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思而不学式教育不可取

原创唠叨

前一段时间经常坐地铁,于是用手机下载了《银河补习班》,想想自己开过了会员,四舍五入也算是补票了,没有白嫖。

从《分手大师》、《恶棍天使》到《银河补习班》,邓超和俞白眉的combo还是蛮有争议的。这部电影好不好?不好下结论,但是这个电影关注的话题很不错,这部电影起码是一部值得争议,也值得思考的电影。在这里,李建勋想聊聊电影本身,聊聊考试和教育,聊聊电影中的”理想“。

500

​因为徒弟的出卖,天才设计师马皓文在万众瞩目下出了丑:自己设计的、引以为傲的大桥塌了。给所有人背黑锅的马皓文进了监狱,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面对生活的压力,妻子选择了改嫁,身陷囹圄的他也完全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儿子马飞进入母亲和继父为他挑选的名牌中学读书,却成为了一个”问题少年“。出狱后的他,刚刚体会到夫妻各自飞的辛酸,又得到了孩子即将被开除的消息,为了争取这个机会,也为了在”权威老师“的否定面前出一口气,他跟校长对赌,让孩子走读,他来给孩子”补习“。父亲白天工作赚钱养家,孩子在学校里读书,放学、下班以后,他们一起回到大自然,去感受、去思考、去学习。所以儿子高兴地说,他上的是全市最好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

500

同类题材的电影都会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聚焦青少年教育的电影,免不了要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应试教育、青涩初恋进行处理,在多个核心话题之间取舍不当或者处理不好,很容易就做出了车祸+堕胎的地摊货。从无语的《左耳》《栀子花开》,到多有好评的《青春派》,在桥段的处理上,模块化的现象都很明显,同质化现象太严重。

近年来,伴随着规则制度的完善和大众审美的提高,靠堕胎来打擦边球的电影少多了,男女感情戏很多都”点到为止“,逐渐用符合现实的表达方法开始叙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形形色色的车祸还是屡禁不止,包括李建勋想肯定的《老师·好》也免不了这样流俗的桥段。学生和教育题材的电影,在内容形式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题材的电影给李建勋的直觉是:情怀和理想有余,力度和深度不足。

面对《三杀大脑宝莱坞》这样优秀同类题材作品的压力,国产作品想要跳出原来洗钱烂片质量的怪圈,在”思想深度“上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所有的努力和突破应该能到肯定(比如青春电影跳出男女赤果果情爱的怪圈,走向更多关于亲子、师生、恋爱关系的思考,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希望国产电影能够走得更好——关注最深刻的问题,给出最深刻的思考。

那么”银河补习班“做到了吗?

关注最深刻的问题,做到了;给出最深刻的思考,没有做到。

《银河补习班》关注的“核心”话题,主要在这三个“点”上:

1.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哪里?

3.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在于,对于这些问题它进行了自己的回答和解读。

在电影里面,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方式,邓超扮演的父亲成为了一个理想模型:孩子上学,自己工作,在孩子放学的时候,他有足够多的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但是作为一种情怀和理想,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但是对于建立科学的、可行的、良性的“素质教育”,这部电影的深度并不够。

相比于传统的学院派教学方式,马皓文的教学风格是田野式教学——他更主张孩子进行沉浸式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建立在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上,去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和给予解决。

那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呢?电影这一块讲得不好。

马皓文把马飞的课本叠起来,累积成为11厘米,鼓励自己的孩子每天把知识装进去0.1厘米。

500

作为一部关注教育问题的电影,那么就应该严肃的对待教学方法问题。它作为一种戏剧化的处理方法无无可厚非,但是这对于"补习班"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遑论这11厘米是各个学科的大杂烩,单就某一学科而言,其实并非把书看完、记住了,就会了。

教育可以量化,但是量化式教育不可以。

量化的方式只适用于教学进度,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一本书100页,可能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30页,其中需要理解的东西有24页,需要记忆默写的内容只有6页;可能简单的内容有70页,你一天就能看明白,但是困难的内容或许只有3页,但是你3周可能都消化不了……

具体情况不同,实际应对也不同,这种大而化之的处理方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学习不是加载程序,并不存在进度到100%你就直接开悟了。学无止境,具体的学习对人的要求非常苛刻,人需要在特定的框架下,对于这门学科进行拆分、理解和认识,然后把记忆的内容、理解的内容、推演的内容组合起来——很大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老师们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拥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能够如庖丁解牛一般把枯燥的知识给你解剖出来,展现出他们各自的道道。

500

如同你涮火锅一样,不同地方有各自的吃法,学习的不同内容也有各自的讲究。

这也是为什么李建勋对近年来师范类大学的集体转向感到不满。现在很多大学对于签约的对师范生进行越来越高的学术要求,对于大量以后要走上师范岗位的学生,对他们向综合性大学学生一样进行学术注水,没有把足够的课程设计、前沿理论和课程时间归还给教学技能,这是不负责任。

能够写很多论文的学者未必适合教学,但是每一个深扎一线的教师一定要擅长教学。应试教学体系下面对高考和中考的压力,少量的教师教学能力不过关,对试卷理解和拆分能力不过关,比教师自身学术能力有限更为致命。

拿高考的语文作文来说,有人就给我批判这是典型的八股文复辟,但是非也,语文高考议论文,是最典型、最标准也最完美的书写形式。为什么呢?

它讲究什么起承转合,引议联结,对每一个考生,都绝对的公平。

:在作文改革以后,尤其强调要根据材料作文,这考察的是最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不对?那么从宏观来讲,作者的立意、选材、定题,一定要根据材料;从微观上来说,起兴是人最简单的语言能力,见A然后咏叹B,根据材料给出的细节,大而充之,扩展到你想要议论的主体。见微知著,这就是一项基本的逻辑能力。

每年有多少人作文跑题,原因不就在这里?不根据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作文?这里是考场又不是你的微博朋友圈。

:什么叫承?接住的意思。你有了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把它给大家解释一下对不对?比如刻苦奋斗为梦想插上翅膀,这是你的标题,那么解释清楚刻苦奋斗的含义,解释清楚刻苦奋斗和实现梦想的逻辑关系,就是一项很基本,也很重要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高考一定要选议论散文而不是抒情散文的原因。议论文大家都在讲道理,我们可以分析它的立论、论证、驳论和结论给他们打分,所有人用一把尺子;但是抒情散文有的同学在坐地日行两万里,有的同学在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人都是尺子,主观的程度上来了,阅卷人凭喜好打分,这对考生群体而言是不公平。

解释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呢?找一个正面例证来论证它呀,找一个现实发生的事情,来证明因为A,所以B,这就是对你的议论进行承接。万能材料司马迁就是这么来的,因为司马迁在狱中艰苦奋斗,所以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没有任何毛病对不?有理有据。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光有正面例子没有说服力。你还得证明因为非A,所以非B。那么你就需要从对立面进行辩证的思考,举一个反例,用反例的失败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有了参考组,有了对照组,在800字的小型试验场上,作者就完成了一次小小的科研。

:有了观点,有了论证,有了佐证,也回应了驳论。那么这个时候对文章进行总结。先提点题目给予的材料,然后重复自己的观点,借着引申自己立场的积极意义。一篇环环相扣的作文就这么产生了。

引议联结呢?

:引用原文材料来得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150-200字左右,尽早见观点。

:正反各一例,正例详细,最好用中国古代人物;反例略写,最好用现代外国人反例。根据自己的素 材积累和作文材料灵活运用,要点是正反相辅,古今中外都有且不重复。共400-500字左右。

: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运用组例(用排比句在一段内容中点出3~5个例子,句法工整,简明扼要且能论证自己的论点)。100-150字左右。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100字左右。

再看另外一个我认为非常标准的典型题目:12年高考语文《谢希德的诚与真》。

题目

谢希德的“”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 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 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 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极其工整,极其规范,极其美观。

这样的东西可以量化吗?不可以。这样的东西也同样不能够通过《银河补习班》的情怀和梦想来实现,不能够通过感受、记忆和背诵实现,需要的是老师的教学和反复的训练

当然了,作为一部电影不可能变成网上课堂对不,只是文章来描述细节的时候,要合情合理。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银河补习班》批判传统教育的初衷不错,但是自身的理论是走歪的。

在电影末尾,马飞的作文跑题了老师给了0分,马皓文带着孩子去和象征着“传统权威”的闫主任辩证一番。非常俗套的的转折之后,马飞的行为得到了肯定。虽然电影描述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事情,但是即使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按照题目要求做题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电影中的“反派”闫主任屡屡提及的“规矩”,在任何时候也都是我们做人做事都需要去尊重思考,而不是一味批判的东西。

当年我李建勋小学升初中,数学100,语文80,然后录取的时候被初中老师嫌弃成绩不好。那我作文给扣了20分嘛,为啥,作文要求我写一种水果。我写了小西红柿(圣女果),最后阅卷老师给我扣了20分。想想有阅卷老师的不对,那我自己更不对对不对,天底下那么多蔬菜,我偏偏挑个西红柿写,写着写着忘词了少写一个“小”,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

电影里面的马飞基本跟我走的是一个路线,属于挑战老师型。马飞能跟老师辩论一番,那我呢,我升学考试我找谁说去。多年以后,当我游走在教学的岗位(并非职业相关)上面时,同样的文笔,同学A蔬菜主题写萝卜和同学B蔬菜主题写西红柿,那我也愿意给同学A打高分。

高考同样600分,我语文139分,你语文99分,我们两个的排名能一样么。所以说这个情节的安排是误人子弟。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作文事小,但是这样搅浑水搞事情的风格养成了理所当然的习惯和“正确”,放在某些层面那就是原则性问题了。

500

凡是电影,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类似法庭辩论的环节,一定要把权威和传统批判一番,然后赢得喝彩,得到升华,这是西方式话语体系的滥觞。但是在反思中国教育的电影里面这样生搬硬套,这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作为一部教育类电影,这是要对全国人民谢罪的。

《银河补习班》提倡对生活的感受,提倡独立的思考,真的很好。但是“思而不学则殆”,良好的人文情况需要认真的科学态度来护航。没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一味地“感受”和“思考”只会逐渐走向自我中心主义。我们需要仰望星空,同样需要脚踏实地。

俞白眉和邓超的combo固然有其问题,但是仅仅看电影学层面上的要素来看,演技、镜头安排、桥段设计,还是比较在线的,很不错。但是真正的好电影需要不停的努力,“反思”现状的电影也远非商业电影“点到即止”式处理就可以的,导演也好、编剧也好、演员也好,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马皓文或许是一位好父亲,但是未必就是一位好老师,思而不学式教育不可取。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