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医院 是难以琢磨的初恋

好啦,我相信不少人都厌倦了在大陆的台湾人投书媒体,“台湾人在北京:医院体验真可怕”、“台湾人大陆:你看不懂的大陆医疗”等等,最后文章的结论写道“还是台湾健保好,珍惜台湾吧”。之前接过大陆朋友的投诉,大怒“你们干嘛不快滚回去。”

因为台北女孩从老挝回来之后饱受腰椎疼痛之苦,所以日前去了一趟北京某三甲大医院,惊讶地发现许多事情和几年前还真是不一样了,对北京的医疗现况也有了一点小心得,就跟大家聊聊这个吧。

先来谈论一个重点,如果你是一个刚到大陆的台湾新手小白,去北京的医院最痛苦的会是什么呢?答案不是医疗质量、医疗保险或医生口气太凶,而是就医流程。

台湾的医院流程是:挂号(交挂号费)→看病→检查1(X光)→检查2(抽血)→统一交费、拿药,结束。

(如果非特殊,一般的感冒药肠胃药X光等是不用付费的。)

北京的医院流程:挂号(交挂号费)→看病→交检查费1→检查1(X光)→交检查费2→检查2(抽血)→医生开药单→再次交费→拿药,终于结束。

台湾是一条龙服务,全部跑完之后再统一交费,北京的医院是先交抽血费、交X光费、交药费,流程上会让刚到的台湾菜鸟团团转,而且北京的大医院......又超大啊!所以台北女孩每次去医院必定穿上一双最好走的布鞋。

以上是老调重弹,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台湾人常会害怕大陆的医院,流程上的不同真是最根本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是台湾人会在大陆就医时受挫的。

比如台北女孩有一次去了某大医院,医生的口音实在太重太重了,我实在听不懂,问了三次“你说什么”之后,被医生凶狠地丢出诊间,丢下一句“跟你沟通怎么这么废劲呢!”(好吧这句我总算听懂了)

好啦血泪史讲完了,那就开始本周主题──台北女孩的看病记(2019更新版)。

500

台湾人感冒习惯跑诊所,大陆人感冒则买药吃,在大陆的台湾人基本也是把药房和送药上门当作好朋友,但当实在逼不得已、不得不跑医院时,首先就会碰到第一个难题──要去哪一家医院?

以前学生时期因为有校医院,从来不知道选择医院学问这么多,出社会后因为大医院人太多,不想要医生过劳死,所以希望秉持在台湾培养的“小病就去小医院”之优良美德。

结果随便搜寻了一家附近的小医院,丢给北京土著朋友,该朋友一查立刻大呼小叫,“你去的这家是莆田系医院!”

噢,好吧,差点忘记北京有莆田系医院这项特产。结果还是乖乖跑去了一家市区的大医院。对了,俺们正统北京居民跟台湾菜鸟不同的就是,一,我们有医保,二,我们会用“京医通”微信去挂号(不像他们去现场排队,好傻)。

等台北女孩坐进滴滴快车里去医院时,真正的就医大戏就开演了。人家说碰到初恋情人时内心会又爱又怕、又喜又悲──台北女孩每次要与医院相见欢时也都有这种心情。一坐进车里,内心就会开始琢磨:

等一下他会不会对我好?唉如果能对我笑一下、温柔一点就好了。好久没见了,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如我记忆中那般,还是会更好一点?

希望他只有更好,不会更差。

打扮得好看点是不是比较好?至少看起来精神,不招人烦吧?唉今天戴这条围巾好像太显眼了,但不戴又感觉不好看......唉好紧张啊,等一下的见面会如何发展?

我们会不会有一段愉快的经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达医院,身为一个专业老鸟,知道要先去自助机取号,结果刷了n次社保卡都显示无结果,只能跑去人工窗口询问。北京医院的人工窗口有个很烦人的特色,一些大爷大妈会时不时插队,正当我手舞足蹈地解释自己用社保卡自助取号无果、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之时,身边突然一个大妈把我稍稍挤开。

大妈开口,“你好我想问──”

我叹气,“不好意思您排下队,我也着急呢。”

“喔,你也看病是吧?”大妈问。

“恩,腰痛。”

“哎哟,你年纪轻轻腰就坏掉啦?”大妈大声说。后面划手机的女生抬头看了我一眼。

“没坏掉啦。就是小毛病而已。”我尴尬。

“这位女士,”医院柜台人员在玻璃窗的另外一端抬起头,把社保卡还给我,“医保卡号是这个条形码下面的数字,122开头的这个,你写错号码了。”

“喔,号码写错了是吧?”大妈大声说。

我发誓,我在北京这几年真的很少用这一招,但这一刻,只有这一招管用了。

我亮出了皮夹里的台胞证,配上一个无辜的笑容“不好意思,我是台湾人,刚来不久,不明白这个。”

咨询完医生,很幸运地这次不用照X光,不用跑“交检查费1→检查1(X光)→交检查费2→检查2”等繁琐流程,拿着医院开的药单,我欢乐地奔向药房的自助取号机,点击了老半天,又没有拿出取药的号码。

“你要先去交药费啊。”医院的年轻志工妹妹不忍促赌。

然后,我奔到了一个写着“交费”的窗口,气喘吁吁地问,“请问,在这儿交药费吗?”

窗口的妹子白了我一眼,“你不会看这上面写什么?”

我这才看见窗口前黏的白纸,交费:罕见疾病交费处。

“那里就有自动交费机可以交费。”医院的年轻志工妹妹(同一位)实在看不下去,走过来,指着不远处的机器。

我满脸通红,此刻,又是搬出那一招的时刻了──“不好意思,我是台湾人,刚来不久,不明白这个。

500

然后,又奔去自动交费机交了药费,再去自助取号机取号,然后拿到药,跑完了这一整套流程。

出了医院,我妈打给我,问我情况,我说“挺不错,就是开药给你,花了我一百二十块。”

我妈惊呼,一百二十块,抢银行啊!(台湾一般看一次病大概四十块搞定。)

我说,这里的医保制度不太一样啦,幸好党每个月给我的医保钱比一百二十块多。(又得跟不知情的台湾民众科普一下北京医保的使用方法。)

总而言之,刚到北京之时听到台湾前辈说,没去过这里的医院不足以谈人生。在那个微信挂号、自助取号机、自助交费机都还没出现的年代,这话虽是夸大但跟我那时的切身经历也差不多。

当年台北女孩非常青涩,因为肠胃炎被室友搀扶着上上下下跑医院,交费、检查、再交费,拿药,室友一边帮我处理一边听我死命哀号──北京的医院,我恨你!(还带着哭腔)

后来等输液完毕、奇迹似一小时内复原后,又拉着累得要死的室友手舞足蹈,哟,医院还行啊,吊完点滴后我就好了耶。

室友被折腾得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啊,真怀念那个大陆人对台湾同胞热情美好的年代。

时光荏苒,现在台北女孩已经是个能独立上医院的女强人。这多亏了科技发达,网上预约、取号、交费都可以透过机器解决,非常便利。当然,也多亏了台北女孩已经成熟、稳重了不少。

到现在都还会有台湾朋友问我,在北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质量到底好不好?恩,台北女孩结合身边台湾北漂朋友的经验,负责任地告诉你,在台湾再过十年,你仍会是个温柔婉约的萌妹子。

而在北京五年,你就能成为勇猛的金刚芭比。

你不会再为柜台人员的白眼给重创。(好啦,心底还是会碎碎念:又没有多少人,你又不是很忙,凶什么。)在北京生活,温柔婉约完全没有,急急忙忙、吼吼叫叫、慌慌乱乱是更多。

但是,在这一地鸡毛中,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亮点时刻。

比如,现在可以微信挂号,各种自助缴费机,和以前排队排到天荒地老不同。比如,离我家开车三十分钟的北京大兴机场开始使用了。比如,北京也要开始垃圾分类了。

以前台北女孩在北京,看到什么都觉有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台北女孩在北京,看到什么都觉得烦闷和无趣,每天走在携来相往的人行道上无语问苍天:上帝啊,为什么我还在北京?

幸运地,后来,台北女孩有份幸运的工作──搞媒体,写作,这让我尝试不断逼自己以有趣和新鲜的角度,看待这座长期生活的城市。

猛一回头,哎,岁月如梭,自己进步了一点点,北京也进步了一点点。在北京生活就是不断在日复一日中寻找亮点,就算没亮点也能期望自己明年多挣一点点。

(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