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紧急救援》摄影师鲍德熹:谈工业?请先把人当人看

采访/康堤

“现在你看到的物料,不要说最好看的,第二好看的都还没拿出来,我们现在只是在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里吃到一点海带哦!”

“我们这次有很多幕后纪录片的,赶紧拿出来放啊,你帮我催催梁凤英(林超贤电影制片人)!”

一个月前,第一导演(ID:diyidy)采访了《紧急救援》的摄影师鲍德熹。

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拿了七次,奥斯卡最佳摄影拿过一次,华人唯一获此奖项的摄影师,但你所不知,早在1985年他就开始做导演,至今也有四部导演作品。

但说起要在春节档上映的《紧急救援》,他一下子“着急”了。

作为从影36年最高规格的挑战,他坚信这部戏在视听上超过了《红海行动》,但观众对这片的认知度并不高(毕竟采访发生在一个月前)。

“我们是四个灾难,想想看,(开场油井)那只是前菜了。”

《紧急救援》“争分夺秒”版预告片

于是鲍德熹和我们详细描述了片中四场灾难戏到底难在哪,听完,发现什么剧组目送彭于晏被大水冲走这种地狱式拍摄都是皮毛。

当然,我们采访鲍德熹,也是想再听听他讲述香港电影的那段难忘的历史,毕竟,他可是挂着摄像机的移动电影史,香港近代影史的双瞳。

于是就聊起了《卧虎藏龙》《东成西就》《喋血双雄》《古今大战秦俑情》《如果·爱》《无极》……

干货多,瓜也香。

上菜!

500

鲍德熹和林超贤,他们这是很认真地在玩猜拳吧~

01

绝对大戏

大家现在对《紧急救援》的认识相当于一顿丰盛海鲜大餐只吃到一点海带

第一导演: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一直摸不准《紧急救援》到底拍的是什么,很多人也都不知道你是这次的掌镜,你从前也很少拍这种题材和规模的电影。

鲍德熹:《紧急救援》创造了我很多个第一次。

上天落地入水,四个很大的救援场面。通常别人的电影就是一个题材只是一部戏,它把四个重大题材都堆在一个电影中。

比如一开场的油井,我们不能在海上拍摄,我们机器上不去,于是就把整个钻井平台给搭出来。钻井平台有三个不同角度:一个是平面,一个是倾斜,还有一个是最倾斜,达到40度。人怎么走、站立,都要跟实际情况一样。这是第一个。

500

第二个就是急流,货车怎么在急流中运作,你知道凡是一到水里的拍摄,包括移动的镜头,都极度困难。

我们到墨西哥那个拍《泰坦尼克号》的片场,利用它水上的设施来拍。我说的好像很容易,但是在一个货车车头里面,一个本身很狭小的空间,太难操作,反而是那些大的地方,能够施展开的地方是好操作的。

这场戏拍完后还要拍上面的直升飞机,我从影这么多年,航拍最多的就是这部电影,有三四个演员在上面,导演也在上面了,我们其他人就不能再挤进去。

我们又在墨西哥当地用了真飞机,做液压遥控,模拟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所有状态,再拍外面和里头的共同情节的所有镜头。

500

第三个危机是客机坠海,飞机上出了意外,坠海了。

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剧组买了一架同型号的退役飞机,拍摄时要做闪电,要做灯光的转变,从夜转日,从阴云里头转出来,然后雷电闪,由于真飞机必须放在十米高的液压台上,所有的灯光和闪电器都要同时升到这个高度。

飞机最后要放在水面上,要做浮沉,最怕的又来了,所有的空间都很小,以老外群演为主的200个临时演员都在飞机里面,摄影组每次登上飞机的人数都有限制。

飞机舱外面要打很多灯,旁边都是水,你怎么打灯?那就要在岸上、在浮台上打,所有的灯都排列好,从窗外打到飞机里头。

500

最后一个是关于轮船的,主演进到发电机舱里,然后爆炸,发电机舱沉在海里,发电机舱就有很多的障碍物,场景很大,可是运动很难,所以要设立特别多的额外的东西去弥补这些不足。

500

所有所有的拍摄都是难度,都是极其困难的。

第一导演:三年前有个美国高分灾难片叫《深海浩劫》,题材上跟《紧急救援》有点像。

鲍德熹:只是跟我们第一个灾难有相似,但我们是四个灾难,想想看,那个只是前菜了。

现在你看到的预告片也都是前菜来的,预告片里那个飞机,你只看到它下来的那一刻,那不是真正的灾难,真正的灾难在前和后都有发生,而且在剧情上它有它自己的紧迫感。

大家可能觉得,救援不就是这么回事吗?灭灭火,救救人,打捞一下海上的人,就这么个事……

但大家没有考虑到整个剧情里,你救援的决定,你的次序,都会导致不同的命运。

这个电影不像我们今年看的一部电影讲火的,就是讲火,讲飞机的,就是讲飞机,它有四个不同的维度和思路,集中在一个部电影里。

震撼的场面太多了,《紧急救援》应该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个标杆作品。

第一导演:试着从观众角度看,你觉得这种刺激度会到一个什么程度?

鲍德熹:超过《红海行动》。

第一导演:感觉你把整个生涯的经验都发挥在这里了。

鲍德熹:对,从难度来说,这是挑战我36年的从业经验。我们这次有很多幕后纪录片的,赶紧拿出来放啊,你帮我催催梁凤英(林超贤电影制片人),哈哈哈。

现在你看到的物料,不要说最好看的,第二好看的都还没拿出来,我们现在只是在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里吃到一点海带哦!

第一导演:听你这么说,这么大的戏,筹备起来工作量是不是也很大?

鲍德熹:需要很好的计划,不光是你实际上的筹备,还要在脑子里筹备,必须早提出来,早准备。

比如说你要找到那些真正有这个高度和载重能力的升降机,可是来的升降机往往没这个载重能力,没这个高度,所以必须要去调节,否则你就拍不到了这个场景。

第一导演:那我顺着问,《紧急救援》你都做了哪些大型的准备?

鲍德熹:纵然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文戏的台词是慢慢出来,但导演的确是由头到尾把他的故事内容跟我说了一遍。以前在香港拍戏我们都习惯了,没有剧本的情况,只是知道内容,就要去筹备。

我们去厦门、云南采景,去美国、墨西哥那个片场采景,但是我们拍摄前没有实际上的景,还没搭出来。

500

所以那些筹备只是虚的,我当时要做关于海陆空所有的拍摄预算,做好我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水底找哪些人来拍,用什么样的器材,水底的耗材用什么样的才是好的,用什么设备,才能完成一个这么大的制作。

拍水底戏的时候,在美国Chapman有一个伸缩炮,可以伸进水里头,这些东西我要联系好,报好价。

直升飞机也是,要用什么样的遥控装置,什么样的航拍(包括航模)团队,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林超贤要求的动作就是速度快,你知道速度就是危险,比方说彭于晏爬天梯,上油井,我们需要做一个360度的环绕拍摄,跟着他来转,模型飞机的最大的弱点就是围着360度转,因为你不能快速,慢可以有,快就没有,快是要人手操作的,所有这些都要通过很多次拍摄,才能达到效果。

我从筹备到拍摄9个月,这的确是我从业以来,最头疼的一个工作。我真是可以说第一次做一个这么大的电影,从头到尾的设备,包括1000格的拍摄,各种大炮什么时候起用,我做了一份完整的预算出来,最后庆幸还是在这个预算以内完成。另外全片还有差不多1500个特效镜头,大部分都是高难度的。

500

第一导演:你刚才提到那么多危险都是第一次做,那现场怎么保证拍摄的安全性?

鲍德熹:第一,我们每一次爆炸,都先预估爆炸的能量最终会到哪里,所有的摄影机要做好防护措施,你一个火光上去,余火会把机器给烧掉,一定要用防火的布,我们完全达到消防员的保证质量。还有我们手持拍摄的时候,要真的往火里走,大家都穿着消防员的衣服。在这一点,我们上下共同一心,把安全做到最好。

第一导演:为什么《紧急救援》没用IMAX摄影机?

鲍德熹:不适合,IMAX摄影体积比较大,一个大家伙就不适合《紧急救援》里那个紧急的状态,因为它是在细小的空间来拍的,比如说飞机上,货车头里头,直升飞机里头,那些很难走动的,在船里各种各样的空间,它更施展不开了。就是要精小,而且像素要高,我特别采用了RED Monstro 全画幅8K拍摄,影片中大部分的画面都是8K的。

500


02

无间合作

林超贤很魔鬼,但我跟他不吵架;彭于晏被洪水冲走,谁也不准救他

第一导演:《紧急救援》是你第一次和林超贤导演合作吧?感觉你们好像合作过很多次,但其实并没有。

鲍德熹:很多年前,他做副导演的时候,我跟他合作过,但是具体什么时间我忘了,其实他记我倒是很清楚。

后来是在一次金像奖上我见到他,我说什么时候咱俩找个机会合作呗,现在就找到机会了。

林超贤认为《紧急救援》需要中外结合的资源,因为要跟美国的美术指导、特效及所有的团队沟通,一块儿工作,他觉得我比较合适。

不过他一开始找我拍的不是这个题材,是一个科幻的题材,我当时非常高兴,后来他说改拍这个《紧急救援》,想想这题材我也没试过,就大胆尝试了。

第一导演:之前林超贤的电影你有比较喜欢的吗?

鲍德熹:他的电影我看过不少,很多都不错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这是比较成功的两部戏,能带起观众对人物、剧情、动作的感受。他是出了名的动作王,所以我觉得跟他合作拍戏就是希望能够在他的电影当中,学到多一些他对动作的看法、拍法。

第一导演:这些都是在大陆合拍的电影,他之前在香港拍的,你没有觉得哪个更好?

鲍德熹:《激战》比较好看。他的特色就是关于动作与剧情交织的一个极点,爆发力,这是他的特长,而不是主打言情文戏的导演

 500

《激战》海报

第一导演:有没有发现导演一些不准确的操作,你现场去说服他的?

鲍德熹:这个我觉得不在于否定或说服,我来拍这个电影,就是为林超贤服务,我不是来拍一个“Peter鲍”的电影,这是我的初衷。

有时候他说,Peter,我们不要这样做了,我们换另外一个方法做,马上就进行。从不吵架,为什么要吵架,为什么要争执,我觉得争执这个态度本身是不正确的,就不需要。

所以在这还是导演自己的目标很清楚,然后我们尽量配合,我偶尔也会提意见,很简单,我一直都跟他说,你喜欢你就采纳,不喜欢你就按照你喜欢的方法来拍就行。

第一导演:都说林超贤是魔鬼导演,对演员特别狠,就你观察是这样吗?

鲍德熹:完全贴切,做导演拍戏的时候是忘我的,他只沉浸在自己的拍摄里。我见过不同类型的导演,每个导演都有他自己的脾气,但基本上他还是很关怀人的一个导演。

真的,我觉得他对我是很好,哈哈,OK。怎么来说呢?就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里,弱点在哪里?

我也希望他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一个更加能够帮助其他工作人员沟通的方法,这是他将来会做到的。

第一导演:彭于晏这次又拼了吧?他都和林超贤拼第四次了。

鲍德熹:我是第一次跟彭于晏合作,彭于晏很清楚林超贤拍的电影就是要拼命,所以他基本上是走在危险的最前方。

我打个比方,即便他穿了消防服,但爆炸就在前面,我们用1000格的拍摄让你很清楚地看到真的火,彭于晏怎么穿过真的火这样过来,那个火光是对着他的脸冲过来的,我不相信现在好莱坞的演员会斗胆自己来表演。

包括水,用1000格拍急流,真的是洪水猛兽式的,彭于晏一个人在下面,我们所有人都不容许在下面,包括保护人员和救护员,一个都不准在现场,都上去。很可怜,让彭于晏一个孤零零在下边,让洪水把他给冲走,是个危险得不得了的镜头。

 500

不光是彭于晏,就说辛芷蕾,你要潜进水里面,紧闭呼吸,游泳好的人都要练习,练了两个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还有王彦霖牺牲的那一刹那,要憋气,我们要拍一个他真正的离开这个世界的画面。你在水压底下没有氧气,一个完毕封闭的环境当中,这都是有生命危险的。

那彭于晏更加是这样,每一件事都冲在最前面。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这个幕后特辑好好的给观众看一下,我们的演员真是以身作则,在好莱坞你不会看到这些,我向你保证。


03

大导心路

和陈可辛说不定还会合作;嘲笑李安票房低的人很短视

第一导演:这次春节档你要遇到另一个Peter(陈可辛),好奇为什么《如果·爱》之后你们没有再合作?

鲍德熹:那应该问他,哈哈。《如果·爱》他需要我拍歌舞,他每一个电影都有每个电影自己的取向,他喜欢哪个类型的摄影就让他去拍。

比如说李安,《卧虎藏龙》后也没有再找我,但不等于他永远不找我,将来他回来拍华语电影可能还会找我,你想不到哪一天我又跟陈可辛导演合作,说不清楚的。

 500

《如果·爱》剧照

第一导演:因为你的导演处女作也是歌舞片,《爵士驾到》,当年你跟陈可辛有聊过《爵士驾到》吗?

鲍德熹:有聊过,他认为我拍的这个是比较适合的,《如果·爱》之前是杜可风在北京拍了十天,中间他停了这个电影,然后找我,希望我把它拍完,我就在上海拍了30天。

陈可辛拍戏都会比较容易,要重拍、补拍这样子,居然《如果·爱》没有补拍,完全没超支,还提前两天拍完。

第一导演:刚才说起李安,你怎么看他在《双子杀手》用3D+4K+120帧技术的同时还用CG来实现一种表演上的特殊理念?

鲍德熹:李安在拍这个戏之前,我是跟他见过面的,因为李安有几个打动我的地方,他跟我说,现在电视 (Netflex) 都已经是4K,甚至有4K、60格拍摄,我们电影还停在2K、24格的拍摄,大家不要小看什么格,什么K,它关于我们肉眼所看的这个动感的频率的不同。

如果你用每秒120格拍摄出来的动态,基本上跟我们眼睛所闪动的频率最接近,就是我一个挥手,这个模糊的程度是跟我们眼睛看的,肉眼看的一模一样,没有更模糊,没有夸张。

500

《双子杀手》剧照

所以李安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方法,他认为这个120格是最能代表了人的肉眼所看见的那个东西,所以他钟情这个,哪怕这个特效要增加钱,他情愿减自己酬劳。

他对艺术的追求让我很感动,你看看现在电视都这样了,我们电影还停留在一个几十年前的一个规矩里,我们对得起观众吗?

李安是为了电影更前进一步,要迈出技术上的历史性的一步,是很痛苦的,每个在背后嘲笑他的人,说看看你的片子票房不好了吧,这些人真的只是把钱放在你的两个眼珠上,你眼睛里没有电影,没有艺术,只有钱,一个非常虚荣,没有前进眼光的短视者,没有看到李安如何推动电影的工业化,往前走一步。

我是完全支持李安的。当然在具体操作上,是不是可以先走60格?不是说不可以。是不是可以不用3D,是2D可不可以?4K、60格可不可以?完全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做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往前走一步呢?

我们这次《紧急救援》就是因为是8K的原底,我希望以4k、48格发行,但是这样会造成所有的特效:本来2K变成4K,本来24格变成48格,是不是变成4倍?那么这个预算就拉不下来。但这是电影的方向啊,它终究要走到那里去的。

第一导演:你在跟他合作《卧虎藏龙》的时候,有意识到他会走到这一步吗?

鲍德熹:反而不是我,因为李安的进度是飞跃发展的,为什么?他亲口跟我说,在《卧虎藏龙》的时候,他是电脑白痴,基本上不懂特效的,他在之前的电影也都不做特效的。

所以《卧虎藏龙》基本就是实拍的,你说这一部大片里只有40个特效镜头,而且40个镜头里头很多是擦掉威亚而已,讲出来笑死人了。

所以他是这样一个导演,不断的学习,紧接着拍了《绿巨人》,掌握了CG的经验,然后又拍了《少年派》,掌握水上高难度拍摄,他掌握了这两个以后,才出了《双子杀手》换脸的戏。

我觉得他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他想创新一个潮流,他说他自己是个试金石,一个开发者。他希望自己能够为电影做出贡献,我觉得这也是所有的电影工作者的最大的一个愿望,一个理想。

500

《卧虎藏龙》工作现场

04

影史钩沉

“误拍”《东成西就》笑翻全场;《无极》口碑翻身有道理

第一导演:张艺谋也是摄影师出身,拍《古今大战秦俑情》时有没有做些交流?

鲍德熹:没有,他很安分守己地做他的演员。

他只是看到我打的一个光,就是在一个树林里,我用了一个逆光,很高的,反射进来,做了很多树影投射,然后用大光圈来拍,他问我这个拍得出来吗,我说这个能拍得出来,他说这个布光方法,以前就没有采用过。从那个时代开始,他也基本上不做摄影师了,做了演员之后,他就做导演了。

第一导演:《喋血双雄》是你唯一一次和吴宇森合作,那部戏给你带来的最大的经验是什么?

鲍德熹:《喋血双雄》是吴导的辉煌时代,怎么辉煌时代呢?就是你看到一个满腔热情的,希望能够拍好戏的导演,就是他每天咔嚓一张纸,你看到那些镜头,就有40个镜头,40个镜头里面有30个都是轨道拍摄的,我说导演一天拍不完,他说今天拍不完,明天再拍。

而且吴宇森他做的那个镜头的特写,当时真是很难拍的,不是开玩笑,就是你这个人这样走过来,机器是快速的用一个长焦镜头快速的跟你对照着过,你知道那个对焦是要很精准的。

因为你过来,越来越靠近,然后靠近之后越来越远,这样的速度是只有千钧一刹的,只有一瞬间,你要拉得很准,而且那个时候的速度很快,全部是慢动作,48至96格拍摄的。当时又开辟了一个动作片的新天地,我又学到了东西。

 500

《喋血双雄》剧照

后来《跛豪》那个电影也很考我的,麦当雄当时是监制,而导演潘文杰是主打电视剧出身的,麦当雄跟我讲,Peter你可不可以运用你电影感的方法,令它更具史诗感?

所以我肩负了一个使命,我在舞弄镜头方面,的确想了很多工夫去协助导演,用影像手法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所以当时是拍得挺困难的。

第一导演:你是《东成西就》的掌镜,当时怎么参与进去的?洪金宝做动作戏时你怎么配合?

鲍德熹:因为动作是喜剧动作,那是我的新尝试。对不起,我本来不是拍《东成西就》,本来我是拍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上下集,我签了合同,可是他拍了十天以后,拍不下去了,想不出来这个故事怎么发展,因为春节要赶着上一部,马上把当时的《东成西就》(第二集)交给刘镇伟去拍,然后我就转入《东成西就》电影当中。

这对我是新尝试,你也知道,什么东西都有新鲜感的,当然洪金宝做动作的时候,他用了很多很多的快格,有时候的格数快到每秒18格,每秒17格,对我来说蛮新鲜的。

第一导演:梁朝伟、梁家辉对着镜头扮丑,你现场拍的时候,那个气氛大概是怎样?

鲍德熹:很愉快的,就是我偷笑的时候,我的眼睛要离开摄影机,因为如果我的眼睛是盯着观景器,我笑的时候机器会动的嘛,所以我只能离开它,我自己会笑,那么演员当然会感受到我笑,但是我没有笑出声音,没影响到他们的表演。

你真的想不到梁朝伟在镜头前会做出一个那样的表情来,特别是梁家辉后来扮女人唱的那段歌舞,我们现场的工作人员全部都笑翻天了。

 500

《东成西就》剧照

第一导演:那《无极》呢,因为它这些年一直被反复的提及,它有点像当年那个《大话西游》,就是刚开始出来之后,大家对它有一些评论不太好,但是这两年好像又有一些新的解读空间。你有没有预料到这个状况?

鲍德熹:我没有预料过。它当时拍出来的时候超多劣评我就没有预料。我是了解这个电影,了解陈凯歌他当时想什么的,电影里面每个角色,包括谢霆锋、张柏芝,都是我们生命当中的一部分。

这个电影是一个关于人性的电影,它其实说的都是“我自己”,你要把自己代入到每一个角色当中,你就发觉每一个角色都是你心中的一个部分,这就是无极。

所以它是一个内心的世界,如果我们只带着一个批判的角度去看,就是你这个坏人是这样,你怎么会这样想,其实是不对的。

我自己认为,这个电影之所以有魅力,是在于你必须不是批判着去看,你是必须用自我的第一人身,代入到每一个角色当中。你试试看,你如果用我的方法去重新再看这个电影,你会有新的感受。

500

鲍德熹在《无极》片场

第一导演:这是你当时在拍摄的时候,就跟陈凯歌导演有聊到的吗?

鲍德熹:对,就如同在《卧虎藏龙》拍摄的时候,我跟李安导演说,这是一个完全的女性电影。

他叫我闭嘴,因为这是不会卖座的,哈哈。但确实是关于女人的故事。

三代不同的女人:碧眼狐狸是江湖的,老奸巨滑,她想得到的就是权力;

俞秀莲代表了中国广大的妇女,就是那种墨守陈规,永远忠诚于旧世界的所有规律,行走的规矩人;

最后的玉娇龙,就是最反叛、最自我的年轻一代。每个人都只想追求她自己要的东西,这三个女人围绕着一个男人的“性器”,就是对青冥剑的争夺,这怎么会是一部男人的电影?

05

路过未来

我们猛讲中国电影工业化,注意,它的标准就真的把人当人看

第一导演:你在2015年《钟馗伏魔》之后就没有再当导演,那部戏是不是对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鲍德熹:没有,我也在寻找好的题材和好的剧本,也希望对电影工业有要求的制片人,能够找我来拍一些工业化的作品,但是剧本要打动人心。

在这点来说,我是充满了干劲,现在在筹划当中的都开始进行了,我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人生有不同的经历,我觉得是我可以重新再去做导演,因为我在这个中间已经吸取了很多的教训,不能老是拿五年前,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来衡量一个人。

500

《钟馗伏魔:雪妖魔灵》拍摄现场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你本人,是你的认知有没有改变。我觉得电影到底来说,还是一个团体的作品,个人发挥有限,你还是要靠一个团队来完成。所以千万不要把个人魅力看得太重,一定要好好利用主创,帮你去完成你想要讲的故事。

第一导演:电影工业化,你在过去也一直强调这个,如果工业化成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像演员工作时过度疲劳猝死这些是不是工业化的需求?

鲍德熹:我打个很简单的比喻,电影工业化就像我们平常的工业一样,工人是要保证他的休息时间,他每周的工作时间是有规定的,国家是有规定的,你超时是要补偿,你加班是有工资,所以在这点来说,这就是工业。

电影的工业化就要有一个更好的规矩,这个规矩是纪律,是对我们所有人有约束的,从制片人开始到导演、到摄影到各个岗位,必须要做到你职业、专业的那个范上,那么至于拍摄,我希望每天拍摄应该在14个小时之内完成。

然后你想想看:包括收拾东西来回,你就已经用了16个小时,那么工作人员回去只有8小时,连吃饭洗澡睡觉,这样每天来说对他们已经是极限了,所以我认为14个小时现场拍摄是一个极限。

《紧急救援》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123个工作日里,14个小时之内的拍摄是绝大部分,只有偶然的几天有时候真是没有办法,这个场景要收拾了,完成了,或者遇到什么意外的状况,我们会用到16、17个小时,但是一般来说,我们都不会这样。

人道嘛,我们就是挺人道的,但是整个电影工业,特别是电视剧要注意,没日没夜工作的话会让工作人员都在极度的劳累当中,他们真的是普通的劳工,那些机工、电工、场工,包括道具,那些场务,对吧?

所有这些都是劳工来的,我们要照顾他们的休息,他们好的精神状态带给我们下一个拍摄日更好的效率。

这都是返回到资方的口袋里头的,所以我们口头上猛讲中国要进工业化,请注意工业化其中一个标准就真的把人、把工作人员当人看,一定要有规范。国家都有对工人有规范,有照顾,为什么电影不可以?我只是想说这点。

第一导演:那你觉得成立演员工会有必要吗?

鲍德熹:工会在中国来说,基本上都不应该成立,工会是另外一个层面,因为工会牵涉到劳工争取多少钱,因为现在议价都是根据你的实力来议价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价格,你是电工有资格的,你好的团队他会拿高一点的人工,你的资格不够的,低一点的团队便宜一点他都会做。

所以这个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希望统一标准就是对劳工的这个基本保障的休息要有规定。这个不需要工会,电影协会就可以做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