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诡辩术(中印战争系列二)

文章来源:公众号【战略总局】

 

印度的诡辩术(中印战争系列二)

 

尼赫鲁:印度人是是热爱和平的。我从灵魂里厌恶战争!

 

周恩来:我从未遇到过比尼赫鲁还傲慢的人!……他既靠不住,又摸不透!

 

边界争端的起源

一战之前,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其中,以印度最为富庶,其殖民地政府收入抵得上当时日本全年的收入。

 

所以,印度被认为是英国“帝国皇冠上的宝石”。

【 评:一语双关,英女皇皇冠的宝石的确来自印度】

 

为了保护这颗“宝石”,英国政府派麦克马洪将北方的西藏一分为二,以便其中一块地区并入印度,或者至少可以作为缓冲带而存在。

 

这条分割了西藏的线就是麦克马洪线,由英国单方面于1914年划定,但历届中国政府均否认签字承认。

 

1949年,国共内战,共产党胜出,西藏谋求脱离中国,中国军队随即于1950年开进西藏。

 

印度谴责中国武力“入侵”西藏,称中国在西藏采取军事行动将有损中国的世界威望。

 

中国表示不在乎,认为对中国不友好的国家会一直不友好,不会因为中国听从他们的建议就变得友好起来。

【评:中国说的好有道理!】

 

最后,印度被迫接受了西藏并入中国的事实,选择跟中国保持友好。

 

 

中印的国际环境

尽管中国人认为被殖民是很耻辱的事情,但世界上大多数被殖民的国家,都对他们曾经的主人都抱有好感。

 

这就是为什么英法至今仍在他们曾殖民的国家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建国的印度,不仅在西方拥有极其良好的声誉,在第三世界也拥有极高的声望。

 

1954年,尼赫鲁将周恩来为解决中印争端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基础,提出的不结盟运动,得到了第三世界的广泛响应。【评:有点类似2017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

 

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尼赫鲁顺理成章成为不结盟运动的代言人,在诸多国际事务中享有巨大的声望。

 

从加沙、刚果、朝鲜乃至于美苏,印度都被邀去当裁判,当和事佬,甚至当仲裁者。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对印度议会说,印度这个国家“怀着伟大的信念同世界其他国家讲话,而人家则怀着极大的崇敬倾听印度。”

 

俄罗斯也对印度保持一定程度的欣赏,后来还在中印冲突中为印度提供运输机。

 

共产党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印度截然不同。

 

在共产党上台之前,整个二战后的四五十年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与国民党中国政府一样的情况,即共产运动对他们的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为这个原因,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政府怀有戒心。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遭遇就证明了这一点。

 

1955年4月11号,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的座机被装上炸弹,但因周恩来临时改变行程,炸弹只炸死三名中国随从官员。

 

万隆会议上,各国指责中国支持别的国家内部的共产运动,是“新殖民主义”。

 

作为回应,周恩来提出“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建议,放弃了之前支持共产运动的做法。【注:东南亚各国都有很多华侨,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中国放弃双重国籍】

 

尽管如此,各国仍然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好战的国家,并对中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不信任。

 

 

中印相互瞧不起

印度人认为,印度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印度人是温和的民族,非暴力基因深入到他们的灵魂之中。所以全世界喜欢印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尼赫鲁说:“我从灵魂里厌恶战争。”

 

在万隆会议上,按照印度的想法,印中两国的地位应象孪生兄弟那样平等;论资格,印度还要老一些。

 

尼赫鲁早已世界闻名,他的著作为人传诵,他的生平事迹受人注意,而周恩来最多不过是毛泽东游击队的一名指挥官,在中国以外毫无名气。

 

而尼赫鲁不顾别的国家反对,坚决邀请了中国代表团出席。他理应得到中国人的感激。

 

所以会议上,尼赫鲁对周恩来的态度,表面看起来平等,实际上他始终以周恩来的前辈自居。

 

他也许确实没有理会到,他这种作法表面上看来是对中国友善,而实际上却含有高人一等的味道。

 

当然,在周恩来及其同事们看来,印度和尼赫鲁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人物竟然想充当他们的监护人是离奇可笑的。 

 

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从国民党时期就已经定调。

 

民国期间,印度的潘尼迦就任驻华大使后,很快就体会到,中国对他的国家是颇为瞧不起的。

 

中国认为自己作为世界大国是世界公认,不言自明的,而印度需要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国民党这种自认亚洲老大的态度也被共产党所继承。

 

尼赫鲁在1954年访问完中国,回印度以后,对中国人民在建设国家中表现出来的精力和纪律,印象很深,他认为这给中国带来了“了不起的力量”。

 

这次访问中国时,他会见了毛泽东。据说尼赫鲁在会见后感到似乎他“就象从中华帝国的属国或附庸国来的臣民一样,被引进谒见”。

 

尽管中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或者傲慢,但他在各种国际事务中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低调。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民族特征,也可能是因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过于严峻:很少有国家愿意信任他。

 

与中国相反,印度则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十分高调,甚至过分高调。【评:跟现在欧美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十分类似哈,中国人善于做事,印度人善于沟通】

 

1960年,苏联的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冷战气氛稍微缓和。尼赫鲁认为这是他的功劳。

 

他认为,印度一直宣传用讲理文明的态度解决国际争端,如今大国终于接受了印度的建议,并将其开始实施。

 

印度普遍认为,印度的地位得到了大国的认可,因而印度也是大国之一。

 

所以印度的外交官常以第三世界代言人的口气,批评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这让被批评的西方国家的很多官员很难堪。

 

肯尼迪曾对印度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当他会见完尼赫鲁后,他感到深深的失望。

 

 

中印领土争端

争端主要可以概括为:印度认为英国划的麦克马洪线是无可争议的边界,中国则认为边界未定,需要重新划定。

 

万隆会议后,中印关系达到巅峰。但随后,中印边界的冲突逐渐浮现出来。

 

从1950年以来,西藏总是传来的抵抗中国人的消息,出于对流亡印度的西藏人的同情,印度公众开始反华,议员们要求尼赫鲁对中印边界问题有明确的态度。

 

有议员提议:

印度可以假装问题不存在,假装中国已经接受了印度的边界主张。

如果中国提出这个问题,印度将拒绝谈判。

如果中国提出抗议,随他去。

 (评:天!这跟我和同事接触的印度外贸人员性格超级像)

 

这个提议符合许多印度人一贯的非暴力不合作思维,所以得到了包括尼赫鲁在内的许多人的认同。

 

前面我们讲,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决定成年后的性格,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决定了他看待当前问题的思维。

 

印度的历史:

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在没有大规模战争下实现了印度的独立。

印度的独立

 

印度独立是英国国力的衰退,和印度人暴力斗争的双重结果。

 

英国人意识到自己挡不住印度的独立,干脆顺水推舟,推出非暴力的甘地作为独立的英雄。

 

印度联邦的成立也没有发生大战争。

印度联邦的成立过程

 

国大党草出一份联邦协议,要求各公国加入,组成联邦。

 

对于不愿意加入的公国,国大党会利用甘地的号召力,到该公国静坐抗议。

 

最后,各公国政府在压力之下,签订联邦协议,加入联邦。

 

 种种成功的经历,似乎让印度人认为:只要通过不合作的方式,印度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于是乎,印度对边界争端的态度就确定下来了:

不管中国承认与否,麦克马洪线就是印度的边界。

 

通俗讲就是,凡是印度声称的领土,就是印度无可争议的领土,不容谈判。

 

但这与尼赫鲁一向宣称的主张相悖:尼赫鲁声称“自己从灵魂里厌恶战争”,他呼吁国际社会应该通过谈判解决分歧。

 

为什么最终还是发生了战争?

 

原来在印度的思维中,如果涉及到别人,比如中美,那么他认为双方应该坐下来,通过谈判,互相妥协,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点。

 

但一旦涉及到印度自己,那么印度人心目中的谈判就是:别人必须无条件接受印度的主张,如果对方不接受,那就是拒绝谈判,破坏和平。

 

这种思维如果出现在美国人身上,也许不会发生战争,因为美国的军力足够强大。

 

就像教父所说,他提出的条件别人无法拒绝【因为拒绝就会挨打!】。

 

但当印度面对地球上最强大的陆军之一——解放军的时候,要是也这么想,那就是欠揍了。

 

怎么办?

 

印度人发挥自己诡辩的特长,以及国际上社会对自己的普遍信任,开始执行这种套路:

硬说边界早已存在。

 

印度提出谈判,但不是谈判边界划到哪里,而是谈判中国什么时候撤出印度的“领土”。

 

这样,当中国拒绝的时候,印度可以对外宣称中国拒绝谈判。

【评:甩锅这种手法,印度不仅仅对付中国人,也经常对付自己人,后面会讲到】

 

前面讲到,国际社会普遍不信任中国,认为共产党中国好战。

 

所以当印度将拒绝谈判的责任推给中国之后,国际社会很快不假思索地接受了。

 

后来,在与周恩来的来往中,尼赫鲁更是充分发挥了印度独有的诡辩术,即看起来是同意,其实是拒绝。

 

比如,周恩来提出,签订协议前应该维持现状。尼赫鲁回应:

“我同意双方应该尊重在最近的那些争执发生之前所存在的情况,双方都不应该试图采取片面行动去行使自认为属于它的权利。

 

再则,如果有任何土地系最近所取得的话,这种情况应予纠正。”

 

这句话的大意是:我同意你维持现状的看法,我们应该维持以前的状况。

【评:佩服,尼赫鲁的辩术果真高超!】

 

后来周恩来提到尼赫鲁,总是说他“难以信赖,不可捉摸。”原因就在于此。

 

为了实现将中国军队赶出印度自认为的领土,印度除了在宣传上使用诡辩术,将不谈判的责任推给中国外,还在行动上贯彻不合作主义——前进政策

 

前进政策

不开枪,在双方军队边境处,印度巡逻队不进攻中国占据的高低,而是插入空隙地带,建立哨所。使印度的防线向前推进,以逼迫中国撤退。

 

前进政策有两个目标:

第一,堵住中国人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可能路线;

第二,迫使中国军队撤走。

 

这项政策的潜在前提是:

中国绝对不会打印度,并最终像英国人一样,撤出“印度的领土”。

 

看来,尼赫鲁和印度许多官员似乎抱着这样一种看法,印度人的和平天性是世界公认的,无论印度做什么,没有国家愿意同他开战。

前进政策是一个对撞的方针。

就像两辆车相对着开来,中国提议双方停下来,而印度则认为中国应该给他让路。

 

这种做法怎样作死?

请看下集:印度的和平天性是举世无双的

 

预告

提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印度的甘地。

 

甘地带领着手无寸铁的印度人民,通过不合作运动赢得了独立,也赢得了西方人的赞赏。

 

然而,这一次,尼赫鲁发起的不合作运动,却是由一群荷枪实弹的印度士兵执行,而他们面对的也不是一心只图挣钱的英国人,而是保护疆土的中国人。

 

来自公众号【战略总局】,每天7:00,准时更新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