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秋:民国时期的工业就是这样走入没落

500

如你所见,标题图上是一个人在操作一台机器,非常简陋的一个工厂,这个工厂是生产铅笔的,这种级别的工厂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遍地都是,而如此简陋的一个工厂,居然成为一个新闻,登载在1935年《汗血周刊》第五卷第18期上。

  这就是民国时期的工业。

  某人在《1919年,全中国知识分子达成了一个最大的共识》提到了民族工业当时起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关税过低,当时的中国海关由英国人把持,在民国后期又有美国人把持,低关税造成了列强在中国的倾销。

  那么某人说的对不对呢?他说的是对的,但是只说对了一部分。

500

这是登载在1934年第45期《人民评论(北平1933)》上的一片社论,标题为《贸易入超与中国民族工业之前途》

  社论如下:

  【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年年贸易入超的债务国,这每年大量的贸易逆差并不表示国民一般消费力之提高,反之,它是表示了民族工业之绝对的停滞和衰落。

  我们知道,中国贸易入超之形成,其原因至少有下列数项:

  第一,关税不能自主,无法增加保护税率(由1842年至1930年,完全受了帝国主义列强协定关税的宰制)1930年以后,虽然表面上已经改订关税,而在所谓的互惠税率的原则之下,仍然不能尽保护贸易之效能,而只是一种变相的关税协定。

  第二,由民元至现在,国内军阀混战循环不息,苛捐杂税之剥削重重,使农村经济急剧的崩溃,而一般农民购买力之降低,既不能为民族工业打开销场,同时原料产品输出之锐减,尤足加强对外贸易之逆势。

  第三,1929年以后,世界经济恐慌之深刻化和尖锐化,使各帝国主义列强,一方面无限提高关税壁垒,限制或禁止外货输入,实行管制汇兑与输入分配制,造成了国际贸易之绝大障碍,另一方面又对国外(尤其对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实行探并政策,其倾销过剩商品,有时不惜降低在生产成本之下,而以国内之独占价格弥补其损失,这又使得工业落后国的贸易,很少发展的余地。

  第四,依据中日条约的规定,外人有自由在华设厂之特权,故英日等国转移其商品生产于中国内地,其资本之雄厚足以压倒我国的民族工业,1935年5月,我国虽然宣布实行新税则,但外人的投资设厂政策,大可避免关税而增大他们夺取市场的力量。

  有了上述四种原因,故中国民族工业之生产品,在国内市场既不能畅销,在国际市场上,又必然会遭受竞争的惨败,换言之,即与年俱增的贸易入超,已不能不随新兴民族工业之停止与衰落而达到可惊的庞大数字。】

  白话文,想必大家也看得懂,从1934年《人民评论》的记载,关税不能自主,军阀混战,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外人自由设厂特权,压制了民族工业,说的很清楚,我就不多重复了。

  而实际上当我仔细在考察民国时期的工业,似乎还不止,1935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申新第七厂被拍卖了。

  这个时间被登载在1935年《纺织周刊》第五卷第七期,原图如下:

500

这个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东北丧失了以后,国内市场越来越窄,当时的民族工业主要掌握在几个大佬手里,比如说荣氏集团,荣宗敬,荣德生之类的,这个申新七厂,就是属于荣宗敬产业下的,1932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重创了整个世界,当时的荣宗敬开的申新新纱厂向英国汇丰银行贷款了300万元,然而最后周转不灵,最后被英国汇丰银行拍卖掉申新七厂用来抵债。

  当时的荣氏集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汇丰银行拍卖的申新七厂,最后被日本人以最低价买走。

  实际上类似于荣氏集团这种事情在民国时期比比皆是,由于金融业被外商把控,而工业显然是需要融资的,巨多的民族工业都因为融资困难最终破产,中国银行业对于民族工业支持力度极低,全国一共也没有几家银行,贷款条件苛刻,大多数需要工厂作为抵押,利率打底都是10%以上,有的高达30%。

  而当时民族企业的投机性问题也不可小视,由于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国家统一规划,很多民族工业投资者都有一种投机心理,市场好的时候纷纷投资,危机来的时候纷纷撤资,导致企业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而当时的民族工业又普遍是家族制企业,没有充分的公司化,荣氏集团的两兄弟控股70%,火柴大王刘鸿生对他的火柴公司控股80%以上,表面上的股份制实际上是百分之百的家族制,社会化融资极低,还不利于引进外来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

  以这个申新工厂为例,公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文场,主要是人事,记账,发公司,类似于今天的人事部和财务部,一部分为武场,主要负责装机,试验等技术部分。这种设置最后造成了武场总工头握有实权,原料采购和工人聘用几乎都由武场决定,招工任用亲信,打骂工人,克扣工资成了平常事。

  荣宗敬曾经想对企业进行改革,增加技术人员,但是居然被武场总工头煽动工人殴打技术员,导致企业停工。

  申新七厂在拍卖之前,其实媒体已经呼吁挽救这家代表民族工业的公司,荣氏兄弟向政府申请援助,当时的政府并没有给予援助,而是想收回国有,在各团体急电政院申请其他办法的时候,汪精卫一通电报,导致工厂被拍卖。

  同时当时的中国的银行业基本上是袖手旁观,而有钱的大富豪宁愿把钱存到外商银行,也不肯伸出援手,媒体三番四次呼吁一点用都没有。

  某人提到了当时的关税问题,实际上当时民国的民族工业起不来,远不止一个关税问题,关税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当整个国家处于一种消极麻木的状态,仅靠几个资本家就妄想撑起一片天,是断然不可能的。

  即便是当时中国人能够掌控关税,可是如果外国金融业能够自由在华开银行,外国的商人可以自由入华办厂,民族工业依然是被压抑的状态,就如同1934年和1935年的评论那样,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问题多多,恐怕不是一个关税就能说的清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