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分合——中华文明极简史(1)

如果单单看中国文明发展史,可以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描述整个过程。如果按照中华文明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我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胜天、霸地、人和,这是通过三次分合完成的演进历程。

 

第一次分合 胜天

盘古开天地

史前文明时期,人类先祖为了生存主动了解自然并尝试利用自然,开始使用火和制造工具。

 

有巢氏和燧人氏

在远古时期,虽然面对猛兽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但是随着人类掌握了搭建居所、钻木取火的技能,种族生存有了保障,并且人类开始尝试定居生活。

 

女娲和伏羲

中古时期,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积累经验,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逐步深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提高,有了更多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定居生活大大加速了人口数量的增长,量变引发了质变,人类的社会属性开始成形,族群终成长为氏族。

在族群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的生存所需并且繁衍人口的女性获得了领导地位,这种围绕母系血缘关系组成的族群就是氏族。

氏族的人口增长带来了新问题,成长到不易管理规模的氏族,解决办法就是分裂出新的氏族,就像是蜜蜂分群一样,从现在的氏族分出一部分人口,在年轻的新首领带领下,出去建立新的定居点。

人类开始分

 

为了更有效的对抗自然灾害和同类竞争,有相关血缘关系的氏族与氏族逐步联合在一起组成部落,部落培养战士承担起守护安全的责任,部落一般用图腾来标识自己。

人类开始合

 

通过狩猎获取动物蛋白贡献的价值提升,创造能力的差异以及部落外争内斗的需要,氏族和部落的领导权逐步又转移到了男性手上。紧接着父权意识出现,部落里开始有了婚配、父母及家庭的观念,通过婚姻进行跨部落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

 

从炎黄到大禹

上古时期,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发明创造的成果越来越多,通过联姻交流,各个部落的生产力水平提高速度很快,尤其是部落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步确定,当生产能力上了规模之后,对土地的用途有了划分,例如种植用地、养殖用地、渔猎用地,部落的定居地也基本稳定下来。

当人类意识到通过有组织的开发自然,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劳动剩余,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部落联合在一起,以共同的祖先为纽带组成了部族,部族所控制的区域已经可以跨越现在的省域。

在部族扩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与其他部族发生碰撞。靠哔哔解决不了问题,那就靠真正的战争决定结果吧!

先是通过阪泉之战,炎帝部族打不赢,确定了不向黄帝部族所占据的区域扩张,因为双方是亲戚,所以双方定下了盟约。

炎帝部族继续扩张,然后是涿鹿之战,炎帝部族还是打不赢蚩尤部族,拉上黄帝部族一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涿鹿之战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族进行了一次全面融合,为了识别血缘延续,有了上古八姓及其演化出来的更多姓。

炎帝擅耕黄帝善战,这一组合的华夏共祖,给华夏这个民族打上了耕战立国的烙印,这一特色后来到了秦国时被再次发扬光大。

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合,第一次分合的标志性事件。语言和文字的出现保证了第一次分合交流的需要。

 

天下共主延续到尧舜禹时代,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天下共主组织流域相关部族,集中力量办大事,先堵后疏,大禹治水成功。中国人不需要再幻想神话英雄,用补天、射日的方法战胜自然灾害,因为人定胜天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