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贫困女童没学上?

500

图片来源:都挺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卡罗

在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在被调查的153个国家里排名第106位,比去年下降了3位。

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主要从经济事务的参与和机会、接受教育、健康和生存以及政治赋权这四个维度来衡量男女性的社会差距。在“接受教育”这一维度中,中国排名第100位。虽然比起2006年首次评分时分数有所提高,但名次下降了22名。

中国男女性在教育平等方面表现真的那么差吗?

从教育部发布的2018教育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女性受教育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在高等教育领域,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中,女学生比例为49.64%;普通本专科生中,女学生比例为52.54%,女性本科生甚至高达53.99%。在中等教育领域,女学生占46.90%。高中阶段,女学生比例达47.41%,初中阶段女学生比例达到46.47%。在初等教育领域,女性女生占比46.56%。其中多个细分阶段,在读女性学生比例甚至超过了50%。

对比2018年人口统计数据女性比例48.87%,各级各类女性在教育平等上看起来还是挺令人欣慰了。

这些数据看上去很漂亮,但代表的是全国整体水平而不是各地区单独的情况。实际上,在城乡之间,男女性在教育平等化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生源占60.9%,高于来自乡镇和农村生源的总和22.1个百分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一书提及,“以甘肃样本为例,大学生中有49.1%来自农村,其中女生占37.2%;有50.9%的大学生来自城市,其中女生占60.7%。”

这组数据清晰地说明,城镇和农村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机会是不一样的,农村女性想要获得高等教育显然更困难。

更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女性在到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前就失学了,这也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女学生比例低于高等教育在读女学生比例的原因。很多“幸运”地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女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完成了在高等教育的女性高占比的漂亮数据。

这也是1989年“春蕾计划”发起的初衷,为了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能够继续学业。把本应捐给女生的慈善款项捐给男生这件事够不上“诈捐”,但操作过程违规无疑。这件事其实重点在于农村地区女性在各种资源获取上比不上男性,这种不平等将持续导致他们在教育、就业上一系列的不平等。

说到底,教育的性别平等化其实是教育机会分配的结果。这种教育的投资和资源分配,是由家庭为基本单位作出的,所以家庭层面的情况对性别间教育平等有重要影响。而影响家庭教育机会分配结果的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状况。

一方面,经济状况影响不同年代性别教育平等化,经济越不发达的时候,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可能被牺牲,因为按照传统观念把有限的资源投在男孩身上“不是浪费”,只有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家庭收入提高,在满足了男孩的教育投资之后才可能开始对女孩教育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经济状况又影响城乡之间性别教育平等化,基建发达地区的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比欠发达地区要多。2001年之后,基础教育才由县级财政支持,此前一直由家庭自行承担教育成本,因此对家庭经济状况要求其实很高。

城镇家庭经济状况通常好于农村,而且有福利保障体系兜底,不太会因为无力负担而让子女放弃入学机会特别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时城镇地区计划生育情况执行得较好,子女数量少,每个孩子能得到的教育资源更为充分。

而在农村地区,家庭收入有限,生育率却较高,就使得本就有限的资源更无法公平地分配到每个子女头上,只能按照 boys first 的原则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了。

在研究城乡教育性别不平等时,《中国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较小,而且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近年来已经基本消失。而农村居民的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一直以来都非常大,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性别差异有所缩小,但幅度很小。直至最近,不平等程度仍然非常显著。”

这次春蕾被爆的地点四川凉山昭觉,就是国家级贫困县。本来男女性在教育机会和资源获得上差距就大,这时把本应全属于女性的帮助分出一部分给男性,引发众怒实在正常。

《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指出,“无论男女,随着兄弟姐妹数量增多,平均受教育年数都会减少,而且男性比女性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有利。同时,随着兄弟姐妹数量增多,男女教育差距也在增大。”在2个孩子的家庭中,女性平均比男性少接受0.4年教育,但在6个或以上孩子家庭中,女性和男性间的差距飙升到2.1年。

相比之下,城镇地区现代化水平较高,父辈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文化观念更开放,父权制观念较弱。但在农村地区,较低的经济文化水平导致父辈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更保守、宗族观念也更重。虽然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父辈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父权制观念有所减弱,但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仍有影响。

有网友曾提及“给女孩的鸡蛋牛奶必须在学校吃完,就算吃不完也必须倒掉”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如果带回家,就一定会被拿去分给家里的男孩。

虽然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在教育公平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男女教育不平等仍然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就像城乡差距和偏远地区的女性教育劣势容易被好看的全面数据掩饰一样,类似特殊教育这种本身就鲜少有人关注的死角向来就存在明显的男女差距,根据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5 年后农村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比例远低于城市儿童;残疾女童受教育机会远低于残疾男童。

而《人权》杂志数据则称,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人数从 2007 年达到最高之后就逐渐下降,占在校生比重从当时 42.64% 一路下降到 2015 年的 21.83%,且残疾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在最高水平时也不过只有 35.85%。

从某种程度讲,春蕾爆雷不完全是件坏事,这让更多人意识到需要帮助的女性还有很多,好看的数据之下多的是不好看的故事。

参考资料: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0

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

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8/qg/201908/t20190812_394231.html

2018国家年度总人口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301&sj=2018

《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叶华,吴晓刚

《中国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CGSS2008数据》吴愈晓,黄超

《《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安树芬等

捋不完的教育痛点

https://mp.weixin.qq.com/s/L8tkVGB4RvqLrfZie--tpg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