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出事了

近日,伊朗多地陆续爆发示威抗议活动,以至于政府不得已中断了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服务,以防止抗议活动的扩大和外国敌对势力的渗透。

内部一向稳健的伊朗很少能看到这种大规模示威活动,但事出有因,这次民众对政府不满的直接原因便是在11月15日这一天,政府宣布上调汽油价格并实行新的配给制度。

据伊朗国家石油供销公司发布的公告,补贴汽油的价格将从一万里亚尔(大约0.6元)提升到1.5万里亚尔(0.9元),家庭普通汽车每辆每月可买60升汽油,超出之后每升就成3万里亚尔了(1.8元),这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弹。

然而即使是涨价以后的油价,也让中国车主都馋哭了,而且就算放在海湾国家来看,伊朗的汽油价格也是其他国家的五分之一,可以说享受着全球最低汽油价格。

他们怎么涨点价就上街了呢?

政府补贴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伊朗的石油资源丰富众所周知,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相关数据,伊朗原油储量达到1584亿桶,排在世界第四位(前三为委内瑞拉、沙特、加拿大),如果再加上11月10日鲁哈尼总统宣布发现的巨型油田,已经位列世界第三。

全世界的石油分布很不均衡

资源储量前十大国家,中东波斯湾就占了五个

而在波斯湾圈,沙特第一,伊朗第二

500

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于只有八千万人口的伊朗来说,显然是够用的,而且通过出口理论上可以使伊朗成为富国。

隔壁的沙特已经为你示范了标准姿势

好好站队好好赚钱,就可以在沙漠里建起一座上海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但实际上,由于1979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和伊朗国内石油开发技术的相对落后等众多原因,伊朗的石油工业进步相当缓慢,尤其是炼化水平不高,不仅较难精细分离高利润的石油组分,连汽柴油的品质也不高,只能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油,石油宝藏的潜力并未得到全面的开发。

伊朗的这个问题,波斯湾石油国家普遍都有

所以他们也都大力建设自己的炼化产业

而且相比伊朗,这些邻居不受制裁,资本也更多

(图为卡塔尔在港口附近的炼油厂)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实行石油补贴,也是在经济缺乏起色之下无奈制定的政策。

伊朗自伊斯兰革命以来,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政策,清算外资和私人公司,经济发展几乎停滞。随后两伊战争爆发,又加大了新政府的财政和物资压力,伊朗社会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两伊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大部分战斗在伊朗境内

这场长达八年的战争对伊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巨大的人口损失,以及被破坏的炼油设施长期无法恢复

(图片来自wikipedia@Mohammad Hossein Heydari)

500

此前对伊斯兰政权心怀不满的商人此时也重新露头,囤积居奇,投机倒卖,进一步恶化了物价形势。

相比朴实又谦虚的人民群众

不满的商人群体只想发一笔国难财

(图片来自Wikipedia)

500

特殊情况下就要用特殊办法,伊朗伊斯兰政府当时采用的就是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严格配给制度,即由政府控制一些关键商品的价格和销售,比如鸡蛋、大米、牛奶等基本物品,这自然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伊朗大饼才是稳定社会的定海神针

感觉这够一个排的战士吃的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当然,这样做只能保证民众不被饿死,不发生大规模动乱,对长远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就开始对汽油、农药、天然气等进行财政补贴,每年花在相关补贴上的费用达到400多亿美元,一直使油价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一个年收入为3600美元的伊朗四口之家

平均每年获得4,000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补贴

补贴的比收入都多

(图片来自Wikipedia)

500

而这一系列措施,也带来了民众对政权的认可度,是伊朗新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之一。


 

消极影响众多又不得不实行

然而在内忧外患严重的伊朗,对消费者的帮助也就意味着对生产者积极性的抑制。因为政府在一个核算周期内的补贴是固定的,多生产的物资因为价格高也很难销售,人们几乎没有扩大产能的欲望。

在伊斯兰革命之前,石油是被国内和国外寡头控制

虽然同样是垄断,但是能分的油水更多,赚钱的冲动也更强烈

(图片来自wikipedia@National Iranian Oil Company (NIOC))

500

这不光影响了工商业者,也蔓延到了农民的身上。他们作为生产者,只能得到固定的农产品补贴,也就只愿意按照政府收购计划耕种;作为消费者,他们能分配到的补贴却远远不如德黑兰、伊斯法罕等大城市的居民。

农村苦啊,既然每年的补贴是固定的,那也没必要种更多养更多,农闲时节不如去大城市打工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由于农村长期低收入高消费,很多农民干脆直接去城市买补贴商品,久而久之进城的农民也懒得再回乡,干脆变成了城市人口。

不过这种低经济水平和扩产受限中的“城市化”是要打引号的,往往意味着贫民窟,反而造成了城市边缘地带社会不稳定,与补贴的目的背道而驰。

这些大城市每天都在不断的扩张

吞下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人

这里的机会很多,但追求机会的人远比机会更多

(图片来自google map)

500

补贴带来的另一大恶果就是对物资的滥用。

伊朗汽油消费的年增长能达到20%,首都德黑兰的汽车保有量达到数百万,在自有炼化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进口就成了填补汽油空白的一种方法。

即使有汽油,这些车也未必比人走的快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事实上伊朗确实一度成为除美国以外的世界第二大汽油进口国,汽油主要从海湾邻国和委内瑞拉进口。

而补贴也必然带来利润差,换言之就是走私。和所有通过能源补贴维持政权稳定的国家一样,伊朗走私石油十分猖獗。这也进一步恶化了石油供给。

整条路有成千上万辆装有廉价伊朗石油鼓的小摩托

石油就这么被带着从伊朗到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图片来自:twitter@Zaid Hamid)

500

最重要的是,由于政府配给物品不可能全部覆盖,而且随着经济状况的恶化配给能力也随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发达的黑市。

尽管黑市中的商品价格较高,但胜在品类齐全,能买到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对于有急用的人来说是最好的获得渠道。而另一些有心人则是看中了补贴商品和黑市商品之间的价差,做起了倒卖生意。随着黑市规模的扩大(这很大程度上是正规市场的配给能力始终没有跟上造成的),官员和在伊朗社会备受尊敬的宗教学者也成为了黑市的一部分,为他们提供保护伞服务。

伊朗的出口与进口品类大致构成

出口基本靠油,进口无所不包

(图片来自wikipedia@OEC))

500

500

伊朗政府深知补贴和配给制度的弊端,但也能猜想到一刀切地取消补贴将会在基层社会遭到的反弹。

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渐进式的改革,这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伊朗政府的一贯手法,配给制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补贴的力度也越来越小。

要想物质极大丰富,还是要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

要调动劳动积极性,还是要靠市场指导

(前提是基本物资稳定供应)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特朗普的制裁大棒打疼伊朗

自鲁哈尼政府上台以来,实际上一直在努力减少物品补贴,当前的汽油价格上涨就是一个表现。

但实际上,因为2015年达成伊核协议的两三年内,伊朗的经济发展相当顺利,补贴油价的政策非但没取消,反而进一步增加,这让补贴更加积重难返。

伊朗核设施主要分布

美国人一直盯着,以色列也一直盯着

(图片来自:Wikipedia@ Yagasi)

500

转变主要来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不断对伊朗施加的压力。美国还不断扬言“让伊朗石油零出口”、“史上最大规模制裁”,毫无疑问极大地影响了伊朗的石油出口。失去了最大的外汇来源,伊朗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何来足够的资金来维持汽油补贴?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特朗普就《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发表讲话

开个记者会就撕毁协议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the white house)

500

另外,石油资源不仅是伊朗的立国之本,而且也成为政府对外国反制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随着美国的施压,伊朗的自主石油减产也越来越频繁,以影响日本、韩国、欧盟等与美国交好的石油进口经济体,获取政治筹码。

虽然美国靠着页岩油革命再次实现了能源自给

但日本、韩国、欧盟做不到啊

中东和俄国的能源供应对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这是弱国外交中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无奈之举,也会进一步恶化伊朗的经济形势。

这时候一直作为政治安全阀存在的石油补贴就很难拿捏了。鲁哈尼政府在之前就放出话来,要微微上调油价,希望民众能够体谅和接受,但还是引发了部分民众的强烈抗议。

当然,习惯了美国制裁的伊朗民众,也有不少识大体理解政府行为的,认为这不过是合理负担。最近有伊朗主流媒体就曝出有人组织集会支持政府的决定,是真是假就很让人迷惑了。

反美反以是很好用的缓解压力的办法

但用的太多,也会有疲倦感

(图片来自:Wikipedia)

500

40年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尽人意,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伊朗现状愈发不满,油价不过是个导火索,真正的火药桶是长期无法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对国家目标的质疑。

未来只会更艰难,伊朗民众和伊斯兰共和国政府还需要面临更多忍耐与考验。当越来越多无法忍耐的人上街时,或许也就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