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舍的《到了济南》里接他的济青要用“xx”代替?

不是建国后的问题。

我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这篇文章的历史,得到了一些(并没)有(什么)价值的结论。

《到了济南》最初发表在《齐大月刊》,当时林济青正是齐大(代)校长,力邀老舍到齐鲁大学(级别待定)教学。

当时要做出一番成绩,各方面都要支棱起来。这个刊物也是,临时要搞起来,老舍当总编辑。当时项目硬上,“就连纸笔也是临时买来”,慌得很。老舍一看时间不够了,联系作者再催告怕是不行,便同编辑们商议,大家都亲自捉笔,他也下水写,务必要在几天内糊满全刊。

老舍先写创刊辞,又写了篇来济游记,名为《一些印象》。

在当时看来,这其实是水文。真的就是要水一水,不然凑不成一百页。

为什么这么说呢?

《齐大月刊》是1930年创办的刊物,各卷各期可不太好找。不过,感谢中国国家数字博物馆,将老刊物都扫描上传,分门别类,按照时间线完整保存。《齐大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就这样完美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目录页上的作者名录如下:

500

翻页!

500

老舍:老许、伟民、平平,我前头已经叫老舍了,你们爱怎么署名怎么署名,反正我不能再用老舍了,否则显得咱刊找不着作者,怪尴尬的。

注:刊物其实都这样,当同一期有一个作者写了多篇文章时,会和该作者商量改一改署名。比如有一回某期刊(国家级)有我两篇文,编辑问:“能否换个署名,第二篇不叫豆子?”我说:“可以,就叫孔吃掰吧。”编辑同意了,可后来又说:“豆子老师,总编说孔吃掰这个名太奇怪,能不能再换个?”

与上述原理相似,证明刊物之支棱,一定是要作者很多,大家都捧场才显得好看。且笔名不能显得太傻缺,不能“舍予”前头是“王大瓜”,后头是“李二愣”,不行,严肃的月刊,一切都要严肃起来,得正儿八经的。

好了,言归正传。

林济青之“济青”,变成“××”,其实是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出版的《老舍幽默诗文集》里的改动:

500

1934年《老舍幽默诗文集》

这显然和1930年的《齐大月刊》不同,《齐大月刊》第一期,也就是最初的版本是这样的:

500

1930年《齐大月刊》第一次刊登

四年后“济青”变成了“××”,是因为林济青犯事了么?

不是的。

林济青好好的,他起初是齐鲁大学(级别待定)的教务长、代理校长、文理学院院长,后来还担任山东大学(副部级)的代理校长,一直持续到1938年。老舍同他关系很好,到1936年,林济青担任山大校长时还几次三番请老舍任教,但当时老舍因为其他事没有就职,说关系崩裂了也是没有的事,老舍专门登报辟谣。

所以,我们可以稍作推测:“济青”变成四年后的“××”,可能就是新出版时将真实人名隐讳下而已。

其后翻录的版本,要么直接依据《齐大月刊》,要么直接照《老舍幽默诗文集》,所以两种情况都是有的。

《齐大月刊》前几期,每期都登老舍的散文随笔,总题是《一些印象》。前几篇就写到济南的情况,后面写济南的风光。譬如本题所讨论的,到后来就被称为《到了济南》。第五期里写济南风景的,后来再弄集子的时候,就改标题为《济南的冬天》。

PS:《齐大月刊》奋斗了两年,终于支棱不住,改名《齐大季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