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杀人之后...
作者| 钱老板
来源| 影探
尼古拉杀了个人。
这是他计划好的。
行动之前,他早已摸清了对方家里的监控分布情况。
行动当天,他涂上口红,换上女装,套上假发,由监控拍不到的天台潜入。
见着人了也不多废话,砰砰两枪了事。
停留在电视的镜头说明了尼古拉曾调查过监控分布
这是最近的新片《少年黑手党》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场戏。
不管是从情节和还是设定上来看,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45年前的那部《教父2》。
里面也有一场精彩绝伦的暗杀戏。
一样是暗杀黑帮老大,一样是天台潜入,一样是有勇有谋。
只不过,教父的杀人计划明显要缜密得多,也优雅得多。
房顶跟踪、楼梯潜伏、毛巾消音、利用节日里的烟花声掩盖枪声...
从计划到实施,每一步都堪称那个年代的暗杀教科书。
《教父2》
两人暗杀之后的反应也极为不同。
这边是教父平静地处理掉凶器,来到家人身边,抱起小儿子麦克说爱他。
一家四口坐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宛如一幅美好祥和的油画。
这也是《教父》的题眼:家
另一边的尼古拉,杀人时倒是潇洒快意,雷厉风行。
转头却躲在洗手间里哭花了妆。
毕竟,他也只是个15岁的普通少年。
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低配版少年《教父》,或许也不无道理——
《少年黑手党》
2019.2.14
意大利,那不勒斯。
一座鼎鼎大名的黑手党之城。
英国《太阳报》曾于2017年评选出世界十大最危险城市,那不勒斯就因为谋杀、毒品、帮派等原因赫然在列。
在意剧《格莫拉》里,黑手党在其活动的地区里更是夸张——
在快餐店吃饭都可能抽到奖,吃着吃着旁边的人就突然掏出了AK-47。
下图:意大利剧《格莫拉》
不仅仅大人们是这样,孩子们也是这样。
小到喊话放风、拉帮结派,大到偷窃抢劫、杀人放火,应有尽有。
本片讲的,正是这样一群少年的故事。
影片的视角主要聚焦在15岁的尼古拉身上,他是这个小团伙的首领。
或许他还在读书,但影片并没有展现这一部分内容。
我们能看到的,是他整日和朋友们四处厮混。
不是在飙车、喝酒、泡妹、飞叶子,就是在和别的少年团伙闹矛盾。
若是放在黑手党的环境里来看,他们的日子过得也算是快乐无忧。
可你我都知道,青春终将凋零。
机缘巧合下,尼古拉开始为当地的黑手党干活,收一收当地的贩毒钱和保护费。
钱倒是赚得挺多,然而他并不开心。
他向往的,是一种传统而和谐的黑手党制度,像《教父》那样——
人人安居乐业,黑手党也备受尊敬。
《教父》
有一次,他在街上碰见了以前管理这个社区的家族成员,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叔叔是管理他们社区的上一任老大,不仅从不搜刮民脂民膏,甚至还会给失业的人提供工作,可惜后来被杀。
奥古斯丁的叔叔是尼古拉的精神偶像
尼古拉没忍住,主动上去示了好,感叹岁月不在。
两人也是一见如故。
再想想如今的黑手党。
拿不出保护费也要拿,什么生意都得分他们一杯羹...
像极了《教父2》中那个冷血铁腕、唯利是图的老大。
就这样,揭竿而起的种子悄悄在尼古拉心中埋下。
《教父2》
至于后来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少年们缺的只是枪。
不过片中并没有展示什么血腥刺激的枪战场面。最直接的杀人戏份,只有开头的那一段。
哥们还哭了。
刺激程度次之的,可能是少年们搞到枪后借着烟火声的练手片段
然而,这也正是《少年黑手党》好看的地方:
不只有黑手党,还有少年气。
"少年气"通常是一个含义比较模糊的词。
有独属于它的激进,也有独属于它的浪漫。
放在《美国往事》里,它可以是刺向持枪敌人的一腔热血。
也可以是嵌了樱桃的奶油蛋糕,是谷仓里翩翩起舞的黛博拉。
《美国往事》
放在本片里也一样。
尼古拉不仅能果敢到只身刺杀黑帮老大。
也能温柔到用摩托载了无数气球,送给心爱的女孩。
搞到枪的那一段同样如此。
虎了吧唧地闯到隔壁社区没落的黑手党老大家里,开口闭口就是我俩该合作。
这当然算是莽撞。
可你也不得不承认,这里面也有着少年特有的自信与热血。
老大很不高兴,让少年坦诚相见,少年毫不在意
除此之外,片中还加入了很多紧跟时代潮流的细节。
比如,拿到枪之后一群人围着手机观看使用教程;
比如,买来PS送给帮了自己的黑手党老大。
可惜。
尼古拉想建立的,是传统的黑手党制度。
就这一点来说,本片虽然添了很多年轻化的细节和内容,但还是没能避开那个老生常谈的黑手党主题——
他不求变。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
《教父》中,来访人员直言:要多少钱你才肯帮忙?
于是教父情绪终于发生波动,第一次站起身来,开始用威严感化来客。
他在乎的,和尼古拉在乎的一样,是情谊,是关系,是原则。
《教父》:教父站起时,家族的另外两人也首次有了反应
但现在人们关心的主要还是钱。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