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益州之“汉中”与“东三郡”的地缘结构

500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60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500

秦岭之南——益州1——汉中与“东三郡”

500

益州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州,这么说是因为在失去荆州之后,蜀国的统治范围基本被限于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益州范围内。从这个角度看,益州倒算得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当然,要是从东汉十三州部在三国时代的归属看,肯定是不能这样算的。不考虑三方在交界之地的争夺,孙吴算是占得了东汉十三州部中的:扬州、荆州、交州三州,曹魏则独得了剩余九州。正因为如此,一直有着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说法。

鉴于北方人口在战乱中损失较大,曹魏相对于另两家的优势客观上其实并没有这么大。无论怎么算,益州以一州之力支撑起蜀汉,都足以让我们向这个西南大州致敬。在《禹贡》一书中,益州原本被称之为“梁州”,其范围被概括为“华阳黑水惟梁州”。华阳的位置没有什么争议,指的是“华山之南”,黑水的位置则是众说纷纭。考虑到黑水为南北排列的梁、雍两州的分割点,它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在秦岭之中,且应与华山东西相对。这意味着秦岭及其以南地区,都可以被划入益州的范围。

500

两汉益州的范围,基本遵循了禹贡的设定。整个益州内部由北向南共分为:秦巴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三大板块。依顺序首先进入视线是由秦岭和大巴山脉所组成的 “秦巴山区”。若以两汉时的行政区划来说,可以分为二部分:西部的“武都郡”及中东部的“汉中郡”。行政设置必须有相匹配的地理基础支撑,武都郡的地理属性在凉州部分已经总结为“西秦岭山地”,那么汉中郡又可以被贴上什么样的地理标签呢?答案是“秦巴谷地”。

  三国汉中郡\东三郡地缘结构图(横屏)  

500

以“谷地”为名,是因为这段山地的核心是两个位于秦岭与大巴山脉间的盆地——“汉中盆地”与“安康盆地”。以秦岭北麓到大巴山脉南麓的距离来说,最宽处可达到300公里,最窄处也超过200公里。可以想见,对于穿行秦巴山地的交通线来说,能有这样两个盆地作为中继是多么的幸运。然而汉中盆地与安康盆地权重并不相当,整个秦巴谷地或者说汉中郡的归属,本质是系于汉中盆地一身的。

汉中盆地优势首先取决于其自身的潜力。在整个秦巴山区,汉中盆地的体量是最大的。整个盆地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最宽处为25公里。横亘其间的汉水河谷,除帮助扩张平原面积之外,还让整个板块得以享受水利之便。早在两汉时期,依托汉水平原就已经建制有:沔阳、褒中、成固、南郑四个县,其中“南郑”则充当着汉中郡的郡治。时光穿越到2000年后,这一行政格局依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名字变化为了地级市属性的“汉中市”,及勉县、城固县、洋县三县。

500

同时承受着来自关中与蜀地的影响,是汉中地缘位置的一大特点。单以气候来说,位于秦岭之南的汉中盆地,无疑与蜀地更为接近,以至于经常被用来形容气候温润的“小江南”之名,也被用在了汉中身上。这一特点使之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在行政上附属于四川盆地。问题在于,身处北方的关中始终在政治上更为强势,并且更有动机向南扩张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的积累下,自元朝起将汉中地区便进入“北属时期”被划归给了陕西,考虑到元朝在四川遭遇的抵抗,这种做法并不难理解。

事实上,单纯就历史记录来说,汉中盆地与关中地区的交流要更为的久远。在人文历史中,“红颜”总是与“祸水”更多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祸水红颜,当属让周幽王不惜为之“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应该有人已经注意到,汉朝在汉中设置的行政区有一个“褒中”县。没有比中国人更为尊重历史的了,那些在先秦湮灭的小国,名字大多被以这种方式继承了下来。也就是说,褒中在的位置就是褒国故地。结合汉中盆地“小江南”般的气候环境,再参考后世帝王们对江南女子的迷恋,周幽王对褒姒的另眼相看,倒是有几分地缘基础。

将汉中、关中两大平原直线相连的,是两条纵穿 “终南山”(中秦岭山脉)的谷道:褒斜道与傥骆道。这当中尤其以由褒水河谷与斜水河谷的褒斜道最为知名。从名字便可以看出,褒姒当年应是由此道被他的父亲送入关中。如果你知道褒水河谷又被称之为“箕谷”,斜水河谷又被称之为“斜谷”,斜谷之北对应的那片黄土塬叫作“五丈原”的话,便知道这条通道诞生过多少三国故事了。

500

除上述两条通道以外,终南山中还隐藏有两条谷道:子午道与峪谷道。两条位置更偏东的通道优势在于,北端均能直指长安所在的“骊渭平原”;劣势则在于,它们在南端的出口分列于安康盆地的两侧。如果由关中平原发动进攻的话,并不能对居于核心地位的汉中平原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当然,如果是反方向操作的话,倒是能够有此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在假设,倘若魏延的“子午奇谋”被采纳的话,蜀汉有没有机会一举拿下长安。

500

尽管有四条通道能够对接秦巴谷地与关中平原,但这些通道的通行条件都并不理想,必须借助“栈道”这一特殊技术才能够成行。相比之下,沿故道水南下的“陈仓道”倒是不用铺就栈道。更为重要的是,这条从武都郡穿行的道路,看起来并不需要中继秦巴谷地,就能够顺嘉陵江而下直抵四川盆地。然而这一位置关系,却并没有影响汉中盆地的地缘价值。

鉴于汉中盆地在秦巴山区中的优势地位,及其与嘉陵江水系相邻位置关系,任何想要从武都郡直连秦蜀两地的军队,都必须考虑这样做之后,对手会不会从汉中盆地包抄自己的后路。借助蜀汉北伐大业,将来会有足够的历史事件帮助大家理解这层关系,尤其是理清关中、汉中、武都(西秦岭)、陇右这四个板块的地缘关系。在这部分,我们反而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汉中盆地以东地区。虽然在两汉时同被划入汉中郡,但以安康盆地为代表的这片秦巴谷地,却在地理结构上显现出很多不同寻常之处。

500

地理上看,安康盆地及其以东的秦巴谷地,与汉中盆地的差异并非由秦岭,而是南侧的大巴山脉所造成的。大巴山脉虽然与秦岭一样呈东、西向延伸,但它的走势却要妖娆的多。波浪状的大巴山脉总共分为四部分:其中与秦岭合围出汉中盆地的部分被称之为“米仓山”,东段帮助造就安康盆地的部分被称之为“大巴山”。后者在东北向弯入两湖盆地之后,又向南华丽转身变化出了成就楚国的地标“荆山”。除这三部分之外,大巴山东段与东秦岭山脉之间,还横亘有一段隶属大巴山脉的山体。这段东西长约250公里的山体,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

狭长的安康盆地便位于:秦岭、大巴山,以及武当山之间。与汉中盆地相比,它的面积要小得多,并且结构也要更复杂一些。盆地的东西距离虽然也有60余公里,但南北的平均距离却被秦岭和大巴山压缩到只有两公里。这种两山夹一谷的结构,使之应该被以河谷命名。整个盆地的两端,时下分别建制有汉阴县、安康市组成。后者的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并因此取得了整个盆地的命名权。

500

安康的这一比较优势并非今天才造就。在两汉三国时代,整个板块只在安康城的位置上建制有名为“西城”的县。造就这一结构的原因在于汉水在此的奇怪走势。线性延伸的安康盆地,让你很容易认定汉水应该像在汉中盆地那样,居间横贯而过。事实却并非如此,安康-汉中两盆地交接处现建制有隶属陕西的“石泉县”。在曹魏控制安康盆地及其以东地区后,曾在石泉县的位置上建制有“安阳县”,作为与蜀国对抗的前线。

依地势来说,汉水在进入石泉县境内后,本该顺势继续横穿安康盆地的。然而这条大河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转向东南从大巴山中寻路向东,最终从盆地东端的安康城穿出,然后再沿武当山北麓继续东流。换句话说,身为“八流”之一的汉水,几乎完美的绕过了安康盆地。

整个盆地只有汉时的“西城县”、现在的“安康市”才有机会沾光汉水的水运之利,并在干流的帮助下扩张冲积平原。至于这个狭长盆地的主体,则由一条自西向东注入汉水的支流——月河串连起来,正因为如此,安康盆地也被称之为“月河谷地”。

不过上述推断也不能算错误。在地质时期汉水原本的确是借由秦巴山间的月河河谷,穿越整个安康盆地的。只是在人类进入这片土地之时,改道的汉水便已吝啬的只润泽盆地东端的安康了。实际上在秦巴山区,这种山脉之间已经拉开了距离,但汉水却没有从中穿越而过的情况,并不止安康盆地一处。视线东移你会发现,汉水虽然在安康盆地以东由武当山北麓穿出,但武当山南麓与大巴山北麓之间,却看起来更应该成就一条横贯东西的河道。

500

这条存在于武当山与大巴山间,且能够在地形图上肉眼可见的缝隙,与安康盆地的走势一致,都为西北-东南走向。两山之间由西向东造就了:平利、竹溪、竹山、房县、保康五个县。而与之相交的主要是两条汉水右岸支流:堵水和南河(汉时名“筑水”)。前者的干流由竹山县城北流,穿透整个武当山腹地后注入汉水;后者则向东流淌,经房县从武当山东端流入南襄盆地。如果你把上述五个县与安康市、汉阴县、石泉县,以及汉江通道西北侧的湖北省南漳县之间画连线,会发现这是一条能够将汉中盆地与汉江通道,近乎直线连接起来的线路。

500

这条西起石泉县、东至南漳县,前后连接九个城市的陆地通道,完美的覆盖了新月型的大巴山北麓,为此可以将之称为“巴山北道”。基于巴山北道的存在,早在两汉时期,依托堵水与南河两条地区大河,通道上就已建制有:武陵、上庸、房陵等县。时下在中国全面铺开的高速公路,则可帮助大家更直观的观察到这条隐藏于山间的战略通道。其中安康市至南漳县境内的通道,为编号为G4213的高速公路所覆盖;安康至石泉的线路,则成为了316国道的选址。后者同时还向西延伸,将汉中盆地与安康盆地连接在一起。

然而无论在三国时代还是当代,没能被一条连续性的河流串连,始终是“巴山北道”的遗憾。不过对于弱小的蜀国来说,这倒也说不出是福还是祸。黄巾之乱后,最先在汉中郡割据的是统治方式奇特的“五斗米道”天师张鲁。公元215年,曹操率先发难击败张鲁。此后,曹操依地理结构将巴山北道所贯穿的区域切割为三个郡,分别为以西城为郡治的“西城郡”、上庸为郡治的“上庸郡”,以及房陵为郡治的“房陵郡”(其中西城与房陵两郡,在曹丕称帝后改称“魏兴郡”和“新城郡”)。

上述切割自原东汉“汉中郡”东部的三国新郡被称之为“东三郡”。在三国相争的战场上,东三郡虽然受通行条件所限未能成为博弈的主战场,但却也发生了许多事件。最著名的当属关羽围攻襄樊之时,曾要求坐镇东三郡的孟达、刘封两部前来相助。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知晓。二将由于坐视关羽兵败,一个被迫降魏、一个被刘备赐死。

500

从东三郡郡治的位置可以看出,三个地区中心分别对应的是巴山北道的三个节点:汉水、堵水以及南河。不过,巴山北道并不是汉中通往荆州的唯一通道。不要忘记,汉水在流过安康之后即向武当山北麓流淌。尽管武当山与东秦岭山脉的结合,看起来比与大巴山的结合要更紧密些,但很难相信汉水本身不能够成就一条水陆通道。

事实的确如此,安康的确拥有一条沿汉水直通南襄盆地的通道。三国西城郡的范围亦因此沿汉水向东,延伸到现在的湖北省郧县境内(现为十堰市郧阳区)。 将这条连通安康盆地与南襄盆地的水陆通道命名为“汉水通道”,并无法让人意识到它的位置特点,考虑到它完全是沿武当山北麓延伸,我们可以采取与“巴山北道”同样的命名规则,将之标记为“武当北道”。

500

有河谷相依的“武当北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为人所知。为了控制它,秦汉之时便已在郧县的位置上构筑过名为“郧关”的关隘。值得一提是,两汉时还在郧关以东建制有名为“武当”的县,并将之作为南阳郡对接“武当北道”的门户。只是在丹江口水库修筑之后,这个南襄盆地的西大门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其历史亦被新设的“丹江口市”所继承。至于说到底是先有“武当县”还是“武当山”,这个就不好说了。

总得来说,受地理条件所限,“东三郡”所覆盖的这片山地,在历史中并没有太大的作为,甚至可以说有点平庸。这一属性甚至在先秦时就已经得到了验证。早在商周时期,这里曾诞生过一个以“上庸”(竹山县)为都城的地区大国——庸国。武王伐纣时曾做了名为《牧誓》的檄文。檄文中列举了八个愿意一同讨伐殷商的诸侯,史称“牧誓八国”,其中位列第一的便是庸国。

在了解了整个地区的地理结构后,大家应该明白当那些大平原地区得到开发后,偏安于秦巴山区东部的庸国,在兼并重组的东周乱世并没有太大机会。庸国最后的命运,是在春秋时被楚庄王联合秦、巴两国从三面包夹而灭,其国都上庸则成为楚国的城邑。楚国通过这场战争开始了崛起之路,楚庄王亦晋升为春秋五霸。悲剧的是,庸国却是楚庸战争的主动发起者,以至于后世将这一行为称之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而“庸”字也成为了能力不足的意思。有趣的是,要是追溯起来的话,楚国最杰出的代表屈原倒是庸国后裔。与之类似的是,周礼最坚定的维持者孔子其实是殷人的后裔。这一切都表明,文化而非血统才是凝结民族意识的核心。

回到三国时代。如果关羽能够北伐成功拿下南襄盆地,那么东三郡所控制的这两条战略通道,将帮助蜀汉打通汉中与南阳这两个前线板块的交通线。如果不能控制南阳盆地乃至失去荆州,蜀汉想通过汉中盆地控制整个东三郡是非常困难的。考虑无论从关中还是汉中,都难以全面控制这两条战略通道,曹操在割建东三郡之后将它们划入了荆州的范围。

反过来说,复杂地理条件、较弱的地缘潜力,对来自荆州的力量同样是一个约束。换句话说,无论控制荆州的是曹操还是孙权,都很难透过“东三郡”袭取汉中。双方在这个中间板块势均力敌僵持的状态,透过湖北、陕西两省的行政分割线,由北向南贯穿东三郡故地中部也能看出。以刚才所列举的,控守巴山北道上的九个县市来说,有四个属于陕西,分别是:石泉、汉阴、安康、平利;五个位于湖北:分别是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南漳。当然,如果不是汉中盆地的北属,如今分割东三郡故地的,说不定就是是四川和湖北了。 

-  END  -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