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118)反绞杀战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丘讲古

关注微信公众号:雪菜肉丝面加蛋

500

敌人对我铁路重点轰炸共分三个阶段

(1)全面轰炸阶段(1951年7月至8月下旬)、利用洪水季节,以铁路为主要目标,进行全面轰炸站,重点地区为:满浦线(满浦志顺州)的介川至顺州段,京义线(汉城至新义州)的定州至宣州段、黄州至黑桥段。从战术上看,美军先采用轰炸机逐段轰炸铁路路基和反复轰炸铁路桥梁,达到炸断我交通线目的,再使用战斗轰炸机持续轰炸扫射我抢修部队,企图阻止我修复线路。8月份,平均每天出动两批(以32架—46架编队),横扫所有铁路桥梁。到8月底,累计桥梁被破坏165座次,铁道线路被炸断459处次,毁坏车皮无法计数。我军铁路运输基本处于极端被动中。

(2)重点轰炸阶段(1951年8月底至12月)随着1951年8月底雨季结束,美军对铁路线的轰炸封锁更为加紧,目标直接锁定“新安州、介川、西浦”三角地区。因为西浦新安州路段两侧多为水田,顺川介川路段则地基较高,两处被破坏后修复困难,敌人平均每日出动五批100多架次飞机对该2段铁路集中轰炸,并逐渐缩小范围,到11月更将轰炸收缩到两点(1.肃川至万城之间317—318一公里地段;2.泉洞至龙源里29—30以公里地段),据统计:四个月中,我三角地区几段仅长73.5公里的线路上,共被炸中弹三万八千一百八十六枚,平均每两米中弹一枚;而这几段铁路长度仅占我军铁路总长度的5.4%,被破坏的比例占45.2%。致使该地区四个月80%时间不能通车,给我军供应造成很大困难。

(3)持续轰炸阶段(1952年1月至6月)敌人的轰炸仍然猛烈,但已显“强弩之末”,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对空袭铁道线完全丧失信心,他说继续下去无任何成果“共军已经可以持续获得任何给养”,放弃则心有不甘“中止封锁共军将能发动更大攻势,给前线联军造成无可挽回伤害”,奈何我经验逐渐丰富的铁道兵不得。这一阶段美军又从日本调来F-84型战斗轰炸机2个中队(50架加强轰炸力量),把所有F-80战斗机用F-86型代替(增加到150架对抗我逐渐羽翼丰满的护路米格-15型飞机),调进大批有二战经验的轰炸机战斗机飞行员,决心一搏。其采取“饱和轰炸”的新战术,放弃对三角地区的破坏,重点攻击两头(封锁我物资供应的来路和去路)。来路段是京义线(宣川至定州段、定州至岭美段、新安州至顺安段),满浦线(介川至熙川段);去路段是平元线(顺川至阳德段),平德线(三登至新成川段),元罗线 (元山至罗津段)。其中1月份遭受了我军入朝以来最严重的损失,桥梁破坏136座次线路和车站被破坏2203处次。这阶段我铁路所遭破坏超过了前两阶段总和的42.6%。          

 

面对美军的狂轰滥炸,中央军委极为重视志愿军的供给大动脉的畅通,进一步加强铁路线的抢修力量。1951年9月中旬给铁道兵补充了5个整团,另外补充了新兵5000人。加上铁道兵原有部队和朝鲜铁道工程旅,我铁路线上抢修兵力已达七万人。主要部署:集中主力(第2 师全部、第1 师一个团、工程总队一大队和人民军工程旅两个联队)确保三角地区及清川江东、西和大同江东三座大桥。

抢修部队创造了许多土办法,例如采用“活动桥梁障眼法”,白天江桥断开,晚上将桥合龙通车,阴天全天通车,晴天两批轰炸只间隙通车。迷惑了敌机节约了抢修兵力和时间。到1951年12月底,供修复路基土石方四十九万三千二百多立方米,保证三角地区全部恢复通车。1951年12月,在总结第一第二阶段经验基础上,经中央军委同意,志愿军铁道兵专门成立了“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由刘居英任司令员兼政委),在志愿军铁道运输司令部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铁道运输线上的防空、抢修、抢运工作。

500

面对美军第三阶段轰炸,我军铁路抢修部队采用“集中对集中,机动对机动”(集中兵力对付敌人的重点轰炸;修建更多迂回机动线路避开敌机;修建假桥架路基,引诱敌机轰炸)。

铁路运输部队则抢月亏暗夜多通车,白天空车夜晚重车等保证运输。由于采取措施得力,在我强大防空力量支持下,铁路夜间通车从68%提高到96%,超额完成运输任务。(高射炮兵和空军航空兵对铁路保持畅通做出极大贡献)下边是志愿军铁道兵部分英烈名单和一些图片,他们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登高英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连弟烈士

500500

一级战斗英雄 杨连第烈士。天津市人,1949年2月参加入伍,党员,志愿军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1营第1连技术副连长。他随部队转战于朝鲜前线个铁路大桥之间,多次出色地完成抢修任务,1951年7月,在抢修清川江大桥中,他带领一个排12次搭设浮桥,并创造出“钢铁架浮桥”,保证了正桥施工,使几次中断的大桥顺利通车。曾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3年5月15日,他指挥连队在清川江大桥再次抢修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被追授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连第连”,铁道部将第八号桥命名为“杨连第桥”。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授予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上图为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出的“一级战斗英雄”英模榜上的杨连第烈士的照片。

志愿军高射炮兵的“反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后,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美军的空袭。直到朝鲜停战,志愿军也没有能够夺取北朝鲜制空权,一是担任主要空战任务的苏联空军航空兵的任务是保护交通运输线而不是夺取制空权,二是志愿军空军当时虽然作战英勇并有优异战绩,但实力弱小,无法夺取制空权。这也使得我们的陆军在地面战斗中要时时刻刻防备敌人空袭,我们的交通运输线也是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咬牙坚持。在前期运动战期间,志愿军各部队应对空中威胁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强防空袭工事的修筑、加强伪装、夜间运动昼间休整隐蔽,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各野战军装备的旧式高射炮。

在苏制高射炮进入志愿军高炮部队参战前,部队使用的高射炮杂而旧,虽然浴血奋战,但是仅能保证部队部分防空需要。搜罗资料后,我只发现了这几种杂式防空武器:苏制20毫米高射机关炮、德制37毫米高射炮、日制98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瑞士制苏罗通20毫米高射机关炮、美制M1型40毫米高射炮、日制75毫米高射炮、苏制M1931型76.2毫米高射炮,另外还有7.92毫米高射机枪、日制89式高射机枪等高射机枪。

实际上,高射炮兵在我军当中的建设是比较早的,组成人员都是步兵改编,政治素养好,在解放战争中也参加过对空射击战斗。到了朝鲜战场上之后,作为炮兵指挥所指挥的兵种,高射炮兵在前期运动战中以主要兵力掩护修建中的飞机场和后方车站、桥梁等目标,以部分兵力掩护部队进行运动战。从苏联紧急进口补充到部队的高射炮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小口径的苏制M1939型37毫米高射炮,为牵引式高射炮,是在瑞典博福斯40毫米火炮基础上改进而成。

500

苏制37炮为短后坐式自动炮,炮口装有消焰器,使用立楔式门闩,液压制退机和弹簧式复进机,弹夹供弹。火炮装于十字形炮架和双轴4轮炮车上。该炮口径:37毫米,总重:2100千克,全长:6036毫米,最大射程:8500米,炮口初速:880米/秒。可使用弹药类型:曳光杀伤榴弹、曳光装甲榴弹。该型高炮装备高射炮兵之后,主要承担一线部队野战防空,并保卫后方交通线沿线安全。反绞杀战中,高射炮兵常采取埋伏射击方式伏击超低空或低空飞行的美机,52年后又采取了小股机动、随停随打的战术,对美军的杀伤极大。另一种为中口径的苏制M1939型85毫米高射炮,炮管为单筒,采用半自动立楔式炮闩和多侧孔炮口制退器。

500

口径:85毫米,总重:4300千克,炮管长度:7049毫米,最大射程:15650米,炮口初速:792米/秒。可使用弹药类型:杀伤榴弹、穿甲弹、曳光高速穿甲弹。苏制85炮其实很有名的,我们之前说过T-34/85型坦克,它的主炮是85高炮改进的,另一个使用改进这种高炮的火炮是SU-85型坦克歼击车。苏制85炮多参加要地防空,担任桥梁、公路、铁路、车站等地的防务,并且炮弹带有延时近炸引信,主要用来对付美军重型轰炸机。在射击时常采取集中开火的方式,对空中的某一目标集火射击,以确保命中率。从反绞杀战开始,中国几乎所有的高炮部队都入朝轮战,和铁道兵、工程兵等部队共同保证那条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上甘岭战役中,高炮部队为支援第15军反击部队,作战43天,击落敌机50架,击伤154架,并迫使敌校射飞机只能在距炮兵阵地8000米以外的空中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前,志愿军总部从西海岸及铁路沿线调出5个高炮团、14个独立高炮营以加强正面战线,加上原有的18个高炮营,使一线防空兵力约占当时志愿军高射炮兵总兵力的二分之一;主要方向上作战的军,平均每公里正面配置的高射炮达到13门。

主要用于掩护军、师指挥所,炮兵阵地,预备队集结地域和战役纵深内的桥梁、仓库等目标,并以部分兵力在前沿进行机动作战,其重点是打击美军的战斗轰炸机群、指挥飞机、侦察飞机和校射飞机。高炮部队对空作战近5000次,击落敌机270架,保障了地面炮兵能在暴露阵地上发射,运输车队可在昼间前送作战物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敌机2300余架,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作战中积累的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经验,对高射炮兵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边为一些志愿军装备的苏制高射炮型号,必须指出,苏制高射炮性能出色,质量可靠,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先进行列。其二战时主要使用37和85毫米高射炮形成远近搭配,战后,新型号的高射炮则是57和100毫米,这一型号一直使用至今,我国大量预备役高炮部队至今仍在大量使用改进后的57毫米高射炮

这里提供一下上述2个型号苏制高射炮的资料及图片,大家可以和志愿军手中的相应武器加以辨认苏军M1939型85毫米高射炮

500

牵引式高射炮,亦称KC-12式85毫米高射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装备苏联陆军,主要用于射击中空目标,以后还被选作SU-85或85毫米反坦克炮和T-34式坦克的坦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期间曾广泛使用。

500

M1939式37毫米高炮,全重2100千克,炮班8人,通过旋转底板和十字炮架在4轮拖车上,炮身长2729毫米(为74倍径),高低射界﹣5~﹢85度,可360度旋转,水平最大射程9500米,实用最大射高3000米。发射高爆穿甲弹时,可在500米的射击距离上击穿46毫米厚的钢板,用来打击低空飞行的飞机,并具有对中空飞机射击的能力。理论最大射速为160发/分,实际最大射速不超过80发/发,采用5联装弹夹供弹。射击时,要将十字架的四个脚放下,使车轮悬空,以保持射击的稳定。图中这门高射炮属于志愿军独立高炮11营,战斗中击落美机足足10架,堪称英雄高射炮            

“绞杀战”开始时,志愿军高射炮部队共有4个师、3个独立团和50个独立营在朝鲜部署,共计装备85毫米高射炮计装备85或76.2毫米口径高炮72门,37毫米口径小高炮733门。每个野战高炮师辖1个85高炮团和2个37高炮团,每个独立高炮营装备37毫米口径小高炮12门。第62,第63,第64师和第521团担负掩护顺川南阳里机场的修建任务第61师在公路线担负机动防空作战任务;大部分独立营则配属在各兵团、各军,掩护前线作战行动;只有第505、第513团和6个独立营用十掩护西清川江和东大同江铁路桥梁。另有高炮第506,第5(1B团部署于安东及长甸河日地区保卫鸭绿江桥。   

美空军发动“绞杀战”后,根据联运司的请求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志愿军调整了高炮部署,将掩护机场修建的高炮部队,陆续全部用于掩护铁路运输,参加反“绞杀战”作战   志愿军加强铁路沿线高炮力量后,美军执行“绞杀战.,任务的飞机被击落、击伤的数量明显增加。美国空军战史称,“敌人的地面炮火也使第5航空队的战斗轰炸机遭到了很大损失”。

8月间第5航空队的战斗机被击落26架,击伤24架;9月被击落32架,击伤233架;10月被击落33架,击伤238架;11月被击落24架,击伤255架。美军舰载航空兵惧怕新成川至高原铁路沿线的高炮火力,称这地区为“死亡之谷”拒绝对这个地区铁路进行轰炸   在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的打击下,美国空军10月初开始,被迫放弃了对清川江以北地区铁路的轰炸,集中力量轰炸清川江以南、平壤以北地区的“三角铁路”,致使志愿军在“三角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加重,防空力量显得不足。据此,我军加强了三角地区的高炮配备,向清川江以北扩大到京义线的宣川、满浦线的熙川〔在鸭绿江以北掩护鸭绿江桥的城防高炮第508团,也调朝鲜掩护铁路运输。各师指挥的中口径高炮部队重点保卫防区内的铁路桥梁和车站等重要目标,大部分小高炮部队和一部分中高炮部队,在本防区内实施高度机动作战。在作战指导思想上,规定机动作战的部队以击落敌机为主,防卫重要目标的部队以保卫目标安全为主,并力争击落敌机   1952年4月,志愿军司令部召开高炮会议,总结了机动作战的经验,要求高炮部队开展近战、夜战、游动作战。除掩护固定目标的高炮部队外,要求积极转移阵地,寻找敌机活动多的地区作战。

根据高炮作战的实践,规定中高炮以3000一4000米、小高炮以1500一2000米、高射机枪以500一1000米为有效射击,有效射程之外的敌机不打,对低空俯冲的敌机则增大火力密度,猛烈射击,并规定要有1/2以上的火器担当夜间射击的任务   在机动作战中,各高炮部队把握美机行动规律,经常出其不意予以沉重打击   3月初.在定州至岭美一线机动作战的高炮第513团,根据美机的频繁侦察,判断美机可能对这一带铁路线进行次较人的轰炸行动,遂连夜调动部队转移阵地,并将撤出的阵地进行伪装,设置了假炮和一些反光物体,打扫了积雪,而将真阵地隐蔽,迷惑了美军飞机。3月3H8时,美!'-84战斗轰炸机12架向假阵地攻击,当即被击落1架、击伤2架;13时,美机50余架再度向假阵地攻击,又被击伤4架。此时,该团主阵地已暴露,为防美机报复,遂迅即放弃主阵地,而进人预备阵地和返回已被攻击过的原阵地,重新组织了火力。1个多小时后,美机60余架向该团主阵地作报复攻击,当即又被击落8架、击伤15架。该团一天3次战斗,共击落敌机9架,击伤敌机21架,自身无损失,令人拍案叫绝!   

4月25日,独立第41营由顺川向西转移到肃川,隐蔽开设阵地,两天后,突然对来袭的美机展开射击,一日内射击13次,击落美机4架。   

4月29 H,高炮第64师第612团发现美机3次低空侦察泉洞地区,判断美机要轰炸这一地区,乃于当夜调动部队,在这一地区预先做好射击准备。次日拂晓,美机果然来袭,该团与美军280架次飞机激战8小时,击落美机5架、击伤9架   4月下旬至5月中句,高炮第62师第605团进行了5次游动作战,击落击伤美机各11架,自身人员、武器均无损伤.创造了昼间游动作战的范例。  此外,配属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的高炮第24营,担负掩护物资仓库的任务,5月8 k1,该营在遂安以北仓库区,问先后前来轰炸的485架次美军飞机进行13个小时的作战,创造1个营在1天内击落美机7架、击伤18架的记录,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   志愿军高炮部队在掩护铁路运输的防空作战中体会到:以现有的防空力量,战胜优势的空中敌人,机动作战是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段,能以极小的消耗,取得较大的战果。   

在志愿军空军和高炮部队的严重打击下,美“第五航空队“战斗轰炸机的实力在4月份降到了最低点”以后,美国空军对铁路线的封锁活动明显减少,并由于"绞杀战”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已讨厌“绞杀战”这个字眼。   

为使更多的高炮部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取得经验,提高战斗力,1952年4月2日,总参谋部决定全国的高炮部队有计划地轮番人朝参战。据此,4月初至5月初,以国内城防高炮第511、第502、第509、第522团先后人朝,轮换了第513、第505,第508,第524团。与此同时,对在朝鲜的探照灯部队2个营也进行了轮换,并增调2个探照灯连和1个雷达营人朝。   在此期间,志愿军高炮部队还加强夜间射击,打击美空军夜晚轰炸活动1952年2月份,部署在清川江地区的探照灯部队,多次照中夜间来袭的美军飞机,配合高炮部队连续击落击伤美军轰炸机,迫使美军从2月20日起一度中断了对清川江桥的轰炸   4月21口,在安州地区,志愿军探照灯部队与高射炮兵协同作战,击落1架B-29轰炸机,使美空军再次放弃了对该地的袭击。

6月10日夜,美4架B-29型轰炸机飞临郭山地区上空轰炸铁路桥梁,志愿军高炮第62师的部队与探照灯部队和苏联航空兵协同作战,一举击落其中3架。此后,美军基本放弃了“绞杀战”在反“纹杀战”作战中,志愿军高炮部队共击落美机260余架,击伤1070余架,与志愿军空军一起.对打破美军的“绞杀战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机动作战在取得较好战果的同时,由于作战水平提高,也降低了弹药消耗,据高炮第62师的统计,该师1951年12月担任三角地区护路作战期间平均约7001发炮弹击落1架飞机,1952年5月机动作战中,’r均556发炮弹即击落1架飞机,弹药消耗减少了92%、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