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基层教师不可以当“好好先生”

原创”煽情“  ,欢迎交流

最近跟大家聊一部电影,于老爷子的《老师·好》,可能跟电影本身无关,我们拆开来聊。

       500
     

从影评人的角度看来,这部电影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更像是一部精修画面的流水账:大搞情怀牌,主线不清晰、角色模板化、私货过多……对于这部电影评分不高,李建勋没有任何异议。

故意为之的台词,一定要生病的学生和免不了的车祸也一度让我觉得很膈应,但是这依然不影响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而推荐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一篇“流水账”,因为它的流水账,我们得以有机会以“电影”为一个引子,去反思我们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位专制专横的老师,一个受老师偏爱的学生,一种调皮的学生,暗生情愫的男女学生……所有俗套的剧情堆积起来,全景式展开的时候,这部电影比任何一部电影都更容易让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电影里面,学生们给于谦扮演的老师起名“苗霸天”,是因为他管理严格,专制主义风格浓厚,把一群调皮学生治得死死的。跟老师“斗智斗勇”,成为了学生们生活的一种日常。

电影开头,便是于大爷收拾一帮“坏学生”的镜头:让同学刮去指甲、让偷看小说的同学罚站……太熟悉不过的镜头。在功课上呢,苗霸天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一秒钟、每一个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像不像你曾经遇到过的老师呢?

我生长的地方是西北某七八线小县城,当时小学升初中的成绩是180,满分是200分,因为一个圣女果的原因和“平行分班”的原则,我没有机会去选择自己在哪个班,跟哪个老师读。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初中的时候我进入到一个全校公认的很凶的男老师班上,大家都叫他“铁匠”或者“打铁的”,专治各种顽劣和不服。

铁匠的一个业余工作,就是周末骑着摩托车去全县各个地方的网吧和篮球场抓人,逮到我们班的学生,就得抓回去让他写作业,第二天还要到班上去站讲台。当时班上有几个“大哥”和“大姐”,也是他重点整治的对象,不到一个学期,这些同学就给他整回来建设祖国的体育事业了。

在“平行分班”制度下,班里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但是就在这样的“高压严管”之下,中考结业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够通过中考进入本省名牌中学、本县火箭班和重点班的同学大概有1/3左右,这个比例远远超过其它班级,和同年级的“明星班”平齐。

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在小学阶段跟我成绩差不多,初中进入了不同的班级。从中学开始,大家的成绩开始明显的分层——考虑到大家天赋、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这些不可能参考对照的因素,当时的我询问了周围所有朋友关于老师风格班级纪律的问题。

以本县本校的样例来看,在教师年龄和教学时间相近的情况下,教师严厉、纪律严格的班级学生成绩往往更高一点。当然了这句话听上去像一句废话,其实本来也是一句废话。但是一定要指出的是,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却长期被忽略,或者说并没有被普遍指出来:

在很多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不刻苦的时候,少部分的基层教师同样扮演了“好好先生”的角色。

这对于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教学和升学质量长期难以提高的现象有重大关系。

长期以来,在谈及东西部教育差距的时候,大家只关注到贫困地区不能量产“优秀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地区同样不能量产“优秀教师”“明星教师”。为什么?

(当然如果以后能掌握数据写作技能的话,我更想用数据来重新回答这个问题)

1.经济落后导致教学反馈不佳

因为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学生和家长缺乏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农村家庭,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和考试怀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观意愿不强;另外一方面,经济的滞后和家庭的贫困,导致很多家庭难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经济资源和学习资源。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部分地区的学生“带不动”,而且往往是“越贫困越带不动”,教师们收到的学生反馈有限,很难让学生跟上进度,教-学互动被人为地打断了。这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发挥。

2.年老教师集体遇到“中年危机”

在我去很多大家眼中“不怎么样”的中学做讲座和宣讲的时候,我留意过很多“差班的老师”,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处在这样一个瓶颈期:

年龄逐渐增大,个人体力和精力滑坡式下降,加之基层教育“一人多带”情况严重,教师的教学效率逐年下降;

个人事业几乎触碰到了天花板,在行政岗位上和其它编制岗位上几乎看不到继续上升或者飞跃的空间。因为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和学生基础的原因,在教学事业上他们也很难有所突破,”带不出成绩“,这导致“斗志”下降,数着日子等退休的现象在教育不发达地区存在;

家庭事务繁琐,夫妻感情上过渡到“老夫老妻”阶段,自己的配偶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够,;孩子处在叛逆期或者升学期,心理压力大,极其少量的教师不能在个人生活和教学工作中找到平衡,“带不动的学生”和“扶不起的孩子”内外起火,让这一部分的老师两手抓瞎,心态乱了。

而另外一个很晦涩、不方便提出来的原因是:少量的教师,在自己的求学阶段,因为时代和家庭原因,只得到了较为有限的教育,而因为经济和信息的滞后,在工作以后他们难以及时得到知识和技能的补充,越贫困地区的教师,越缺乏教学技能深造和培训的机会。

而现在的培训和比赛,也没有能够按照当下的教育前沿和教学趋势,对这一部分老师进行及时的深造。并不是说这部分老师不专业,而是说相比于很多其它老师通过自身教育的深造和教学经验的内化、总结成为“名师”,这部分老师长期以来没有“以教助学””教学相长“,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

所以在很多教育不发达地区,少部分老师最后就成为“好好先生”。对于部分需要用统一考试来改变自己命运机会的“差生”,老师们“放松要求”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些学生出生时慢了别人,起跑时又慢了一次。

我跟一些“差学校差班”的一些老师聊天的时候,看到很多老师掉眼泪,说有的孩子自小到大连很多县城里面的水果都没有见过。再看看他们发的一些下乡扶贫时候的朋友圈,看看有些孩子家里住的房子,上学要走的路,才能真正体会到很多落后地区的教育落后对教师和学生都不能苛责太多——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业,这是一种理想,但未必就是符合21世纪很多发展中国家待发展地区实际情况的思路。

伴随着未来教育和考核标准“地域差异”逐渐被消弭的趋势,落后地区的部分“差生”将越来越失去得到良好的教学和有力竞争的机会。这不是教育扶贫、教师流动或者专项录取计划就可以彻底根除的趋势。

我为什么对国家的扶贫工作怀有深深的敬意?

对于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申请国外名校,或者就读国内的学校。他们可以选择这个线下辅导班,那个线上辅导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他们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战线上跟其它的学子们”拼命“。但是对于很多地方的孩子,除了应试教育,他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而这条唯一的路,很多人都走不好。

在经济贫困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不可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大家可以看看经济不发达地区那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人,其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在当地最贫穷的那些人。只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足够的信息公平、优秀的教学质量才可以让这一部分“差生”“穷孩子”通过教育完成自身环境的上升,获得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概率。

所以我不认为对于某些“差生”,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条件不行等等原因,就可以对他们放松要求,反而对于这些孩子,老师们更应该做一个“铁匠”:考场上抢过来的每一分,都可以为一个“扶不起的孩子”换来改变命运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概率

教育落后地区是这样,教育发达地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应该这样。


​3.年轻教师的输血能力有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对教师个人和学校集体而言都是这样的。以我在高中为例,虽然是一所算不上“名校”的省级示范中学,但是教师只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TOP2和本省师范中学的教师。很多一般学校基本没有机会去挖这样的”名牌大学生“。这样来看,即使在教育落后地区,教师资源的分配问题也非常的两极化。

算上师范生群体在地域、职业、学校、种类(小学、初、高中)、学科上面的分流,一所学校能够“淘”到一个好的年轻教师,无异于淘到一个宝贝。因为地域的原因我经常往一所top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学校跑,认识一些能力top的免费师范生,在他们和国家签订的协议范围之内,他们完全就是香饽饽,通过各种途径,打早就被当地最好的学校给“预定”了。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报C9的机会,去了一所top的师范院校当师范生,名列前茅,实习阶段在就读地区的top名校,带队老师厉害,对她要求高。因为协议签的不同,毕业以后被分到出生所在地省会的一个偏远区普通中学当老师,在命题和阅卷思路不变的情况下,把所带的那些“普通班”学生该科目的平均分从40-50分拉到60分,又拉到70分。这是什么概念?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资源“逆天改命”。

还有一个在top师范的学生,被深圳的一所中学挖走。在南方他能够得到的基本待遇,能够拥有的教学资源和能够带领的学生基础,跟他在本身所能接触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但是反观现在的基层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很多学校根本淘不到“好苗子”,马太效应在基础教育上越来越严重。同时因为经济条件和教学氛围的原因,部分学校就算有“好苗子”也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我不止在一个老师那里,听到所任职学校的“元老”对新老师说“你随便带带就好了,他们能及格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这是极少数的个别现象、个人现象,但是足以警醒我们,混日子的学生很可怕,在基层岗位上做“好好先生”“好好女士”的老师,生活心态和教学技能可能都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结硬寨,打呆账,好钢用在刀刃上,当然可以充分保证好学生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浪费一丁点儿的优秀教学资源。但是剩下的班级、剩下的学生,怎么办呢?

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不发达地区的基层教育,所谓的“差学校”“差班级”又能够有多少的幸运可以迎接来好老师,他们又能够有多少机会迎来有战斗力的新鲜血液,又能否永葆这部分新鲜血液呢?很难,很难很难。

“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这句话调侃调侃,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在基层教育中,因为学生扶不起,所以就“因材施教”去做“好好先生”的,更不可取。哪怕这样的人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哪怕这样的学生是很大很大的群体,但是抢过来的每一分,都可能改变哪怕一个人的命运。所以越是在差班,老师和学生更应该鼓起勇气和斗志往上走。

客观条件争取不到,但是可以自己可以努力。越是看到自己的差距,越是应该有勇气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和更前沿的能力。我也永远相信,这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起来一定可以成为一片海洋,托起教育扶贫的大船。

500

电影中的“苗霸天”,好面子、执着、固执、偏心甚至专断,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他偏心班级上的“优等生”,在“优等生”身上寄托自己的情怀和梦想。这让我想起来我所见过的很多老师们,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平凡,很普通,并不是光芒万丈,有自己的烦恼甚至小心思,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学生,放弃过希望。

上小学的时候,毕业班班主任发着高烧,她依然会坚持坐在班上,督导全班人自习。有的同学和家长纠结,小学而已,有必要吗上晚自习?

上初中的时候,因为上网、打篮球、周末飙车……做种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被“铁匠”抓出来做典型。一个星期请三次家长,那1分2分的,有必要吗?

我高中的时候,数学课一点都听不懂,老师每节课都点名我回答问题,然后反复讲,反复点,仿佛问,不停的重复。高考700来分,这1分2分的值得让我天天站起来回答说“我不知道”,有必要吗?

直到后来,我能够通过考试和很多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考试和教育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当我的朋友对我说“我们吃不起饭的时候,只能吃大闸蟹了”,当我的朋友给我吐槽英国美国的留学生活多么操蛋的时候,我越来越能真正感受到很多人的起跑线可能就是另一批人的天花板。

当你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优势条件。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一样的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再去回想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才可以慢慢理解,现有的“操蛋生活”是因为你生命中遇到的那些“铁匠”,那个不服输的自己,让你自己脱离了舒适圈,去见识一个更广大、更有挑战性的世界。

《老师·好》中的苗霸天就是一个绝对的好老师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中遇到过一个苗霸天一样的老师,时过经年你再回头去看,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老师好”这句普通的话有多重的份量。

写教育类的文章有时候连自己都会觉得感情色彩太重了,但是如果是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的,再回到贫困山区里面去,接触最普通人的生活,接触那些最“差劲”学生接受的教育,一个人很难不对这一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动容,很难不去感叹和吟咏。

为什么教育类主题的文章很容易煽情?因为如果你去贫困地区和教育不发达地区,去接受很多想要好好学习的”差生“的话,你去看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里面是闪烁着星光的。而你能够站在讲台上,他们要坐在讲台下,可能是因为你比他们更加幸运,更加努力,也可能是因为你投胎比他们投的好,你生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一辈子再努力也追不上你了。

我是贫困地区普通家庭出来的,有一次我的朋友跟我一起同一个高中学历的司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说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跟这张这样的人在一起吃饭的。我很惭愧吃饭前没有慎重考虑和询问过这位朋友的感受,我也很辛酸,对于很多很多出身一般的人而言,“往上走”他们会面对很多很多的天堑。

我做讲座的时候,那些“差生”对我说老师这道题好难,我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当年所谓的“不可能战胜的困难”,到了现在只是最简单、最不起眼的挑战了。

素质教育,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一个老师能够成为”好老师“,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为了跟同学们打好关系,或者因为“学生质量不行”就变成放松要求,去做一个“好好先生”的行为是对的。

时代不一样了。

十年前,我们还可以说我学习不好我身体好,学习不好我做别的总可以嘛。但是在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不断飞跃的今天,在教育程度普遍深化的今天,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要。不学习就一定会被淘汰。

基层教师不可以当“好好先生”,而同样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差生”,只有主动放弃自己的普通人。一个人可以不往前走,不往上走,也当然可以不追求名誉、权力和地位,选择平静踏实的生活。当一个企业家和一位清洁工同样光荣。

但个人道路和价值的选择永远不是“退而求其次”的借口和理由,更不是面对困难“知难而退”的借口,也更不是放弃教育和学习的借口。学无止境,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