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战略的枢轴折断-赵葆珉

美国大战略的枢轴折断-赵葆珉

美国霸权金玉其外,貌似坚不可摧,却潜藏着致命的结构性缺陷。

在全球框架内维持地区均势,是美国大战略的枢轴,也是美国作为帝国的命脉所在。

美国是侧翼海权大国,投机崛起,巧取霸业,也一直投机维持霸权的延续。

美国是大英帝国的衣钵传承者,本能地继承了英国的外交策略。

依赖均势维持霸业,挑唆大国争斗,实施间接控制,源于海权国家的先天不足。

美国在全球战略框架内,操控地区均势,在多条战线面对数目不定的多重对手,战略设计繁复多端,经常顾此失彼,捉襟现肘。

美国介入亚洲百余年,先遏制日本帝国,再遏制苏联,现在盯上中国,一脉相承。

世事变迁推移,大国走马灯似的兴衰浮沉,美国的外交方略只聚焦一点:始终与欧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或数个最强大的国家为敌。

欧亚大陆形成美国无法主宰的独立力量,将会成为区域整合的核心,美国的霸业将随之消解。

均势策略要求之一:

实施均势策略的前提是,欧亚大国相互敌视,彼此对立,无法结为一体。

均势策略要求之二:

维持军事上的优势,必要时以直接军事手段,对潜在竞争者实施军事打击,以防止其力量突破制衡,特立独出。

中日血腥的近代史,扭曲为一种普遍蔓延的敌对心态,贻患至今,为美国在东亚实施分而治之的均势策略提供了天赐良机。

美国在东亚维持中日之间的分裂与敌对,让中日陷入无法脱困的消耗与敌对中,坐收渔人之利,如同过去4个世纪英国维持欧洲大陆的分裂。

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中日之间一衣带水的简单地缘关系被纳入了全球体系,中日向背开始具有牵动列强竞争与稳定全球均势的含义。

迫近的地缘纠葛与根深蒂固的历史宿怨似乎预示着东方的两个主要大国永远无法跨越历史的鸿沟,似乎永远要被美国的简单诈术玩弄于鼓掌之上。

迫近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意味着中日终将突破历史与人为的障碍,实现终极的和解。

美国霸权均势的软肋所在:

1、在取得全球霸权之后,美国的均势策略指向整个欧亚大陆,被迫在多重力量之间维持均势,疲于应对有时是几乎难以兼容的战略需求,顾此失彼,牵一发动全身。

2、美国始终要与欧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为敌,永远处于风口浪尖,这一锄强战略不可避免地要耗尽美国的元气。

3、美国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与其周边缺乏战略立足点。没有附庸国心悦诚服的臣服,美国不能在距离本土如此遥远的地区持久作战,也不能在距离本土如此遥远的地区建立持久稳固的霸权。地缘的疏离,经常使美国鞭长莫及,且可能丧失对附庸国的控制。

4、战后核武器诞生,阻止了军事力量在大国竞争中的有效运用,废弃了美国战略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均势武器:依仗军事手段,对特立独出的大国实施先制打击,挫败潜在竞争者,并在下一个竞争对手出现之前赢得喘息。

5、在这个急剧变迁的世界上,科技与经济的力量快速消长,迟缓、笨重的美国霸权难以适应,已经不能驾驭欧亚大陆的均势。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不经意间,命运之轮悄然转动,中日突破制衡,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近代以来分裂东亚,困扰中日的根深蒂固的敌对突然就消失了。

建立在中日冲突之上的美日同盟,与美国东亚驻军,作为二战与冷战的遗迹,统统沦为鸡肋。

与西欧和中东的事态相呼应,战后美国的东亚均势破局。

美国大战略的枢轴逐一折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