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诺奖公布!来讲一个被诺贝尔奖塑造的「诺奖得主」…

十一黄金周过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也揭开了帷幕。

500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们开发锂离子电池的贡献。

500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当中的吉野彰,是第27位获得诺奖的日本人。

500

在采访中,记者问起:“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吉野先生说:“是柔软性和执着心。”“柔软性接纳一切,哪怕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执着心把认定的事情追究到底。”

500

对于自己来说:“好奇是研究锂电池的最大驱动力”。

记者又请他对小朋友说几句,吉野先生说:“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会成为小朋友下决心自己将来去做什么的一个契机之一就好了,我就是这样小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契机,选择了我将来要做的事情,一直相信会被时代认可。”

500

至此,日本令和第一年,达成了21世纪以来,19年出19人诺奖的成绩。

500

或许还来不及了解吉野彰先生的经历,但在令和到来之前,NHK就曾出过一部回顾平成史的纪录片,其中就有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田中耕一。

同为诺贝尔奖得主,一个在平成,一个在令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个性不同,但也必然有相似的地方——

500

接下来就来讲一个构成平成史的那些闪光里,「我如何值得我」的故事。

500

“16年了,这是我的证明。”

如果把这段人生改编成日剧或日影,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十六年后的心声,或许会是这样的。

500

这一段记录在NHK平成史第5集里的,诺奖得主田中耕一的人生,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更像是一部慢悠悠又直击人心的日剧/影。

在记录的尾声,镜头追随着田中耕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晴空和拔地而起的城市群交相辉映,令人豁然开朗。

500

奇妙的是,这幅自然之景,似乎也在冥冥之中倒影着,契合着这位诺奖得主的人生。

他是如何登上这座山峰?又是如何,终于能坦然地欣赏着属于他的壮丽风景?

500

· Episode 01 ·

光环的重压

“为什么偏偏被选中的人是我?”

500

2002年,这一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无论是对学术界来说,还是对获得者来说,更像是个「天降光环」。

500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的名字是:

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

消息一出,几乎所有人措手不及,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啊?这个名字完全不熟啊,难道是业界隐藏的大牛?

所以,“田中耕一是谁?”

500

不仅学术界一时毫无头绪,就连本人都在状况外。

这一位就职于名不见经传的岛津制作所的,研究员田中耕一在采访中提到,起初接到通知获奖的越洋电话时,自己只听懂了两个词:

Congratulations(祝贺)Nobel(诺贝尔)

从未预想过的光环自天而降,令他下意识地以为,这通电话是一个恶作剧。

500

接下来,蜂拥而至的鲜花和掌声,结结实实的向田中证明了,这并不是恶作剧。

他,43岁的田中耕一,确实被授予了货真价实的世界级诺贝尔化学奖。

500

但,这顶突如其来的巨大光环,也给田中带去了超乎想象的压力。


原因要从田中的得奖理由说起。

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之所以授予田中,是因为他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说的更简单些,从前分析大分子,必须用激光照射,但要命的是,激光一照,大分子就碎了。

500

而田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1985年,他在一次实验中,一不小心把丙三醇(俗称甘油)当成了丙酮醇(一种微粉末的固形材料)倒进了钴粉末里…

500

没想到甘油充当了缓冲剂,一举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

500

但是——

他并非是通过认真分析数学计算严密推导写出漂亮论文阐释了加甘油原理,也并非是遵从了哪篇文献的指导。

在采访中,田中也惭愧地说,首先是因为自己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不知道大分子不能这样分析;

其次他只是失手,不小心把甘油倒了进去,又因为节俭惯了舍不得扔掉昂贵的钴试剂,就检测了一次,然后就...

500

是的,在外界看来,就是这么毫无逻辑地倒了“甘油”进去,阴差阳错地做出了一个专利…

500

这件事的下一个关键之处,是田中发表了一篇具有原始性贡献的论文。

尽管这篇论文是用日文写的,而且发表在一家三流刊物上。但诺奖只给原创,追踪溯源,田中的那篇论文证明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所以就把奖给了他。

500

当巨大的好运看似无缘无故地降临到一个人的头上,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厄运有着相似的特质:

对于这个人来说,可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500

· Episode 02 ·

普通人的苦战

“获得诺贝尔奖是我人生痛苦的开始。”

500

既非教授,也非博士,甚至连硕士都不是。只有电气专业本科学历的田中,在大学时一度学习差到被留级。

毕业后在面试索尼的第一轮就被刷下,之后进入京都市一家制作化学器械的岛津制作所,田中在那里作为一名普通工程师默默无闻地工作,不仅与学术界没有任何交往,也从不参加升职考试…

500

就是这样一位初看毫无特点的普通人,却因一次实验的“常识性错误”而最终获奖…完全颠覆了人们一贯以来的印象。

一时间,田中得到了疯狂的报道和追捧。

500

这一点倒是毫不意外,人们一向对反差巨大的事情津津乐道。

500

在诺奖消息传出后,田中耕一所任职的岛津制作所迎来了蜂拥而至的记者们。

500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发布会上,局促,害羞,不安…田中泄漏出来的情绪,令他看上去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场面。

500

田中向在场的记者抱歉,自己还穿着公司的工作服,要是能提早准备,自己一定穿正装。

500

500

中途田中的手机铃声响了,他侧过头小声地接听了电话:“我在接受记者采访呢…”

挂断后又抬头向记者们致歉:“是我的妻子打来的电话。”

500


田中因诺奖爆红之后,诸如此类的采访络绎不绝。

下班时,被记者团团围住提问:“现在最想要做什么呢?”

田中:“最想离开这里。”

500

在一次外国人记者会上。

再次被问到了:“现在最想要做的事是什么”

田中回答:“Leave me alone。”

500

在16年后的NHK采访中,再次回想起当时,田中认为受之有愧,那时的自己并没有配得上诺贝尔奖的底气。

500

另一方面,「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周围人却对这样的自己抱有巨大过头的期待。」,外界期待和自我认知的背道而驰,也让田中的处境变得很辛苦。

500

那时,在获奖之后,田中不仅得到了岛津制造所的奖金,还拥有了自己专门的研究室,公司承诺每年提供一亿日元的资金,让他做血液分析和疾病方向的研究。

500

但在荣光的背后,田中不仅背负着压力,还一直备受外界争议。

有人调侃他是“小偷”,本不是化学专业的,却误打误撞拿到了诺奖,凭什么?还有人质疑拨给田中的研究经费,是莫大的浪费。

500

除了来自外界的非议,田中也在苛责着自己:“对不能回应他们的自己,会觉得焦急恼火。”

500

不停地叩问自己:我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500

历经无数次剖析自我的自问自答,他给了自己一个回答:“虽然自己能做的只有这些,但再全力往前努力试试看吧。”

500

· Episode 03 ·

田中耕一的证明

他用得奖后的16年,偿付了那个看似偶然的荣幸。

500

此后16年,田中耕一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

世人再次听到田中耕一的名字,是在2018年的2月。田中和他率领的团队,成功地在权威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

500

500

田中的贡献是,实现了只需通过分析几滴血,就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对应的生物标记物,从而可以提前30年预测阿兹海默症。

500

原来,这16年里,田中全身心都扑在“提升血液检查敏感度的技术,以更容易检测疾病”的研究上。

说起自己的研究成果,田中整个人熠熠生辉,面对镜头的局促和不安在这一刻消失了。

500

在意外获得诺奖之后,田中用16年的潜心研究,成为了配得上诺贝尔奖的人。

但这并不是向谁证明自己,而是向自我证明自我,由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

500

播到这一段的时候,NHK在这幅画面上配了一句话:偶然,也是由强大的意志带来的必然。

500


· Episode 04 ·

英雄的资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00

初识田中耕一的人生,很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在巨大的反差上:平民和英雄,挂科学渣和诺奖得主,16年前的“leave me alone”和16年后的淡定与从容……

但并不是这样狗血的,看着很爽的“逆袭”故事。

如果再看看田中这本自传式的书的话,就会发现,他并不是单纯的运气好,也并不全是一个意外造就的诺贝尔奖,没有外界传的那么玄乎。

500

▼书里的一些标题

《最了不起的失败》

第一章 将工程师进行到底 1

获奖的“征兆” 07

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契机…… 11

我的工匠父亲 16

大自然培养了我的好奇心 18

我的家庭 20

开始学化学 25

技术开发终于有了成果 27

顾客需要什么 32

专利的意义 33

决胜千里的论文发表 36

“从零到一”和“从一到一千” 41

我的原动力 46

埋头苦干 50

一辈子都要当工程师 56

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57

随时随地都能发挥的创造性 60

第二章 测量生物大分子 65

幕后工作者 80

制造“分子量测定器” 89

我们的设想 96

最了不起的失败 104

全世界的学者都在改进 112

“我是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 114

一滴血,诊断数百种疾病 118

我今后的工作 122

第三章 挑战、失败与发现(田中耕一与山根一真)125

研究课题 129

用分子重量区分蛋白质的种类 133

区分目标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方法 147

不断积累的成果  153

一开始目标就要定在120%  158

到底什么才是成为英雄的资格?

田中的自传里写着自己的过往,那些曾经遇到的人和事,最终成为了激励他前进的力量。

来自工匠父亲的动手能力,来自操持家务母亲的坚韧不拔,来自奶奶的节俭不浪费,来自老师夸奖的自由想象…还有踏实,努力,勤勉,好奇心,专注力…

500

还有,所有学问的源头,兴趣。

特摄之神圆谷英二曾说过:“倘若能在少年时代,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倾尽一生要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少年時代に、じぶんは何がすきか、なにを一生の仕事にするかを発見できたら、きっとすばらしい一生をおくることができると思います。)

从孩童时代起,田中就找到并收藏好了这份宝贵的兴趣。

在此前看似普通又失败的人生里,在遇见天降光环之前,这个人早已秉持了优秀的品质。

500

有人感慨,田中的例子还蛮特别的,倒不如说是被诺贝尔奖塑造的「诺奖得主」。

倘若当一个人和命运相逢时,那神秘的命运也有台词的话——

“就是你了。”

“加油啊人类!”

500

比起其他爽就完事的故事,这个故事格外的动人。

它让人重新思考很多问题,比如:

“命运善待我的时候,我是不是会足够坦然?”

比起其他爽就完事的故事,这个故事格外的动人。

它让人重新思考很多问题,比如:

“命运善待我的时候,我是不是会足够坦然?”

500

能担得起这份好运的人,是值得敬畏的。

500

在纪录片最后的十几秒里,田中登上山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放松地远眺辽阔的风景。

不知为何,这句话有了画面。

每个人都是同自己战斗一生的英雄。

500

人生一世,可贵之处,除了直面厄运的崇高姿态,还有盛名之下的不忘初心。

当一个人遇见天降好运时,当运气大于实力时,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配得上自己得到一切的人,越谦逊越诚实地面对自己,越能有所得。

500

素材来源:

NHKスペシャル 「平成史スクープドキュメント」

第5回“ノーベル賞会社員”~科学技術立国の苦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