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些对中医的误解

        我发现观网上很多人的中医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觉得中医这个东西玄里玄幻的,不科学,根本没法搞懂;另一方面,又觉得它是老祖宗历经几千年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有用,或至少希望它有用。

       大多数人对中医的理解,要么是阴阳五行、易经八卦、运气学说、经络气血、民间偏方这些。本人并非中医界人士,但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我对中医的理解,澄清一些的误区。最好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医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中《黄帝内经》又分《素问》《灵枢》,非一人一时所著,体系内容庞杂,包括养生理论、阴阳五行理论、经络脏像理论、针灸理论、五运六气理论等。其中有不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也有很多糟粕。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养生理论、阴阳理论、针灸的实践。而五行、五运六气这些牵强附会的成分很大,舍弃也毫不足惜。经络理论则显然应该用现代的神经系统等方来面的理论替代。阴阳理论虽是是精髓,但却也需要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框架来阐释,不然很容易陷入迷信。

       但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医治病主要是用汤药,而《黄帝内经》中并没有这部分内容,这是另外3部经典中的。其中《神农本草经》是一部药典,记录了二百多味药物,但没讲怎么用这些药治病。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所著,合称《伤寒杂病论》,是真正讲述如何用汤药治病的典籍。因此中医真正的主流,要归功于张仲景,“医圣”之称名至实归。

       那么《伤寒杂病论》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其中《伤寒论》专门针对外感病,也就是传染病,《金匮要略》则是讲各种内伤杂病。当然,它们同由仲景所著,其体系思想是相通的。我没有研究过《金匮要略》,这里单讲下《伤寒论》。《伤寒论》中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6篇,分别论述人感染伤寒(仲景用广义的伤寒表示各种传染病)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征候,以及应该采取的治疗手段,被称为六经辨证。但必须提醒的是,这里的太阳、阳明这些和经络没有半点关系。

        历代注释《伤寒论》的书至少不下千种(其中日本有好几百家!)。就我看过的有限几种来说,最好的是民国医家祝味菊,他的《伤寒质难》堪称经典。他把仲景的六经归并为五段,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进行期、极期、退行期和恢复期,分别表示人感染病菌后抗病的过程。六经中的太阳表示开始抵抗,少阳为抵抗不济,阳明为抵抗太过,太阴少阴均为抵抗不足,厥阴为最后之抵抗。治疗的原则在于维持人体合度的抵抗,抵抗不及时助之,抵抗太过时抑之。例如,他认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受到感染后,为了抗菌毒,需要适度提高体温(38-39℃);但是有时候人体会抵抗太过,达到40℃以上,此时人体本身会受不了,尤其是如果神经中枢这个司令部如果也中招,那可能就无法救回了。所以治疗的时候,必须随时关注症状发展而用不同的药。当然这仅仅是试为之举例,《伤寒论》中关注的症状还包括脉象、出汗情况、大小便、咳痰、胃口好不好等等,治疗手段也不一而足。

        中药治病,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抗病力,另外一部分药物也具有光谱的抗菌性,可直接杀菌。西医对传染病的治疗,则是用特效药,即针对特定的病菌,用特定的药物杀菌。抗生素的发明,是医学上的很大成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传染病的威胁。因为新的细菌,包括耐药菌会不断出现,而对于病毒,则更是没有好的特效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还将长期持续,而中医的治疗理念和手段,必须得到充分发扬。

         实际上,中西医并不矛盾。祝味菊先生主张:“真理只有一个,是非不能并存,医而合符真理,应无中西之分”。仲景先生如果再世,必然会说诸如:“心电图、CT真好用啊,我当时通过切脉、观察病人大小便等等方法,还常常担心难以完全把握病情”,以及“输液、心肺支持机都很好啊,我当时能用的手段只有喂人参大枣稀粥提供营养,以及用附子来强心”等等之类的话。《伤寒论》中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完全可以和现代医学相容,在很多方面(例如其整体理念)有着比现代医学更高明之处,而其药物则十分廉价,是人们都负担得起的。

        这才是中医最具有价值的瑰宝,然而却少为人知。社会上长期存在很多人,非要大肆宣传五行八卦、五运六气这些糟粕,将中医蒙昧化,玄虚化,以便能够继续借这块招牌招摇撞骗,对此必须予以揭穿。我也相信中西医必然汇流,如果不努力将中医科学化,那么这些内容也必将被现代医学的发展所重新发现,但发现者很可能就不再是中国人,到时连带各种昂贵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回头来收割中国普通百姓,这让医圣仲景先生情何以堪?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