長遠之計:「此事驟觀之似為末節,未必即為繁榮計畫中之要圖,然同人殊認此事關係最深,且為促進繁榮力策必由之途徑,未容忽視」。

為吸引遊客,根據上述計畫書,青島繁榮促進會設計了各種辦法,做了大量推介青島的工作。首先,促進會出版了中英文雜誌各一種,英文雜誌名為《青島之展望》,中文雜誌即《青島畫報》(附圖11),每兩周出刊一次,此外還出版了中英文導遊手冊,每5本為一組,免費送閱。除了出版畫報和導遊手冊,繁榮促進會還致力於改善公共交通、維持治安和完善娛樂設施等事項,力謀為青島的遊覽事業創造條件。

為配合遊覽推介工作,《青島畫報》還對重要景觀進行凝鍊,評選出了「青島十景」,即飛閣回瀾、穹臺窺象、匯濱垂釣、琴嶼飄燈、丹邱春賞、湛山清梵、東園花海、燕島秋潮、會崎松月、登窯梨雪;「陰島八景」,即青雲晨鐘、虎首古洞、東山朝曦、千佛觀雪、萬丈遠眺、西嶺歸帆、草場銀海、鷹嘴聽潮;「嶗山十二景」,即明霞散綺,蔚竹鳴泉,雲洞蟠松,華樓疊石,巨峰旭照,九水明漪,岩瀑潮音,太清水月,那羅佛窟,海嶠仙墩,獅嶺橫雲,龍潭噴雨。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幾種以宣傳青島作為遊覽勝地為目的的城市指南,代表性的主要有《青島名勝遊覽指南》與《青島導遊》。

《青島名勝遊覽指南》由青島市工務局編撰印行,1934年出版,1935年修訂再版,並同時刊印了英文版以便利外國遊客。編撰目的是因為青島的名勝指南「前此印行者已有數種,可資流覽;但事實變遷月異而歲不同,欲求現在情勢與記載相吻合,固應重新編訂以增遊覽者之興趣」。為方便遊客選擇遊覽路線,這本指南還特意把青島的名勝按照市區與鄉區區分開來,市區名勝包括市內各小山、公園、運動場、浴場、寺宇等,鄉區則按中、西、東山各方位介紹了鄉村、寺宇、陰島、靈山島、嶗山等名勝,這種方式成為後來各種青島指南的通行做法。指南中新增加的景點,如海濱公園、棧橋公園、體育場、湛山寺、第二、三、四、六海水浴場等等,都是沈鴻烈時代新建或新開闢的。《青島導遊》是中國旅行社於1934年出版的旅行叢書之一。中國旅行社1930年在青島設立分社,此後通過該社到青島旅行的遊客逐漸增多。1934年夏,中國旅行社社長陳湘濤到青島考察,對於青島良好的市政條件以及市政府在發展旅遊業方面的努力深感欽佩,認為青島必將成為旅行遊覽的中心。同年即由主持該社《旅行雜誌》的趙君豪負責編纂了這本《青島導遊》。該書資料來源多取自《膠澳志》與此前刊行的其他版本的「青島導遊」。書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紹名勝、游程、食宿娛樂、交通等旅行必備內容,書末藝文類還附有沈鴻烈的《勞山環遊記》、葉恭綽的《青邱遊屑》以及傅增湘的《遊勞山記》三篇遊記。初版便告罄,次年增訂再版。

(二)指南中的市政推介與空間變化

對青島的推介除了彰顯這座城市的遊覽功能,還突出了沈鴻烈主政青島時期的市政成績及其帶來的城市空間變化,這在1933年魏鏡所編的《青島指南》與1937年青島市政府招待處所編印的《青島概覽》中均有充分體現。《青島指南》內容綜合各方面,主要包括行政、實業、交通、遊覽、生活、社會六項紀要,很多出自1929年出版的《膠澳志》,並對1929年以後的行政變化、華資工商企業、國貨事業、新設景觀、新增社會組織等進行了補充。不過,最能體現1930年代市政成績的則是《青島概覽》。

《青島概覽》的編撰是為了「記述近頃市政之設施與時事之情況,以作行旅餐宿之嚮導」。其最主要目的則在於突出沈鴻烈主政青島時期的銳意經營:「最近五年,市政成績暨各業進展之速,允稱鼎盛時期,四方明達之士參觀遊覽者紛至遝來,每有東方瑞士之雅譽」。該書包括「市行政綱要」、「社會行政概況」、「教育行政概況」、「公安行政概況」、「工務行政概況」、「港務行政概況」、「鄉區建設概況」、「農工商業概況」等14章,在正文之前除配有「青島市鄉全圖」、「青島市區道路圖」外,還配有各種照片,其中包括諸多新增場所與景觀,如為了凸顯教育成就的小學,為了彰顯民族文化精神的棧橋回瀾閣、水族館、海濱公園,為了突出鄉村建設成績的李村鄉區建設辦事處、鄉區公路,為了顯示建築成就的大型工程體育場、第三碼頭等(附圖12-14)。

在眾多市政成績中,第三碼頭的興建尤為突出。三號碼頭在德佔時期曾列入1915年預算,擬在該處新建碼頭,結果因日德戰爭成為泡影。自1931年起,青島市政府開始增加碼頭費率,以收入的三分之一充作碼頭建築基金,籌建三號碼頭。碼頭建築工程採取招商投標承包的辦法,由日商大連福昌公司得標,於1932年7月1日開建,1936年2月竣工投入使用。第三碼頭的建成,是青島港口與城市發展史上的大事,它是「我國接收青島後第一大建築物」,在提升港航能力、凸顯城市地位的同時,也彰顯了1922年主權回歸以後青島發展民族事業、實踐建設決心的去殖民化努力。各類報刊多有報導,本地報刊如《青島時報》、《青島畫報》、《平民報》,均不吝讚譽,稱其為「青島維[唯]一大建築」;外埠報紙如上海的《申報》、《工商新報》等也刊發了文字和照片;日本報紙以〈華北值得自豪的不凍港〉為題報導,聲稱青島港在日本華北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復因第三碼頭而名副其實地成為華北唯—良港。第三碼頭的地位可謂是「我國接收以來最大之工程,亦全國有數之事業」。

(三)嶗山劃界對指南內容的影響

嶗山本屬即墨,德國人租借膠澳後,因界址關係而分屬青島和即墨。隸屬於青島市的嶗山西部,自青島開埠伊始,隨著德國人對嶗山休閒度假空間的開闢以及社會經濟的變遷,逐漸併入城市發展軌道。而隸屬於即墨的嶗山東部,則一直未獲發展,民生日艱。直到1928年,時任東北海軍總司令的沈鴻烈率統海圻等艦駐泊嶗山灣,為保護地方,遂對嶗山東部銳意建設:一是改善交通;二是發展教育;三是保障漁業;四是肅清盜穴;此外還蠲免苛政,清理廟規,整飭民俗,排難解紛,抑強扶弱等等。

有了上述基礎,1931年沈鴻烈主政青島以後,無論是青島市方面,還是山東省方面,均認為政治關係既與往昔不同,嶗山的行政區劃也有重行釐定之必要,刊登於《青島時報》上的《即青劃界經過》,詳細記述了嶗山劃歸青島的理由與益處。概言之,對於山東省來說,嶗東偏處海濱,距濟南遙遠,鞭長莫及;對於青島市來講,一山兩分,既不利於治理政策的推行,也妨礙涵養水源。因此,經山東省、青島市雙方共同協商,於1934年9月議定將嶗山全部主要山脈劃歸青島市轄境,後經雙方派員會同履勘,沿勘定新界主要地點,樹立界標26處。其劃分界線大都以接近山麓之天然河流北岸或其連接之道路北邊為標準。1935年6月4日,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經行政院院議通過劃界議案,遂於1935年7月1日正式移交接管。

嶗山管理權的「化零為整」,擴大了青島的市區面積,促成了嶗山風景區的形成,並為青島療養度假勝地的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

勞山全部,劃歸本市,多了兩萬五千的戶口,多了七百多兩的丁糧,這都不足道的,可喜的是整個風景區的完成,是和青市本身,有密切關係的,以青島身份而論,它是一個商業港,全靠內陸區的工農來養護,初不系於風景之優劣為盛衰,但既據有可為之地,正不妨以風景為副業,所以傾全力以開拓勞山,使整個勞山,盡一年內,與世人相見,那末,明年遊客,定可激增。

因此,這一時期出版的中文青島指南,如《青島指南》、《青島風光》、《青島》等,與德文、日文、英文指南只是簡單介紹嶗山風物不同,均將嶗山風景名勝作為獨立單元進行重點推介。1935年駱金銘編的《青島風光》,在介紹嶗山風景時,已將「勞山古蹟」與「市區名勝」、「鄉區名勝」並列,並配有遊覽路線圖、具體的遊程和部份景點的照片。

1936年倪錫英所著《青島》,對嶗山風物也頗費筆墨。此書雖為都市地理小叢書,但也「兼可為一般人導遊之指南」。全書內容共10部份,關於風景的內容有4章,占40%,即「青島風景志」、「海濱風景線」、「嶗山勝跡(上)」和「嶗山勝跡(下)」,其中嶗山風景為兩章,占全書的20%。

從各出版物推薦的遊覽內容看,嶗山遊覽的重點,是借助尋古探幽以覽山海之勝,因此,名勝古蹟既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載體,也是人們進行意義重塑的載體。為了能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獲得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象,人們將文化古蹟與自然風光相糅合,重塑了「嶗山十二景」。經過廣泛推介,嶗山成為青島市郊乃至整個北中國海岸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嶗山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吸引了遊客與遊資,還提升了青島的城市聲望。同時,那些慕名遊山的文化名人,如康有為、傅增湘、葉恭綽、柳亞子、黃公渚、郁達夫等,他們描述嶗山的遊記、詩詞與畫作,成為宣傳嶗山的廣告,其遊蹤則成為嶗山的新名勝。今天,這些名人遊蹤已和嶗山的歷史古蹟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青島的遺產景觀。

(四)景觀推介與民族文化認同

風景提供了一個切入文化問題的途徑:文化價值、文化延續、文化的價值範疇和無價值範疇,以及文化身分形成神話的建構。風景還可以引起諸多思考:在個體被文化包容的同時,個體行動如何幫助形成文化;個人如何將自我視為某種特定文化的一部份,尤其在由農業革命或工業革命、帝國擴張、戰爭或戰爭後果這類社會或民族創傷引起的動盪時期。梅爾清(Tobie

 Meyer-Fong)在分析清初揚州歷史遊覽景點的文化功能時指出,一些企圖增加當地或個人聲望的文人學士和官員,常常有意識地操縱風景名勝等文化遺產,在策略上利用這些景點增加自己的聲譽或提高城市的地位。這種操縱能夠形成有創造力的文化支持,對於這些景點起源及其文化意義的一致認同,不僅有助於形成地方的聲譽,擴大個人的影響,而且的確有助於這些景點成為支撐當地和全國多樣性景觀的標誌。對於年輕的、屢被殖民的青島來說,也同樣存在如何利用風景建構文化身分認同、如何通過「操縱」名勝古蹟以謀求提高城市聲望的問題。尤其是1930年代,隨著城市地位的提高以及民族文化復興呼聲的高漲,青島地方政府對文化遺產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古蹟名勝對於緩和人心之功效,比之高深之學理與親切之勸誘所收之功尤大」。遂力謀通過名勝古蹟的保護,以涵化都市精神生活,並將這種精神納入到了都市發展規劃中。

然而,青島建市短暫,市區名勝古蹟屈指可數,因此,青島市政當局一面努力打造市區景點名勝,一面挖掘嶗山的文化古蹟。為了能在欣賞美景的同時獲得民族文化的意象,市政府做了兩項重要的、影響深遠的工作:一是利用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名賦予名勝以傳統文化意象,凝鍊了「青島十景」、「陰島八景」與「嶗山十二景」,希望通過古雅的名稱,將民族文化精神融合於景物中,增加城市的歷史文化厚重感;二是通過仿古建築,為景點賦予民族文化內涵,如棧橋回瀾閣、海濱公園門樓、水族館以及湛山佛塔等,以期通過景物的傳統建築形式,尋求民族文化身分的認同。

名勝古蹟作為物化的文明晶體,它不僅承載著歷史的印證,而且還可以用來啟迪民智,化導世風,增進文明。民國時期,在民族危機的刺激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強烈的民族意識促使人們對保護先代遺物予以深切關注,保護前代文化遺產具有對內凝聚民族精神、對外反抗侵略的雙重價值與意義。因此,欲以民族固有文化成果砥勵民族文化精神,開啟民智,重鑄國魂,增進社會文明,既為仁人志士所力倡,亦為政府所體認。尤其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黨政府為塑造現代民族國家,力倡復興傳統文化,對保存古蹟尤為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往往將名勝古蹟賦予國族認同與文化重建的象徵意義。

巫仁恕在分析蘇州的旅遊活動時認為,明清士大夫的傳統觀念認為,古蹟對他們有見賢思齊的作用;到了清季民初,知識分子對古蹟的觀念愈來愈趨向國族主義,認為古蹟不只是地方文化優越性的表徵,而且還是國家認同與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遺產。保護名勝古蹟是為了維護歷史傳承,以建構國家認同;而積極提倡旅遊業,將古蹟塑造成現代旅遊景點,乃是以消費傳統文化來招徠遊客。在追求國家認同的背景下,保護古蹟與消費古蹟兩者看似矛盾的心態,是可以相通的。對於曾先後被德日兩國殖民的青島來說,利用名勝古蹟建構國家民族身分更加重要,「人們在重要而富有象徵意義的風景區休閒,以此建構自己的身份」。這座以現代休閒遊覽勝地著稱的城市,也和蘇州一樣,同樣存在著將名勝古蹟包裝成現代旅遊業賣點的情況。

結語

城市指南的作用,或為外來者提供行旅指導,或為經營者提供投資資訊,或充當施政者的推介廣告,或充當本地市民的日常生活嚮導,它與城市結為密切的互文關係。讓我們再回到本文引言所提出的幾個問題,審視指南與青島是如何互文的。在主權反復更迭的半個世紀裡,青島出現了德文、英文、日文、中文各類城市指南書籍二十多種。由於出版者與目標讀者不同,呈現出的編撰旨趣也各異,德文指南志在宣揚、炫耀與推介殖民成果,英文指南旨在向歐洲人提供瞭解青島與山東的便利工具,日文指南所強調的是日本人的「經略抱負」、皇權思想與軍國主義,中文指南所傳達的是強烈的城市自我意識、市政管理能力與民族文化認同。這些指南不僅客觀呈現城市風貌,也主動參與城市形象塑造與空間變遷,透過它們不同的旨趣與內容,我們可以瞭解在「空間變遷」、「殖民文化」和「民族主義」之下,中國人調和殖民文化與民族主義的方式,以及延續到今天市民們對德國文化的推崇、對日本文化的輕慢和情感上的厚此薄彼,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島是如何從一座德日殖民城市成長為一座中國人自己的城市。

因此,無論何種版本的青島指南,其中所隱含的空間變遷及其理念表述都顯而易見,城市歷史脈絡中的殖民化與去殖民化、建設傳統與城市特色、地景塑造與城市功能等問題均可從中找到答案。開埠之初,德國殖民當局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青島建成軍、商混合港,基於此種考慮,城市建設居於港口、鐵路建設次要地位。與德佔時期不同,日文指南表明,日本當局既肯定與仰慕德國人的建設成績,同時「所特別注意者厥為市面之擴充與工廠之提倡」。這一方面是因為德佔時期青島港的建設已具有一定規模。另一方面,日本當局認為,欲鞏固在青地位,獲取工業經濟方面的發展最為穩妥可靠。因此,發展工商業被置於城市拓展建設的首位,短短幾年間,日本殖民當局擴建出了日本人街區,包括以大港為起點,在其周圍建立的倉儲、金融、商貿服務及居住的新商業區,及以加工工業和紡織工業為主的臺東、四方、滄口新工業區,修建擴建了能容納大規模投資的水電、道路、通訊等市政設施,以及宣揚皇權思想與軍國主義、舒緩僑民思鄉之情的殖民文化景觀。由此,青島的城市功能由德佔時期的商貿運輸口岸、避暑勝地逐漸轉向工商兼之、輕紡為主的近代工業城市。

主權回歸後的青島,既繼承了德佔日據時代的空間格局與功能分區,又表現出明顯的去殖民化努力,中文指南既表達了對德國市政建設的猶豫與含糊,也顯示了對日本在青勢力的迴避。1935年編制的《青島市施行都市計畫方案初稿》,提出「青島市之特性,工商與居住遊覽並重」。這種「工商」、「居住」、「遊覽」並重的城市發展定位,既是青島數十年城市建設的結果,也是市政努力的目標。事實上,在1930年代最初幾年,市政當局也正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的:一方面支持民族工商業,一方面努力改善平民住所,一方面積極發展遊覽業,並通過名勝古蹟與新景觀的塑造,尋求文化認同,培育民族自信心。雖然1938年至1945年間日軍的再次入侵使市政建設幾近於停滯,但城市的基本空間格局未被打破。抗戰勝利後由中國市政協會新編的《青島指南》對青島風物進行了重新梳理,展示了新的城市空間布局計畫:「勝利以來,政府積極辦理復員工作,對於市街區劃,正由都市計畫委員會進行設計,全部計畫尚未完成,聞擬將以東鎮一帶,劃為商業區,四方滄口一帶,劃為工業區(原為工業區)……仲家窪亢家莊浮山所湛山魚山等地帶,劃為風景住宅區;大港小港及將來填築之四方海灣等地,劃為港埠區……此項建設大青島之計畫,如能全部建設完成,則青島將成為東方之紐約矣」。很明顯,這新的市街區劃,是對德日殖民時代城市早期建設的選擇性繼承,而「東方之紐約」的美好願景,則表達了民族強大的期待與自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