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取代美国成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来源:新京报 | 2020-01-15 

  东盟取代美国成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9年我国外贸突破31万亿元,民企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尽管去年全球经济表现低迷,我国外贸进出口仍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1月14日,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1.5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3.4%。其中,12月的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都创下月度历史峰值。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有所调整,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过去的一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东盟取代美国,跃升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展望2020年,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出口增速中枢或将回升,原因包括OECD(经合组织)综合领先指标显示全球经济或至少企稳至2020年上半年。此外,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出口企业预期产生正面影响。而去年二三季度出口季度环比增速均显著低于历史同期均值,低基数有利于提升今年出口同比增速等。

500

  看点1 保持增势

  我国仍有望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2019年,我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进出口仍有3.4%的增速。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在1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我国仍然有望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对于外贸平稳增长的原因,邹志武分析称,首先,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前11个月数据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了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增速明显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其次,我国经济整体韧性比较强,这在外贸领域也同样体现。去年有实际进出口活动的外贸企业达49.9万家;2019年民营企业也首次超过外资企业成为最大的外贸主体,其中出口占比更是超过了50%。

  此外,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2018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以及规模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报告,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指标全球排名在2018年提升32位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了9位,升至全球第56位。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12月当月的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都创下月度历史峰值。数据显示,当月进出口规模达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达1.67万亿元,增长9%;进口达1.34万亿元,增长17.7%。

  不过,关于2020年的外贸形势,邹志武坦言,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显著增多,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复杂。“但随着国内‘六稳’政策措施继续落地见效,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动力转换加快长期趋势没有改变,预计2020年我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

  看点2 结构优化

  民企成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近六成

  实际上,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不止总量增长,结构也有所优化。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个百分点。

  此外,2019年,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邹志武介绍称,2019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40.6万家,比2018年增加8.7%。同时,中部、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分别达28.3%和22.4%,增幅均比东部地区高。此外,民营企业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也不断增强,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25.6%、11.4%及15.6%。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民营企业之所以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主要原因包括贸易摩擦之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布局全球。此外,中国政府“走出去”及“一带一路”等多项开放政策,助力民营企业更好地开拓全球业务以及国内生产力增长,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向外溢出等。

  彭波表示,由于民营企业更有活力,发展更快,这样的结构调整将有利于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也有利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及在外贸中获得更多增加值,更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看点3 进口量增

  猪肉进口增加75% 全年超200万吨

  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中,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此外,铁矿砂、原油、天然气、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景气度回升。2019年11月份以来,我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扩张,带动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增加。其中,12月份铁矿砂、铜矿砂、成品油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7.2%、31.9%和10%,推高了进口规模。

  去年,肉类产品进口增长比较快,全年进口猪肉210.8万吨,增加75%;进口牛肉165.9万吨,增加59.7%。此前,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猪肉132.57万吨,同比提升43.6%,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我国共进口119.3万吨猪肉的数量。

500

  近半年来,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我国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增加猪肉进口量有助于缓解国内市场猪肉供应偏紧的情况,目前也已看到效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从同比看,猪肉价格上涨97%,涨幅已回落13.2个百分点。

  看点4 中美贸易

  对美进出口降10.7% 贸易伙伴位次改变

  2019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东盟跃升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彭波认为,长期来看,这是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地区经贸合作以及中国产业升级背景下,东盟与中国的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以及中国消费升级加强了对东盟商品吸收能力等因素综合的结果。

5002019年9月23日,第16届东博会高官会宣布,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初步定于2020年9月18日—21日举行,主题国是老挝。图片来源:中国—东盟博览会

  邹志武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从11月、12月份开始,自美进口已经有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12月份进口了788.3亿元,增长9.1%,其中农产品进口141亿元,增长2倍;汽车进口2.3万辆,增加1.5倍。去年1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相关企业的申请,开展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加征关税的排除工作,对排除范围内的商品采取不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等,12月当月,进口美国大豆、猪肉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我们相信,随着中美即将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不但对中国、对美国以及全世界,不论对贸易还是对今后经济的预期,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邹志武表示。

  目前,中美经贸利好因素不断出现。1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应美方邀请,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将于本月13日-15日率团访问华盛顿,与美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