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男子图鉴

500

<一>序章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

当下的金融圈,不再是一个名利场了。

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

金融圈,从来就不是一个名利场。

<二>开场

“这是一个名利场”

“如何三年内考下CPA、司考、CFA”

“如何在金融业年薪百万”

在图书馆自习到深夜的准投行男在休息时刷着这些诱人的文章,来支撑自己熬过这一个又一个寂寞苦读的夜晚。

投行男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进入这个名利场,就像当初来到学校宣讲会带他们入行的学长一样,承载着无数学弟学妹们羡慕的眼神侃侃而谈如何做尽职调查报告,如何边工作边在出租屋里考下各种证书,如何在各种高大上的社交场合发出自己的名片。

未来的自己也要站在母校的礼堂上,享受着台下学妹们仰慕的目光和主动送来的微信。

<三>入行

刚入行后,投行男在第一次享受到了出差坐飞机住酒店有公司报销的快感,便深深的陶醉在了这种一年四季”在路上”的感觉。

凤凰知音会员卡累计里程蹭蹭蹭上涨的快感麻醉了晚点的愤怒与路途的劳累。

毕竟自己老爹一辈子坐的飞机都没有自己几个月多,而老妈又可以在中年闺蜜的聚会上假兮兮地抱怨自己孩子在金融机构要到处出差做项目,比不上闺蜜的孩子们在县城陪伴在身边岁月静好的生活。

每一个入职投行的Analyst都有着一个梦想,自己的未来将像当年宣讲会的学长一样,三年升SA,再三年升VP,而后三年当ED,再熬三年成MD,终有一天能够成为一方金融大鳄。

三年后三年,三年再三年,自己需要付出的只是无数加班的夜晚,写出几百万字的材料,考下一摞摞精美装裱的证书,那“美国梦”般的“投行梦”便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每一个党员都清楚自己五十年后几乎不可能成为党主席,但投行男们却都深深地相信自己未来能成为MD。

坚信在这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行业,有着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晋升通道。

怀揣着信仰,他看遍了知乎上所有的金融行业从业秘籍和段子,他帮领导倒咖啡,帮同事点外卖,加班写材料,主动出差偏远山区,休息日在家埋头考证。

他混迹大大小小的金融群,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换出了一盒又一盒的名片,微信好友覆盖了大半个金融业的江山。

他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

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能写进招股说明书。

他相信自己终会站上交易所敲钟合影的角落。

<四>现实

投行男到了十八线县城出差做项目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健身房办一张季卡,开启探探陌陌,开始物色未来几个月的免费床友。

毕竟满脸笑嘻嘻,心里MMP的伺候完甲方客户和威风凛凛地安排给实习生如何写尽调后,还是需要在工作之余有一副鲜嫩的肉体与没有见过世面的大脑来满足他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自信。

虽然县城少女的姿势和见识远远比不上朋友圈中世界各地接客的外围野模,但每个月初提醒房贷余额的短信还是迅速让投行男恢复了理智,选择了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他烦透了都市里的女人们,她们一天到晚就活在朋友圈的照片里,买了包包要拍照、画了新妆要拍照,吃个饭要拍照、喝个下午茶要拍照、发心灵鸡汤还是要拍照,仿佛自己的存在感就寄托在朋友圈和Ins的点赞里。

虽然厌恶,但他又不得不去满足她们的需求,陪吃味同嚼蜡的日韩料理,陪逛千篇一律的百货商场,绞尽脑汁送不重样的节日礼物,为的便是最终能在其身上找到一处释放压力的去处。

毕竟,男女们面临的压力是一样大的:

好看的皮囊五千一晚,有趣的灵魂要房要车;量产整容脸遍布大街小巷,00后都已经上了外围名单来抢占市场。

绝大多数普通人也只能怀揣着对互相的不满将生活与苦涩嚼碎了咽下去。

<五>天花板

恍恍惚惚过了十年,原本以为自己会永远站在同龄人的顶峰。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连加了三天班,回家连交公粮的时候都力不从心;

直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升到了VP,自己却已经好多年没有换过新名片;

直到他发现原本那些履历都不如自己的土鳖同学,在公务员和国企的队伍里逐渐混出了一点小权力,而自己的权力范围却仅限于手下还没见过世面的实习生……

在失眠的夜晚,他回顾一生,这些年的金融生涯到底留下了些什么呢:

多年的金融生涯磨练了他的技能,Excel玩的飞起、Word里能一丝不苟到每一个标点符号、滚瓜烂熟的背出来所有上报文件的要求、能挑出财务报告中最不起眼的错误。

但这一切在升职面前毫不重要。

天花板之上是一场血腥的权力游戏,要么跪舔大佬祈求恩赐,要么踩着别人的头颅往上爬。

过去的他可以靠加班,考证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但人到而立之年的他,已无班可家,无证可考,再也找不到平庸的借口。

权力,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些年来投入所有精力去努力的考证,拼命的工作,尽力的去社交,换来了一本本证书,加了一次又一次薪,微信里加了各种银行、证券、基金的基层员工。

但唯独没有丝毫的权力。

面对公司领导,他是可有可无的员工,甚至还挡住了VIP晋升的道路;

面对客户,他是彻头彻尾的乙方,如履薄冰般生怕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

面对亲朋好友,他也不像毕业时那样光鲜值得拿来吹嘘贴近。只有县城老家没见过世面的亲戚,还期望着在大城市的他能给自己的孩子谋个好职位。他一直以工作忙为理由在推却,生怕他们知道,其实自己连安插一个实习生进公司都战战兢兢生怕落人把柄。

是的,他所有引以为傲的才华,无法给身边人带来一丝一毫实际的利益,因此也没有任何交易的筹码。

在金融业“去杠杆”的大势面前,金融从业者的人生也被去了杠杆。无论花多少时间加班,多努力设计产品结构,多拼命去跪舔客户和资方。在每周一次的监管新政面前也是徒劳无功。这不是一场仅靠个人意志就能改变结局的游戏。

<六>落幕

他终于懂得了名利场男主角们的心态。

就职在知名机构,出入着甲级写字楼,出差住着五星级酒店,拿着一份体面的薪水(还贷前)。

但面对这个世界永远是任人摆布的一方。

脆弱的他们只能把对权力的渴望发泄在自己仅有的影响力所覆盖的实习生和面试者身上。他们在乎的不仅是性,以他们的收入完全可以买到更好的服务。他们在乎的是权力,是服从,是让别人屈从于自己意志的感觉。而潜规则女实习生,则是他们所能达到的权力顶峰。

但他不敢,银行卡里背负着三十年的房贷,家中是在父母催婚下潦草娶回的妻子,早就计划该有的孩子却因自己一直的应酬和出差而没有怀上。

原本脆弱的生活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波澜和意外。

一辈子的拼搏, 他以为自己终于逃脱了屌丝的称呼,还没来得及庆祝,这世界又无情的给他扣上了油腻中年的帽子。

终于,在而立与不惑交界之际,他才明白序章中的那段话: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当下的金融圈,不再是一个名利场了。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金融圈,从来就不是一个名利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