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中印之争,乃制度之争(四)

【本文节录自张文木教授新著《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四,部分精彩内容将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定期更新,敬请关注。】

500

31.美国西太平洋的核心地缘政治利益在哪呢?美国要保的主要是关岛、菲律宾,目的是保住由美国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台湾只在这条线的“辅路”上。只要不影响美国的核心地缘政治利益,美国就不会为它动用全部力量。所以当年美国打日本的时候,就是绕远从南向北打,而不是相反,目的就是要确保自己的海上运输线。

32.要美国动用极端手段,必须是针对核心目标。台湾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并且连关键利益也轮不上。既然如此,“台独”分子指望美国用它的全部资源,只为其面子与中国大陆全面开战,美国人是不干的。同样,朝鲜也不是美国人的核心利益,正因此,老罗斯福才把进入中国东北打日本的活交给斯大林,美国人——那个不太懂事的麦克阿瑟除外——不会在这个地区投入全部力量。

500

33.国际博弈遵循几何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则;用国际政治专业术语说,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和两个大国同时发生冲突。

34.国力扩展的原则是不能将国力“拉断”,这是极限;国力收缩的原则是不能缩得受到严重入侵,这是底线。只要研究出这两个点,就会对这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判断心中有数。

35.近世以前的东西方关系,是在东方支配西方景观中发生的;那时的世界是以东方为中心,亚洲力量向西方不断强势辐射的世界。今天的印第安人、匈牙利人都是那时东方人对北美和欧洲“远征”的活化石,而“上帝之鞭”阿提拉则是这一时期东方草原民族远征欧洲留下的迄今都让西方人敬畏不止的传说。

500

36.似乎是因果轮回,蒙古人对俄罗斯长达二百多年的残酷统治及压迫,在后来俄罗斯文化中注入了非扩张不能生存的意识,这又导致俄罗斯人崛起后重复并沿着蒙古人的路径逆推,以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规模扩张,并在扩张中去征服东西方民族,尽管其有效扩张却始终没有达到蒙古人的规模。

500

      37.下面长波段历史中的中印比较材料,尤其是1952年中国土改完成和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比较材料说明:1952年和1978年是中印之间差距拉开的两个关键年份,麦迪森之所以选择这两年比较,是因为在这两年中中国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和实现了改革开放的转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印之争,乃制度之争。

500

500

38.1703年彼得大帝迁都近海的彼得堡,意在迫使俄国人面向大海,只有面向大海的民族才能面向世界。

500

39.望洋兴叹,那是俄罗斯的命运。

500

     40.有人认为中国放弃海权就可以避免与美国冲突,按这个逻辑,放弃西域就可以避免与俄罗斯的冲突。如此一来,留给中国人的只有打地洞的份了。不要忘记,萨达姆就是在自废武功并钻入地洞后,被揪出来吊死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