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IS 2019 演讲实录丨张洪忠: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传媒业中的应用及问题

10月26日-27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西安市委网信办、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京东云共同承办的2019第九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硬科技之都”--西安举办。在27日举办的智媒时代的媒介伦理专题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洪忠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传媒业中的应用及问题”的精彩演讲。

500

张洪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以下是张洪忠的演讲实录: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人工智能在传媒业中的运用与问题》。当前人工智能在传媒当中的应用很广泛,一家媒体不提人工智能都不好意思说是现代传媒。人工智能既是一个工程,又是一个科学,它与软件的区别是有可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

人工智能在传媒业里面的应用,第一改变了我们什么?第二当前传媒业应用到什么程度?第三怎么来看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是很宽泛的,我讲三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内容生产的颠覆。

1. 内容生产流程的颠覆,我们之前的生产流程是什么?我们记者去调研,去采访,然后写稿,编辑来编辑,最后形成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报道,是人来完成的。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是机器抓线索,机器处理,然后形成产品,整个流程已经不一样了。

比如Give MeSprot,先预定关键词,每秒来扫Twitter,机器分析和筛选内容形成报道。而传统媒体进行体育新闻采访时,派记者到现场采写东西,一家媒体最多派几个记者采访。但现在是所有人都是它的记者,马上抓取信息,过滤验证可行性,马上形成报道,以秒的速度生产源源不断的内容。比如你是曼联球迷,你看到球员在菜市场买菜,马上就可以拍一张照片发一个Twitter帖子。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流程已经变了,每个人都变成了信源,都成一个传感器。

Authors.me阅读报告,机器分析,把关键词抓出来,需要什么样的关键词是最有效的,能够流行的情感曲线是怎么变化的?等等,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商业价值,这是之前靠编辑和个人来做是不一样的。

《纽约时报》在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时用人脸识别技术,把名字和人脸进行连接,一点名字就可以把人脸找出来,或者一点脸直接出名字。

2.内容生产效率呈指数级提升。经典的美联社机器人与人的比对数据,机器写稿子2分钟,人需要7分钟,机器胜。机器获得了912名读者的认可,人获得了9916名读者认可,人类获胜。但我们需要思考一点,人类100年前高水平新闻作品到今天还是高水平的,我们人类写作有天花板效应,但是机器没有天花板效应,它才刚开始。你们看《今日头条》、腾讯等平台从财经报道,机器写的比重是很高的。

我这里做一个例子,我们团队前年跟微软合作的机器写作的案例。我们做了一个线上测试,同时开了三个微信号,有两个号专门发布机器写稿,有一个是网上找的同题人类记者稿件,我们不停的测试,看哪个微信号推广最快。我这里选两篇,大家觉得哪一篇是机器写的,哪一篇是人写的?

电影预告片,之前需要10到30天,大家AI只要10个小时,20个小时,现在用了很多。还有全追踪体育赛事,我们只需要一个全景镜头+智能编程,可以追踪一个赛事,不需要这么多切换,不需要这么多镜头。最后形成足球比赛的视频,这是很快的。

3.把关人规则的改变。从技术来说,传统传媒内容生产是人来把关,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把关,每个人有自己的认知框架。但人工智能是大数据把关,也就是说背后是无数人帮你把关,是动态把关,无数人都在发信息到线上。人工智能的把关是超越个体的,我们用群体的视角来超越个体认知框架局限。

第二个问题讲讲国内人工智能在传媒里面的应用。每年我们国家最集中传媒技术应用的场所是两会,从2019年的两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以反映我国媒体的发展水平。从新闻采集、新闻报道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在新闻采集方面,搜狗公司的录音笔可以自动转写,现场录音转文字,同声传译。光明网的节目快速实现影像识别和内容生产。在新闻报道方面,新华网推出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站的方式变成坐的方式,央视和《光明日报》也都推出了AI主播“小白”和“小度”等。在平台建设方面,新华社做的“媒体大脑推了一批作品出来。今年两会是5G+VR、AR、MR+4K技术,新华社在两会期间进行首次5G全链条直播报道由5G手机拍摄,借助5G网络传输、5G手机即时呈现。黑龙江电视台也做,省级电视台也做,江苏广电都在探索5G+VR的技术。新华社用的AR直播眼睛“智慧眼”,封面传媒推出了MR的技术。

从两会几个特点:第一今年新的技术跟2017年相比,今年VR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第二5G进入到两会里面。第三中央媒体探索多于地方媒体。第四个别媒体在呈现突出特色。但我们在新媒体开发和运用上,主题媒体与BAT这些商业媒体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的

第三个是我们怎么来看待人工智能,这里我特别说几点。

一是人工智能应用中遇到质疑主要集中在法律、传播和哲学。在法律上如隐私、安全等,在传播上有茧房效应的担忧等,在哲学是是对人的地位挑战的担忧。

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对传媒业而言是生产力的提升,我们不要把它妖魔化。以前是编辑写稿,后来电脑写稿,现在是机器辅助写作,都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它是生产力的提升。它只是一种工具,它不是取代人,因为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门化的人工智能,比如机器写作,自然语言技术里面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第二阶段是复合型的人工智能技术。第三阶段是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我们现在只是处于第一个阶段,单一的人工智能时代,也才刚刚入门,而且最近至少五六年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技术几乎都只是在应用里面有一些突破,在基础技术上其实没有突破的,我们突破一点点是很难的。从技术上来说,我们远没有到第二个阶段。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到第三阶段人的阶段,我们首先要把人研究清楚,我们大脑有100多亿个细胞,现在研究清楚的零头都没有,我们连大脑都搞不清楚,我们怎么能造一个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出来?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技术工具,就像电脑一样,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对它恐慌。

三是我特别想讲的一点,我们要规避好莱坞的想象,在社会学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好莱坞的想象,什么叫好莱坞的想象?人文学者研究新技术的时候,不是依据技术逻辑来研究,而是容易是基于好莱坞电影来想象的。而基于好莱坞电影想象的研究就很离谱,或者危言耸听。我们应该从技术逻辑上理解这个技术,而发出建设性的建议。

最后,再强调一下:第一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技术工具,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我们不要恐慌,就像火车进入中国一样,我们怕把中国龙脉冲坏了;第二要给予技术逻辑进行规范,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