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实名举报”学术造假?两所在沪科研机构回应了

一封疑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名举报李红良、裴钢、耿美玉等3位科学家学术造假的邮件,昨天以截图形式在网上广泛流传。饶毅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求证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而举报信截图中涉及的两家位于上海的科研院所,也就此各自做出了回应。

500

耿美玉研究员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回应说,网上近期有两次出现质疑耿美玉论文造假的信息,药物所对此高度重视,已组织专家进行初步核查。根据初核的结果,唯一涉及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的研究论文(W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9:787-803)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发表于《细胞》(Cell)的论文也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发表于《肝脏病学》(Hepatology)等学术期刊的其余三篇论文个别原始图片选取有误,但不存在拼接伪造图片的情况,且对论文的最终科学结论无影响,论文作者已向相关杂志社发出勘误申请。依据初步核实结果,两次网上质疑均不属实,耿美玉研究员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药物所未来将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进行核查,继续做好GV-971等相关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课题组所在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回应是:该中心高度重视,已经在组织人员对该论文进行初查,并将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的核查。

举报信截图中涉及的另一位科学家李红良,来自武汉大学。根据其官网信息,李红良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ABSL-III主任、兼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记者同时注意到,这封疑似举报信的收件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其官网的首页专设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窗口,受理范围包括:接受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评审、资助与实施以及基金管理活动中发生违背科学道德和违反科学基金管理规定等的不端行为举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上级管理部门——国家科学技术部,2006年11月7日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办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办法,科学技术部、行业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级科技行政部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机构;在调查好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中,要正确把握科技不端行为与正当学术争论的界限。

据北青报报道,29日,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该委目前正在调查核实此事。

500

内容整理自:中国青年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