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国科技领先的时代:袁岚峰2019年12月7日观视频答案年终秀演讲 (下)

一般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报道里还提到,回国以后,杨蓉西一直在寻找合作,希望实现产业转化,但一直没有成功。原因是,国外没有类似的对标产品。

500

因为国外没有类似对标产品而受质疑

这个逻辑就是,只有在国外先有了某种产品的前提下,中国做出类似的产品才会得到认可。如果中国首创了一个全新的东西,就无法得到承认了!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

这位朋友参与发明了一种高速船舶。几年前,他们参加了一次高速船的预研招标。实际上,中国这种项目一般都是先有国外的技术情报,然后跟着做类似的研究。

但他们的这种船是真正的原创,原理性的突破,性能比国外的船高得多。也就是说,没有对标的产品。结果当他们介绍完之后,空气突然安静。

500

空气突然安静

空气安静了几十秒后,评审专家们提出以下意见:

——我们这是一个预研项目,你们工程样船都出来了还预研什么呢?

——你们得按预研标书来应标,这和标书技术方案完全不一样,我们怎么评呢?

——你们都做成这样了,不是把我们这个项目给废了吗?

……如此等等。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十分普遍。所以我这位朋友感慨:创新在中国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真到实际流程中,原创是不受欢迎的。

500

原创不被欢迎

由此可见,不少人的思维方式,是把中国永远置于跟随者的地位,永远不是原创者。我们的体制和文化中某些部分,在追赶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原创时期消极作用就越来越突出。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会怎么样呢?

最近,我有一位在美国工作的同学回国探亲。我们跟他吃饭的时候,他分享了一点看法:中美的竞争,短期肯定是中国赢,长期不一定。

500

中美竞争短期是中国赢,长期不一定

这话非常有意思。为什么短期中国赢呢?因为中国有超强的行动力。中国的领军企业一旦要进入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国际巨头都心惊胆战。

为什么长期不一定呢?因为美国压箱底的优势是创新,是变出一个以前没有的东西。例如中国手机赶上美国的时候,美国出现了人工智能。等中国人工智能赶上美国的时候,美国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中国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把1发展到无穷的能力,但能不能做好从0到1的创造呢?这是我们面前新的挑战,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改变,去行动的!

前面两个说的都是科研系统,第三个来看教育系统。

现在中小学的基础科学教育,被削弱了不少。我和许多教育界的前辈、同仁,对此都忧心忡忡。

500

教育系统

例如平面几何公理体系的内容减少了很多,变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这影响的远不止是这方面的知识本身,还包括学生一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许多人连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分不清,导致经常陷入愚蠢的口水战,更不用说听懂我们观视频的年终秀了。

在物理和化学方面,情况就更严峻了。在有些省份,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在高考中选择这些科目的学生人数直接下降了一个量级。作为一个教师,我深感痛心,这样会损害一代人!

不久前,南京严查教育减负,以至于很多学生不得不偷偷学习。国家力量居然被用来阻止学生学习,而不是鼓励学生学习,这实在是太魔幻了。真正应该做的,是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到乐趣,而不是把该学的内容减掉。

日本已经尝试过宽松教育,发现恶果之后放弃了,难道我们还要重蹈覆辙吗?

中国科技历经艰辛,逐渐接近了世界领先。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因为教育的失误功亏一篑,这是何等的沉痛?!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缺点短板?根子上,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虽然每个人都听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很多人只是把科技当作工具,没有感觉到“魅力”。

所以,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迎接中国科技领先的时代”,因为我们的科学文化传播是个巨大的短板。中国科技魅力的缺失,会让我们的“成就”被视作“威胁”,让“崛起”被污名化为“侵略”。

500

迎接中国科技领先的时代,我们有差距

美国的文化吸引力,很大部分来自像伽莫夫、阿西莫夫、卡尔·萨根这样的科普大师。当我们喜爱《星际迷航》、《星际穿越》这样的科幻作品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敬佩荧幕后的那个国家。在这些方面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比在硬科技方面的差距大得多。

500

《星际穿越》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像《三体》和《流浪地球》这样的作品。这是可喜可贺的,不过还远远不够。

500

《流浪地球》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如何迎接中国科技领先的时代。但走出会场,就可以看到很多像量子波动速读和水氢发动机汽车这样的闹剧,还有永远清理不完的朋友圈谣言。

所以,一个重要的问题指向了我们每一个人:在时代洪流里,我们除了载沉载浮,享受、等待或者忧心,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2001年,我刚到康奈尔大学的时候,在中国学生学者的邮件群中,发生了一场争论。有一位女博士生在里面发宣传某邪教的邮件,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双方对话了几次以后,约好一块去一家自助餐店,边吃边聊。我们几个讲科学的,无论多么雄辩滔滔,都不能说服她。

500

2001年康奈尔大学

500

Roald Hoffmann研究组合影2

快吃完的时候,一位女服务员向我们走过来,说她是偷渡到美国的,在这边觉得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听我们谈得这么热烈,她很感兴趣。然后,你猜怎么着?那位信徒立刻掏出一本他们传教的书,送给了这位服务员,热情地推销了一通。服务员拿着这本书,表示感谢之后走了。

从饭店出来后,这位信徒同学单独回去了,我们几位反邪教的同学一块走。在路上,虽然我们还在谈论那位同学有多少错误,但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沮丧:我们都在她的言论中找出了无数的漏洞,但我们都没有像她那样富于行动力。

500

康奈尔大学的编钟与塔楼

就在我们这群自诩为讲科学有文化的人的眼皮子底下,她又做了一次某邪教的传播,而我们就像傻瓜一样干坐着。当时你不去做,事后再找出无数的槽点,又有什么用?!

这件事后来经常给我警醒。正如一句名言所说:“邪恶取得胜利,只需要好人无所作为就够了。”坐而论道总是容易的,但真正去做却是困难的。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心理障碍,勇敢地去做有价值的事。

500

邪恶取得胜利,只需要好人无所作为就够了

这个经历,就埋下了我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初心。从2015年开始,最初是写文章,看到有读者反馈就很开心了。最近两年和观视频工作室合作拍科普视频,使我的受众扩大了很多,我想传达的信息可以迅速送到观众朋友们那里,这是对科学事业的直接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理想已经实现了。

500

科技袁人视频封面图集

感谢观众和朋友们,你们对科学的热情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500

谢谢

越来越多的同行者也不断在加入科学传播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的现场,我们就请到了两位深受大家喜爱的科学传播工作者。

500

无中生友 × 2

让我们首先有请——毕导!

500

毕导

请问您为什么做起科普来?……

(互动)

谢谢,说得非常有趣。今天我们还请到了大家都很喜欢的——李永乐老师,欢迎!

500

李永乐

李老师,请问您是怎么做起科普来的?……

(互动)

谢谢两位,李老师和毕导还要准备下一场的小活动,我们先让两位休息一下。请大家再次掌声感谢两位。

(两位下场)

刚才毕导谈到了“有趣”,李永乐老师谈到了“责任”。对这些,我都心有戚戚焉。表现在节目里,就包括我们到处无中生友找的资料,绞尽脑汁想的但也许很old的梗,以及经常被吐槽的灵魂后期。

说到后期啊,今天的PPT也是他们做的。我身后这张图,有个巨大的1。他们告诉我,是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我怎么看,都觉得这像一个切成一半的箭头。

500

半个箭头

科普工作者拼尽全力,也只是少数人。坐在观众席上以及屏幕前的你们,才是大多数,才是最有力量的。

500

完整箭头

你也许会问,我如何为科学做贡献呢?

其实最基本的,你努力工作,向国家交税,这就很好了,国家会从中拨款来支持科学事业。

然后,你如果有自觉,可以来传播科学文化。你可以创作科普作品。你可以收看我们的节目,点赞、收藏、投币,素质三连,也欢迎转发。即使仅仅是在见到谣言的时候能提出疑问,都是对科学事业的贡献。

500

迎接中国科技领先的时代,我们有责任

希望大家既低头看路,也抬头望天。如果有一天,中国科技在关怀普通人、保护国家、引领全人类的同时,也成为了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的魅力所在,那一定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出了努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