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一本来自三国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南

曹魏刘邵所著《人物志》一书,是一本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人材学著作。它出现在三国时期,决非偶然。汉魏时期选官制度的时代需求,形成了丰富的人材学积累,而刘邵本人的政治实践与才华,也是不可忽视的。于是,一部全面系统展现中国人材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诞生了。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时间的考验,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500

刘邵像

《人物志》作者立足于三国时期丰富的用人经验,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先秦两汉诸子百家的人材哲学。在人材分类方面,将《黄帝内经》关于阴阳五行与性格分类的观点、《尚书》关于人品的“九德”说、《老子》关于圣人人格的论述融为一体;在人材鉴别方面,将《庄子》的“九征”观人法、《大戴礼记》的“六征”观人法、《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观人法甚至相术中的合理因素结合起来,建构了全面系统的人材理论体系。

该书全面论述了各类人材在生理素质、气质性格和政治才能方面的差异,以及适宜从事的职业,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材,并对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堪称中国古代人材思想之集大成之作。

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由十二篇文章构成,从十二个不同角度探讨人材问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材理论体系。从内容看,可以归结为人材分类与人材鉴别两大领域:

其一,论述人材分类的五篇:《体别》《流业》《材能》《利害》《英雄》。其二,探讨人材鉴别的五篇:《接识》《八观》《七缪》《效难》《释争》。其三,兼有人材分类与鉴别内容的两篇:《九征》《材理》。

从篇目看,人材分类与人材鉴别内容各占一半,而从文字数量上看,人材鉴别比重大于人材分类。目录见下:

500

尽管这十二篇文章探讨不同的人材问题,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学术主题展开——“主德”与“偏材”的关系。所谓主德,指理想的君主;所谓“偏材”,指关键岗位上的官员。显然,《人物志》的主题,是君主(主德)如何将不同性格与能力的官员(各种偏材)组织起来,建立王朝的核心领导班子。这一主题贯穿于《人物志》人材分类与人材鉴别的各个环节,以《体别篇》与《流业篇》为例。

其一,在《体别篇》中,刘邵依据阴阳分类法,将人类性格分为十二种,而且是一阳一阴完全相反的六个对子,指出了每种性格的特征、优点与缺点,以及任职特点。性格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能否放在与其性格一致的岗位上,放对了,是宝贝;放错了,是垃圾。例如强毅之人凶狠,适宜从事司法监察工作,不适合从事安抚群众的工作。柔顺之人善良,应当从事安抚群众的工作,不应当从事严格执法活动。

除了或阴或阳的十二种人格外,还有第十三种——不阴不阳的,或者说又阴又阳的。这种人格融合了上述十二种偏材性格,呈现出中性状态。关于“主德”的描述,是以儒家的“中和”思想解释道家的“无名”,“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九征》),“中庸之德,其质无名”(《体别》),但这种平淡,不是无性格,而是各种性格都有,且处于平衡状态。遇到不同性格的偏材,主德会展现出与对方相同的性格特点,与他们沟通,需要威严就威严,需要慈悲就慈悲。“能威能怀,能辩能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体别》)正因为主德有客观的心,故能识别、使用各种性格的偏材,将他们安置在与其性格一致的岗位上。

其二,在《流业篇》中,刘邵将人的能力分为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和将帅十二种类型。其中文章、儒学、口辩、将帅四种,为技术人材。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八种,属于政治管理人材。其中清节家、法家、术家三种最重要,称为“三材”。清节家有感染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具有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法家具有进行原创性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能力;术家具有从事战略谋划的能力。三材分别派生出三个亚种,叫作三材之流:清节家→臧否,法家→伎俩,术家→智意。三材组合起来,形成了复合型人材,从事综合管理工作:高层次的“国体”与低层次的“器能”。不同工作岗位,需要不同能力的人。例如从事思想教化工作,需要心地善良的“清节家”,凶狠的人干不好;从事严格执法工作,心肠过于柔软的人也不能胜任。

如何将十二种不同能力的人安置在相应的岗位上呢?这取决于用人者(帝王)的素质。因此,在上述十二种人材之上,有第十三种人材,即中和了各种能力而表现为没有具体能力的“主德”。正因为“主德”个人素质中性,才能有一颗公平的心,去发现、识别各种人材,将他们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而不是自己负责某个职能部门或从事某种具体工作。“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是故主道立则十二材各得其任也。”(《流业》)如果“主德”具有某种突出特长并擅长某种具体工作,则属于偏材范畴,其识人用人则难以客观公正。按照物以类聚的规律,人们容易识别和重用与自己相同的人材,其他人材则得不到合理使用,导致行政运作紊乱。治国是各种职能部门协调运作,而不同部门则需要相应的人材管理,仅重用一种偏材,将破坏国家政治平衡。“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流业》)

500

[明]《出警入跸图》(局部)

关于刘邵《人物志》的学派归属问题,历代学者有不同看法,从目录学著作的分类可见一斑。有归于名家者,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有归于杂家者,以《四库全书》为代表。汤用彤先生在《读〈人物志〉》中认为该书学术成分复杂,综合了儒道名法诸家,反映了曹魏前期的学术特点:“但魏初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读此书颇可见其大概。”汤用彤先生认为《人物志》深受道家哲学影响:“《人物志》中道家之说有二:一为立身之道,一为人君之道。”但是对该书的学派归属,他还是沿用了《隋书·经籍志》的说法,认为属于名家。笔者以为,《人物志》应当属于道家,确切说,属于汉魏之际复兴的黄老道家。

老子逝世后,道家演化出多种学派,黄老道家是其中一支。自1973

年马王堆汉墓《黄帝四经》出土以来,学术界已据此研究了大量先秦秦汉典籍,在“黄老”道家的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认为战国后期诸子合流中的确产生了这一新道家学派,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描述的所谓“道家”。其特点为,将《老子》的“无为”改造为“因循”,作为治国的最高指导原则,随社会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儒、法、术、名、阴阳等诸子管理学说,与时俱进。“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历史文献中一些归为杂家类的作品,被学术界重新定位为黄老道家学派,如《吕氏春秋》等。

汉魏时期官方政治思想经历了黄老→经学→黄老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东汉后期,随着名教破产与经学衰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非正统”因素被激活,表现为道家学说复兴,其中最有影响的道家学派,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老庄哲学,而是“黄老之学”。它不是战国秦汉之际黄老之学的简单重复,而是以“名理学”形式出现的新“黄老之学”,并一度成为曹魏意识形态的主流。笔者曾撰文《“因循”与建安至景初之际曹魏官方政治哲学》,认为汉魏之际“黄老”之学再次复兴,曹魏前期官方政治哲学的特点,是以黄老“因循”为最高原则,儒、法、术并用。纵观曹魏前期的理论著作,“因循”政治思想主要是通过对理想君主的人格,即“圣人”学说完成的。因为在中国封建政治体系中,君主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掌握着最高权力。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制度,均取决于君主的意志。君主的品德——君德,被视为政治得失的关键所在。《人物志》中描述的政治人材系统不过是黄老道家“因循”治国政策的人材版。通过论述“主德”(君主)与“偏材”(大臣)的关系,将君主“因循”政治哲学落到了实处。在这个系统中,清节家和法家、术家,都是治理国家所必需的偏材,负责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国家机器的顶端,是由中和各种性格才能而表现为无性格才能的“主德”君主控制。君主自身无特点无偏好,因此能“因循”人材规律—客观反映政治需要来选拔使用相关人材。君主最重要的选材工作,是将儒、法、术三种治国骨干遴选出来,安置在适合其才能的职位上,发挥他们各自的最大的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物志》的学派归属不是杂家,因为诸子学说在刘邵理论体系中不是并列杂处的,而是在道家的统帅下,将儒、法、术各种人材整合到“主德与偏材”的人材理论体系中,受控于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君主;《人物志》也不属于名家,因为该书并不关心逻辑问题,只是运用黄老道家的“名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显而易见,刘邵通过“主德”与“偏材”关系的学说,从人材学角度发展了黄老道家的“因循”政治哲学,为融合道家与儒、法、术各家思想,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途径。由于古今文化背景的某些同构性,所以该书对各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在如何认识自我、了解他人、选择成功之路等方面都没有过时。近年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引起了各界关注,《人物志》的现代生命力正在被激活,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材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