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移民,并不会像某些人想的那么理想化和简单化
司法部于近日发起了征求意见《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条例》中关于申请条件有十条,其中有六条针对外国高端人才,包括且不限于高学历、高收入、高水平运动员、杰出成就者、境内投资超过1000万的商人,这些都很好理解,毕竟没有人会拒绝使自己变得更富有强大的朋友。
图片取自官方网站,可以看到每一条条例下方都给出了“支持”、“反对”按钮,这点还是比较科学的,投票日期2月27日至3月27日,大家可以分条投票,也可以将整体意见通过邮箱方式发出。
真正引起争议的几条条例上图中已经做了标注,简单理解为“通过婚姻”就可以提出申请,并且成功后还可以拖家带口。一些网友的帖子中说到,高学历、投资超过1000万这些条件普通人很难达到,此举可以引进不少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又可能带动芯片、航天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这点,笔者表示认同,高科技人才,对国家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等绝不会有人反对进来。然而这里面有个明显的漏洞,十个申请条件中申请者满足其中一个就可以通过,而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的存在如同BUG,简直是在拆门槛,这个是网上反对呼声最大的一条。
根据一些报道,国内的现状是:
国家每年投入巨大资源培养的人才,出国留学后70%以上都留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人才外流非常严重;
国内为提升大学排名,广泛采用“QS世界大学排名方法论”(即依靠吸引留学生提高学校排名),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实际执行中对留学生标准较低,出现了很多令社会愤慨的现象:外籍留学生每年可轻松获得十万奖学金,低分数考重点名校,山东某大学安排“陪读”等;
外国人可以在很多方面享受超国民待遇,制造了不少矛盾最后却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广州目前至少有超过30万“三非”黑人聚集,相比之下,黑人有更高的犯罪率,在当地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但是有关部门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管制;
法国在上世纪引入了不少非洲殖民地的黑人,在近年来世界各国生育率普遍降低的大背景下,法国白人出生数也急剧下降,与此同时,黑人的高生育率则超过60%,现在半个法国即将染黑。在国外的“zz正确”下,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国外通过假结婚进行非法移民已经形成规模性黑色产业;
一些网友担心引入大量外国人,尤其是亚非拉 会导致民族凝聚力下降,社会变得混乱不安全;
注: 微博上流传某杨姓发改委高层关于《条例》中“大量引进亚非拉、和女大学生通婚”的言论不知真假,不做评论。
从上面可以看出,网友集中意见是担心新条例被钻空子,没有引进人才,反倒吸引不少洋垃圾。国内男女比例失调,大龄适婚单身男性有不少,至于某些人臆想的大量引进外国美女当个笑话看看就行了。要知道国内实行计划生育几十年来控制人口,如今社会逐渐老龄化,引进的除了各行各业人才必然就是劳动力,而劳动力中普遍男性居多。但是对于中国14亿的人口基数和每年外流的人才而言,国内近年推广机械化和智能化,缺人才是真,缺劳动力明显是伪命题。
另一条引起争议的在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而现在不少活跃在大众视野的“明星”早早拥有了外国籍。新条例的实施,不仅可以让他们永久居留,同时可以合法进行投资、买房、享受社保等。虽然是“绿卡”,但在实际权利中和国籍并没有太大区别。相当于变相承认双重国籍,同时这些权利也可以方便进行资产转移。目前看到不少发文的支持者都是外国籍或者家人是外国籍,自己留在国内捞金 或者考虑这个比较理想化,而忽视了漏洞带来的风险。
现在的问题就是国内之前积累了各种相关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新条例的明显漏洞引发了不少人的焦虑与反对。国家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法律条文通常短时间内不会频繁改动,法治的完善需要时间,那么在立法初期就应该考虑严谨、健全、不留明显漏洞,确保真正引进的是人才,而不是引进一堆洋垃圾事后去补救。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声音,但也是民主和法制的进步。
引用环球网总编胡锡进的一段话,“中国太大了,把这14亿人照顾好,让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落后面貌,就是对全人类的最大贡献了。”
完整内容点击查看《胡锡进:外国人永居条例,需细化到不留可钻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