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牛的教授在中国,在湖南师大!

来源 | 法新观察(faxinguancha)

作者 |  余是以言之

500

从昨天到今天,我们在姊妹公众号“律新观察”上连续用两篇重量级的文章,讲述了一位连续多年指导自己的博士硕士写论文(其中包括至少6篇博士学位论文和12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自己思想和智慧的博士生导师;不仅如此,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还作为答辩委员参加其学生的撰写的关于其思想之研究的博士论文答辩。

延伸阅读——

"崇高感优美感"论文弱爆了,我们发现了一个更神奇的存在

连夜刷了上百篇与“张楚廷”有关的文献后,我们有了更多发现…

此事情节之离奇,迅速在网上掀起了一番热议。不料,事件曝光以后,旋即有湖南师大的校友与师生不断在这件事上为他们的老校长洗地。而湖南师范大学官方,具体说是湖南师大宣传部部长也在16号当天接受媒体采访,言之凿凿地表示:经过认真核查研究并了解相关情况,张楚廷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答辩,所有程序都是合法合规合理的,没有问题。

不仅如此,这位部长还进一步跟记者解释:张楚廷是著名教育家,从事教育六十多年,发表论文1700多篇,入选“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名单。不仅仅是他的学生,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教育思想。

部长大人着重强调:“这是无可非议的,这和研究鲁迅是一样的。要是在学界没任何影响力,你让学生来研究他,讲不过去,是不是?”

张教授所发表的1700多篇论文,我们昨晚拜读了其中的两篇(相关分析参见:连夜刷了上百篇与“张楚廷”有关的文献后,我们有了更多发现…);同时,文献检索还进一步发现,中文期刊中对于张楚廷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献,绝大部分都是他指导的博士和硕士发表出来的——部长大人说还有“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张的思想,不好意思,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是,没找到!

至于部长大人说“这个研究鲁迅是一样的”,就更扯了。这怎么能一样呢?

其一,鲁迅先生1936年就仙逝了,而张大教授还在世,谈不上盖棺论定;

其二,鲁迅在文坛的地位是举世公认的,张大教授呢,或许其所思所想有独到之处,但不好意思,除了小圈子在吹吹打打以外,似乎没多少人知道这位“大师”的存在;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鲁迅生前可没干过指导那些崇拜他的学生来研究自己这么奇葩的事儿,更没一边做指导老师,一边做研究对象,一边当答辩委员。

所以,不好意思,部长大人,您的说法我们完全无法苟同。

我们人微言轻,那些指责我们“外行“、不懂张大教授思想的”光辉和伟大“的朋友,不妨听听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教授对这件事的看法:

网友并非认为不能研究张楚廷的教育思想,而是质疑由张楚廷指导自己的学生研究自己的教育思想,并由自己来评价研究的质量。莫非作为导师的张教授,和作为研究对象的张教授,不是一个人?这是不能和研究鲁迅相提并论的,鲁迅指导过学生研究自己吗?

“总归要避一点嫌”,这是网友对此事最朴素的想法,而这其实也是基本的学术规范。“利益回避原则”是学界的普遍规则,论文盲审,有的学校规定导师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就是避免利益关系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然而,对张楚廷教育思想的研究,本人并没有回避,还亲自指导,这就有悖基本的学术原则。

——引自熊教授17日发表于光明网的时评

作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学者,熊丙奇教授认为张楚廷教授的有关行为抛开了基本的“利益回避原则”,有公器私用之嫌。

另外,宣传部长大人和很多湖南师大校友在论述张楚廷教授如何伟大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件事儿,即张教授曾入选所谓“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名单。

名头看起来很唬人,这么牛的评选是谁组织的,中央吗?我们手欠地搜索了一下,发现并不是:“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评选活动系长江教育研究院、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评价中心发起,由方略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协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闹了半天,只是个非官方的评选啊,好大的名头,差点砸死人。

在张教授这件事上,看来指望湖南师大认真对待是不可能的了。无论是学校、师生还是其校友,都在强调张教授任校长时的丰功伟绩,仿佛如此就可以正当化其学术伦理争议似的。

好吧,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只好败下阵来,并且落荒而逃。

(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