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中国话就不是中国人了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魔王】

早就知道洋人吃不惯松花蛋,所以有几次餐桌上恰好有松花蛋冷盘时,我便极力推荐给在场的所有没吃过的洋人朋友,并且“黑心”地在旁边观察他们的反应。

由于还未加蘸料,大多洋人朋友吃下去后表情怪异,有的礼貌地说“还行”却不再碰它,有的则诚实地说“味道怪异”,只有那么一位,扬着眉毛说“不错”,且主动拿更多来吃。周围中国人纷纷赞道: “你真是个中国人。”

连“什么都敢吃”的贝爷都吃不下去,多次被外国人评为“最难吃的食物”的松花蛋,中国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大家得出结论:只有中国人爱吃松花蛋,爱吃松花蛋的就是中国人。

500

松花蛋(图/视觉中国)

中国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歌中唱的“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或“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但严格来说,这些都是东亚人种的特征,边疆许多少数民族并没有这些外貌特点,但他们确实也是中国人,而日本人也长这样,但不是中国人。

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东亚人种,歌这么唱也许并不会听到多少反对声音,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多元的新西兰已逐渐消失了。新西兰人自称“Kiwi”,在一些华人新移民口中,Kiwi似乎特指本土白人,如果一个拥有“黄色的脸,黑色的眼”的人自称“Kiwi”就很怪异了。但这在新西兰人的字典里毫无违和感。只要一个亚裔人是在新西兰出生和长大的,完全可以自称Kiwi,印度裔、非洲裔也同样如此。

可见我们曾经用来识别同胞的一些标志,随着世界人口频繁流动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更不要提那些混血儿了。而且这种变化,未来只会加快,且极有可能快得超出我们的想象。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频道上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些人自豪地声称自己是中国人,一开始是“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一会便是混血儿,甚至金发碧眼的人也声称自己是中国人。很明显,这广告制作者的思想是有前瞻性的。

500

“新西兰人”这个概念,在他们自己眼中并没有肤色的因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刻板印象。他们的刻板印象就是口音。不要说带有浓重的中国或印度口音的英语了,即使是听起来很“高雅”的“英式英语”,在新西兰也一定是“外国人”的标志。

族群在辨识“自己人”身份时,终归要寻找一个标志的,不是肤色便可能是语言,哪国人都无法免俗。然而靠口音辨识身份也有问题,倘若是新西兰国籍在英国长大,就会持一口英音。或举心理更接近的例子,海外出生长大的华人回国认祖归宗时,往往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宗祠的真实身份。


​我两个儿子的第一语言似乎已定型为英语了,说起中文来一股“外国人”腔调,并且认为爸爸强迫他们说中文是在“虐童”,这现象似乎还引来了周围人一股淡淡的忧心。

有华人朋友看到这状况后,很坦诚地向我指出:“你这样可不行啊,他们长大了不懂中文,长得也不是白人脸孔,会被孤立,哪里都融入不了的。”一开始我还非常内疚,并称“长大点再上中文班系统学习”,被指摘得多了,便有点烦了,细想一下,他们长大了真的会被孤立吗?我觉得未必。

再面对同胞抛出的这一问题时,我曾杠精上身地回答:“放心啦,现在国内的小孩从小请外教学英文,我儿子将来不会中文也不影响同他们的交流。”对方哑口无言。现在想想,也许我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500

20年前的我绝对想不到现在的我在做什么,同样,现在的我也很难预料2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不过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20年后的经济和人口活动一定比现在活跃得多,华人社区在外国的影响力一定比现在强得多。同时,今天我们对“中华文化”或“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会因受外来文化冲击而模糊许多,可能多到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假如20年后外国人才纷纷移民中国,“黄色的脸黑色的眼”已不再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标志;假如20年后英语在中国的使用更为普及,用英语也可以和中国人交流;假如20年后海外华人积极从政并影响当地文化,长着“黄色的脸黑色的眼”的中国人也可以融入国外主流社会,那么会不会说中国话又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换个角度看,还有一些人持一口流利的中文,熟识中华文化,却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处心积虑要分裂和伤害中国,以此讨好外国反华势力。那么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些人是中国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500

当然,中文作为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之一,若不去学它会是一个中国人的极大损失,且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有很多,如历史、文艺或哲学,若有机会一定要学会。但是说到中国人的族群认知,肤色和语言就只是表面东西了,更重要的是一颗爱国的心。

假如有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用蹩脚的中文声称自己是中国人,并且以实际行动来爱中国,那么这个人在我眼里,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中国同胞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