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科幻才是“好”科幻?

科幻作品到底要反映些什么,要看具体的方向。盗梦空间,黑客帝国式的科幻,跟我今天要写的面向宇宙的科幻不是一个类型,所以严格来说,今天这题目有点过了,这么讲的唯一理由,只是太空飞船、外星人是科幻片最容易出现的元素。

有一波不知道哪里来的外星人,因为一个牵强的理由大举入侵地球(通常是为了抢夺资源),人类在仅存的某座大城市里与其展开决战,最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击败了外星侵略者,成功保卫了家园。

500

如果某部科幻片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那么最终出现在银幕上的,很难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

我不是在特指《上海堡垒》,你可以把以上描述原封不动的用在一部好莱坞电影《洛杉矶之战》上——既不能让人思考,也不能让人愉快的喝快乐水吃爆米花,非常无聊的科幻题材战争电影。外星人要抢夺水资源(你们本事那么大,直接去木卫三挖冰块多好),于是侵略地球,然后两边咔咔就是干,没别的了。

500

不谈制作完成度和细节上的问题,从源头上讲,《上海堡垒》和《洛杉矶之战》这类科幻电影,它们的戏剧冲突就太幼稚。大场面、科技感、外星文明外形和内核设定的想象力,这些是科幻片天然给予电影的优势,也是把观众代入电影院的理由,但这不代表你讲一个小学生逻辑的故事就能糊弄过关。两个完全对立的阵营,我们身处其中一个,跟另一个打仗,这样的戏剧冲突太简单了,把外星人设定拿掉,这个冲突放在任何两个阵容之间都显得单薄。没有足够优秀内核支撑的科幻,仅仅依靠一层光鲜华丽的外套,在这个大场面电影层出不穷的时代,就完全不够看了。

这个层次再往上走,是《阿凡达》。

500

《阿凡达》当然也没有跳出爆米花片的范畴,但这不重要,能让观众愉快的啃爆米花的电影也是好电影。

《阿凡达》比《上海堡垒》和《洛杉矶之战》好在哪呢?

《阿凡达》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外星世界,从环境、物种、语言和文化,一个虚拟的潘多拉星球带给人真实感,这比在自己主场的《上海堡垒》和《洛杉矶之战》难度大得多,也更有新鲜感。

当然了,你也可以强行辩驳一下。比如,你可以说,在上海大战外星人有代入感,这是把背景故事设置在地球的优势。

但《阿凡达》最大的优势也不在这。抛开科幻这层外衣,《阿凡达》的戏剧性也更强,故事是这样:

一个残疾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利用科技拥有了一副可以操控的娜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身体,在与娜美人相处中感受到了温暖,最后联合娜美人,抵抗人类入侵娜美人的家园。

这显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故事,种族和价值观存在错位。主人公把“生命平等、生存自由”的追求置于种族之上,比之地球人打外星人这样简单的设定更有高度。

但也没高到哪里去,因为这差不多是好莱坞80%有战争冲突的电影,都会强调的价值观。我们要求科幻电影抛开科幻外衣,还能看到有足够戏剧冲突的内核,但如果内核最终没能体现出科幻电影的特殊性,那么科幻依然是外皮,只不过是导演借着宏大设定和炫目画面,讲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可以找到的类似故事——把《阿凡达》的冲突,改成移民与原住民的冲突,做成一部西部片,一样立得住,只不过场面可能没这么酷炫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变形金刚》,它的内核是什么?

500

以擎天柱为首的汽车人,秉承着智慧生命无高低的价值理念,坚决捍卫地球人的生存权利,没有为了拯救赛博坦星球,跟霸天虎“同流合污”。擎天柱带领的人,就是《阿凡达》里那位海军陆战队员带领的人,而这里的地球人,就是娜美人。

《阿凡达》和《变形金刚》都是“好”电影,有票房,也可以愉快的吃爆米花,他们也可以是“好”的科幻作品,但并不好在科幻本身,甚至不会被科幻影迷们认为是一部科幻作品。

科幻电影到底要反映出什么样的东西,才真正够科幻呢?

不在场面,也不在戏剧冲突,而是如何利用科幻的特殊性,让观众感知真实世界无法获得的共情

500

《星际穿越》讲了一个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星际穿越》当然是伟大的科幻作品,不谈这部电影里纯技术的内容,比如诺兰的叙事能力,镜头的运用,配乐与剧情的融合,作品所反映的宇宙尺度对于人的影响贯穿了故事始终,让观众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科幻世界下人存在和感知方式的不同,这就比仅仅借科幻背景讲一个哪都能发生的故事要吸引人。

《星际穿越》里,最精彩的一段剧情是这样的:

主人公库珀和小队要登陆一个潜在的宜居星球寻找第一波探险队员米勒。但这个星球距离黑洞太近,在黑洞的巨大引力影响下,根据相对论,这颗星球上的时间流逝要比地球上的慢,那里经历1小时,地球上要经历7年。探险队的任务是找到宜居星球,把信息带给地球,而地球因为环境恶化已经时日无多,主人公库珀的女儿墨菲这一代,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一代人。所以探险队必须争分夺秒,尽早从这颗星球返回。不幸的是,探险出现意外,尽管他们只花费了个把小时,等到库珀和女主回到太空站时,外面的时间已经流逝了23年。

时间流逝差异带来的冲突,这是专属于科幻电影的设定,现实题材提供不了。23年过去了,主人公自己没有任何变化,对飞速流逝的时间甚至没有任何感知,但回到太空站,在短短几分钟里,接收到的地球信息,却是过去23年里,来自亲人的一段又一段视频,那是过去23年每个不同时间点下的人物状态,23年的喜怒哀乐,你要在几分钟内消化,那是一种怎样的感知?

500

我们无从知道,因为现实世界里,没有人可以获得这样的体验,我们只能跟随以下文字,代入那个场景,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绪起伏(您也可以直接看后文的视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主人公儿子发来的视频)嗨,爸爸,我只是来说句话,打个招呼。呃,我毕业了,成绩第二,库琳女士还是总给我C,说我没追求吧,但我觉得第二还不赖。外公来参加了毕业典礼。呃,噢,还有,我遇到了一个女孩,爸。我,我觉得就是她了,她的名字叫洛伊斯,这就是她。墨菲(主人公的女儿)偷了外公的车,她把车撞坏了,不过她没事”

“嗨,爸,快看,你当爷爷了,他的名字是耶西,我本来想叫他库珀的,但是洛伊斯说下一胎吧,唐纳德(外公)说他已经是曾祖父了,别的就算了。和爷爷说再见”

“抱歉,有一阵没留信息了,只是,耶西的那些事,呃,外公上个礼拜去世了,我们把他葬在农场后的荒地里,和妈妈一起,还有耶西,那原本是我们给你留的位置,如果你还会回来的话。墨菲来参加了葬礼,我们不常见到她,但是那次她来了。你不会听到这些的,我知道,所有的这些信息,只是飘在无边的黑暗中,洛伊斯说,我得放下你,呃,所以,我想,我最终会释怀的。我不知道你在哪,爸,但是我希望你享有宁静,再见”

“(主人公女儿,23年来第一个视频)嗨,爸,你这个混蛋,你在回信的时候我从来没流过言,因为我还在为你的离开生气。但是当你失去音信的时候,我觉得都是我自作自受。但今天是我的生日,这个生日很特别,因为你告诉过我,你说你回来的时候,我们也许是一样的年纪了,今天我就到你离开时的年纪了。所以现在就是你应该回来的时候了...(女儿哭了,关掉了视频)”

儿子毕业,儿子找到女朋友,自己当了爷爷,丈人去世,孙子夭折,儿子的想念和无助,对女儿漫长的承诺到了兑现的日子....发生在过去的23年里的点点滴滴,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一切,就在短短几分钟里...

当我们从以公里作为距离单位的地球,走进以光年甚至百万光年为尺度的宇宙,当我们从时间绝对均匀的经典物理学,走进时间受到强引力影响的广义相对论物理学,人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甚至价值判断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故事中,作为拯救人类的总指挥,布兰德教授拟了两个计划:

计划A,破解重力方程,从而发明出高效的宇宙航行技术,把更多地球人送向太空;

计划B,携带5000个受精卵去宜居星球,延续人类火种。

由于计划A需要获得黑洞内部测量的数据,才能解出重力方程,但即使人类能活着进入黑洞,也无法从中传递出任何信息,所以这其实是个不可行的计划。布兰德教授很清楚这点,但他还是把自己几乎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计划A上,目的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不引起动荡,从而保证计划B的顺利实施。

从我们惯有的价值观判断,布兰德教授放弃地球人类的行为是反人性的。但在宇宙尺度上,这或许是延续人类文明唯一可行的方案,布兰德教授在宇宙尺度价值观下又是人类英雄——放在《三体》的故事里,布兰德教授像极了面壁者,他这段富有哲理的讲话,就像黑暗森林思想的一部分:

“离开地球,走进宇宙,我就必须面对星际穿越的真实情况,我们必须超越自己的生命范畴,我们思考时,不能把自己当做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种族,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长夜。”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长夜”,狄兰·托马斯的诗句被用来解释浩瀚宇宙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个体生命在无尽与未知面前显得无力而渺小,残酷的牺牲大我延续小我(牺牲全人类,送走受精卵),某种意义上又成为了牺牲小我完成更大的我(牺牲每个个体生命,延续人类文明),几乎成为了人类迈向宇宙不可避免的痛。

但《星际穿越》终归还是妥协了,最终开了一个大外挂——未来人类在黑洞中创造的五维空间+爱可以穿越时空,让人类得到了黑洞内的测量数据——让已经被宣判死刑的PLAN A计划实现,让人类迈向宇宙的气氛从残酷无情又变成了温和博爱,从而完成了“普世价值观”的守护——好莱坞终归没有勇气突破这层底线——这一点,我还是更认同在黑暗道路上跑到黑的《三体》。

500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有很多,有不少设定跟《三体》颇为相近,这里就不去做具体比较和介绍——因为未来还会再写。

《星际穿越》最近受到的批评似乎变多了,对科学合理性的质疑越来越多——这跟挑《流浪地球》的一些毛病是相互呼应的。科幻不是奇幻更不是魔幻,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对未知的科学理论做合理假设,这是基本的科幻精神,但免不了有一些内容说不过去,比如《星际穿越》里接近黑洞的主人公没有被拉成面条不太符合我们现在对黑洞的认知(此处有争议),《流浪地球》里靠化学能想助推地球也是不可能的。但类似这样的错误还是在忍受范围内,不必深究——科幻最重要的不是比谁科学原理讲的清晰,它要反映的内核终究是构建在科幻世界之下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既要有现实世界里人们可以理解的合理性,又要有科幻世界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两者融合之下反映出的矛盾冲突,才是科幻作品应有风貌,也是科幻作品最大魅力所在。

500

全部专栏