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倒车动摇不了世界人民对环保的坚持!盘点2019年世界各地的环保正能量

中国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制度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习近平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500

尼日利亚贫困地区尝试推行用塑料废物支付学费

位于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的Ajegunle区拥有300万居民,乃是该国人口最为稠密的贫民窟之一。由于这里的居民难以获取清洁的水源与卫生设施,从而导致垃圾在街道上随意堆积。

不过,在一项最新草根阶层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帮助下,这些问题一下子就被同时给收拾了。该倡议被称为Recycle Pay计划,旨在将塑料废物当作货币使用,以供父母支付其子女的一部分学费。

据悉,African Clean Up Initiative组织与WeCyclers组织共同发起了Recycle Pay计划,并与位于Ajegunle地区的Morit国际学校合作实现这一目标。在他们的计划中,家长们很容易就能参与其中:只需要将一袋塑料废物带到指定场所并对其进行称重即可。

这些塑料废物的重量随后会被转换为货币价值,并从家长们拖欠学校的费用中进行扣除。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结果:环境更加清洁,家庭经济困难也得以减轻。

对此,家长们对这项计划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此举可以确保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教育。一位名叫Sherifat Okunowo的家长向英国广播公司表示:“我很难一次性支付完所有学费,有时我会先支付一半的费用,等以后再支付剩余的费用。但随着这个计划的推出,这些塑料使我很容易就能偿清所有学费”。

与此同时,该学校的校长也对家长们的情绪做出了回应,他对此表示: “此举确实减轻了许多父母的负担。我们现在能够更快收齐学费了:学校赢,孩子赢,父母赢,每个人都成为了赢家”。

本文译自 Mymodernmet,由译者 HTT110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500

泰国超市环保出妙招 香蕉叶代替塑料袋 

位于泰国清迈的Rimping Supermarket不是一间普通的生鲜超市,它利用天然的香蕉叶取代原本的塑料包装,不仅有益保护环境,吸睛的绿色包装也意外让超市声名大噪。

“Perfect Homes Chiangmai”原本是专门介绍泰国清迈房地产的脸书专页,无意之中分享了当地超市“Rimping Supermarket”用香蕉叶包裹蔬菜的照片后,随即涌进了许多热情支持的声音……

“小步骤有很大的不同。 改变即将到来!”

“哦,是的,花园中最棒的堆肥!”

有的用户则看到了这种绿色包装所带来的正向视觉效果,

“这样真的好美。”

从脸书帖文释出的照片中可见,蔬菜摆脱了塑胶包装,改由蕉叶紧紧捆住,菜叶因而看起来更为新鲜可口,而超市似乎也多了一种原始清新的样貌。

不过,也有眼尖的网友质疑:“你看到香蕉叶包装上还是有一根塑料绳子吗?”的确, 香蕉叶还不能完全取代塑料在包装易腐物品以及标签的功用,但这种方法最大程度地做到了环保,是超市包装方法的一大进步。

泰国气候适合香蕉生长,蕉叶的供应量如能无虞,超市顾客又继续对这种天然包装给出良好的反馈,那么这些翠绿坚实的叶子便有望长期“驻点”在蔬菜包装上。

蕉叶是有机物质,可以作为天然堆肥,而塑料制成的产品则需要50到200年才能完全分解。 除了变身为营养的堆肥,香蕉叶还能为土壤添加营养,逐渐提高土壤培育新植物和作物的肥沃度。

香蕉叶之所以适合成为包装材料,还在于蜡质叶面光滑,即使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叶子也不会吸水溃烂,不仅相当适合清迈潮湿的气候,也因为这种耐潮防水的特性,而能抵抗蔬菜释放的水分,却不会释放化工材料的毒素、染料或刺激物进入食品中。

用蕉叶包裹物品对于南亚人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 南亚数世纪的生活文化中,印度人便习惯用蕉叶充当餐盘,把米食放在上面方便食用,而邻近的中国云南、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擅长利用植物叶片短暂包裹食物。

500

为免费乘坐地铁,罗马人用废塑料瓶换地铁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法国《解放报》23日报道,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地铁站里,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乘客携带十几到二十几个废旧塑料瓶进站,它们可以兑换地铁票。

自今年7月起,为促进废物再利用,罗马市地铁站内加装了废塑料瓶换地铁票的专门换票机。据报道,30个废塑料瓶可以兑换一张乘车时长为100分钟的地铁票。这一举措受到很多市民欢迎,人们不但在做环保的同时免费乘坐了地铁,连兑换的地铁票也是由手机应用程序自动生成的,节省了打印的纸张和墨盒。报道称,作为首个启用废塑料瓶换地铁票的欧洲城市,截至10月1日,罗马已经借此回收了35万个废塑料瓶,地铁站日均回收的废塑料瓶数量约为2万个。

500

墨西哥科研人员用仙人掌做塑料,降解快且无害

​一提起墨西哥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人们大都会想到仙人掌,阿塔梅亚克山谷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正在研究用仙人掌制造可自然降解的塑料制品。

在实验室里,仙人掌被绞碎成淡绿色液体,加入其他天然材料,经过处理生产出塑料制品。

研究员们选择了当地盛产的花梨仙人掌作为他们实验的原料。这种仙人掌富含大量糖和胶质,对形成生物高聚能非常有利。

另外,用仙人掌生产塑料还有其它优点,仙人掌能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自然生长,既不需要施肥,也无需精心呵护,不像其他用于制造塑料的植物,比如玉米那样占用耕地、影响环境。仙人掌制造的塑料制品比别的塑料降解的快且无害,更不需要额外的工业化处理。

当然,这类产品也有缺点,它的耐用性比其他原料制造的产品要低,但人类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它应用在如一次性物品和其他对耐久度要求不高的领域。

要知道,全球每年有190亿吨塑料被排入海中,还有的被埋在土里等待分解,这些塑料经过自然循环,进入我们的饮食系统,最终每年被人类吃到肚子里的塑料微粒超过五万片。

相较之下,仙人掌制成的塑料产品能够迅速降解,并且本身的植物成分,就算进入体内,也不会让人中毒。仙人掌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友好,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产品。

500

荷兰通过建人工岛来修复生态 已初见成效

据《欧洲时报》报道,近年来,荷兰决定大规模建造人工群岛,以恢复因筑堤造湖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造岛计划需要约6000万欧元,所需投资大多来自个人捐款。 

荷兰境内马肯湖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属于欧洲最大淡水湖之列。马肯湖属于欧洲最大淡水湖之列。1932年,为了抵抗洪水,荷兰在此修筑长堤。以调节荷兰其他地区水位。然而,在该工程竣工后数十年间,长堤沉积物被冲走沉至湖底,湖水变得混浊,鱼类、鸟类、植物和软体动物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曾经随处可见的鱼群已踪迹难觅。逐渐变成了一个没有水生生物的污水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得极其恶劣。

近年来,荷兰决定在湖上建造由5个岛屿组成的人工群岛,通过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计划让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重现生机,被称为“欧洲最大的重建作业之一”。

从最新情况来看,这一工程已经有了成效。在700公顷的人工岛上,多数地区虽仍然植被稀疏,但已经能见到生物多样性增加的初步迹象。此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转好。

据悉,耗时两年半完工的人工群岛,2018年已成为3万只燕子的栖地。专家最近统计,岛上出现127种植物,其中大多是风传种子在此落地生根。

此外,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大增”,确保鸟类有大量食物可觅食。灰雁、燕鸥、大白鹭和夜鹭等多种水鸟也回到这个地区。

在气候变暖过程中,荷兰极易受到气候变迁伤害,这也成了荷兰造岛改善生态计划的动力。

500

荷兰乌特勒支市在公交车站建设“蜜蜂避风港”

据统计,在欧洲农业大国荷兰,一共有358种蜜蜂,然而其中一半以上已经濒临灭绝。蜜蜂减少的一部分原因是:人类城市不断扩张,蜜蜂们找不到地方筑巢和授粉。

为了防止对种植业至关重要的蜜蜂灭绝,荷兰乌特勒支的地方政府想到了一个办法:将乌特勒支市的公交车站顶改造成蜜蜂的避风港。乌特勒支市是荷兰第四大城市,位于荷兰中部。在政府的提议下,目前乌特勒支市的316个公交车站顶都覆盖上了绿色植物。

这些绿植中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多肉植物,在给蜜蜂提供支持的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城市灰尘和储存雨水。

乌特勒支市的市政府官网上有专门介绍这个“公交车站绿色屋顶”项目:“绿色屋顶有利于建造一个健康宜居的城市,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气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挡洪水,并减少温室效应,让人们在夏天少一些颜色。”

500

2019《BP世界能源展望》新鲜出炉!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约三分之一

◆中国工业能耗变化起到主导作用。

◆在渐进转型情景下,中国工业能源需求继过去20年间增长三倍,将在2020年代中期见顶,之后逐渐降低。其中部分由于政策驱动工业效率提升;部分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由能源密集型工业转向较低能源密度的服务行业。

◆中国经济的转型导致全球工业生产的增长引擎向一些低收入经济体倾斜;印度、其他亚洲国家和非洲在展望期间贡献了全球工业能源需求增长的约三分之二。

◆天然气和电力消费贡献了2040年前工业能源需求的全部净增量,在工业总能源需求中的占比攀升至三分之二。由于中国、欧盟和北美的工业用能向清洁和低碳化发展,全球工业的煤炭需求将降低,尽管有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仍有增长。

◆在“低碳工业和建筑”情景下,工业和建筑排放二氧化碳减少15%(39亿吨);而渐进转型下,这个数字为增长6%(17亿吨)。

◆与渐进转型相比,由于工业效率提升和碳捕捉利用与储存技术的应用驱动,大部分碳排放的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发生在工业领域。此外,循环经济带来的对新制材料和产品需求的降低也将减少工业碳排放。

◆石油依然是交通的主导能源,但可替代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逐渐增长。

◆在渐进转型情景下,2040年石油预计约占交通能源需求的85%,比起目前的94%有所下降。预计到2040年,天然气、电力和生物质总体贡献交通能源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分别占交通部门需求的5%左右。

◆展望期间石油需求在交通行业增长4百万桶/日(2.2亿吨油当量),其中大部分来自航空和海运,而非公路交通。

◆电动汽车继续快速增长,集中在乘用车、轻型卡车和公交车上。

◆在渐进转型情景下,到2040年电动汽车数量增至约3.5亿辆,其中3亿辆为乘用车。届时,全球汽车的15%为电动车,轻型卡车有12%为电动车。

◆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开始都是煤炭占比相对较高的能源结构。

◆在渐进转型情景下,中国的煤炭占比急剧下降——从2017年的60%降低到2040年35%—其降低的总量大体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增量抵消。事实上,中国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加核电和水电)增量超过了展望期间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量。

◆相反,由于印度电力行业煤炭消费的增长,印度的煤炭比例仅小幅下降。

◆全球煤炭市场继续由中国主导。在展望的期间里,中国经济增长逐渐向更平衡、更可持续的模式过渡,煤炭需求也随之下降。全球煤炭市场疲软也受到经合组织煤炭消费显著下降的影响,这些国家转向使用更清洁、更低碳的能源。

◆印度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煤炭需求上升。这些经济体的增长和繁荣带来的电力需求贡献了全球大部分的煤炭消费增量。印度是煤炭消费增长最大的市场。到2040年,印度煤炭消费占全球比例将翻倍至约四分之一。

◆可再生能源增长强劲,在全球电力市场份额大幅增加。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分别增长5倍和10倍——到2040年为全球电力市场贡献大体相似的新增发电量。这一快速的增长受益于成本的持续降低。

◆在渐进转型情景下,核能年均增长1.1%,与过去20年左右的趋势基本一致。

◆发电量继续增长的核能分为两种相反的模式:随着旧核电站逐渐退役以及非常有限的建设投资,经合组织核能发电量实质性降低。相反,中国核能发电强劲增长,展望期间上升1000太瓦时。到2040年,中国的核能发电量与整个经合组织处于相似水平。

◆水电展望期间年均增长1.3%,比过去20年的增速(主要由中国对水电补贴的快速扩张驱动)大大降低。在渐进转型情景下,中国仍是最大的增长来源。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