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火的电影,和晚上八点后不准坐顺风车

金智英为什么不快乐?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想联系起来说。

一是上周滴滴顺风车业务在下线整顿400多天后,在7个城市重新试运营。

试运营的首个方案——女性用户在晚上八点以后不得使用顺风车业务,引起性别歧视的质疑。

500

尽管第二天,滴滴马上将试运营时间统一修改为:

05:00~20:00。

所有用户(无论男女)都不得在晚上八点后打顺风车。

500

但这时候,网上的舆论已经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

一派指责顺风车业务的规定一开始就暴露了性别歧视的潜在属性,就算修改,也不能掩盖其荒谬的本质。

500

500500

500

△以上评论摘自「大浪淘沙」「柳飘飘来了」留言区

这样的争吵和分歧,让我想起了现在正在韩国上映的电影——

《82年生的金智英》。

500

这是《熔炉》老搭档孔刘和郑裕美主演,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

上映14天,观影人数就突破300万人次。

(韩国票房是按观看人数看,韩国全国5000万人,300万人次就相当于差不多16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去看了,当年《熔炉》是466万观影人次)

500

△电影主创人员庆祝电影观看人数破300万人次

票房不错,是目前韩国最爆的电影。

但是网友评论就和我们的顺风车事件一样,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在Naver网站的电影页面首映当天的截图,男性网友评分1.45,女性网友9.19分。

500


△Naver网站10月23日(首映日)下午三点截图

而且,不只韩国观众对电影观感不一。

网上还有针对演员的大规模人身攻击。

郑裕美自从确定出演电影以后,就不停被辱骂“滚出娱乐圈”。

500

为什么一部电影,会引起这么大的分歧?

为什么有人觉得性别歧视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有人却觉得是过分敏感?

(甚至包括顺风车事件,为什么女性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觉得最好是从电影的原著故事入手,了解一下——

82年生的金智英,到底经历了什么?

500

500

难道你没看出来吗?

都是因为他喜欢你啊

电影原著《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韩国作家赵南柱2017年出版的畅销小说,在韩国实体书销量超过100万册,赵南柱还因此获得「年度作家」。(简体中文版今年在我们这边出版了)

它的故事就是书名:一个1982年出生的韩国女性金智英,在得了育儿抑郁症以后回顾自己过去35年的经历。

尽管外界对书和电影的评价都很激烈,批判作者「扭曲事实」「故意挑拨两性关系」,但书的内容,却是出乎意料的平淡和克制。

500

△书在豆瓣的短评有一条:“东亚三国都应该把这本书列为中学指定教科书。”很多女读者在金智英身上看到自己。

金智英。

在韩国就是最最普通的女性。

她有一个普通的名字(金智英在韩国,就像小丽、小芳在中国一样普遍),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亲公务员,母亲全职主妇,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家境不好也不坏。

前35年,金智英也是过着最平淡最普通的人生:读书工作结婚生娃……

一切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看起来没什么可抱怨的。

但让金智英陷入深渊的,恰恰也正是这种「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500

刚蒸好的一锅米饭,以爸爸、弟弟、奶奶的顺序先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形状完整的煎豆腐、饺子、猪肉圆煎饼,也都会理所当然地送进弟弟嘴里,姐姐和金智英只能捡旁边的小碎屑来吃;弟弟的筷子、袜子、卫生衣裤、书包和鞋提袋,永远都是成双成对的,但姐姐和金智英的这些物品总是凑不成一对……

虽然金智英不像苏明玉或者樊胜美那样,有一群吸血的家人,但从小到大,她身边也存在着各种「再自然不过」的差别待遇。

500

△虽然没有苏明玉被家人伤得那么深,但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金智英的原生家庭里还是存在的。

在家里,她要「接受」弟弟的特别受宠。

在学校,她要「学习」对欺负忍气吞声:

小学被同桌男生欺凌,老师说:“难道你没看出来吗?他是喜欢你啊。”

中学被补习班男生跟踪,爸爸斥责金智英: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说话?为什么要穿那么短的裙子……

大学时和男友分手,会被学长暗地里耻笑是“被嚼过的口香糖”。

金智英就是在这样理所当然、潜移默化的教育下长大——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500

500

这确实是一份能兼顾小孩的工作?

为什么只有对女生是好工作?

读书时不敢为自己抗争,毕业了进了职场,女性的壁垒依然到处都在:

金智英的姐姐,曾经梦想是做制片人。

但是却因为照顾家里需要更稳定的工作,最终去了读师范大学。

“这确实是一份能兼顾小孩的工作,那应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工作才对,为什么只有对女生来说是好工作?孩子难道是女人自己生的吗?妈,你也会对儿子说这些话吗?你也会劝弟弟去读师范大学?”

500

△男孩和女孩的梦想也许最初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很多女孩长大以后,却会被劝说去做更稳定的工作。

金智英去找工作,即便同等学历同样优秀,男生的录取比例总是远远高于女生。

(2005年,韩国百大企业女性录取率只有29.6%;也许在我们这边情况会好一点,但我找工作时也多次被“你条件很好,但我们更想要男生”的理由婉拒)

好不容易等来面试通知,但去应聘的时候,金智英还得想各种“得体”的答案来回应面试官提出的职场性骚扰问题。

如果态度太强硬,就会看到面试官“当场眉头一皱”。

500

后来,金智英被一家公关代理公司录取,公司规模不大,但工作内容和同事关系还算让人满意,公司里唯一的女组长也很认同金智英的能力。

可是,在工作以外,金智英还是得面对很多理所当然但又让人极其不适的潜规则。

比如,陪酒、应酬,和忍受客户的黄色笑话。

不论金智英举多少理由婉拒,说自己已经不能再喝了,回家路上很危险,真的不想喝了,也会遭对方反问:“这里这么多男人,有什么好怕的?”

“我最怕的就是你们!”金智英把这句话咽回肚子里,偷偷将酒倒在冷面碗和一旁的空杯里。

500

△《82年生的金智英》插图

原本以为,只有底层才需要对客户陪笑脸,努力熬上去就可以摆脱这种困境,但让金智英绝望的是,女性在职场的晋升阻碍重重。

金智英和另外一个女同事,是同一批进公司的员工里比较优秀的两人,工作也屡次受到表扬。可是,当公司组建策划部时,金智英和那位女同事被排除在外,反而同期中那些没那么出色的男同事却被选中。

因为社长很清楚这份工作压力有多大,与婚姻生活尤其是需要育儿的生活绝对难以并行,所以才会认为女职员不能胜任,而且他也没打算调整公司员工福利,因为他认为,与其为撑不下去的职员补足相关福利使其撑下去,不如把资源投到撑得下去的职员身上更有效。

500

而金智英,后来也确实如社长所料,因为怀孕生娃离开了职场。

金智英辞掉工作是在2014年,当时韩国已婚女性每五人当中就有一人因为结婚、生子、育儿而辞去工作。

尽管那不是能赚大钱的工作,对社会也没有多大影响力,但对金智英来说,能通过完成主管交办的事项得到成就感,可以用努力赚来的钱养活自己,已经是一份十分有趣的工作。

可是,就因为生了小孩,家里没有人手可以帮忙,她只能作为夫妻之中牺牲工作的那个,为了育儿,放弃她生活中少得可怜的成就和乐趣。

500


500

用老公赚的钱喝一杯咖啡

也要被叫做「妈虫」

而金智英的前35年,最压抑最憋屈的,也就是在她离开公司做全职妈妈的阶段。

金智英的老公郑代贤,并非渣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可以算是“不错的老公”,工作ok,能养家,有时间也会陪陪家人。

(很多人看了电影阵容是孔刘演之后,还说如果孔刘做我的老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啊?)

500

但是,郑代贤对家务事「理所当然由你负责」的态度,还是刺痛了金智英。

“我会帮你的。别担心。”

“智英,我觉得你不要只想着自己会失去什么,要多想想你会得到什么。成为父母是多么令人感动又有意义的事情啊!而且就算遇到最糟的情况,实在找不到可以托管婴儿的地方,导致你不得不离职,也别担心,我会负责养你们的,不会让你出去辛苦赚钱。”

所以,你失去了什么?

明明家是两个人的责任,但为什么郑代贤做家务,带小孩就叫做「帮忙」,可是金智英却要把这些当作自己的分内事,甚至还为此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

500

△爸爸回来做家务是叫「帮忙」。

金智英也明白,这绝对不是郑代贤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坏境就如此,大家都「理所当然」地瞧不起家庭妇女。

金智英生完小孩以后,因为带娃和做家务导致手腕劳损,去看医生。

医生笑了:

“以前我们可是得拿着木棍敲打衣服清洗呢,还要烧柴火煮衣服消毒……现在洗衣服有洗衣机,还有吸尘器不是吗?现在的女人到底有什么好辛苦的?”

为什么出去工作就是辛苦,在家里做家务就不配诉苦?科技进步发生在各行各业,所有职业都在尽量减少劳力,“而唯有「家务」始终得不到大家认同”。

500

而最后,压垮金智英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她抑郁症发病的,是路人恶毒的嘲讽。

那是一个难得好天气的下午,女儿也在婴儿车里睡了,金智英忙里偷闲买了一杯1500韩元(不到十元人民币)的咖啡在公园享受短暂的个人时光。

可是这时,坐在一旁长椅上的一个男性上班族,却和同行的朋友说了一句:

“我也好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晃悠……妈虫。还真好命……我一点儿都不想和韩国女人结婚……”

500

500

△妈虫是2014年底在韩国兴起的词汇,就是用来贬低没有收入的全职妈妈。

不过是喝了一杯人民币不到10元的咖啡,就被取笑是「寄生虫」。

无论干了多少活,无论做了多少牺牲,都没有人看到,也得不到认可。

“我又不是偷老公的钱来用,我赌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为了带孩子,我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只虫,你说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金智英崩溃了。

她不过是按照一条女性「顺理成章」的成长道路走到现在,可是为什么在前方却好像怎么都找不到出口。

500

原著的最后,金智英被诊断得了育儿抑郁症。

发病的症状,就是变成另外一个人:

有时是还在世的人,有时是已过世的人,但她们都有个共通点——都是她周围的女人。

比如她那个生了两个女孩还要被嫌弃不得不拼三胎的妈妈;比如她那个很照顾学弟学妹学却在生二胎时不幸因羊水栓塞去世的学姐……

她真的是完美且惟妙惟肖地,彻底变成了那个人。

500

500

500

你们可以对一切觉得理所当然

我却再也没办法忍气吞声

看完金智英的故事,不知道大家现在是否可以理解部分女性对顺风车事件的愤怒。

有时候在一部分人眼里的「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可能就是一种伤害。

比如,在某些既定思维中,女人「理所当然」就是比较弱。

比如,在金智英的故事里,女人「理所当然」就不要在工作上那么努力,回家带小孩好了。

还有,在顺风车事件上,女性晚上坐车会比男性有更大概率遇到危险,那就「理所当然」不要让她们坐好了。

500

每一个理所当然,都是那么常见,可能我们身边就有人这么说。

但有没有人想过,这其实是一种不公正的判断:

女人就肯定比男人弱?这世界有强壮的女人也有瘦弱的男人,「强弱」是要用哪方面衡量?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智力水平?

而且,无论强弱,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好的企业,是应该提供给所有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因为ta没这么强就「理所当然」地被限制。

金智英生了小孩就没有了选择工作的自由,而我们仅仅因为是女性,就没有晚上使用顺风车服务的自由。(虽然后面改成男女时间一致,但这难道不也是通过限制消费者自由来推卸企业监管责任?)

这究竟是「理所当然」?还是掩盖在「理所当然」底下的霸凌?

500

当然,在争论的过程, 有人会觉得这有点过于夸大矛盾。

我也有朋友看过原著之后表示,她的生活和金智英相差太远,她没有觉得受到歧视和压迫,一点共鸣都没有。

这也是《82年生的金智英》会受到一部分舆论苛责的原因,当我们批评那些骂「妈虫」的人时,是不是也误伤了一些没有这种立场的男性?我们是不是太敏感?我们的批判是不是过于偏激和激进?

500

△关于《82年生的金智英》的不同评论

首先,我承认,我们社会确实是进步了,女性的地位也提高了,顺风车被哔哔了一天以后马上就改时间。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这个环境下,依然有很多人在承受着「理所当然」的压力。

我每天都会听到已婚朋友抱怨,就算两人都上班,但老公还把家务当成老婆的义务,下班回到家就瘫在沙发上;职场上的歧视也还没消失,何炅的职场综艺就提到,一个孕妇不愿意调岗,就被解除合同了;然后,就更不要说,在很多家庭里,仍然有重男轻女的情况。(否则《都挺好》怎么会火?)

500

△在《令人心动的offer》这综艺里,就有孕妇被无理辞退的例子。去年调查,女性因为生育而无法晋升的比例是11%,而男性只有1%。

既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那像《82年生的金智英》这样的书就有存在的必要,像顺风车那样的争论就有进行的意义。

因为这社会总要有人,像作者赵南柱一样,敢于说一些冒犯的话,去戳破「理所当然」背后的真相,大声地提醒大家,有人不同意。

(再说了,不是也有孔刘这种不怕被冒犯,读了原著以后觉得一定要拍成电影的男人嘛。性别平等,对男女都有好处,只有理性讨论不要谩骂才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500

△喜欢孔刘不是没有原因的。


“你们可以对一切觉得理所当然,我却再也没办法忍气吞声。”

这是赵南柱写在书封的一句话。

原著里的金智英,要疯了以后,才敢用别人的身份发声。

我希望,那样的金智英,那样的女性,活在书里就好了。

现实中的我们,可以勇敢一点。

站出来。

为自己说话。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