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与同理心

1

本来的标题很凶,后来想想罢了,不能教坏孩子。有缘者读吧。

最近一直有读者问,怎么有些媒体的文章粗鄙成这个样子?

那我就再唠几块钱的吧。

大概在八九年前,我还在做早新闻编辑那会儿,新闻领域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活动,叫做“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作为一线员工,我们真的很认真地审视了过往的所有稿件,也反思了那些“雕梁画栋、没啥作用”的文风——比如我,写评论时,常常沉迷在排比押韵中无法自拔,明明事情已经讲清楚了,还要罗里吧嗦把排比硬凑出来。

我身边的媒体朋友也在反思,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纷纷行动,几乎每家媒体的编前会,都要求内容“接地气”——你接我更接,我接你更接,直到一位值班领导皱着眉头说:

“你们是不是误解了‘接地气’的意思?”

把表达弄“俗”就是接地气了?迁就文盲就是接地气了?加点口水话就是贴近群众了?你写监督报道的时候咋不加个“册那”呢?多符合你们的接地气啊!你们的学识素养呢?引导能力呢?领导当时甩着稿子,气不打一出来。

2

我当时恍然大悟:原来,“接地气”的核心,根本不在拽不拽文上。

500

现在,日本捐助一批物资,就拽一次文。按照粗浅的理解,“这玩意儿不好理解啊!老百姓读起来费劲啊!大家还得查典故啊!”

但你绝对不会说,这个表达“不接地气”。

它也是“接地气”的。愿意查典故的人,感慨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了解;不愿意查典故的人,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关怀与力量。许多人都在传播它。

有人拿“加油”“挺住”做对比,觉得我们“不够有文化”——这倒也没必要。“加油”属于见到困境的习惯性表达,理解起来很方便,也有提气的作用。比如我们在运动会上,喊的就是“加油”“再进一个” ,而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什么的。所以,大家也在传播它。

至于“少聚一次餐,亲情不会断”之类,易懂实用。大家同样在传播它。

唯一让人有点别扭的,是“诅咒式表达”:

500

我承认它也“管用”、“是个办法”,但实在不想去赞美。我很难想象,如果它出现在报纸上,出现在孩子的作文里,我们该怎么说。

但不管是日本的引经据典,还是加油,还是诅咒辱骂,它们的传播率都很高,我们得承认,这都算“接地气”。

3

后来我明白,“接地气”的核心,不是辞藻是否简俗,而是同理心。

一段话,看起来之乎者也,但能让人感受到同理心,它自然就会接地气;同样,看起来通俗易懂,但缺乏同理心,它依然是形式主义。

晦涩或易懂,华丽或简约,只是一个表象,或者工具。

“接地气”里的同理心是什么?我冒着小小的风险,做一个对比:

500

十年前,上海世博会召开。当时,每一户上海居民,都收到了一个“世博大礼包”——有门票、交通卡、徽章,还有一封致市民的信。

信很短,开门见山。开始就是“当您收到”,一句话之后,就是:

“您也许为了世博举家搬迁,您也许挥洒汗水为世博建设添砖加瓦,您也许默默承受大规模建设带来的生活不便……”

大意就是:你遇到的麻烦,我知道;你做出的贡献,我感激。我也不说什么废话,未来小半年,我们继续加油哦!

这就是同理心。一直到今天,上海市民还很怀念那届世博会。

在过去的十来天里,我们也能看到许许多多的“致市民的信”——胆说一句,一大半,遮掉地名,没什么区别

有些信,从头到底没有“您”,也很少有“我们”,它的开头就是非常冗重的上级指示与指导,当中都是要求与指示,从公文规范上来讲合情合理,但在理解上却会产生不必要的风险。例如我们小区里的大叔就说,“没有指示你就啥都不会了?你是不是在推卸责任?”

这当然属于误解。但这么冗长的帽子,这么生硬的表达,一定会消磨掉人们的同理心。因为普通市民,没办法也没必要去理解“公文规范”,哪怕它每一个字都很方便理解——

毕竟,文章的名字,不叫“通知”,叫做“给市民的信”


4

前段时间还读到了不少倡议和评论,一直觉得“差一口气”,后来一想,差的应该也是同理心。

比如,那些呼吁“不信谣、不传谣”的文字,除了“所涉机构成员礼貌性转发”,压根传播不到更大的范围里。

我转发后也痛苦了一阵,最后痛定思痛,写了一篇辟谣指南(蓝字可点):我发现,这种表达的潜台词就是“我聪明你笨”“我代表聪明人来教训你”“你不要做蠢事”,但事实上,谁都不想成为谣言的助推器,但谁都不可能在这个环境中独善其身,我们得承认这一点。

只要表达是俯视的,是缺乏同理心的,哪怕文字再浅显易懂,也绝不是“接地气”,只会招致反感

后来我就说,可能你正在陷入庞杂信息的困扰,可能你会感到忧虑,可能你正在努力说服亲友,可能你正期待官方回应每一个你关心的问题,可能你和我们一样,站在辟谣的战场上,有许多信息需要求证……在此刻,我们其实是一条战线上的,我们得一起战斗,一同前行。

然后再慢慢告诉大家,常识在哪里,方法在哪里,困难在哪里,期待在哪里。而不是通篇一幅“听聪明人训诫”的状态。

可惜的是,这样的表达,寥寥无几。越来越多的信写得像通知,越来越多的倡议写得像训诫,越来越多的文章在寻找对手,越来越多的表达一审再审,最后还是走到了易懂而麻木、简单而冷漠的道路上。

别怪老百姓传播不力。文章确实不难懂,但那不是接地气。

那是词汇匮乏后的审美疲劳。

那是字里行间中难以寻觅到的共情与同理心。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