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夸赞师父师娘的徐中民继续正面刚:四位一体的方法论

来源 | 书味香(shuweixiang-lanzhou)

作者 | 徐中民

近日,我七年前的文章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争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章是我主动投稿的,与导师程国栋无关,他又不是共同作者。文章发表后,当时就受到很大的舆论压力,但那只是来自科学圈,我师娘就要求我撤稿。我没有行动,届因下面这篇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因为在这个创立的四位一体的观察体系中有师娘母亲的位置。由于我的不慎,描述导师和师娘家庭和谐的正反馈环关系的文字多了,将导师家庭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内心非常的内疚和痛苦。我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将完成的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如何观察到共同发展之路的先行刊出。天意从来高难问,能不能起作用就看它自己了。

另:文章只是写成了,还没有投稿正式刊物。所以大家引用要注意,注明书味香公众号,署上作者姓名就可以。

500

四位一体的方法论

徐中民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理解世界这个统一体,认识自我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本文在结合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圣父(天)、圣母(地)、圣子(人)和圣灵(灵感)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新的方法论主要包含如下内容:(1)圣父和圣母是观察对象(景),根据认知模型和过滤器的特征可将观察对象区分为前景和背景,下层之景和上层之景等,其中前景和下层之景是快变量,背景和上层之景是慢变量,他们相互之间存在褶层。要将他们视为一个统一体观察,就需要跨越其中的褶层。(2)圣子既是观察者也是行动者,他的情感空间影响自己的认知模型和过滤器,对观察结果有影响。采用内含的视角,注意到心态是智力的一部分,开展自我观察和对问题不评判,以及采用动态的观察视角,这些是观察者跨越情景空间褶层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分析了等级层次体系中个人发展的情感空间结构的演化动态:从方形实心,到方形虚实相间,到圆形虚实相间,最后是阴阳鱼式的。并分析了观察者的情感空间结构,在情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对观察者理解和行动的影响;(3)圣灵是驱使观察者想到或完成某种事情的力量。在共同的发展之路上,变化阶段需要上升性精灵的牵引让我们发现新的正反馈环;在控制阶段需要恢复力精灵的牵引让我们将向心力和离心力控制在活力窗口范围内。上升性和恢复力精灵说明圣灵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共性是都是带方向的偶然性。(4)新的方法论对科学研究和生活可以产生很多启迪,如科学研究需要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结合;研究结论不能盲目地跨等级层次外推。就生活方面来讲,个人发展是要适应社会,能看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起点。综合来看,新的四位一体方法论是融景情理于一炉的方法论。它可以帮我们打开第三窗口,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认识自我。

关键词:四位一体,景情理,情感空间,方法论,启迪。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认识我们自己,以便我们采取合适的行动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何谓理解呢?如果能从观察对象的独特性上提炼出一些一般性因素,不同的人可以共同确认这些因素,这就说明他们相互之间理解了观察对象。人的行动主要受自己理解观察对象后产生的思想所驱使。何谓合适的行动呢?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面对世界这个统一体,我们理解和行动的过程存在的一些可以总结提炼成带有普适性的东西。

1   四位一体

1.1 西方和东方的三位一体

西方的三位一体指圣父、圣子和圣灵这样的统一体,其中圣父是创造者,圣子是救世主。创造被当成是从现存的混沌中衍生有序的过程,救赎是从邪恶的干扰中恢复原来有序的过程(Jung Yong,2006 )。创造和救赎是困难的,因为都要从混沌状态中衍生出有序,而混沌系统是很容易忘记自己的过去的(Ulanowicz,1997)。圣父和圣子之间的依存关系是靠圣灵来维持的,圣灵作为一种连接原则而存在。相对来讲,圣灵的地位有点模糊,他(她)经常被当成圣父和圣子的一个属性。尽管也有将圣灵解释成母亲的说法,但大多略显牵强。其实在所有事物中都存在的圣灵作用,圣灵非常类似于我们平常讲的灵感,是一种促成变化的力量。西方的三位一体模式重神,人在神面前,大抵没有地位,因而存在与实际生活脱勾的问题。

东方的三位一体则不然,天地人三才是东方的三位一体。兼三才而两之,易六画而成卦。天(父)和地(母)的形象来自于中国的宇宙论著作《周易》(马恒武,2010),其中第一卦是三根纯阳线组成的乾卦,通常解释成创造力或天,而第二卦是三根纯阴线组成的坤卦,通常被解释成接受性或地。乾卦和坤卦提供的其它6种卦相(子和女),代表世界上的一切。子或女(人)是天(父亲的象征)和地(母亲的象征)的产物。显然,东方的三位一体也是一个统一体,它的基础是阴阳图(图1)。其核心是一分为阴阳,以及阴阳相互转化和互补的思想,这已经成为东方思维的潜意识。道生一,一生二(阴阳),二生三,谚语也反映在阴阳图上。一用大圆圈表示,二用阴阳符号表征,三指阴,阳和连接阴阳的“鱼”眼,其中“鱼眼”将阴和阳(二)连接在一起;二在一(大圆圈)中,一在三中。总而言之,“一”在“二”中,“二”在三中;因此“一”也在三中(Jung Yong L,2006)。这是中国三位一体的观点,它使用家庭符号来代表宇宙。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圣人,由于事情是由人完成的,因此东方的三位一体比西方的更切合实际(Qian mu,2002)。

500

图1   阴阳鱼图

1.2 东西方三位一体的区别和联系

东方的三位一体具有家庭的特征,由于家庭具有传承的特征,人在其中的角色会变换,子女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因而原本归于天(父)的创造力的来源反映到了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上。如乾卦和坤卦的象辞说明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阐明了人要向天(父)地(母)学习,吸收外部世界的力量。如何吸收外部世界的力量呢?东方的三位一体表述中缺少圣灵的成分。一件事情是否做得好,除了个人的能力外,还需要考虑灵感,机遇等很多外部条件的影响。实际上,历史上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性灵也很重视,随园主人袁枚曾经就创建了性灵学派(袁枚,2010),遗憾的是并未建立完善的科学表述。

西方的三位一体重神,东方的三位一体重人重家庭,因而东西方文明对情感的重视也不一样。西方文明提倡竞争。在竞争性社会中压制和屈服是对抗双方的两种常态。权力体现的是对对手施以高压而使之屈服的能力。自然科学知识的进步大抵就是一种权力进步,因为伴随自然科学知识的进步,就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钱穆,2012)。东方文明提倡和谐,重合作,重情义。情感也具有权力类似的作用,这在矛盾的处理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化解生活中的矛盾,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这在中国历史上成功的资源管理案例中比比皆是。这说明情感与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同样类似于一种权力。但人的情感和思想是内发的,这与来自外界的干扰通常不一样。因而,不能像控制自然界那样来控制人的情感。人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会影响我们观察问题的视角,影响观察对象的清晰度。要理解这个世界,影响观察的情感显然不应该忽略。因而东西方的三位一体存在互补的前提,而且也有必要将二者互补在一起,来更好地解释这个世界(王治河,樊美筠,2010)。

1.3 四位一体的方法论        

东西方的三位一体都是为了理解世界这个巨大的统一体,也是为了增加我们学到的无知(Cusanus,1997)。本文采用互补并茂的原则,在西方传统的三位一体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圣母的成分,在东方传统的三位一体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考虑圣灵的成分。如此,就将三位一体的思考模式扩展成了四位一体的思考模式。在理解的统一体中,必然有具有悟性的存在物,可被领悟的对象和理解后的行动(Cusanus,1954)。四位一体方法论就是将“圣子(观察者)”理解成有悟性的存在物,实际之景(“圣父和圣母”组成的统一体)被理解成可被领悟的对象,理解行动就是“圣子”在“圣灵”的帮助下对眼前之景的理解,以及理解后的付诸实践(形成思想,采取行动等)(图2)。显然这里强调的是观察者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万物都是吾心所照现。实际之景哪些会投射到观察者的情景空间(物理环境与观察者心理环境空间的叠加)中,这受观察者个人情感的影响;观察者又是如何理解后付诸行动的,也受观察者的情感影响。所以,在具体阐述四位一体方法论之前,先介绍观察者的情景空间结构。

500

                           图2    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图示

2  情景空间结构

2.1 情景空间中的结构性成分

物理环境(景)和心理环境(情)交融影响观察者的理解和行为。物理环境的影响是推论心理环境的基础,物理环境需要投射到观察者的心理空间中去,与之叠加然后从心理环境中反射出来表现为观察者的行为(Lewin,2015)。观察者能观察到什么,观察是否系统全面,理解得是否有偏颇,能否做出修正,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否适应外部环境?这些都与情景空间中的3个主要结构性成分:认知模型,过滤器(Valerie和Allen,1996),以及情感空间结构有关。


(1)认知模型,指观察者在观察开始前,依托以往的经验,心中形成的有关观察对象结构和动态方面(主要是结构方面)的信息。正是因为有这种认知模型的存在,所以在实践中观察者经常容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想观察什么,最后真的观察到了什么。认知模型是可以变化的,观察者可以通过吸收新的经验来补充完善,直到我们心中的认知模型修正到与外部世界的经验模型一致为止。只是观察者的认知模型能否变化(进行补充或修订),这与观察的情感空间结构有关,与观察者在情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因此,认知模型没有真假之分,只有与外部环境适应还是不适应之分。

(2)过滤器。过滤器是科研人员处理数据收集过程的一种工具。通常,过滤器具有延迟,加强和综合输入信号等作用。过滤器使用窗口大小和长短变化对观察的实际之景的结构和动态(主要是动态方面)有影响。窗口大小通常指窗口涵盖的空间范围大小,长短指涵盖的时间长短。窗口大的涵盖的景范围大,小则范围小。通常大的窗口对精细事件不响应或响应慢。窗口长的可以将过去遥远时期的事情与现在发生的事情一起考虑,容易采用动态的视角观察问题,而短的则对过去遥远的事情不响应,容易采用静止片面的视角观察问题。

(3)情感空间结构。通常,人的情感可用喜怒哀乐等二元分类体系来概括。苦乐情感借助想象的作用可以诞生希望和恐惧两种情感,也是一种二元分类。情景空间中二元对立成分(如苦/乐)是并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针对变化的难易,也可二元分类成实心和虚心两部分,实心的认知模型不容易发生变化,虚心的容易发生变化。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容易发现可以用类似阴阳鱼式的拓扑空间结构图来表示观察者的情感空间结构。实际上,还要注意到情感空间结构也是动态演化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处事行动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行动与外界发生摩擦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如何用图形表示行动与外界发生摩擦的大小呢?这里用方形和圆形来表示。俗话说,立身钱做样,内方还得外边圆(图3)。方在中文中有特殊的含义,指做人的根本,如善良正直等一些美德,没有这些美德人立不住。方还有棱角分明的含义,寓指一个人的行动与外界发生作用时,容易产生摩擦,个人受到伤害的机会也越大。圆就不一样,如果人处世圆滑,与外界的摩擦就会少一些,受到伤害的机会也会减少。另外,一个人在这世界上,经过生活的洗礼,棱角会被磨圆。虚,实可用来表示世界上广泛存在的互补对立成分,如合作-竞争,前景-背景,实际之景-心中之景,观察者-被观察者。所里可以用方和圆作为外形,结合内部虚实的区分来象征性地展示不同等级层次中人情感空间的结构,见图4。

500

图4   不同演化阶段的情景空间结构

图4(a)的情感空间是实心的外方,图4(b)是虚实相间的外方,图4(c)是虚实相间的外圆,图4(d)是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分别代表下层,中下层,中上层,上层,这4种不同演化阶段人的情感空间结构图。接下来先说明观察者情感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以及不同阶段的情感空间结构对观察者理解和行动的影响。另外,处于情景空间结构中的不同部位,也会影响观察者的理解和行动,因为相关讨论涉及与景有关的概念,这留待3.2节详细讨论。

2.2 情感空间结构的演化

登高望远可以让人视野开阔和心胸开阔一些。人的发展是朝眼大一点,心大一点的方向演化,这原本也是共同发展之路的指向(Xu Zhongmin et.al,2018),所以这里用人在等级层次体系中的攀升来说明人情感空间结构的演化。

人本质上是一个竞争者,西方经济学根据人具有不可遏制地追求利润的愿望,达尔文主义者根据弱肉强食的生物原则都证明了这一点(Fromm,1956)。加上人生而自大,都会觉得自己的对,是自己主导的这个世界,处于一种目中无人的状态,从而无法从外部吸收力量,不容易改变,所以此时情感空间结构的内部可用实心来描绘。处于上述状态的人占有欲望强烈,遇事多会是从如何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思考,从而表现出来的是自利行为,行动与外界接触就会摩擦不断。据前所述,此时情感空间结构的外形适合用方形来描绘。处于等级层次体系下层的结点E3就具有这样的情感空间结构,见图5。

伴随发展,人会逐渐意识到其它竞争者的存在,因而情感空间的内部结构转变成虚实相间的。尽管如此,但相互双方都觉得是自己主导的这个世界,此消彼长意识依然浓厚,缺少共生合作意识。尽管自利行为和利他行为共存,但自利行为占比大。处于此阶段的个人,他们的情感空间结构经常容易向下演化,退回到实心结构,因而他们的行动与外界摩擦依然不断。此时情感空间结构的外形适合用方形来描绘。结点C2的情感空间结构描绘的就是这种状况。

随着生活的打磨,人的棱角会被磨圆。此事此消彼长意识减弱,共生合作意识增强。个人的视野心胸开始变得开阔起来,自利行为与利他行为共存,但利他行为占比大,因而个人的行动与外界之间的摩擦急剧减少,其情感空间结构演变成结点C1内部虚实相间外部圆形的结构。

最后阶段是结点A的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结构,人与外部世界已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已经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个人行动已处于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容易采取服务于别人来发展自己的手段措施。注意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结构是处于共同发展之路上的人才拥有。阴阳鱼图考虑了相对抗的两种作用趋势,并考虑相互之间的转化动态。Xu Zhongmin et.al(2018)阐述的共同发展之路上四个阶段的特征都与之相符。如,自我定位阶段重视了解优势/优点,缺点/不利条件,并了解相互之间的转化动态;形成新的正反馈环重视竞争和合作(两种相对抗的作用力)以及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自我控制阶段是要将向心力和离心力控制在活力窗口内;自我实现和得道阶段就是简单的一阴一阳之为道。

情感空间结构的变化还会影响一个人认知模型的完善补充能力,还会影响一个人采用过滤器的长短和大小。如图5中底层结点E3的认知模型容易固化,结点C2的认知模型固化程度减弱,尽管可改变,但依然难以改变。结点E3和C2采用的过滤器通常比较短小;结点C1的认知模型比较容易改变,结点A的认知模型变化灵活。结点C1和A采用的过滤器通常比较大,比较长。随情感空间结构往上演化,观察者从外部世界吸收知识的能力越强。

500

如果一个人情感空间结构的演变没有跟上他在等级层次体系中位置的攀升,结果也只是印证社会学里的彼得原理—人往往会被提拔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上(Acosta,2010)。这说明一个人要走上共同的发展之路并不容易。

2.3 情感空间结构演化的核心作用力—融合干扰的能力

通常在等级层次体系中,焦点层的结点受上层结点行为影响大,受下层结点行为影响小。相比较,上层结点变化慢,存续时间长;下层结点变化快,存续时间短。在等级层次体系中,因上层结点的作用力大一些,所以容易牵引人往上层结点攀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沿等级层次体系攀爬到上层,因为上层的牵引力对下层结点存在选择机制,对下层子结点的性能提出了要求。

在等级层次体系中,子系统或单个结点在面对外部干扰时有两种可能。一是崩溃成低层次的组织;二是融合干扰,维护系统结构的稳定(Ulanowicz,2007;Xu Zhongmin et al,2018)或演变成更复杂的等级系统的一部分(Valerie and Allen,1996)。融合干扰的能力也可以分为二类:一是维护系统结构的稳定,当系统单个组分受到外部组分竞争时,尽管发生了组分替代的情况,但系统整体结构未变。图5中结点E3在与J3的竞争中处于弱势,J3可视为对E3的一个干扰。针对这种情况,原系统环E3-F3-G3-H3 可以展示一种融合或包容干扰的能力,即使结点E3为J3取代,环J3-F3-G3-H3也维持原正反馈环的结构不变。二是系统演变成复杂等级系统的一部分。这可以通过上层结点提供的正反馈环来避免子系统崩溃。对子系统而言,这类似于形成了新的正反馈环。图5展示的是环路H3-J3-F3-G3,H3-E3-F3-G3与环A3-B3-C3-D3相竞争时处于劣势,结点E3攀上更高等级层次结点C2,从而环路H3-J3-F3-G3,H3-E3-F3-G3演变成更复杂等级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这类似于Ulanowicz家葡萄藤那样自上而下演化的情况(Ulanowicz,2007)。另外,可以认为单纯正反馈环上的结点情景空间共融(因为他们是一体的),即环A1-B1-C1-D1上所有结点的情感空间一样。依此可类推结点A2(情感空间与结点C2共融)与结点C1,结点A1与结点A组成新的正反馈环的情况。

500

图5 等级层次体系中情感空间结构演化图

图5(a)人的发展方向示意图,图5(b)结点在等级层次体系中攀升示意图,图5(c)结点情感空间变化示意图。

沿等级层次体系攀升,图5中结点E3,C2,C1,A的情感空间结构就是人情感空间结构演化的4个阶段(见图4)。需要提及的是,各结点与情感空间并不是严格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结点A1和A2可能都对应结点A1或A2的情景空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情感空间的提升,其中苦乐等情感成分的影响是不断削弱,不断减少的。我们可以将情感空间结构沿E3-C2-C1-A的变化称为境界的提升。伴随着境界的提升,人越不会感情用事。按Hume的分类,私德是对个人有用的德性,如冷静、忍耐、坚贞、深谋远虑等;公德是对他人有用的德性,如风趣,礼貌、谦逊、正派等。伴随着境界的提升,与自利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变化一样,情感空间里私德部分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公德部分的比例越来越多(Hume,1983)。当公德部分的比例上升到很高的一种程度时,也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让周围的大多数人都受益,这时候个人的情感空间就上升到了有情怀。

在等级层次体系中,观察者的情感空间结构向上演化并不容易,它需要系统结点具有融合干扰的能力,这种能力为新系统,新结构的出现创造了可能,同时说明了人在等级层次体系中的攀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次说明了走上共同的发展之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3  四位一体的方法论

在阐述情景空间的3个结构性成分的基础上,接下来就可以勾勒出自然科学中基本的观察体系结构(见图6)。第二节已经简述了情感空间的结构对观察者行为的影响,图6主要说明的是一个观察者对实际之景(自然)的理解过程。这里,实际之景是指外部的物理环境,只有过滤器(图中省略),没有情感空间和认知模型。通常,观察者观察自然的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1)提出问题。观察者先对外部的实际之景产生一个认知模型和过滤器。其中认知模型是关于实际之景的一种结构模型,是观察者根据自己掌握的自然规律和心中的道德准则确定的;观察者据此确定要观察的对象。同时,确定的过滤器主要是用来观察观察对象的动态。

(2)观察者在确定自己的认知模型和过滤器后,通过类似于“粒度和范围”的损益分析来确定观察对象的范围和观察细节(Valerie and Allen,1986);

(3)测量观察的实际之景的过滤器反映出来的动态;

(4)如果观察者情景空间中关于实际之景的结构和动态与实际之景表现出来的结构和动态不一致。观察者就要评估自己的认知模型和过滤器,吸收实际之景中所体现出的新经历,补充改善自己的认知模型,或改变采用的过滤器,然后开始重复阶段1的工作。与以往观察体系不一样的是,图6提供的观察体系中纳入了观察者本人。观察者的情感空间结构,观察者在情感空间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这些都对观察者能否改善自己的认知模型,改变自己采用的过滤器有很大的影响;

(5)如果观察者情景空间中关于实际之景的结构和动态与实际之景的结构和动态一致,这时就出现了发现新规律的可能。接下来应让新的观察者进入,以检验观察结论的普遍性,也就是换观察者开始重复阶段1。如果观察结论可以重复,这说明不同的观察者相互之间理解了实际之景的结构和动态。

500

图6  观察自然的体系图示。

依托上述观察体系,接下来按圣父和圣母,圣子,圣灵的顺序,逐一介绍在系统全面理解自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圣父和圣母

圣父与圣母是一个统一体,是圣子(观察者)观察的实际之景。尽管万物附阴而抱阳,但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阴或阳的一面,而忽略其隐含或互补的一面。例如Ulanowicz认识到的上升性和恢复力是两种相对抗又统一的作用力,但实践中观察者很容易只注意阳(上升性)而忽视阴(恢复力)。更重要的是,观察者在观察时即使关注一面也只是关注了一面中的局部组分,如图6所示(Ulanowicz,1986),从而限制了我们的因果分析范围。实际之景还有一些二元特征。例如实际之景可以区分为前景和背景,也可以区分成下层之景和上层之景,这些景表现出来的特征有区别。表2中总结概括了这些景的主要特征,以及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便在观察实际之景时能将这些二元特征明显的景融为一个统一体考虑分析。这里介绍实际之景的这些二元特征,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助于观察者系统全面地观察实际之景。

变化频率的快慢是区别前景和背景的一种重要特征。相对来讲,通常前景的变化频率快,范围小,而背景的变化频率慢,范围大(Valerie and Allen,1986)。另外,观察者观察问题也存在一种局限性,就是当前景凸显的时候,作为其背景会逐渐暗淡下去。究其原因,是因为前景和背景之间存在明显的褶层,在褶层的两边,前景和背景表现出来的动态截然不同,它们之间的交流渠道也少,联系比较松散。

变化频率的快慢也是区分下层之景与上层之景的一种重要特征,通常下层之景变化频率快,上层之景变化频率慢。区分下层之景与上层之景,通常都是从组织的角度考虑的问题。上层组织通常具有一个长的,低频的过滤器,下层组织具有一个小的,高频过滤器。这说明上层组织对下层组织的响应慢,而且并不是对下层组织的所有细节都做出响应。上层组织是通过松散约束控制的下层组织。尽管如此,但上层组织对下层组织的影响大,而下层组织对上层组织的影响小。结合行为频率考虑,也就是变化慢的上层组织对变化快的下层组织影响大。                   

500

3.2 圣子

圣子是有悟性的存在物,是观察者也是行动者。观察者对世界的认识和采取的行动主要受心中之景的影响。如何让观察者的心中之景系统全面地映射实际之景?除了上面介绍的要认识到景的二元特征外,还有观察者需要采用内含的观察视角;意识到心态是智力的一部分;不评判观察对象;采用动态的观察视角等。

3.2.1 内含的观察视角(让实际之景系统全面)

Mills(2000)认为把东西罗列出来会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因而,如何让观察者观察的实际之景系统全面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前所述,实际之景的结构和动态是观察者心中最初的认知模型决定的,观察者心中最初的认知模型实际上给实际之景提供了约束。如果固化自己已有的认知模型,实际之景也会固化,那样我们得到的知识也只是关于我们想让自己观察到的那个世界的知识。通常我们都喜欢从竞争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认知模型,竞争起的作用是淘汰那些改善认知模型的基础,固化当前的认知模型,其实质起到的是一种反对认知模型变化的作用。采用竞争性视角,结果导致观察者不能根据心中之景(即使是实际之景的无偏投影)改善自己的认知模型。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用阴阳鱼眼中的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角。从竞争性的观察体系转到内含的观察体系,可以避免观察者犯先入为主的错误,以自己的心中之景替代实际之景。通常,内含的观察体系比竞争性的观察体系更具有稳定性,正如相互依存在本体论上是优于竞争的一样(Ulanowicz,2009)。从竞争性的观察体系转到采用内含的观察体系,更可能跨越前景(或下层之景)和背景(或上层之景)之间的褶层,将二者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观察。

显然,采用内含的观察视角本身就跨越了观察者心中的认知模型在变化和完善/固化之间存在的褶层。根据前面的讨论,在结构方面,能否跨越观察者情景空间中认知模型上的褶层,将主导能否跨越实际之景中存在的褶层。实际上,观察系统动态时采用过滤器的大或小,长或短,也可以认为他们之间存在褶层。能否灵活选择(跨越褶层)直接取决于观察者的选择。所以,以后用跨越情景空间中的褶层来表示跨越所有的褶层。

3.2.2心态是智力的一部分(让心中之景系统全面)

一个要做出什么首先要观察到什么。显然,心中之景才是观察者真正能观察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心中之景是我们创造力的来源。实际之景转变成心中之景除了受观察者情感空间结构的影响外,还受观察者在情感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影响。观察者在情感空间中的位置影响自己的心中之景,也就是影响自己认知模型的变化能力,影响采用的过滤器的长短和大小。

稍有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具有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结构并不容易。这里以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结构为例,说明观察者处于情感空间结构的不同位置对自己心中之景的影响。值得提及的是,这样阐述只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观察者具有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结构,看问题就会不偏不倚,与具体处于那个位置没有关系。读者可以回忆前面提及的一在三中,三在一中,加深对这点的认识。

500

图7   情感空间中的位置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图

这里用苦/乐作为情感空间的组分来说明,见图7。呆在情感空间中不同的位置,也就是苦乐不同的地方,这影响观察者采用的认知模型和过滤器。通常,呆在快乐空间中,观察者喜欢眼前之景,爱屋及乌,因而比较容易采用大的和长的过滤器,也容易修改自己的认知模型。而呆在痛苦空间中,观察者不喜欢眼前之景,恨物及珠,常用的是短而小的过滤器,对外部刺激非常敏感,容易忽视背景,很少考虑认知模型是否合适的问题,更谈不上修改。相对来说,采用大的过滤器,比较容易观察到问题的全貌,发现系统整体展示出的因果关系;常用长的过滤器对外部刺激响应慢,相对容易融合外部的刺激和干扰。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一种等待问题过去的能力,从而体现出包容性。这点也有助于观察者跨越情景空间中的褶层。

情感空间中的苦乐拓扑空间如阴阳符号一样是相生相伴的,是啊!没有苦那来的乐呢;而且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苦尽甘来,乐极生悲都是世界上常有的事情。因此,在观察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呆在合适的情景空间中,让生活多一份淡定和从容,这样的心中之景不仅系统全面,而且还有助于观察者拓宽因果分析的范围,跨越情景空间褶层。当然要具备这种心理控制能力要求观察者心大一点。

这说明心态是智力的一部分,而且也说明需要将观察者本人纳入观察体系,考虑他们情感空间的结构,以及在情感空间中的位置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3.2.3自我观察与不评判(不让认知模型固化下来)

人生而自大,霍布斯就讲智力是天底下分配最公平的资源。人都觉得自己的所见所想是正确的,都想占优。当局部的实际之景投射到观察者的情景空间中时,人性使然往往使观察者觉得这就是问题的全貌,靠自己的认知模型对之判断贴上对的标签,结果观察的结果就变成了盲人摸象。类似的情况是自欺欺人(Mele,1997)。自欺欺人指的是当事人在面对命题P和非P时,尽管只有微弱的证据表明命题P成立,但当事人判断命题P是成立的,心中这种观念占上风,当事人会选择性挑选信息来支持命题P,有时甚至完全忽略非P的证据。自欺的结果当然是会采取错误的行动。

潜伏在观察者认知模型中的某些固化的观念,是造成盲人摸象和自欺欺人的原因。固化的观念一是影响观察的实际之景的系统全面性,进而影响心中之景的系统全面性;二是抑制观察者认知模型的变化。要打消这些固化观念的影响,就是要对这些观念不评价,避免戴上有色眼镜让某些观念固化下来。

观察者审视自己心中的这些观念就是自我观察(Rodriguez andRyave,2002)。为了让观察结果无偏无倚,对心中的观念也要不评判。不评判,可以使观察的实际之景更系统全面,可以使心中之景能更全面的反映实际之景,可以避免让观察者陷入盲人摸象的陷阱。不评判,可以让心中的观念各处其位,可以避免自欺欺人的陷阱。总之,不评判有助于跨越情景空间褶层。

对自我观察的强调再次说明观察者本人也应成为自己的被观察对象,这也是圣子典型的二元特征。如何自我观察,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Hawk(2009)以及Rodriguez和Ryave(2002)的工作。

3.2.4 动态的观察体系

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轨迹可以用来替代系统一系列存在的属性(Ulanowicz,2007)。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潜伏在系统动态演替轨迹之中的隐含之景,如Ulanowicz(1986)在利用流量网络图刻画系统动态时开发的表征系统灵活性的杂项开支(条件熵)指标。如果这些指标过低,再高效的系统也要出故障。为了尽量弥补分析时系统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漏洞,除了上面谈及的让观察的静态图片系统全面(也是全面识别系统结构)的3项措施外,还要采用过程的视角建立动态的观察体系,以便了解过程的结构对组分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前述3项措施只是保证观察者观察系统全面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例如,当系统中阴盛而阳衰之时,阳相对于阴处于很微弱的位置,常规的观察可能会只注意到阴而忽略阳。假定观察者正确地识别了系统的结构,此时如果带上正反馈环(后面讨论的圣灵的二元特征之一)的动态放大镜,观察者是不难在心中之景中描绘出系统阴阳平衡的图片的。这类似于将不同时期的静态图片叠加起来,显然有助于勾勒出了全面的系统演化动态。观察自然系统如此,观察具有情感空间的人亦是如此。

观察一个人的短期行为,很容易被假相迷惑。所以需要长期观测,洞悉其志向,才能真正决断被观察者行为的目的。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追求一个具体的,很小的事情,得不到就会很生气;如果一个人有大的志向,想要的东西是别人没有的,是很大很远的东西,在得不到的时候,他就会变得能理解很多,包容很多,甚至能承受更多的痛苦。

另外,观察者的情感空间也是动态演化的,所以除了关注观察对象的动态外,还需要考虑观察者情感空间结构的演化动态,这已在前面2.2节详细阐述。

3.3 圣灵(上升性精灵以及相伴随的恢复力精灵是圣灵的二元特征)

圣灵是驱使观察者想到或完成某种事情的力量(Jung Yong Lee,2006),是促进事物变化,维持事物持久的一种力量。显然,圣灵非常类似于常说的灵感。突发灵感,是指在原有两个初始不相关的对象间建立了联系,也可以讲是观察到了分析对象的新属性或新特征。

通常,我们都会将灵感归于偶然性的作用。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偶然性是一种带方向性的偶然性,而不是盲目的偶然性。如正反馈环吸收资源的作用就是这种带方向性的偶然性(Ulanowicz,2012)。在共同的发展之路的变化和持久阶段,需要这种带方向的偶然性的作用。

变化阶段主要是找到新的正反馈环。因为环上结点是间接的相互作用,发现新的正反馈环,这要求人视野长远一些。上升性精灵的作用就是让人具有长远的视野,帮人找到新的正反馈环。显然,上升性精灵只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另外,正反馈环具有改变周围环境的作用,所以对人的发展来说是创造条件等待机会,不是等待条件。


自我控制阶段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在等级层次体系中还需要融合和包容干扰的能力。在上升性精灵的牵引下,系统效率会增加,但同时系统的恢复力会减少,脆弱性会增加。系统要可持续需要恢复力精灵的牵引将效率和恢复力,向心力和离心力控制在活力窗口范围内。显然,恢复力精灵也是一种带方向的偶然性作用。在同层次上,它的作用方向与上升性精灵的作用方向相反,在更高层次二者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融合干扰,就是包容系统过去经历的一些不稳定性,这是系统演化成复杂系统的一种主要途径。一融合干扰,新系统就会变得更具内含性,此时原来的破坏性干扰也转变成了创造性干扰。融合干扰的能力可以维持系统结构的稳定,也可以使子系统在更高层次上趋于稳定。根据前面的介绍,维持系统结构的稳定需要恢复力精灵的牵引。使受干扰的子系统在更高层次上趋于稳定,根据前面的介绍指的是子系统上的结点与上层结点之间形成新的正反馈环。显然,这样的“偶遇或被选择”也不是“瞎的”机会,它与系统的历史,系统的自我参照,系统的学习功能等有关(Ulanowicz,2009),这些都贮存在Ulanowicz上升性公式中的杂项开支(条件熵)里。显然,融合干扰的能力也需要恢复力精灵的牵引。

不难发现圣灵在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观察者能否发现。上升性精灵让我们找到新的正反馈,走上自我增强的道路;恢复力精灵让我们可以将效率和恢复力,向心力和离心力控制在活力窗口范围内,让系统在面对干扰时可以融合和包容干扰向更复杂的等级体系迈进。这么说来,圣灵也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

4 四位一体方法论对科学研究和生活的启迪

这个世界是两种对抗趋势协同演化的结果,对世界进行二元的描述是种合适的途径[1,3]。这两种表面对抗的趋势之间实际是一种非对抗冲突,因为这个尺度上的冲突可以变成下个更高尺度上的互惠(Ulanowicz,1997)。明了此点,很容易理解前面对景,情感进行二元特征分析,并推演四位一体方法论的原因,也可以从中得出很多关于科研和生活的启迪。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两点启迪。

4.1 对科学研究的启迪

通常科学研究有两种模式,一是行动定位的模式,二是带思想性的模式(Valerie and Allen,1996)。对第一种模式,通常采用的是紧密控制行为发生的条件来减少问题的复杂性,常采用的是微分方程一类的工具,但其最终提供的通常只是机械性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世界中人主宰或引发的问题。第二种更带思想性的模式,采用的是扩展问题阈的方式,它主要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弄清过程的基础上对周围的具体情形进行量体裁衣,然后从方向上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措施(Ulanowicz,2009)。尽管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种模式上,但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这两种模式的结合,类似于考察存在于两极之间的灰色地带(Kelso and Engstrom, 2006),也类似于中国的阴阳平衡,如此当更有利于找到便捷的途径解决面对的复杂问题。

考虑到这是两种趋势协同演化的世界,很容易推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颗粒性世界,而非均质性世界,那么适合某层次的准则就不一定适合另外的层次(Ulanowicz,2009)。但研究人员经常忽视这一点,将研究结论盲目外推。生态足迹的研究中有一个这方面典型的例子。E.O.Wilson研究得出,如果所有人都过上美国人同样的生活,那人类需要四个地球这样的结论(Budiansky,2002)。如果从过程生态的角度分析,很容易发现它们的问题所在。在《共同的发展之路》中已说明,发展是二元对抗趋势作用的一个过程,可从两个阶段来逼近。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通过变化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达国家通过变化增加了控制发展中国家的能力(Xu et.al,2018)。显然,在这个阶段占主导的情感空间结构是内部虚实相间,外部方形或圆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资源有限,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必然得到的是此消彼长的结果:如果中国人过上美国人同样的生活,必然已经摆脱了美国人对资源的控制,甚至有了控制美国资源的能力。所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要相对降低,因而不可能存在需要4个地球的情况。Ausubel(2004)根据历史分析认为,我们不可能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而是更可能共同生活在一个清洁的,具有黄金不公平的世界里。第二阶段是确保协同演化的持久,也就是考虑二元对抗趋势之间的协调平衡。显然这阶段具有的是阴阳鱼式的情感空间结构,是可持续的一种思维模式,行动的结果是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如此,显然我们也不需要四个地球。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4.2 对生活的启迪

适应就要是能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免得犯人与所有人斗争,与自己背景作斗争的错误。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适应环境就是要具备融合干扰的能力,这是子系统向复杂系统演化的途径;用日常的生活用语讲,适应就是要对生活有包容能力,这是人发展的途径;从前景和背景的角度来看,适应就是从快转慢的一个过程,自己慢慢地发展成了自己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无为而治,核心就是发挥慢变量对快变量的控制作用。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一是养成互补并茂的统一意识;二是要学会转化情景空间,三是要承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西对话为什么难?人与人之间和谐为什么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互补并茂的意识。相互之间持否定立场,而不是肯定立场,从而相互难以欣赏,当然找不到和谐统一的途径(Wang and Fan,2010)。互补并茂的意识注意的是发展过程中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统一关系。看到这些,需要有稍微长远一点的眼光,付诸实践当然要心胸开阔一点。具体来讲,对生活中碰到的小善和小恶不要过于上心,因为二者是相互转化的,是个人演化动态中的必要组分(Ulanowicz,2004),过于沉浸其中很可能犯斤斤计较的错误。当然,对自己还是要严格要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好。

人的情感空间是一拓卜空间,个人可以变换自己在情感空间中的位置。人都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但幸福与否显然不只是受享乐比较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原理的影响(Easterlin,2003)。在很大的程度上,这还取决于一个人呆在怎样的情感空间中,也就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调控能力。为了幸福,当然要呆在相对快乐空间中,这样人会喜欢周围的一切,更容易吸收周围万物的力量,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为什么要承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呢? 如果这个世界是你安排的,那你肯定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也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对中下阶层的人群来说,不承认这点也不行,改变环境和潮流是改变慢变量,通常哪是在做无用功。承认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其实是说明一个人已经成熟,看待问题具有了内含的视角,更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承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说明一个人已经接受现实,这也是共同发展之路上的起始阶段。承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并不是要你接受宿命,因为这样做可以让你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的周围的一切,更容易吸收周围的力量,使自己能有一天来做出这样最好的安排。

5 结语

是否融景情理于一炉,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四位一体的方法论是一种融景情理于一炉的方法论。景是前景/背景等二元对立统一的景,情是苦/乐等二元对立统一的情,理是从二元对立统一的景情交融过程中衍生出的科学和生活哲理。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眼大一点,心大一点,追寻人生中的慢变量,让自己慢慢走上共同发展之路,逐渐成为自己的背景,从而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能力。所以该方法论不仅可以用来指导科学研究,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第三窗口(Ulanowicz,2009),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Jung Young Lee, The Trinity in Asian Perspective.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96.

[2]钱穆. 湖上闲思录.2012. 北京:九州出版社.

[3]马恒君注释.周易.2010.北京:华夏出版社.

[4] Ulanowicz,R.E. The Dual Nature ofEcosystem Dynamics. Ecol. Modelling 220:1886-1892(2009).

[5] Ulanowicz, R. E. A Third Window:Natural Life beyond Newton and Darwin.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West Conshohocken,2009).

[6]袁枚,随园诗话. 中华书局.2010.

[7] Ulanowicz,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Ecosystems Phenomenology. (ToExcel Press,1986).

[8] Ulanowicz,R.E. Ecology, the AscendentPerspectiv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9]王治河,樊美筠. 第二次启蒙.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0] Nicholas of Cusa. On learnedignorance. Minneapolis: The Arthur J. Banning Press. 1990.

[11] Lewin K,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2015.

[12]Valerie AHL, T.F.H. Allen. HierarchyTheory: A vision, Vocabulary, and epistem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96.

[13]
Costanza R, Jorgensen S E. Costanza R,Jorgensen S E.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21stcentury: Toward a new,
integrated hard problem science[M]. Amersterdam:Elesiver, 2002.

[14]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Robert E.Ulanowicz, Song Xiaoyu, Deng Xiaohong, Zhong Fanglei. The Common DevelopmentRoad [J].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8,5:417-426

[15]加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措活佛的人生加持与开示.2014.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6] C.Wright Mills. The sociologicalimagi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7]Rodriguez, N. Ryave A. systematicself-observation. 2002.sage publications.

[18]Meadows D.H. Places to intervene in a system.Whole earth, 2000.

[19]Hume D,An Enquiry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83

[20]Fromm E. The Art of Loving.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56

[21]Ausubel,J H. Willthe rest of the world live like America?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4,26:343-360

[22]Budiansky S. How affluence could be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Nature.2002,416:581.

[23]Ulanowicz,R.E.Ecosystem dynamics: A natural middle. Theology and science. 2004,2(2):231-53

[24]Easterlin R A. Explaininghappiness.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11176-83

[25]Ulanowicz,R E.Widening the Third Window. Axiomathes,2012,22:269-289

[26]Mele,A R. Real self-deception.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97,20:91-136

[27]Ulanowicz,R E. the dualnature of ecosystem dynamics. Ecol Modelling 2009; 220: 1886-92

[28]Acosta,P. Promotion dynamics the PeterPrinciple: Incumbents vs. external hires. Labour Economics, 2010,17:975-986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