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商鞅:所谓“愚民”才是最大的公平

如今有许多人攻击《商君书》,一些人看到其中有愚民、弱民、便迫不及待的跳出来。称其为流毒千年的封建统治者压迫人民指导书。将商鞅称为恶魔。个人认为是他们误解或曲解了《商君书》。看到他们的说法觉得他们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从历史环境而根据现代思想去理解。我反而从中看到了最早的平权,甚至与共产主义有相似之处。从字里行间读出商鞅或法家人物高尚、脱离低级趣味、致力于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益的无私精神。如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提出者是陈胜吴广,那么商鞅就是付诸行动的实践者。与李俚等人不同,他的变法可称为一次革命,对先秦以来的封建制度造成了最大冲击,动摇了贵族统治的根本,才给刘邦创造了机会。

《商君书》最大的思想即:一言、一民。可理解为劲往一处使。方法无非一赏、一罚、一教而已。商鞅用毫不以仁义道德修饰的方式直指治理国家的方法。他认为古之圣人的治国方法也无非如此,这些做法对国家对人民都是有好处的。无可否认,他使用的方法很无情,很残酷,但这都是因为当时社会风气不好,想要扭转,只能用非常手段。他也说了,这都是为了强国富民。他认为愚蠢的人是不懂得怎样对自己有利,对国家有利的,况且人还是自私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国家凋零,人民困苦。再说聪明者,当时的国君们喜欢善言谈者,喜爱礼仪道德之人。导致聪明者居无定所,无国无家。只追逐名利。

他阐述了三种人当时的状态:即愚蠢的人,有点想法的人,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最少,却得到的最多。他们用智慧轻易的获取财富与权力,或巧舌如簧,或沽名钓誉,或经营买卖。有点想法的人受到有智慧的人影响也去投机取巧,投人所好,经营买卖。得到不错的财富与权力。愚蠢的人最多,却因为不会这些东西而得到的最少,甚至根本得不到。但他们也受到社会风气影响不种田,不务实。这样国家如何强大呢?商鞅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重新让人民恢复到圣人统治下安居乐业的状态。有赖于商鞅,从秦国的后续发展来看,的确越来越强,以至于统一天下。

商鞅根据战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强国计划:农战。一切法律法规围绕农战来制定。那么怎样让人们安心种田呢?他认为风气如此的原因正是因为不公,想要让人农战,就要法治公平,国君公正。

想要公平公正就要取消对读书人的优待,每个人都要通过一致的方式来获取爵位,即种田打仗。这样农民就不会重视学问轻视种田。

加重商人的赋税,加重奢侈品的赋税,让这两种人活不下去,他们就会回去种田。也阻止了公卿之类奢靡。关闭旅馆,控制山林让游手好闲的人就不能随处游荡,也不能取食于山林,他们就会回去种田。

不能买卖粮食,只能自己吃,那么粮食就不会不值钱,有钱也不能买到粮食只好回去种田。想要富贵,只能通过战争,种田。粮食多了可以上交国家换取爵位,粮食就变成无价之宝了。又可以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战争。爵位高了又能得到更多的田产,田产多了粮食自然更多。既提高了参加战争积极性,又提高了种田积极性,还为打仗保障了后勤。

贵族除了嫡长子都要接受徭役。另外爵位与官位照样和普通人一样通过战争或种田得到。也不允许拥有奴仆。只有有爵位的人才能拥有少量仆人,还是一个月上班几天的,战争时期除外。

不允许私相授受,不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钱财爵位,不允许国君以个人想法封官,只能通过农战,官员必须从下面做起。

每个地方都安排法官,让人民都知道法律,官员们就能被群众监督。举报他人违法行为得到奖励。举报有爵位有官位的人可以直接得到他的爵位与官位。同时官员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就撤职…这样也避免了官员无能,得到官位的人无能。至此官员不能贪污腐败,不能无能。

上面说清楚了商鞅的方式方法,他的愚民就是:让聪明的人无法用他的智慧轻易获得权力与财富,只能和大家同一起跑线竞争。让耍小聪明的人无歪路可走,也只能通过固有渠道和不聪明的人同一起跑线。

这岂不是最大限度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保证了广大群众的利益?这岂不是最大的公平?

这只是商君书里的很少一部分,更多的大家可以去看商君书了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