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活在最割裂的舆论中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500

作者 | 林默

1

罗振宇道歉了,在一条鼓励他越做越好的微博评论下面。

留言的是个全职妈妈,因为每天花许多时间在得到上学习,来“充实”人生,招来老公的嘲笑,嘲笑后来上升为夫妻双方立场的矛盾。

一个沉迷于缴纳智商税的妈妈,能教育好孩子吗?

罗振宇在微博下面回复对方说,“对不起,因为我们影响你们的关系了”。

他的微博下常年驻扎着各路粉黑,作为这个国家著名的最会说话的人之一,他有本事捣腾出一千种回复的方式。就像两年前,那篇《罗振宇的骗局》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他专门开了个直播回击。

但这一次,他以光速道歉了。

2

罗振宇的脸塌了。

作为一个年近半百的胖子,他拥有了一些清瘦的中年人才会有的面部特征,颧骨下的面部脂肪骤然塌陷,两道法令纹因为找不到足够的脂肪支撑,非常没有立场地悬浮在脸上。

他举起双手在面前挥了挥,眯起眼睛,想凹一个欢乐的造型,“每当播到我那一段的时候,(弹幕)骂得我都睁不开眼”。

《奇葩说》的大屏幕上刚po出他儿时肥嘟嘟的照片,马东大笑,“一个人的名字可能起错,但外号绝不可能起错,你们知道罗老师的小名叫什么吗?叫罗胖儿”。

但此刻,你会觉得罗振宇的外号也起错了,他配不上罗胖儿的喜庆。

他过去五年跨年演讲的预测,被做成了截图,他曾经断言看好乐视,看好冯鑫,看好ofo。

他能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尚不可知,倒是先成了舆论中智商的敌人。

3

面对舆论的diss,通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装听不见,这是一种被多人实践过的,非常经典的姿势;另一种风险系数极高,是罗振宇跨年演讲中提到的姿势,“躬身入局者,皆为我辈”。

罗振宇为自己入的一个局,是上《奇葩说》当导师。

500

这一季奇葩说看下来,你会觉得,他真的是进了个局。他在奇葩说上的表现甚至会引发一个思考,他究竟是被谁骗了,来上这个节目。

他在节目中情绪化地反驳,“我们不是知识付费,是知识服务”;他要求队员机械化地把辩词抄写100遍;他在许吉如事件中,表现出毫无逻辑不合时宜地高风亮节,讲出来的理由是“奇葩说不能没有许吉如”。

500

将他和《奇葩说》的矛盾推向最高点的,是杨奇函随后在微博上diss他,“奇葩说缺了谁都不行,除了罗振宇老师”。

昨天播出的一期《奇葩说》,杨奇函复活了。不知是真心的愧疚,还是返场之后要同台的场面,他突然就跟罗振宇道歉,像罗振宇在微博评论区那种突然。

500

马东出来打哈哈,“这个赛场上的压力过大,让人容易怪责于某个人”。

在一个成年人的话语体系里,罗振宇下面应该说“奇函我接受你的道歉,我本来也没放在心上”。

但他没按成年人的剧本来,他说自己很care被骂,怕家人因此蒙羞,怕队员被他拖后腿,怕得到的用户因为他而丢脸。

他接受了杨奇函的道歉,“奇函,我觉得你没说错,《奇葩说》要缺,就应该缺我……但是我为什么还得撑在这儿,还得舔着脸给得到app打广告”。

“奇函,你不知道我生活在什么样的反馈中吗?”

罗振宇讲了一个,离普通人很遥远的场景——一所位于河南的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因为监狱里禁止使用手机,一位姓杨的狱警把得到上的许多课,譬如《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份一份打印了出来,交给犯人们交换着阅读。

杨警官说:“你们学好,出去之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一刻,杨奇函扁了扁嘴,没说话。

这个世界,永远是平行而断层的

4

2019年5月,得到发布了给用户的第二封信。

用户喜欢在得到留言,说自己的职业,生活的际遇。

其中有僧侣,有退休教师,有机场安检员,有工人,有火箭设计专家,有人身患绝症。有一位全职爸爸,有许多位全职妈妈。

我看到频繁出现的职业,竟然是警察和教师。

500

即使是修行,可能也要从这个世界的共振规律中,找到证悟之路。


​即使也许没有明天,想看的却是人类前赴后继的漫漫长河。

即使教了一辈子书,也许在退休后,才忽然找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

即使每天看的最多的是妈妈群,朋友圈里全是晒娃的幸福笑脸,也许在另一个抽身出来的时刻,才给了自己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

《奇葩说》的导演问罗振宇,“杨警官身上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他说,“真正走不出监牢的人,其实是警官们。犯人们其实是可以来去的,但警官们很可能一辈子就在这,如果他感觉不到自己能用某种方式真的改变人、提升人,他这一生其实活得没有意义感。”

5

diss罗振宇“知识服务”的主要论点,是学习是好事,但主动的系统化的学习才算真正地学习。罗振宇干的事情,不过是知识的二道贩子,是把知识嚼碎了再喂给大众。

菲茨杰拉德说,每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500

没人会问北大好还是北大青鸟好,谁都知道,重点是你能考上哪一个。

中国只有4%的人读过大学,哪怕作为4%人群中一员的人们,也可以先灵魂拷问下自己,有多少能坚持主动地系统地学习?又有多少人的阅读计划,只停留在年初立的flag里。

而diss知识付费收割焦虑的人,又大多大多来自这4%。只有知识既得阶层,才有这等傲慢与偏见,嘲笑那些被生活封锁在各自的孤岛上,每多看一眼这个世界的版图,就觉得自己的生命多了一些可能性的人。

而他们在互联网世界,并没有话语权,或者根本没有时间,甚至也没有自信来争论,他们为什么希望获得“知识服务”。

500

这是杨奇函不会知道的,罗振宇生活在什么样的反馈中”。他在爱与恨的边缘,祛魅与求知的风暴眼,4%的强力攻击与96%的沉默中。

在一次采访里,有人问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会不会担心“这种二手知识的流行,让很多人获得了一种听了某本书的讲解就自以为了解了的幻觉”。

刘苏里说,如果没有得到上的“大课”,“幻觉”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数人,只知道经典的书名,不了解才是真小白。好像没了大课,他们都去读原典似的。

6

商人孙宏斌在他最饱受争议的时刻,说“不做好人,不做坏人,做人”。

罗振宇给杨奇函放下一句共勉的话,“有事做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定会让人看出你的软肋,也一定因为你在做事,而因此拥有铠甲”。

有些讽刺的是,最新播出的这期奇葩说,辩题是“对事不对人OK吗”。

罗振宇作为导师的战队作为正方,支持对事不对人。席瑞说,对人不对事,是一种本能;对事不对人,是一种本事。

观众没有投给“对事不对人”,他们战队被淘汰了。就像舆论也无法把扮演先知失败的罗振宇,与“得到”切割对待。

500

他被淘汰的那期节目播出的1月11号,是罗振宇的47岁生日。

我听过罗振宇最好的一次分享,是在我曾经供职的杂志社,那时罗辑思维还只是一档在优酷上周播、在微信公众号上每天发60秒的内容产品。

那时罗振宇还算不上什么“成功人士”,还会做中秋节卖月饼的商业化尝试。

那时杂志社的记者们,大部分人还想不明白新媒体会对传统媒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我记得罗振宇说,佳能推出5D Mark3那天,他忽然意识到,机会来了,这意味着一个人对着机器,也能拍出一档播出画质的节目。

我记得他说,“做内容的洗牌机会,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

我记得他那天分享之后,杂志社有几个记者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其中一个是我。

那一次,我们都“得到”了。

我不想为商人罗振宇讲话,但我想为得到讲几句话。

得到做的是什么?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画面,是杂志社的那间会议室,是我们饿得抽抽却没有人愿意离开的那个中午,媒体人罗振宇,把自己浸淫在行业中小半辈子的思考,分享给同行。

今天在得到上分享课程的,不正是许多个当年的媒体人罗振宇吗?

马东把罗振宇的窘境轻描淡地归结为成,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如果罗振宇能看到这篇文章,我想说,从他决定开始扮演一名先知,他的困境源于,被众人误会了自己的角色,是表演者的宿命。

500

有一句话不是鲁迅先生说的,但是蛮有道理——人有三种,有人先知先觉,有人后知后觉,有人不知不觉。

如果能先知被奉为先知的下场,罗振宇也许不会在最初独自cosplay一个先知。

但这并不影响得到的意义——在某一领域洞见了一束光的人,以那束光照亮的先知先觉,改观了后知后觉,传递给这个世界上的不知不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