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我辈普通人能做的事

近两日,我跟几位武汉朋友一直聊着,跟朋友亲属们的沟通也没停。

武汉有位做媒体的朋友总结:

他圈子里,凡年轻受教育多的,多谨慎以待。单位里器材定时消毒,大家自觉戴口罩。有车的接没车的上下班。同舟共济。只偶尔谨慎得过分:有人略低烧,未确诊,就自觉隔离了。真是“原地不动是最好的负责任”。

反而年长的、平日接触信息少的,容易走极端。

有大胆愣的不戴口罩,“怕丢面子”、“这有啥”、“别人戴了我就不用戴了”。有胆小虚的一惊一乍,“不让出去了?要死了!”

恕我划分得粗暴:这时代,常接触互联网、能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与不常接触互联网、不擅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写到这句,没法不联想到:同一个城市,有医生在前线奋战不息,隔江却还另有其人喜庆团拜、看演员带病演出呢,呵)

对看得见这条的诸位而言,大多平日有浏览互联网的习惯,且大多已具备相关基本知识。对你们,疫情信息已经得到了饱和推送,疫情知识已经足够丰富,我不再班门弄斧。

但对许多并不接触信息的,比如我们的某些长辈或小辈,他们接触信息多于街头巷尾、电视广播、家族群、表情包、拿过旧手机一看提醒几万条一条都没看:

他们许多人,还处于迷惘状态。

他们许多不仅是接触不到信息,而且没有处理大量信息的思维习惯。

哪怕我们将信息推送给他们,他们一看,疫情、变异、交叉感染、症状,“太复杂了不看”。

而这类人,许多已是我们的长辈,又是最偏爱线下社交的人群——越爱摄入信息的越容易宅,越不爱摄入信息的越容易溜达。

两极分化啊。

我已经有不止一位亲戚,不管怎么说疫情的严重,都车轱辘话“过年么见一面少一面”、“怎么就会那么巧”、“别人都不出门我就好出门了”。

所以,我们这些能接触到信息、了解情况严重性、也慢慢了解如何预防的,可以考虑这么做:

尽我们的力,深入到五颜六色的微信家庭群,用短信,用电话,用各种能间接接触到亲友们的方式,劝导告诫他们。

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不要惊慌但也不要大意,走一步看一步谨慎为上,洗手戴口罩少出门,类似的话。

别一次性用太密集的信息轰炸他们(他们可能会哦哦哦假装听但其实未必理解),许多老人就像小孩似的,循循善诱慢慢哄他们——就像他们小时候哄我们一样。

医生们在前线努力着。

到不了前线当英雄的我辈普通人,也可以充当播种机和宣传队。

信息在不断更新,我们多往信息贫瘠处,传播一点确实靠谱的信息。

多哄住一个长辈,多铲掉一份谣言,多传播一点疫病知识,就少一份感染扩大的风险,为医生们免一份负担。

最简单的:宅住,而且哄到长辈们宅住,吃好休息好,随时确认自己和周围人的身体状况,就算是我们的成功了。

(话说,我们忍了那么多年叨叨、终于也还没删掉的那些长辈联系方式,大概,就是为了留在今天用的吧?)

最后,大家过年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