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谈 | 所有内容平台的问题不在于算法,而是市场

腾讯和今日头条互怼黑公关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双方你来我往,争执得不可开交,可谁都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平台上的内容质量正在下降。

微信做出的自救改版正反映了这个问题。打开率、阅读率都在降低,所有流量都在集中在大号,小号的运营者越来越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离开这个曾经让他们志气飞扬的战场。

而头条呢,内容质量从来都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家流量分发平台,文章的质量等同于流量高低和读者的兴趣指向。

头条的做法有错么?

其实没有错。对于一家靠技术算法起家的公司,在被纸媒和门户网站霸占传媒圈的时刻,只有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最大限度地开发读者本身,才能够脱颖而出。

不得不说,当初那句“你关心的,就是头条”的宣传语,真的非常有魅力,第一次赤裸裸地把传媒的核心问题用简洁直白的语言昭告天下,简直就是媒体界的“日心说”,革了所有自以为是的纸媒的命:

我只想看我喜欢的,凭什么要知识精英指手画脚?我喜闻乐见就行了,你们特么算老几?

外加头条无与伦比的运营能力,不成功简直是不可能的。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所有的平台,几乎都是今日头条创造的算法推荐新闻模式的变种。

然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在头条成功的同时,各种对于头条的争议也甚嚣尘上。最核心的问题无非是两个字:低俗。

人们发现,新世界的大门是打开了,可这特么的是我真正想要的么?

我个人对头条是态度中立的。我看过头条,也刷过抖音,觉得里面的内容谈不上好坏。当人们谈起抖音头条上的低俗,其实我是愣住的,因为我根本没有看到过。。。

我的个人观点是,头条和抖音无非就是杀时间的工具罢了,模式化和套路化比较严重,多看了就没太多感觉。

至于头条和抖音的内容到底有没有价值,其实我不想做判断的,因为谁都没有权力去定义别人的生活。

是的,谁给我的脸来评判别人喜欢的内容就是低俗的呢?如果大众喜欢,我的低俗判定是不是太充斥了优越感了?

我也无法定义什么内容毫无价值。如果人类最终的欢愉就是将时间无限浪费于碎片娱乐,那我凭什么说碎片化阅读毫无价值?这种随便定义别人lowB的行为,根本毫无道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不喜欢,我算老几?

我尊重这种生活方式。尽管头条和抖音对我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改变,也无法提供给我自己足够的欢愉,那我真的从内心觉得他们带给别人的快乐是真实存在的。

毕竟,人和人获取快乐的方式不尽相同。科学艺术或者哲学思辨同样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但是这些东西带来的快乐是门槛的,你必须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后,才能享受到这种快乐。之前在风闻社区传播得很广的一篇谈游戏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在享受到有门槛的游戏带给人的快乐后,人就很难再回到原来那些简单快乐的生活了,因为阈值变高了。如果你的前任是吴彦祖高圆圆,那么你自然在现任上的选择不会考虑宋小宝和罗玉凤。

随着阈值的提高,一切往昔的快乐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可简单的快乐,还是快乐,难道不是么?你吃到第十个馒头才饱,不代表前面九个馒头并不重要。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还是不喜欢头条或者以头条系为模式的平台产品呢?

答案就是,他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就像我尊重头条系产品用户一样,内容平台是不是也应该尊重我这样口味稍微挑剔刁钻一点的用户呢。

当然我知道,满足小众的刁钻用户,其实是不符合绝大部分内容平台的逻辑。

大部分内容平台的逻辑是,什么火转什么,什么有流量就推荐什么。这有错么,没错,但这种千人千面的算法,说到底也只是千人一面的换装游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尽管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但高质量的内容依然欠奉。

当巨大的市场和具有诱惑的风口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不能苛责企业蜂拥而至,甚至蜂拥而至才是正确的。但正因为大部分蜂拥而至,那些仍然选择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不跟风的人,就会显得难能可贵。

从这一点来说,我更喜欢张小龙的微信,至少目前,微信公号仍然没有做算法推荐,我依旧可以从中收获我想看到的内容。

可微信公号说白了,和RSS订阅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没有区别,有的区别只在于,微信做到了RSS订阅想做而没有做到的收费模式。

一是广告,二是内容电商。

但老实说,这两种模式也正在毁掉内容。商业是没错的,作者打广告也是没错的,但作为一名读者,我不就想安安心心得看一篇好文章么?就有真的这么难么?

说到底,也许这一切的锅,都该由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来背。

本来写东西的人可以不打广告,靠单纯的内容为生。

而现在,免费的互联网让他们不得不在追求流量变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资本从来不在意质量,他们在乎的,永远只是流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