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放大镜看了3遍《小丑》,终于找到DC翻盘的秘密...

作者|  香蕉姐

来源|   影探

千呼万唤,它终于来了。

Joker。

这几天,几乎全网都在等这部电影,等这个人。

而前段时间,小丑早已在国外的万圣节火爆了大街小巷。

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你画上了妆,穿起了红西装,叼起了烟,你就是人群中最靓的仔。

500

为什么?

因为它是今年金狮奖最佳影片?因为它是R级片票房之最?因为DC的影响力?

500

或许。

但我想,为他叫好的人,并不全是DC粉丝,也并不全都钟意R级片。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两点。

因为《小丑》的突破,也因为小丑的突破。

500

前者是说,就算不拿金狮奖,《小丑》也已经成了超英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缓慢的叙事节奏、刁钻的镜头角度、压抑的氛围营造、重人物轻故事的拍法......

整部电影由内而外,从头至尾都在有意识地跳出超英电影的常规范式,并且成功了。

以往,我们形容超英电影最多的是,好帅、好酷、好爽。

如今,我们终于可以为它们加上一个词。

好美。

500

美在哪?

美在摄影、音效、配乐、造型、表演。

而所有的这些分工合作,恰到好处地汇集成了后者,即小丑的突破。

谁都没有想到,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真的做到了。

他真的给了这个最难捉摸的反派一个起源。

一个比起掉进化学池后发疯的主流看法来得更为现实,也更为靠谱的起源。

500

而关键在于,无论你熟不熟悉这个漫画人物,你都能接受这一设定。

是好是坏?不好说。

毕竟很多人都相信,没有起源的小丑,或许更为迷人,因为那更可怕。

500

Cr:Gedo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版的小丑已然载入了影史。

话不多说。

来,随我一同走入他的世界——

《小丑》

Joker

2019.10.04

500

※本文涉及剧透※

正如海报所言,这片子其实有两个主角。

一个总是佝偻着瘦骨嶙峋的身体,低着头唯唯诺诺的样子,颦笑间满是痛苦。

连同着那回家的路上也是登不完的阶梯,和镜头里总是浓得化不开的一片深蓝。

他叫亚瑟·弗莱克,是个精神病人。

500Defeated ClownHildur Guðnadóttir - Joke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500

500


500

华金·菲尼克斯 饰 亚瑟/小丑

一个像是吃了保健品,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走路也带风了,抽烟都能抽出艺术感。

连同着音乐也高潮了,打在他身上的逆光都变得温暖而耀眼了。

他叫小丑,是个疯子。

PS:据华金透露,小丑的舞蹈受1957年Ray  Bolger的《The old soft shoe》影响较大,有下巴上扬的动作,代表了小丑内心的一种傲慢。

500Rock 'N' Roll (Part 2)Gary Glitter - Glitter500

500

500

下图这段,以及厕所的舞蹈均为即兴表演

没错。

他们就是典型的一体两面。

一个向往光明和美好,却活得压抑黑暗;

一个渴望堕落与沉沦,却活得肆意潇洒。

在整部电影里,类似的对比暗示同样是随处可见。

上楼和下楼、冷光与暖光、幻想与现实、镜外与镜内......

而整个故事的剧情,实际上也就是在一步步展示亚瑟如何渐渐黑化为小丑。

500

500

>>>>亚瑟

从小到大,亚瑟就一直谨遵母亲教诲,觉得自己的使命是给人们带去欢笑。

这个理念已经深入到了亚瑟的骨子里。

500

500

还记得开场亚瑟被小混混们殴打的段落吗。

如果看得够仔细的话,你会发现,亚瑟在倒地后,做了一些小动作。

一开始,他想要去捡那个破了的牌子。

但伸了伸手够不着,或许也因为太疼,便放弃了。

他转身按下了怀里的按钮,让胸口上别着的道具花开始喷出了水。

500

导演曾分析过这个悲伤中略带滑稽的场景。

他说,这个设计是想观众们注意到:尽管身处巨大的痛苦之中,亚瑟仍想让人快乐,仍能在痛苦中发现快乐。

他仍把自己当做Joker(讲笑话的人)。

这是他在现实世界里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存在的为数不多的意义之一。

后来我们也都知道了,他的梦想便是做一名喜剧演员。

500

但,这只是他的想法。

哥谭市的人们并不把他当作Joker,而是当作Clown(滑稽的人,偏贬义)。

这两个词都有小丑的意思,用法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讽刺的是,他的本职工作就是Clown。

后来,影片更是直接借汤玛斯·韦恩(蝙蝠侠他爹)之口把这点直接说了出来。

500

500

500

其实从一开场,导演就已经定下了《小丑》的基调和基本走向。

简陋的化妆室里,亚瑟坐在角落独自上妆。

与此同时广播里放着哥谭的罢工新闻,说市民们积怨已深。

他摆弄着自己的嘴,又是想哭又是想笑,悄然落下一滴剧本里没有写到的泪。

就像是,他的痛苦已经到了不知不觉会流泪的地步,却还是不得不用假笑来伪装自己。

有一种隐藏的不安与危险。

500

小彩蛋:这个镜头是一条过

整个场景的场面调度也显得很诡异。

比如嘈杂的场景里被孤立的安静的亚瑟。

再比如那个鬼魅般的推镜头,推着推着又从全景突然切到紧迫的大特写。

500


如果配合着广播里的内容看,就更有意思。

这里先要提一下,故事的背景被设定在1981年的哥谭市。

这个城市咱们很熟悉,贫富差距悬殊,罪恶和腐败遍布大街小巷。

本片仍然延续了这一设定。

500

广播里说,罢工让整个城市堆满了垃圾,臭气熏天,几乎影响到了所有市民的生活。

但很明显,这个所谓的"所有"里并没有包含亚瑟这一类底层市民。

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就生活在垃圾堆里。

或者在那些上层人士看来,他就是垃圾。

再结合紧随其后的小丑被殴打的一段,你会发现——

亚瑟的矛盾,哥谭市的矛盾,其实都早已在开场的这两幕戏里悄悄地埋下了伏笔。

500

你知道他并不快乐。

但电影偏偏把一个最讽刺、残酷的设定给了他——

因为儿时脑部受创,导致他经常无法自控地放声大笑。

500

而往往他笑得最大声的时候,恰恰就是他最痛苦的时候。

所以,尽管亚瑟在屏幕里从头笑到了尾,屏幕外的观众却静悄悄。

在华金细腻的表演下,你甚至能在生理上直接体会到那种想压抑却又无法压抑的痛苦。

500

可惜的是,这是对于身处戏外的我们而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戏内,大多数人表现的,可能并不会比公交上那个一脸鄙夷的乘客好多少。

人们不会问,你怎么了?只会唯恐避之不及。

500

亚瑟当然也试图寻求过社会的帮助。

但心理医生除了能给他开七种不同的药(这也是他暴瘦的原因),并不愿再多做些什么。

甚至连每次的诊疗,也不过是在应付差事而已。

500

500

不知你发现没有?

亚瑟其实一直想着融入正常社会。

这也是他想成为喜剧演员的缘故,因为他想逗大家笑。

但似乎他并不明白其间的规则,于是在现实中把自己撞得伤痕累累。

有一场戏特别有意思。

拍的是亚瑟要进门,却一头撞在了出口处的玻璃门上。

撞完后,还不信邪地对着"仅供出口"标识下的探头挥了挥手,以为能进去。

很难不把这段情节想成是导演对此的隐喻。

500

还有他去酒吧听别人讲笑话,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下"黄色笑话一定好笑“的笔记。

可你看他四处张望的样子,哪有半点明白的意思。

不过是随着众人哄笑罢了。

500

所以亚瑟选择了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在想象中和女邻居对话,在想象中接受观众的欢呼,在想象中和偶像相拥。

这个拥抱世界的方式看似虚无缥缈,与他而言却再为真实不过。

甚至他自己可能都从未自知。

500

打光打得你甚至都看不见台下的观众

>>>>小丑

但那些在现实中遭受的冷眼、嘲笑、辱骂,甚至是殴打并不会消失。

他和成型版小丑不同的是,他此刻仍然是人。

他也会愤怒,会不满,会悲伤,会痛苦,只是没人在乎。

于是他把它们压抑在了心底。

正是这些情绪,最终催生了小丑。

500


小丑不会轻易露面,但他一直存在。

导演也针对这点做了不少意象的设置。

比如亚瑟偶尔会疯狂抖腿、偶尔会用左手写字......

那便是小丑不经意间溜出来的样子。

500

而小丑的正式初登场,还得算亚瑟意外得到一把枪后,又意外地在地铁里杀了三个人。

准确点说的话,是两个人。

至于他杀的那最后一个,俨然已经不是出于正当防卫。

他还等那人爬了4、5秒。

500

这仨里领头的那位,还作死地唱了首《send the clown》

回过神来后,他匆匆忙忙拎着包跑进了附近的一间公厕里。

推开门,剪接的却是一个非常规的镜头:镜子里的亚瑟,也就是小丑。

果不其然,慌乱了片刻之后,他竟然自顾自地跳起了舞。

我不懂舞。

但我总觉得,在他渐渐舒展的舞姿里,有一种近乎变态的快感。

有意思的是,下一段情节便是他于幻想中主动和女邻居共享鱼水之欢。

500

500

后来的事情,基本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亚瑟完全蜕变为小丑,只差一个至暗时刻。

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果仔细想想的话,你会发现导演设置的这个时刻也很有意思。

亚瑟发现自己竟然被母亲(其实是曾虐待他的养母)生生骗了几十年。

他原来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

500

这相当于否定了亚瑟的来处,同时也否定了他存在的意义。

换句话说,宣判了他的死刑。

所以小丑来到了女邻居家里。

导演也是第一次在这里挑明,以往亚瑟和女邻居的约会全都是幻想而已。

就像是小丑强行让亚瑟接受了荒凉可怕的现实,然后把他就地枪决。

于是,亚瑟彻底死去,小丑正式诞生。

至于哥谭市的暴动,那不过是小丑的无心插柳罢了。

500

500

500

下图:手势灵感出处,《出租车司机》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至此,序章总算是讲完了。

咱们开始讲正片(仅供参考)。

首先,我需要提醒你一件事。

这个故事的视角完完全全是独属于亚瑟的。

因为整部电影里的每一幕,他都在场。

也就是说,所有的情节,甚至包括灯光、音效、摄影、镜头运动等,你都可以理解为亚瑟的主观感受。

比如地铁车厢杀人时摇晃不止的灯光和镜头,很明显体现的是他心中的慌乱。

500

这并不是真正的列车,而是道具车

而亚瑟和小丑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容易陷入幻想。

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究竟电影的哪些部分是幻想,哪些部分是现实?

有些幻想很好分辨,比如幻想上电视时突然消除环境音。

有些幻想则不然。

在影片的最后,小丑在阿卡姆疗养院被审问的时候,说他想到了一个笑话。

镜头却突然切到了那个名场景——

布鲁斯·韦恩父母在陋巷里被恶人所杀。

这就奇怪了。

因为他从始至终都不在那个现场,再加上暴动的场景已经结束了,而这一场除了这个镜头外,其余的都是疗养院里的场景。

你可以说这是他通过暴动自然而然想象出的一个场景。

但我也有理由怀疑,小丑会不会,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精神病院?

500

也就是说,有可能这个版本也只是小丑在疗养院对别人说起的一个版本而已。

如果是这样,导演就算是顺带着玩了一波《致命玩笑》的梗。

因为,小丑曾在《致命玩笑》里说过:如果我非得有什么过去,我希望有不同的版本供我选择。

当然,这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500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事情本来的模样吗?

并不一定。

太多的事情都有可能因为亚瑟的主观滤镜而发生变化。

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讲了,只说几例。

还记得前文中提到他撞玻璃门后挥手的情节吗?你觉得他是不认识门上的"EXIT ONLY",还是在潜意识里给无视掉了?

所以,究竟是这个世界在拒绝他,还是他在拒绝这个世界?

还有,他说自己毕生的梦想是予人欢笑。

但是不是也有可能,这只是他极度自恋,充满表现欲的另一种体现?

因为,当他有一次告诉母亲自己的喜剧演员的梦想之时,母亲竟然疑惑了:

你并不幽默啊?

500

最后,他感受到的敌意,是否被他人为放大了太多太多?

你要知道,对于一个常年没有体会过存在感的人物来说,一个拥抱就可能让他感动到痛哭流涕,一句冷嘲热讽也可能让他瞬间坠入冰窟。

况且他后面还停了药。

500

>>>>写在最后

尽管导演一直宣称《小丑》是全新的原创独立电影。

但这明显是口嫌体正直。

且不提电影里N多处对于漫画的致敬彩蛋。

在最后,他也发现,小丑和蝙蝠侠还是脱不了关系。

500

而在最后的那场戏里小丑想到的笑话,大概也与布鲁斯·韦恩有关。

我猜,那是他想着布鲁斯从一个天之骄子,突然变为了和他一样的孤儿。

所以他笑了。

他笑人生荒谬,他笑世事无常,他笑,经历过糟糕的一天后,谁都可能变成疯子。

但他永远想不到,布鲁斯并没有如他一样成为小丑二号。

而是成为了蝙蝠侠。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