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百倍飙涨,全球一“罩”难求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继续在全球蔓延,爱尔兰、卢森堡、厄瓜多尔和卡塔尔四国首次出现确诊病例,意大利2月29日报告该国确诊病例数突破千例。据世卫组织2月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中部欧洲时间29日上午10时,中国境外地区确诊逾6000例。

当地时间2月28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他同时强调,全球仍有机会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而随着全球疫情扩散升级,“一罩难求”的局面在海外多个国家同步上演。
意大利:价格普遍上涨100倍,仍供不应求
据人民日报消息,当地时间2月29日18时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近数据显示,意大利现有新冠病毒患者1049例,死亡29例,治愈50例,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总人数为1128例,较28日18时新增240例,其中重症105例,新增8例死亡病例。
疫情较为严重的伦巴第、威尼托和艾米莉亚-罗马涅等大区的11个市镇继续实施隔离管理,包括禁止任何人出入封闭城镇,暂停在公共或私人场所举办会议等活动,要求市民减少外出等。禁令由警方执行,违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可判处最高3个月监禁或最高206欧元罚款。
伦巴第大区主席戴口罩反被嘲讽
“仅凭一张照片,GDP就能减少1分”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大区主席阿迪里奥·丰塔纳在Facebook上宣布,因大区政府有同事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他将自行在家中和办公室隔离14天,并通过网络和电话指挥工作。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大量意大利网友的抨击,很多人认为丰塔纳的举措是在制造恐慌并且会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一位推特写道:“仅凭一张照片,GDP就能减少1分。”还有人认为一名意大利政府官员佩戴口罩会影响到意大利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意大利卫生部长斯佩兰萨的顾问沃尔特·里恰迪教授,在2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说:“口罩只用于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而意大利卫生部在日前颁布的10条新冠防疫指南中,也明确表示,在没有呼吸道症状的情况下,一般人群不需要戴口罩。

但随着确诊人数火速飙升,民众对于病毒的担心和焦虑心情也在悄然蔓延。由于担心可能出现“断供”,超市出现市民囤购物资现象,大量药店口罩断货,短短几天,全国都闹起了口罩荒。
口罩价格普遍上涨100倍
此次疫情,意大利北部经济重镇伦巴第和威尼托大区最为严重。据纽约时报报道,米兰一家药店表示,一个上午就卖光了店里所有口罩。即使这样,不断收到客人电话询问。
据海外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米兰副检察官蒂齐亚娜·西西里亚诺2月25日说,“口罩的在线价格从10分欧元(约合人民币0.76元)涨到10欧元(约合人民币76.2元)。”

一“罩”难求之下,不少黑心商昧着良心趁机大捞一把。近日,都灵税警稽查队破获了一起高价兜售口罩牟取暴利的案件:商家几乎以天价在售卖口罩,一小包口罩售价高达近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38535元),但其安全性却无从考证。

本土一“罩”难求
10多天前还在大力出口
事实上,就在10多天前,意大利仍在外销口罩。根据全球卫生和医药领域信息提供商IQVIA的说法,1月13日-19日,意大利口罩周销售额为4.2万欧元,1月20日-26日,销售额飙升至18万欧元,而在1月27日-2月2日,销售额更是达到了38.5万欧元。而在平时,意大利全国口罩周平均销售额仅为3万欧元。

但这样的意大利,如今却陷入供不应求的尴尬状态。据意媒《24小时太阳报》报道,总部位于罗马的DPI是一家专门生产保护呼吸道用品的专业医疗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10天内就把10年的口罩库存用光,眼下每天都能接到数千万只口罩的订单。但是他们的商品基本都是委托国外工厂制造的,该负责人表示,“我们虽然是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但早已不生产口罩。”
记者还前往了位于米兰的口罩和防护用品生产商BLS。目前,该公司在意大利有40名员工,在西班牙有20名员工,工人们采用三班倒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开工,希望尽可能地多生产口罩。
而意大利总理孔特也表示,意大利的防护用品企业应该首先考虑本国的需要。
美国:口罩缺口2.7亿,官方称哄抬价格“不犯法”
据美国CNN消息,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确认了首例死于新冠肺炎的病人。卫生官员在新闻发布会披露:死者为华盛顿州的一名男性居民,近期无旅行经历,也未接触过确诊病人,很可能是在美国本土感染病毒,即本地社区传播。
事实上,在几天时间内,美国出现了多例难以追溯感染源、疑似社区传播的病患。社区传播的风险在于必然有其他未知、未隔离的感染者,病毒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官方甚至建议公众去接种流感疫苗,以防止因患上流感前往医院造成感染。

▲当地时间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手持文件称,美国防疫做得很好,民众无需担心。图据路透社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27日报道,美国股市日前一再下跌,显示出特朗普的安抚之词没有起到作用。此前,特朗普说美国防疫做得很好,民众不需要担心,“勤洗手就好,就像我被流感病人亲亲抱抱后一样”。
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警告民众要对疫情进一步扩大做好准备。CDC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心主任梅森尼尔2月25日警告称,民众应该为日常生活将被严重打乱做好准备,美国疫情应急计划将与其他国家采取的严厉措施类似。
口罩缺口2亿7千万
商家急提价,电商平台疯炒至7000元
据《纽约时报》报道,疫情爆发阶段,CDC曾发表文章称,不建议健康人戴口罩预防呼吸疾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文章表示口罩应该留给那些有新冠肺炎症状的人使用,以预防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但显然,美国民众并不买账。

据美国CBS附属电视台KHOU报道,过去的几天以来,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Holcombe医疗器械商店的门前,已经有民众排队等待店铺开门,购买N95口罩。而单只N95口罩的售价在20美元(约合人民币140元)至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5元)之间。负责人说,价格的上涨是由于口罩的短缺。‘
’

同时,美国电商平台的口罩也出现了脱销的情况。根据一家追踪亚马逊价格的公司数据,N95口罩的价格从1月开始飙升,即便如此,亚马逊上的数十款口罩产品还是全部售罄。
另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的报道,一些无良卖家开始在eBay上疯狂加价出售口罩。一般情况下,普通的3M口罩只需几美元,但现在这些口罩被加价到40-1000美元(约合280.9-7021.4元人民币)不等。对此,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表示,只有当州长或总统宣布进入灾难状态时,哄抬价格才是违法的。
特朗普或考虑“战时法律”
政府要求医疗防护巨头回国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一改此前对疫情控制颇有信心的态度,特朗普政府对当前美国疫情发酵以及口罩告急的情况也开始感到焦虑。

据参考消息报道,两名美国官员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行使战争时代的《国防工业生产法》赋予的特别权力,迅速扩大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的国内生产规模,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据悉,美国国会在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时通过了上述法律。路透社分析称,如果行使该法律赋予的权力,将标志特朗普政府的疫情响应升级。
韩国:口罩需求增长7650%,限购,限购,再限购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通报,截至3月1日下午4时,过去24小时内韩国共新增确诊病例586例。目前除确诊患者外,韩国共有95185人接受了病毒检测,其中61825人结果呈阴性,33360人结果未出炉。
2月26日韩国确诊首次超过1000例,仅时隔三天,便大幅突破3000例。韩联社援引韩国外交部3月1日消息称,截至当地时间1日上午5时,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针对韩国采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增至78个。

医用口罩需求飙升7650%
民众购买口罩队伍排成长龙
由于疫情扩散,韩国防疫物资出现紧缺。据中新社国际站数据显示,近一个月,韩国的口罩需求大幅上升,医用口罩的增长高达7650%,同时,测温仪的需求增速已经达到3100%。
据韩国统计厅昨日统计,近期KF94口罩的网上售价超过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3.3元),较疫情前增长6-8倍。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月24日,韩国大邱市数千人在超市门口排队购买口罩。韩国媒体的航拍画面显示,买口罩的队伍长达数百米。有网友感叹:这样排队抢购,感染新型肺炎的几率会不会更高?倒不如待在家里勤洗手。

2月25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与口罩生产企业、大型超市E-Mart合作供应KF94口罩,并在大邱市和庆尚北道优先供应221万个,每人限购30个,每个820韩元(约合人民币4.74元)。没想到,才开卖两个小时,大邱分店就卖出了48万只,达到当天限额,后来只能贴出公告,每人每天限购一只口罩。
韩国全面禁止口罩出口
日产1100万只仍紧缺
海外网援引韩联社25日报道,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升级导致的口罩紧缺问题,韩国政府从26日零时至4月30日实施紧急调整口罩和洗手消毒液供应等措施,防止口罩大量出境。

▲当地时间2月28日,韩国首尔一家百货商场外,民众撑着伞排队购买口罩。图据《华盛顿时报》
根据该措施,从2月26日起,韩国全面禁止销售商出口口罩,生产商的出口量也限制在当天生产量的10%以内。
当天,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处长李仪卿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当前国内口罩每日产量达1100万只,较前两周翻一番,但仍面临供应紧缺问题。政府将严格限制口罩出口量,动员所有力量解决口罩供应不足问题。
日本:疫情叠加花粉症,为抢口罩生争执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近期日本的口罩缺口非常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普通的一盒医用口罩(40只装)甚至可以卖到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937元),平均每只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23.5元)。

为此,2月2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口罩不足问题称,政府决定进行补贴加强口罩生产,有关部门已经要求日本国内的口罩生产企业24小时运转加大口罩的产能,此外还将逐步恢复从中国的进口,预计口罩周产量将超过1亿,现在的供给已较往年倍增。
但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再加上“国民病”花粉症开始进入高发期,现在日本每周口罩需求激增为9亿个,各地的口罩供应量严重不足。在许多药妆店门口,一早就能看到人们排着长队购买口罩,甚至有的顾客因为抢购口罩而发生争执。

西班牙:口罩比疫情“疯”,医生也要监守自盗
据俄罗斯卫星网援引西班牙媒体2月29日报道,西班牙感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达58例。西班牙卫生部表示,这些患者中的大部分人是在从意大利回国后被确诊。
然而据《世界报》报道,西班牙本土市场上口罩消失的速度似乎是病毒传播速度的百倍乃至千倍。药店已经被抢购一空,其他商店甚至开始卖起了工业用口罩。而网上一盒5只的医用口罩,售价甚至高达99欧元(约合人民币763元)。

伴随口罩价格飙升,不少人将“歪脑筋”打到了医院头上。据路透社报道,近日,西班牙多家医院里的口罩和消毒液不翼而飞,有个别医生竟然“监守自盗”。
路透社援引西班牙《先锋报》报道称,2月26日,马拉加地区一家医院的一名医生在下班时,被医院的保安拦了下来,原因是他偷偷拿了医院14盒整整300只口罩,想要送给亲朋好友。位于瓦伦西亚地区的多家医院也表示院内存在大量FFP2口罩不翼而飞的现象,甚至还丢失了大量消毒液。对此,院方表示盗窃此类防护用品是严重犯罪,并非常担心这类行为会影响院内的医疗保健工作。
法国:购买口罩需凭处方,本土产能远远不足
当地时间2月29日晚,法国卫生部宣布,法国当天激增4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再次打破单日确诊病例数纪录,使得法国确诊总病例数达到100例。
法国卫生部长维兰当天宣布采取措施限制民众购买口罩,从即日起必须凭借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到药店购买口罩。他表示口罩必须要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如医务人员等。他重申,如果没有与患者接触或患病,就不需要戴口罩。

事实上,法国政府日前已宣布上千万只医用防护口罩(FFP2型)的采购订单,以备医护人员的防疫抗议疫情之需。而法国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制造商大多已超负荷运作,部分企业还面临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一位小型企业负责人告诉法国联合电台,由于其他疫情较严重的国家加开了很多工厂,导致市场上的设备供应紧张。
据法国政治杂志《鸭鸣报》披露,法国目前的口罩生产潜力最多达到月产4000万只。如果疫情在法国加速流行,目前本土的口罩生产能力可能远远无法满足防疫需要。
世卫组织警告:目前全球口罩市场已经被严重扰乱
早在2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新冠肺炎疫情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就曾指出,疫情的爆发造成全球范围内口罩、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PPE)面临长期短缺。
而据中新社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目前全球口罩库存已经耗尽,有些地方的口罩价格甚至比平时涨价了20倍。
“目前全球市场已经被严重扰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就谈及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短缺的问题。他指出,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需求量已是正常水平的100倍,价格则是正常水平的20倍,且由于广泛地、不恰当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这种短缺情况进一步加重。
他同时指出,供需问题本可通过全球化贸易来解决,但疫情的紧急让有些国家开始限制口罩出口,以保本国供应。
来源:红星新闻(cdsbnc)综自人民日报、新华网、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经济日报、国是直通车、CNN、雅虎新闻、纽约时报
——————————————————————
德国新冠疫情蔓延态势令人担忧
参考消息
近日,随着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新冠疫情加剧,德国的疫情也开始迅速蔓延。截至2月29日,德国确诊病例已超过103例,西部各州陆续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上千名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德国联邦政府成立了危机应对指挥部,取消了柏林国际旅游展等大型活动,但病毒专家的担忧和民众的焦虑仍在上升。

疫情扩散趋势明显
新冠病毒在德国境内的传播速度十分迅猛,短短一周时间,确诊病例已从稳定可控的十几例突然增加到超过百例,几乎遍及德国西部各州。最严重的北威州,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0例,而且明显已经进入了社区传播阶段。德国联邦卫生部长施潘表示,德国已经进入疫情流行初期。卫生当局已无法有效追踪所有病患,未来疫情还会持续扩大。德国内政部长泽霍夫也承认“局势严重恶化”。
据德国负责传染病防控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证实,德国目前已出现3个感染群,分别为北威州海因斯贝格地区、巴符州和巴伐利亚州。北威州的病例主要与海因斯贝格地区一对频繁参加社交活动的中年夫妇有关,他们自己如何感染病毒情况不明,但与他们有关的病例已经超过60例。巴符州、黑森州、汉堡市等的首例确诊病例近日均有过意大利旅行史。此外,病例中还包括2例来自伊朗的输入性病例。
随着跟踪调查的逐步深入,已确诊患者的接触人群范围不断扩大。此前海因斯贝格地区一场300多人参加的狂欢节聚会中已有多人确诊感染。该地区的学校和幼儿园已关闭,近千人被居家隔离。作为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北威州约有1800万人。北威州卫生部长劳曼表示,不能保证采取的措施能完全切断传染链。
此外,更让人担心的是,一名确诊患者上周曾在柏林附近一个名为“热带岛”的水上乐园里玩了4天,而该乐园每天的游客约有3000人。
联邦政府力不从心
面对汹涌而来的传染病疫情,各国的国情不一样,每个国家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卫生体系来制定合适的防控策略。而德国则更加复杂,根据德国的基本法(即宪法),公共卫生属于各州自己负责的事务,联邦政府一般不加干涉,因此,具体的防控措施,主要依靠各州的卫生部门来处理,联邦卫生部及其下属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仅做协调和指导。每个州还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和医疗能力,这或许是明知新冠病毒极强的传染性,有的州仍要求症状轻微的确诊患者暂时先回家自我隔离的真正原因。
在联邦政府层面,卫生部与内政部牵头成立了联合应对危机指挥部,决定采取多项措施,其中包括实施更加严格的入境健康状况报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意大利和伊朗的旅客,无论是通过航空还是陆路交通,都必须填写信息登记表。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伊朗等疫情严重或不明朗国家的难民,还将被“优先”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但是,由于欧盟内部人员可以自由往来,仅靠登记联系方式溯源的办法人们将疲于奔命却始终比病毒传播慢半拍。
为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大型活动风险评估的准则。在德国联邦卫生部和经济部的强烈建议下,柏林地方政府提高了对主办方的要求,原定于3月4日开幕的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ITB)最终停办。各地陆续推迟了一些球赛和展会等活动。但或许是考虑经济因素,这一举措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德国总理默克尔2月28日出席活动时特别强调,并非所有活动都应取消。
民众担忧不断加剧
2月28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公告称,目前,疫情对德国人口健康的风险评估为中低。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这种评估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迄今为止,德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努力是为了尽可能地延迟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一旦在德国发生更多难以追溯的病例,并且明显无法避免大规模传播,德国的控制策略将逐步改变,保护重点将更多放在严重疾病风险增加的群体上。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柏林夏里特医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德罗斯滕教授说,“人们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的应对疾病的方法,而又不致于强烈地影响日常的生活。因为人们无法建立相应规模的医院,而且大多数患者症状相当温和。病毒不会自然消亡。如果病毒继续传播的话,它也许会留在人类中间。我们已经有四种冠状病毒,这也许就是第五种。”
尽管德国政府多次强调,德国已经为新冠疫情做好了“准备”,民众不用恐慌。但随着确诊病例数的陡增,民众在超市“大量购买现象明显增加”,口罩数周前就已售罄,体温计和消毒液成为抢购对象。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如果拥有世界领先医疗机构的德国不能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的蔓延,那么整个欧洲的“沦陷”或许只会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