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大约是烂片

本文转自:3号厅检票员工

写在前面

看完《大约在冬季》出来的时候,我还和朋友反思了一下。

说会不会是因为91年齐秦走红的时候,我们还没出生,不是目标受众,所以才看得那么如坐针毡。

我朋友让我试着把齐秦换成周杰伦,《大约在冬季》换成《说好的幸福呢》之类的歌会不会有区别。

我试了一下,一股自己青葱岁月被丢垃圾桶的感觉,更难受了。

《大约在冬季》

 500

整体观感如标题,不算烂片,但也谈不上什么好。

剧本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想讲的东西一大堆,但最后啥也没讲好。

没完没了的尴尬桥段里面,偶尔能看到几个闪光点,但最后也还是会落于老套的收场。

不过还是老规矩,批评之前先聊聊片子好的地方吧。

500

我还挺喜欢《大约在冬季》这种全员不完美人设的。

最近几年的华语爱情片都被观众的三观偏执症给吓怕了。

很多同类型的片子都逃不过被一些观众去讨论里面的角色是不是渣男作女,传递的爱情观是不是扭曲。

这种三观纠察对于爱情电影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一段感情里哪有什么完全无错的完美受害者,或者从头错到尾的自私者。

写一对黑白分明的爱情纠葛无异于谋杀人物,去其血肉只会将其脸谱化。

500

而《大约在冬季》没服这个软,一段四角恋,三个有问题。

霍建华的角色怯懦,在感情里优柔寡断,马思纯的角色在爱里聒噪偏执,爱放大问题,侯佩岑的角色心机,自私。

整个故事就是这一堆人被丢在一个跨度20年的感情故事里,兜兜转转,相爱相杀。

人物的不完美,赋予了这个故事说服力,也利于观众的自我投射。

500

同时,电影的叙事结构还算是有巧思。

用时空来讲故事,霍建华和马思纯一条线,他们的后代文淇,林柏宏一条线,两个时空,1991和2019,北京和台北交替,并行。

两条线的切换也还挺好,都是通过老照片里的一个手链,或者一首歌,一张专辑,看得出编剧设计过。

技法上也是用了交叉蒙太奇剪辑来让两个故事连在一起。

500

它其实和《后来的我们》有些像。

看得出真的用力,用心拍了,服化道,时代风物,全部到位,也都请了李屏宾这种等级的摄影指导。

但就是能力不足,拍出来到处都是力不从心。

先说故事吧。

其实大家看了那么久的爱情电影应该都或多或少感觉到了。

爱情电影的故事框架写起来说难也不难,就是一个设置障碍(人物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的行活,让男女主角飞蛾扑火般地去跨越这个障碍就好了。

这是莎士比亚给广大编剧从业者奠的基。

几十上百年里大家拍来拍去其实都是这个套路,这一点我在上次聊《少年的你》融梗这个事的时候也提到过。

500

但要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这个障碍的设计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力。

比如《泰坦尼克号》,典型的单一阶级障碍,而大家也能看出来,围绕这个阶级障碍的编剧制造了多少场冲突去表现张力,还有各种甜蜜的场景去衬这种张力。

而《大约在冬季》其实也是在遵循设置障碍,跨越障碍的古典爱情电影笔法。

但问题是,我真的在故事里找不到什么特别能让我感受到张力的段落。

500

原因还是编剧太贪心,为了去制造冲突,在电影里塞进了非常多的障碍。

父亲病重的家庭障碍,空间距离障碍,小人障碍,条件障碍,把霍建华马思纯两个人弄得就像取经唐僧一样,九九八十一难才行。

当初的《后来的我们》比它好的地方就是在于不贪心,始终围绕一个单一的障碍去讲故事。

但《大约在冬季》已经多到让故事失去重心了。

这种充斥过分刻意设置障碍的戏码,很容易让情节彻底段落化,给观众陷入一种没完没了的苦情感。

500

另外,这些障碍大多又都有各自的问题。

有的是缺乏说服力,都是有轻易的解决办法的,但人物就是不做(这一点我们后面聊人设的时候具体再说)。

500

还有就是华语爱情片的通病。

说好听点就是复古,老派,但说直白点就是老套,狗血。

从赵薇拍《致青春》起头开始,后面的没一个能走出那一套东西,我们的电影院里如今到处都还是这些低级“阻碍”。

《大约在冬季》还是在靠癌症来圆故事,靠第三者和误会来设障碍,靠矫情的文本台词来吵架和好。

再这么玩下去,除了尴尬,什么都不会再有了。

500

再来谈谈人设的问题。

人物完全失控了。

上面说几个人物都是有不完美的地方,这确实值得肯定,但很显然,故事没有处理好这种人设。

具体表现就是:

角色有缺陷但他们的缺陷所制造出来的麻烦,并没有一个角色想要试图去解决的意思。

而麻烦一直没解决,必然导致角色没法给观众传达所谓的人物成长。

500

比如一开始霍建华的角色,因为家中老父重病需要照顾,北京生意失利而突然选择分手,两个人都没有尝试去改变什么。

这里还能接受,不解决可以理解为他的自卑和怯懦使然。

但后续这个问题持续了五六年,在两个人后面的多次重逢里谁都没有想着去解决些什么。

他和前女友的误会,也只是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但编剧一直都没想让他去试着解决。

包括那一次重逢,马思纯想要留在台北被霍拒绝,明明已经离了婚的霍建华完全可以选择想办法让两个人继续在一起。

500

马思纯的角色也一样,娱乐新闻爆发迫使霍建华回台北处理,短暂离开,本是一件很好解释的事情.

但哪怕事情越来越糟糕,一整年时间马思纯也没有想过问一句他到底回去是干嘛。

霍建华也明知马思纯误会了,但就是不解释。

500

最爆笑的就是,侯佩岑的角色喊出那句“那天你带我看齐秦演唱会,天那么冷雪那么大,我一点也不想去,但她就在那晚夺走了我的位置。

???

 500

编剧的意图应该是想让用这些“失控”,去强化“错过”这个核心共情点,毕竟要都说明白了,问题解决了,不就错过不了了吗?

但很明显,这种缺少逻辑的失控强化“错过”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

麻烦不停地堆积麻烦,导致整个故事的走向会让观众看得非常着急;

角色的过分愚蠢,也会抵消掉观众因为错过而产生的情感代入。

500

另一个让我特别无法接受的地方是为了让2019年文淇和林柏宏的那条线丰满起来,将其偶像剧化了。

两个角色对应的是马思纯和霍建华的女儿和儿子。

同一条时间线里的时候,在他们不知父母早年的故事的前提下,虽然没有明确示爱,但两个角色已经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好感倾向,不止是一个好友这么简单了。

这两个人的互动是和主线没有任何关系的,纯粹的是为了丰满故事,却带来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逻辑问题。

 500

结局他们拼命撮合双方的父母在齐秦演唱会上重逢,再续前缘,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两个会成为兄妹啊。

这一点,一下子和前面他们的所有情感互动都相矛盾了。

500

更要命的是,在全片最重点的泪点高潮齐秦演唱会。

为了强化高潮,编剧让文淇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林柏宏扶住她的脚,复刻她妈妈当年和他爸爸的相识。

所以编剧到底想用这场戏表达什么?

四个人的双CP关系在伦理上没有得到解释,就是稀里糊涂地为了催泪强塞直给了一个高潮。

最后说说表演吧。

这一块本来不想聊了,但是霍建华的存在让我实在没办法去忽略这个问题。

500

我一直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来演电影。

电视剧至少是积累了不少好口碑的,电影这块再折腾下去就得毁全了。

电视剧多远景中景,对人物的表情,手部细节都没那么高的要求。

但是电影不同,即使是普通的正反打你都没法避免脸部表情被放大。

500

很可惜,霍建华怎么演都还是电视剧表演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单一的表演风格,谋杀自己的其他戏路。

一个是没表情,愤怒开心难过都是一个样;

另一个是台词功底的缺陷被放大了。

《大约在冬季》里他的念白咬字顿挫声调的单一,让我产生了一种你给他换上一身古装,就能立刻切换,御剑飞行毫不违和的感觉。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之前豆瓣还没出分,刚刚又瞅了一眼,5.7。

得,差不多就这分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