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赐腰刀竟是德国货?了解宋元明清冷兵器对外交流史,光看文献可不行

500

500

编者按:在学术界,对宋以后冷兵器研究上,往往会忽略管形火器及对外交流对冷兵器的影响,部分学者简单地用:明承宋制,清代沿袭这几个字代表冷兵器发展大趋势。趋势是没错的,但情况绝非这么简单。以时间为经线外,冷兵器的发展还有两条明显变化的纬线,一条是因为火器改变了战争形态导致的冷兵器发展变化,另一条是因为跨域文明交流带来的冷兵器发展变化。关于火器的传播带来变化的纬线,多数学者都认识到了,但是他们一边在清晰地了解这一点的同时,一边又忽视了火器给其他攻防性冷兵器带来的改变。

   

火器给其他攻防类冷兵器带来的改变,可以简单总结为:先进的管形火器弱化了单兵防御型兵器的重要性,使甲胄、盾牌等防御型单兵武器减轻变薄,进而使得军事使用进攻性冷兵器也向着变轻变薄的方向发展。先看看火器给冷兵器演变带来的影响吧。如杨泓在《中国古代兵器通论》里说:“但(宋)手刀已不是窄体直身,而是宽体,厚脊薄刃,刃口弧曲,刀头较宽,坚重有力,更适合于劈砍格斗。以后明清的腰刀,都沿袭这样的形制。……以掩月刀最典型,类似的有凤嘴刀、屈刀、笔刀等,明清时的关王刀就遵循着这种形制。”云云。这种简单化的看法并非是研究人员水平的不足,个见是他们这部分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从宋《武经总要》到明《武备志》,脱离实物、实践本身造成的缺陷。在没接触到武备文物之前,笔者认为学习自宋以降的古代冷兵器知识,大致只能通过这两本书中的原始资料。

500

后段关刀的论述笔者已经在文章《冷艳锯谈“冷艳锯”:被神话的青龙偃月刀,真有人扛着一百多斤的它上战场?》中说过,前半段话请见下图吧。一图胜千言,从这张图上明显看到宋刀比清刀要厚,也就意味着它们对应的甲胄,宋甲要比清甲要厚实。究其原因,无疑是因为清代中期以后军队的火器装备普及率远高于宋代,装备厚重的甲胄已经不能带来太多安全感了,而普及的轻甲也用不上太厚重的刀去破甲。▼清中期佩刀(上)与南宋手刀(下)厚度对比图:

500

说起甲胄,在这里多说一句:清代甲胄的使用以清中晚为拐点,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皮棉质地的甲胄也仅做校阅使用,相当于礼服,从此以后甲胄不再登上战场舞台。那些拍摄清晚古装戏的爷,请不要再以清乾隆期的战功图为蓝本去演绎清代晚期的战争场面,面对大量使用火枪的军队,将校们穿着显眼的甲胄上战场,除了会让暴露身份和行动迟缓送去人头外,实在是没啥作用。再看看跨域文明交流给冷兵器发展带来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冷兵器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是目前武备研究的不足。在时间轴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的朝代节点,在这几个节点上存在广泛的跨域文明交流,也随之带来了相应的冷兵器发展变化。宋代以后第一个节点是蒙古帝国时期。这个时期包括元朝、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权存续期。而帝国的疆域(也即蒙古冷兵器演变的地理范围)则包括元、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以及后来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权的总领域。在冷兵器发展上,蒙古兵以骑兵为主,接受了火器发展对战争的影响,同时各个汗国的兵器也受到原住民各自兵器的影响:防具以相对轻便的札甲、锁子甲、皮甲、棉甲等为主,在单兵远射器上以弓箭为主。

500

短兵上用剑、斧、镰、锤及刀等为杀敌之利器,也善用标枪,其标枪既可手持也可投掷。在不断入侵过程中也接受了当地的冷兵器,用于自身。▼图为蒙古细密画中环刀,刀型微弯。实物以故宫旧藏清乾隆期厄鲁特台吉达什达瓦之妻,遣人进献准噶尔故台吉巴罕策楞敦多克所遗佩刀为例:

500

▼细密画 被抱着那个小孩是伊尔汗国—合赞汗:

500

这样的刀形出现至少可以上推至北宋,在宋代李公麟创作反映唐代名将郭子仪免胄(不穿甲胄),只身单骑与回纥可汗相见场面的《免胄图》中,匍匐在地的回纥将领的腰中清晰地展示这样的刀。

500

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的刀剑,左侧的刀镡我们不眼熟吗?详情请见:《剑格刀镡有何不同?有图有真相,超多文物图解古代中国刀剑护手演变史

 

500

元代的汉族部队冷兵器,则大体与宋代兵器(宋代兵器一方面是继承了晋唐以来的旧制,一方面是接受了五胡、辽、金、蒙古等影响)相同。第二个节点是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冷兵器跨域交流对象主要是日本和欧洲。明代冷兵器三个来源体系,被我们熟知:一、宋代传统兵器的少量使用和改进。二、明代自制兵器,如狼筅等。三、国外影响,特别是日本式兵器影响。详情请留意以前的文章《连戚继光都叹气,明刀真的不如日本刀?收藏者眼中的明代中日刀剑比拼》清代冷兵器五个来源体系也是如此:一、满洲人自制兵器。二、大量明代兵器使用。三、明代兵器改进,更名变为清代冷兵器。四,直接袭用国外冷兵器。五,接受国外影响,特别是日本和欧洲的影响,以国外刀剑刃体为本,装配国内装具,或反之。很多爱好冷兵器的朋友都知道著名的遏必隆腰刀,可又有几个人知道此刀是普鲁士帕绍或索林根地区制刃,清宫造办处配装呢?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文物是会说话的。

500

笔者认为,研究冷兵器发展变化,多种图书是一定要看的,而且不能拘泥于一类,学习中国武备史也要兼习世界武备史,至于其他科学也要涉猎。从广义看冷兵器研究是哲学、宗教 、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生物、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等综合门类,从狭义上看:冷兵器属工业技术与军事科学中军事技术中一支(四库全书分到子部),所以现代工业技术/武器设计也应有所顾及。历代学者讨论这类问题,多半只是根据文献记载。所以我们说最重要的一定要多看实物,就是文物原型,并尽可能恢复冷兵器的实操演练。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细节和感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弄明白的,必须经过实物观察、上手、实操演练才能有所领悟一二。实操演练也不能将就,比如复原宋代甲胄,完全用使用塑料甲片就不可能有质感。像恢复明代装备,你直接拿宋式装备来应付就不行。至于影视剧中演员表演的问题,则需要先让演员通过实操演练有所领悟,而后再在拍摄时使用低成本的道具。艺术表演者有了实操的领悟,内心明白是怎么回事,外在表演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本文在写作中,多承北京秦兄指导,帮我修改甚多,在此一并致谢。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