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国家预防性考古研究院等3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80多位动物考古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500

与会学者合影

500

开幕式

  孙周勇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认为动物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将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非常重视动物考古学与传统考古工作的结合,在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泾渭基地建立了门类和数量较为齐全的动物骨骼标本库和数据库,同时在动物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希望陕西考古工作今后能得到动物考古学更大的支持。

  袁靖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陕西是文物大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中国考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他接着介绍了中国动物考古学在建国70年来所取得成绩: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多学科、全方位研究已成为常态,不断深化国际交流,积极普及动物考古学成果;他进一步指出应当努力学习老一辈考古学者,秉承科学精神进行研究,并寄望于年轻学者要勇挑大梁。

  周魁英副局长在发言中首先代表陕西省文物局感谢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能选择在西安召开此次研讨会,感谢学者们对陕西考古及动物考古学的关心和支持;他充分肯定了动物考古的学科价值,认为作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考古学,离不开来自于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他希望陕西省考古院能继续引领陕西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同时表示陕西省文物局会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陕西动物考古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动物骨骼标本库和数据库建设,也非常欢迎专家学者多帮助和支持陕西动物考古学工作。

  本次会议共有34位学者发言,汇报内容丰富而精彩,展示了这一年来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是关于“多视角研究陕北榆林地区5-4ka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及重建该时段的生业与环境”的专题研究,由袁靖研究员主持。胡松梅、陈相龙和唐自华(代表赵春燕研究员)等三位学者从动物考古学的基础研究到碳、氮、锶同位素研究都做了详实的汇报,可以明显的看出陕北榆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的历时性变化。

500

上:胡松梅 下:陈相龙

  第二是骨骼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基础的骨骼形态学研究和三维建模的研究,由陈全家教授主持。形态的研究:王一如对种类繁多的羊科动物的种属鉴定,她从文献到骨骼标本的鉴定均做了细致的介绍;李志鹏简要对普通黄牛和水牛的骨骼形态作了区分。另外,侯彦峰演示了三维骨骼模型在动物考古学中的应用,认为该技术在动物考古教学、三维形态比较、三维复原和展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00

上:侯彦峰 左下:李志鹏 右下:王一如

  第三是文化交流研究,由马萧林研究员主持。罗运兵从中国考古材料出发、并借助于其他国家的考古材料,探讨了陕西石峁遗址出土陶鹰所表征的史前文化交流网络。张正为博士聚焦藏东小恩达遗址(5000-4000BP)近年新发掘动物遗存,揭示出野生动物资源在古人早期定居青藏高原东部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另外,两位法国动物考古学者对法国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成果及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500

左上:法国动物考古学者 左下:罗运兵 右:张正为

  第四是骨器和制骨手工业研究,由马萧林研究员主持。王华通过复原大辛庄骨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特征,并与殷墟遗址进行比较,探讨商代的不同等级的遗址的技术特征、生产模式、流通模式等问题。李悦对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大型牧业文化遗址的骨制品进行了分析,显示该遗址的骨制品主要利用是以羊为主的家养动物和以鹿为主的野生动物制成,骨制品生产与生业经济关系密切。梁琪瑶探讨了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出土骨器的制作的工艺流程、骨质工具所反映生产加工行为的变化及生业模式。

500

左上:李悦 左下:王华 右:梁琪瑶

  第五是考古新发现和新探索,由安家瑗研究员主持。吕鹏在对岛屿考古和贝丘遗址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广鹿岛贝丘遗址动物遗存的分析,认为随着距今6500年前史前居民登陆广鹿岛,人类行为(狩猎和家畜饲养方式)对岛内动物种群造成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远非环境变迁所能解释。陈曦通过对左江上游五处贝丘遗址群出土动物的鉴定,结果显示动物群组合包含了不少的地区绝灭种,反映当时的环境为热带季节性雨林,原始森林保存较好,生业经济以鹿类为主。遗址间对比显示洞穴遗址和台地遗址的动物组成差别明显,可能是社会分工的具体表现。

500

上:陈曦 下:吕鹏

  宋姝通过浙江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的分析,认为良渚先民对于动物资源的利用已经非常广泛,动物的价值不仅仅是食用,骨骼可以制成装饰品、生活用品或者实用工具,殉牲与祭祀情况也较为普遍。另外刘子桐、张琪伟对另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张家口兴隆遗址和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别作了介绍。

500

左上:刘子桐 左下:张琪伟 右:宋姝

  刘欢通过对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甘肃天水毛家坪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表明秦人的用牲习俗从早期开始带有浓重的商文化因素,并包含着周文化因素,而发展到春秋中期时有较少的西戎文化因素则可能与丧葬文化的交流有关。贾尧对战国中期至新莽时期的山西蒲县曹家庄墓地的随葬动物进行了研究,表明随葬动物以羊为主,次为猪和鸡,鸡在汉墓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随葬动物的组合方式反映出其半牧半农的经济类型;多以牲肉随葬,所使用的部位主要为前肢骨骼。侯富任对宁夏固原南塬水厂唐墓出土的两具马骨进行分析,发现马骨均不同程度地肢解,可能与遣奠用牲有关。

500

左上:侯富任 左下:刘欢 右:贾尧

  莫林恒对永顺老司城遗址动物考古学病理研究进行了新探索。武仙竹指出巫山蓝家寨遗址中华鲟发现的学术意义:对科学论证长江流域中华鲟资源价值、生态演化,以及深度剖析历史时期三峡古居民生业模式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高颖彤运用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及动物学方法分析淮河流域三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遗址出土的龟类遗存,从政治、文化和经济层面上探讨龟类与中国古代社会关系以及古人对“龟”概念构建的变化过程。

500

上:莫林恒 中:武仙竹 下:高颖彤

  第六是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由胡耀武教授主持。戴玲玲通过几何形态测量和稳定同位素方法对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猪骨进行了相关研究。唐自华利用锶同位素数据考察遗址动物资源开发。侯亮亮通过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该遗址史前先民对粟黍有一定的食用。

500

上:戴玲玲 中:侯亮亮 下:唐自华

  饶慧芸通过蛋白质测序分析的方法,比对斑鬣狗化石种和现生种的胶原蛋白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为两者之间的种级分类和谱系演化关系提供依据。杨益民从碎骨、皮、牙、壳、筋等动物资源中提取蛋白质,运用MALDI-TOF质谱法,可低成本、高通量地鉴定其种属。吕楠宁对江苏宜兴下湾遗址陶器中炭化物进行质谱分析,揭示了该遗址崧泽文化时期先民使用陶器烹煮淡水鱼、海水鱼以及稻谷等食物信息。

500

上:饶慧芸 中:杨益民 下:吕楠宁

  张明通过古DNA技术研究中国家犬的起源和传播。朱司祺利用分子考古学方法探寻汗血马在古代中国的踪迹。

  杨一笛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探讨河南淮阳平粮台制骨选料时是否存在种属和骨骼部位的差异。张颖通过生物分类生境指数分析古人对不同生境的利用程度,进而讨论获取肉食资源的空间范围。

500

左上:张明 左下:杨一笛 右上:朱司祺 右下:张颖

  最后在会议闭幕式上,胡松梅研究员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性发言,认为此次研讨会所展示的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发言内容从具体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到专题研究、从方法论的完善到深层次的探讨,很多研究颇具创新价值,她寄望于年轻学者应时刻保持学术热情、树立明确课题意识,继续扎扎实实地把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推向前进,为中国考古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