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缘结构

500

中央之国的形成<先秦篇> [第87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500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中牟”。“中牟”这个地名,对于河南的朋友来说应该不会陌生,是位于郑州和开封两市中间的一个县级单位。在“郑汴(开封)一体化”的过程中,中牟的在中原的地缘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00

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中牟”并不在“河南”,而是在“河北”。这里所说的河南、河北并不是现有的行政概念,而是一个真正的方位划分。因为无论是按现在黄河的走向,还是先秦的河水流向,“中牟”都是在河北平原之上的。

之所以要将“中牟”单独拉出来解读,主要是因为赵国在从太原盆地的“晋阳”,迁都河北平原的“邯郸”之间,曾经还有一个都城就是“中牟”。而相比于赵国的其他两个都城,中牟的名气要小的多,以至于直到现在关于它的具体位置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我们可以从史料关于中牟的大致位置,即位于邯郸的南面,是伸入魏地的一块突出部,另外旁边有山,谓之“牟山”。按照这样一个方位,以及古代某些文人的推理,现在有专家推断赵都“中牟”的位置应当是在河南省鹤壁市的西面(这也是你在网上可以找到的标准答案)。大家也可以在诸多的民间战国地图中(中前期),看到赵魏两国在河北平原交界处,赵国有一个突出部在魏国境内,这个突出部画的就是“中牟”。

500

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否有优越的防御力是必须考虑的。如果不能将都城建于自己的腹地当中,那么是否有足够好的地形可以依靠就更为重要了。就中牟的情况来看,我们知道,当初赵国得到中牟,是因为在四家联手消灭范氏,中行氏之后,所瓜分的范氏土地。而赵国失去对中牟的控制权,则是在公元前361年“魏赵易地”之后。也就是说在长达130多年的时间内,赵国都一直能够保对有中牟的控制权。

当我们来从防御的角度仔细观察鹤壁(西)位置的话,就会发现,赵人如果在这里建都的话,即使能够西靠太行山,但他们在面对东、南两个方向的魏国控制区时,是基本没有防御能力的。另外如果在鹤壁地区建都,赵国如何将中牟与邯郸及其以北地区连接起来也是一个大问题。并不是说在三晋当中,不存在深入对方腹地的飞地,相反,这在战国初期魏赵韩三国是很正常的事。但如在处于对方完全包围的飞地中建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问题。

其实我们只将将视线稍稍向西转移一点,并结合地形图,就会发现有一个很特别的地理单元——林州盆地。而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小型盆地,才是真正的“中牟”所在。顾名思义,林州盆地现在的行政中心是叫“林州”市,而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叫“林县”。相信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林县之名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那条著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是由林县人开凿出来的。而我之所以说这个盆地比较特别,是因为它的地理结构。

500

一般而言,山脉的两侧的海拔都是逐级向下的,也就是呈坡状的。而位于林州的这一段太行山主脉,在分水岭的东侧却徒然开始下沉,在形成一块平原之后,再继续延续它的山势。也就是说,林州地区实际上可以看作太行山中的一块盆地(在中条山中也有一块,不过规模比较小,就是虞国所在的“虞原”)。而由于林州盆地位于太行山的东麓,因此它东侧的山势要远低于西侧。这种地理结构使得林州盆地与河北平原乃至中原的沟通,要较与山西高原的交流通畅许多(所以现在隶属于河南,而不是山西)。而盆地的构造,又让占据它的政治体,能够依托山势建立足够坚固的防御体系。

500

赵国迁都中牟是在公元前425年,应该说,像所有的诸侯一样,赵国也非常希望在华北平原开拓自己的领地。因此赵氏才会在瓜分范氏土地时,拿“中牟”邑。而赵氏抢占中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漳水以北已经有了邯郸这个据点,如果顺利的话,赵氏可以以邯郸——中牟为据点,向漳水以南的平原地带推进,最终将所有的卫国故地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过赵国固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必须考虑到其他两家的存在。如果赵国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三晋之中的魏国,在河北平原将没有立足之地了。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战国前期,占据了河东之地的魏国,才更象是晋国的继承人,实力不仅在三晋之中居首,在整个战国诸雄中也是最强的国家。即使不考虑实力对比,按照公平原则瓜分晋国旧地,魏国也不可能不分得自己的份额,因此漳水以南的河北平原,是魏国所圈定的势力范围。

500

对于赵国来说,在战国初期定都中牟,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出于战略防御方面的考虑。因为即使不考虑魏国向北扩张的欲望,滹沱河流域的鲜虞人(中山国及其附属部族)也是赵人所不得不面对的。在这种情况下,邯郸城的防御力就不如中牟了。

不过赵国最后还是将都城迁往了邯郸(公元前386年),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魏国已经稳定了他们在漳水以南的控制区,而韩国也已经在上党高地取得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牟实际上已经接近处于O形包围的之中,仅凭有限的通道与赵国的其他地区相连;二是中山国已经被魏国所灭(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解读)。而赵国的判断是,魏国无法长期越过赵国保有对中山故地的控制,也就是说中山国的遗产最终还是要由赵国也接收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山国在赵国迁都后不久(公元前380年前后)复国了。而后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的中山国,最终还是亡于赵人之后。

500

既然中牟向四周已经没有扩张的余地了,那么将都城迁往更有扩张潜力(还可向河济平原扩张),也经营更久的邯郸也就实属必然了。进攻与防御永远都是一对矛盾体,就象明朝的永乐皇帝将都城迁于北京,固然是有利于向北扩张,并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稳定北部边境。但就都城本身的安全而言,始终是减少了安全系数的。30多年以后,赵国人也的确得到了教训,邯郸城被魏国攻陷(公元前353年),赵人被迫向北退守信都(邢台)。

两年之后,魏国虽然迫于各方的压力将邯郸还给了赵国,并重新与赵人达成联盟,但都城被攻破的情景还是让赵人深深的为邯郸城的防御力而担忧。而他们所想到的办法就是筑“长城”,公元前333年,沿漳水一线,以河堤为基础的“赵南长城”为赵国南境的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也正式将魏赵两国的地缘分割线定位于漳水。这条地缘分割线现在甚至大致成为了河南河北两省的行政分割线。只不过河北省的范围要更向南一点,将整个漳河两岸包含在内了。不过如果当年河北省的领导们知道了曹操墓被划到了安阳(河南),他们一定后悔没有在分割平原省的时候,再多前进一步。

其实邯郸城被魏国攻破,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缘因素,就是在此之前,赵国的旧都“中牟”已经被交换给了魏国(公元前361年)。鉴于中牟已经深陷魏韩国两国的包围之中,没有战略纵深可言,这种交换是可以理解的。而赵国所得到的土地我们在韩魏易地一节已经提过了,就是魏国在太原盆地东边缘的两个城邑——榆次和阳邑(现晋中、太谷)。

这笔交易对于魏赵双方来说都是合适的,赵国因此稳定了他们在太原盆地的控制权;而魏国消除了漳水以南地区的地缘隐患。只是如果中牟不被交换给魏国的话,魏军在必须考虑侧翼安全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攻入邯郸就成问题了。只能说,无论是中牟被交换给魏国,还是魏国最终不得不退出邯郸,都意味着,在二个同等实力的国家之间,必要的地缘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500

既然中牟和邯郸都先后成为了赵国的都城,那么有一个问题是它们所必须面对的,那就是如何与赵国在山西高原北部的大本营进行沟通,要知道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交通便利。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新的政治中心,它必须要有合适的通道与旧地相连,除非你愿意完全放弃以前的土地。而中牟所处的林州盆地和邯郸城,也的确都控制了一条通往山西高原的道路,只不过这两条道路都必须通过上党高地。所以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赵国一直不肯让韩国独霸上党高地,而韩国在秦军的进攻之下,第一个想到将自己控制下的“上党郡”交给赵国。

这两条通往上党高地的道路,一条就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滏口陉(邯郸);另一条则长期为人所忽视,名曰“羊肠坂道”(中牟)。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羊肠坂道并不是太行陉中的羊肠坂道,而是修筑于“太行大峡谷”中(林州盆地西侧的太行山主脉之中)。但如果比较地形的话,后者显然更为形象。至于说这两条道路是什么走向,又是如何左右了赵国的地缘格局,就是我们明天所要分析的方向了。

500

-  END  -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